事实上曹操自己也没想过要做“魏王”。但是侍中王粲、杜袭、卫凯、和洽四人却觉得曹操不做“魏王”天理不容。他们联名上书,非要把曹操往“魏王”的宝座上推不可。
曹操怦然心动。虽然他此时官至魏公,荣加九锡,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魏公与魏王还是有区别的。本质的区别。
曹操想尝尝做王的滋味。
荀攸却劝他别尝。
荀攸以为,世上人最大的问题是得陇望蜀。却不知陇和蜀并没有什么不同。别迷恋王位,王位只是个传说。你得到的是王位吗?错,你得到的只是寂寞。荀攸对曹操循循善诱。
但是很快,荀攸就知道自己错了。
因为曹操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汝欲效荀彧耶!”意思是你要做不知趣的荀彧,自找死路吗?
荀攸这才知道曹操对王位的迷恋已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不错,曹操可能得到的不是王位,而是寂寞。但是寂寞不好吗?这是王者的寂寞。王者的寂寞是高贵的寂寞,也是有品质的寂寞。曹操现在需要的,可能就是那种寂寞感觉。
荀攸顿悟。
顿悟之后他便死了。这是忧愤之死,也是理想幻灭之死。对于荀攸来说,追随一个人就是追随理想。他当然希望自己追随的这个人是道德完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还要有高尚的情操,懂进退,知深浅……很遗憾,曹操没能做到这一切。
所以荀攸忧愤而死,死时年仅五十八岁。荀攸的离开就像荀彧的离开一样,带着决绝、非暴力不合作的意思,这让曹操也顿生伤感——荀攸和荀彧是什么人,是这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大谋士啊。现在他们纷纷离开了自己,让他的事业顿生危机,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曹操终于做出了两个决定:一、厚葬荀攸;二、罢“魏王”事。一时间很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
但是汉献帝心慌了。因为他不相信,世上有不吃腥的猫。
特别是在毫无危险、水到渠成的情况下。
他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罢“魏王”事。一个人的去世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改变曹操的人生观、价值观吗?献帝死都不信。
他只相信,这个男人在等待。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然后出手。
献帝不知道这样的时机什么时候会到来,就像人生的起承转合,如果没有确定时刻表的话,毫无疑问那是一种折磨。
折磨是人世间的必修课。献帝的悲凉则在于,他的折磨不知何时可以结束。这是他人生的特殊苦难。献帝贵为天子,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受。那个曹操每天都带剑入宫,脚步“杠杠”的,震得皇宫战栗不已。献帝见曹操,也是战栗不已。
这一天,曹操又带剑入宫了,表情特别严峻。
献帝的眼睛闭上了,他希望折磨在这一天结束。
但是,没有。
曹操没有杀他,而是向他请示一个问题:“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不尊朝廷,当如之何?”
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在献帝听来,却是权力问题——这个国家,谁说了算?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他能拿他们怎么样?兵权尽在曹操手中,当然是曹操说了算了。所以献帝如此回答:“尽在魏公裁处。”
曹操伤感了。
也寂寞了。
这是伤感的寂寞,也是寂寞的伤感。因为他已经明确表示不做魏王了,献帝却仍以为他有狼子野心,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想不通,为什么这世上人人心怀叵测,人人以为他人是地狱,而自己是受难者呢?为什么就不能让世界充满爱?曹操一时间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献帝没有悲天悯人,而是继续战战兢兢。他甚至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意思是曹哥,你要是肯辅佐我,那我真是幸福死了,要是不愿意的话也没关系,我的位置你来坐好了。
曹操绝望了。他这才知道人世间最大的苦难不是冲突,而是误解;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而是仇恨。献帝不恨他吗?当然恨。只是这仇恨是弱者的仇恨,虽然以一种谦卑的方式表达出来,却同样尖锐、决绝,充满了你死我活的战斗精神。
曹操走了。
他是带着仇恨离开皇宫的。
他和献帝的谈话以心怀叵测开始,又以两相猜忌结束——沟通失败了,剩下的只是仇恨。
互相仇恨。
这个世界似乎是仇恨传递仇恨的世界。曹操“怒目视帝,恨恨而出”之后,献帝和伏后号啕大哭,为他们不可知的未来。
伏后便想到了一个人。
她爹——伏完。
伏完常有杀操之心,伏后以为,可堪利用。
献帝却首鼠两端。因为他也想到了一个人——董承。
董承当年也想诛杀曹操的,可是事机不密,结果把自己玩进去了。献帝担心这一回要是再事机不密的话,没准把他和伏后都玩进去。
他冒不起这个险。
伏后便看他。
悲凉地看他,看得他毛骨悚然,也看得他恍然大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曹操的杀心一上来,自己玩不玩都要死翘翘的。
所以,在必死无疑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其实是上上之选。
便铤而走险。
宦官穆顺便站在伏完面前。他带来了伏后的亲笔信,信中表达了杀曹之意。
伏完看了,却不说一句话。因为有一层道理他还不明白:为什么天子没有下密旨,而让皇后代笔?
这是大可玩味之处。
只是很快,伏完就明白了。他明白的标志是后背出了一层冷汗:天子聪明啊,天子胆小啊,天子阴狠啊。皇后代笔,万一信落在曹操手里,天子可以保全,但伏后不能全身而退了。
她的命运只有一个——身首异处。
这是把他女儿推到火坑里啊,也是逼他出绝招、出狠招诛杀曹操。
不过伏完决定出手。
为女儿出手,也为自己出手。当他接触到这封信的时候,他的命运就和女儿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伏完便写回信,让穆顺带回宫中。这是性命攸关的回信,伏完只希望,路上不要出意外。因为人世间有些事可以出意外,有些事绝对不可以出意外——一出即死,一出即万劫不复,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但是,人生就是充满了意外。人生的有趣就在于意外重重。它们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悬念与杀机。
曹操挡住了穆顺的去路。
当然,曹操不会无缘无故挡住穆顺的去路。
他是为那封信而来。
曹操的情报系统不仅让他知道这封信的存在,还让他知道这封信在谁身上。所以,他宿命般地出现在穆顺面前。
穆顺身上的信很快就被搜出来了。上面是这样写的:“操贼心腹甚众,不可遽图。除非江东孙权、西川刘备,二处起兵于外,操必自往。此时却求在朝忠义之臣,一同谋之。内外夹攻,庶可有济。”
曹操觉得,人世间的某些东西需要做一个了断了。不错,他是想韬光养晦,但是对手蠢蠢欲动,他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天子岳父
宫。
皇宫。
金碧辉煌的皇宫。
人。
男人。
心事重重的男人。
是献帝和曹操。
曹操:据说,人只有两个选择,忙着死或是忙着活,但我现在有了第三种选择:忙着等死。
献帝:魏公幽默。
曹操: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
献帝:魏公深奥。
曹操:深奥个屁。
献帝:魏公还是深奥。
曹操:想知道穆顺去哪里了吗?
献帝:……
曹操:他妈妈喊他回家吃饭了。
献帝:魏公真的幽默。
曹操:时间太瘦,指缝太宽。唉,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发生了,只是我不知道。
献帝:也许,什么事都没发生?
曹操:错。想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献帝:想。
曹操:不告诉你。
献帝:……
曹操:算了,还是告诉你吧。你一定好奇。这是什么?
献帝:信。
曹操:谁的信?
献帝:……
曹操:伏完的,还有伏后的。
献帝:饶他们一命吧,算我求你。
曹操:不可以。
献帝:这个国家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曹操:你说呢?
献帝:我明白了。
曹操:错。你永远不会明白的。我是为这个国家好,你却想杀了我?!
献帝:不是我,是他们。
曹操:他们就是你,你就是他们。
献帝:随你怎么说。
曹操:信不信我可以杀了你?
献帝:我这样一个人,死了和活着也没什么区别。
曹操:鸵鸟的幸福,只是一堆沙子。
献帝:你说什么?
曹操:我说你可以长命百岁,不,万岁!
伏后死了。
被曹操下令用乱棒打死的。
和她一起死去的还有她的两个儿子。
伏完、穆顺也死了。和他们一起死去的还有二百余口宗族人氏,这是建安十九年的冬天。这个冬天特别冷,冷在献帝的心里。
他知道曹操是杀鸡给猴看,而他就是那只劫后余生的猴。
更加悲凉的事情随后发生。曹操竟然安排了自己的女儿和他成亲,并称赞其女儿“大贤大孝”,指示“宜居正宫”。
献帝全盘接受,并在建安二十年的正月十五落实到位,册立曹操女儿曹贵人为正宫皇后。曹操一下子变成天子的岳父,威势一时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