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是生死合同
刘备想到了两个字——复仇。
每天,都有人想到这两个字。但是,想想而已,很少有人落到实处。
因为复仇需要实力,也需要机遇。两者同时具备的情况,少之又少。
刘备以为,他现在就具备了。
他已贵为皇帝,为关羽复仇不论是实力还是机遇都已成熟。
成熟了就要收割。这是人世间的真理。庄稼也好,仇人也好,必须倒下。
这是建安二十六年刘备的心理冲动,也是他做皇帝后的第一个决定——出兵东吴,为关羽复仇。
没有人敢阻拦刘备的决定。
除了赵云。
不错,是赵云。这个不以计谋见长的将军。但是,从另一个层面看,不以计谋见长的将军都认为刘备的决定有问题,那看来是真有问题了。
问题出在“机遇”二字上。
赵云以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赵云还以为,革命的根本性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主要敌人,谁是我们的次要敌人。
现在曹丕刚刚篡汉,天下人人愤怒,亟须有人站出来出师讨逆。如果刘备能挑这个头,屯兵渭河上流,以图东进的话,那关东义士肯定会群起响应。这叫兴正义之师,顺天下民意,没有不马到成功的。可打东吴就不是这样了。这叫为兄弟报仇,逞一时义愤。算怎么回事呢?且不说汉贼之仇,是公仇;兄弟之仇,是私仇,应该先公后私。单是曹丕静观其变、坐享其成,危险就大大的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现阶段曹丕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孙权是我们的次要敌人。主次不能颠倒。
赵云说得一气呵成,表现得很像一个谋士。
顶级谋士。
但是刘备没有被说服。
不是赵云说服力不够,而是刘备关上心门,拒绝说服。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要想被说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心门,接受外面的世界。
刘备没有接受外面的世界。他的世界里只有兄弟和复仇。
所以刘备接下来说了这样一句话:“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江山与兄弟。
大义与私利。
人生的主题无非就这几个。而人世间的分歧无非是它们谁先谁后。在这一点上,刘备和赵云的价值观显然大相径庭。
赵云不说了。
因为多说无益——他和刘备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不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距离,而是水星和火星之间的距离。赵云这才知道,天涯海角其实不远,真正遥远的是对世界的看法南辕北辙。
刘备准备出兵了。找志同道合者一起出兵。
他找到的那个人是张飞。
事实上,张飞比刘备更迫切地要求出兵复仇。
为了兄弟。
刘关张这三个人,曾经有一个桃花灿烂的开始,却因为关羽的离去而只拥有黯然销魂的结局。对刘备和张飞来说,活着已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投名状其实就是一张生死合同,约定同年同月同日死。很显然,他们现在违约了。
所以复仇就成为他们继续活下去的唯一动力。赵云身为外人,自然不理解刘备、张飞的特殊冲动。
诸葛亮是理解的,可他也不支持刘备一意孤行。
刘备这样的男人,很多时候是温良恭俭让的,但牛脾气一上来,谁都拦不住。
诸葛亮也无能为力。只得放手,让他们一搏。
悲剧就此发生。
悲剧的发生毫无预兆。
张飞死了。
不是死于冲锋陷阵,而是死在两个部下手里。
范疆和张达。
这是张飞帐下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每天干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事。
比如筹措军粮、制备军服等。
这一天,张飞交代他们俩办一件事:在三天之内置办白旗白甲,以为大部队挂孝伐吴之用。
很显然,对范疆、张达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战乱年代,到哪找那么多白布去?
何况在三天之内。
但张飞不管那么多。他要的是气势和狠劲。
便恶狠狠地打了他们,还扬言如完不成任务就动刀子。
果然动刀子了。
在黑夜,一把刀捅进了喝得烂醉如泥的张飞的肚子,从而结束了三国历史上个性最张扬的那个人的性命。
张飞死了。
死于范疆、张达的暗杀,更死于他自己的性格。
暴躁。酗酒。
细节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飞的死毫无新奇之处。他的死是必然的,不死就对不起这两条真理。
这一年,张飞五十五岁。这个使了大半辈子丈八点钢矛的人,有过张扬的历史,但很遗憾,这样的张扬从此不在了。但是收获也有的——他成全了范疆、张达二人,让他们二人青史留名。
这就是跟着大人物混的好处——混着混着,一不留神就出名了。
哪怕是臭名、恶名。
范疆、张达一生做了那么多上不了台面的小事,都不及黑夜里动刀子来得有分量。所以说人生的路很长,最关键的也就那么几步。迈对了千古流芳,迈错了遗臭万年。总之要迈出去。勇敢地迈出去。
现在,曹操死了,关羽死了,张飞死了,还剩下刘备、孙权、诸葛亮在那儿苦苦支撑。三国的历史走到这儿,算是一个拐点了。
拐点之后,只有寂寞。
历史迷局
刘备茫然了。
他的身后,有七十五万大军,他的前方,有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这个日子在等着他。
这是原计划决定出师的日子。
只是现在,张飞不在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前行。
前行之后还能不能回来。
桃园三结义,如今只一人。没有了关羽和张飞的刘备是孤独的。因为在他此后的字典里,再无“兄弟”二字。
便哭泣。
放声大哭,昏厥于地。如是者三。
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一个哭哭啼啼的主帅,构成了历史现场的诡异场景。
军官马良害怕了,说:“主上亲统大兵伐吴,终日号泣,于军不利。”刘备当然知道自己哭哭啼啼很不像话。但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更何况刘备哭的不是眼泪,也不是伤心,而是寂寞。
这是乱世中的寂寞。是对身世不安的寂寞。没有人可以保证明天会更好。
包括他刘备。
便问道于隐者。传说中真正的隐者能看破红尘,知轮回因果。
青城山。
成都的青城山。
高高的青城山。
有隐者存焉的青城山。
刘备想见一个人。
李意。
李意是青城山的隐者。他在此间寂寞很多年了。
为的就是等待。等待告诉刘备一个答案。
不错,很多人的一生其实就是等待,等待得到别人一个答案,或者告诉别人一个答案。
这是人世间的一种传递。它构成了芸芸众生的生活态度与生活目的。在给与受之间,完成交接,完成传奇。
刘备没有亲自跑到青城山去见李意。虽然传说中此老已经三百多岁,能知人之生死吉凶,能晓世间花开花落,但刘备亲自跑去巴巴求见的人只有诸葛亮。李意是传说中的人物。刘备现在又贵为皇帝,自然不能屈驾以求。
李意跑去见他。
作为隐者,特别是一个著名隐者,李意其实也不轻易见人的。特别是跑出去见人。
他来是要告诉刘备一件事。一件与未来有关的事。
李意在刘备面前用纸笔画了四十多张兵马器械,画完后又一一扯碎。接着又画一个大人仰卧在地上,旁边有一人掘土埋他,上写一大“白”字。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意不发一言,飘然离去。
刘备迷惑不解。这是李意设置的历史迷局或寓言。刘备相信自己一定和此中场景密切相关。福兮祸兮,一时难以参透。就像历史从来暧昧难言,能够清晰表白的不是历史,而是现实。
他最终选择了出发。
人生就是出发。然后承受。承受前路的风景与陷阱。喜悦与惊恐一路相伴,它们构成了世人共同的人生经历和回忆。
刘备也概莫能外。他的喜怒哀乐已远甚于常人,再多一些经历也没什么。
所以刘备带领七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吴国而来。
孙权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这是一个人的死所引发的战争。只是现在的刘备今非昔比,不是当年在他人屋檐下四处讨生活的老漂了。
占据天府之国,做了皇帝。重要的是手里有兵。
重兵。
这架势,活脱脱当年曹操征赤壁的翻版——玩的就是势大力沉。
压死人。
不错,刘备的七十五万大军堪比曹操当年的百万大军。虽然都有水分,质地也不纯正,混进了不少杂牌军甚至借来的部队,但威胁还是有的。
致命的威胁。
因为刘备有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