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大军分兵五路浩浩荡荡下徐州。
刘备没有抵抗。
因为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抵抗,而是求援。
向袁绍求援。
袁绍却很忙,忙得形容憔悴,衣冠不整。他最心爱的儿子得病快死了,所以当刘备的特使孙乾出现在他面前希望袁大将军出兵相救时,袁绍一脸忧愁地说,我的心快碎了,天快要塌了。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在意的东西。
或者像袁绍一样,在意自己的亲人。
但是田丰以为,有些东西可以在意,有些东西不可以在意,因为袁绍他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希望之所寄。田丰言辞恳切地对袁绍说,主公啊,现在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如果乘虚而入的话,那我们的人生将是非同寻常的人生。
袁绍听了没有反应。
袁绍也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在意,有些东西不可以在意。与霸业相比,他更在乎亲情,在乎他小儿子的性命。
这是多么崇高而伟大的人性光辉啊,袁绍几乎自己被自己感动。
田丰没有被感动,而是失望。
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男人,差别怎么这样大呢?田丰对“人”这个动物深深失望。史书上说,田丰以杖击地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长叹而出。
这基本上是两个男人价值观对决所产生的结果,没有谁对谁错。因为历史没有裁判者,只有牺牲者和目击者。孙乾目击了这一切,失望而回小沛报知刘备。
刘备只得独自抗击曹操。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尽管张飞自告奋勇地要夜半偷袭曹营,可偷袭的结果是,他被曹操来了个反包抄,刘备只得匹马投青州,日行三百里,慌慌忙忙投袁绍去了,张飞自己则不知下落。
曹操当夜取小沛,随即进兵攻徐州。徐州也毫无悬念地丢了。糜竺、简雍弃城出走,陈登献了徐州。曹操大军浩浩荡荡入城,昭示着一种暴力美学的胜利。
然后就剩下下邳了。
下邳是关羽的下邳,也是岌岌可危的下邳。一个关羽,挡不住曹操的二十万大军。
曹操却不想让关羽死。
不是他喜欢这个男人,而是要他为其所用。
关羽是人才啊,任何时候,曹操都是喜欢人才的。前提条件是要听话。
没有人看好这一点。让关羽听曹操的话,这比杀了他还难。但曹操却以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关羽是人,是人就有破绽。一个正人君子其实最容易被攻破。
因为有底线。在曹操看来,有底线的人不可怕,怕就怕无底线之人。
关羽的底线是个“义”字。有义之人就有顾忌,就不能全身而退。曹操破城手里捏着刘备的大老婆和小老婆,关羽想打,能放手去打吗?关羽想跑,能扭头就跑吗?
呵呵,不可能。
更何况曹操有手下大将张辽。
张辽知道关羽的命门,知道他所在乎的一切,而不仅是刘备的两个老婆。
因为关羽要保护的东西,远不是两个女人可以概括的,它包括信念。
张辽出现在关羽面前,和他共谈人生。
关羽说他想死,为忠义而死。事实上这是他在当前情境下的本能选择。打又打不得,跑又不能跑,保护两个嫂嫂已成天方夜谭,只能一死以尽忠了。
张辽呵呵冷笑。张辽说,关羽身上有原罪,即便死,也有不能解脱的原罪。
一是当年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要誓同生死,可现在的情况是刘备生死未卜,关羽此时找死,万一刘备过两天哭着喊着来找他,关羽躺在地下是复活好还是不复活好呢?二是刘备以家眷付托关羽,关羽为求个人解脱一抹脖子了之,两个夫人却无所依赖,辜负了刘备托付之重,这不是做兄弟的本分。三是关羽武功高强,世所罕见,现在天子整天哭哭啼啼,急需关兄与刘备大展手脚,匡扶汉室,要是贸然死了,岂不罪大?
关羽一声长叹,为人世间找死不易。
不错,死是容易的,活着是艰难的。
特别是有责任地活着。
在世人的误解与鄙夷中活着。而这样的误解与鄙夷是关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能不能突破这个极限对关羽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乎他的生死,也关乎很多人的生死。
张辽继续做思想政治工作。他说,关羽如果不寻死,有三大好处。一者可以保两位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关羽同意了,同意自己继续苟活。
但是他为自己活下去提了三个条件。三个曹操必须答应的条件。
条件一是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请曹操给皇叔两位夫人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三是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那是要千万里追寻的。
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关羽把话说得很绝。
张辽笑了,为关羽的松动。在张辽看来,世界上的事情有条件比没商量要好。有条件代表着好商量。代表着交易。而曹操现在需要的就是交易。
曹操也笑了,为关羽提出的这些匪夷所思的投降条件。
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呵呵,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吗?这样的时代,人人都知道吾为汉相,汉即吾也。你逃脱得了我的魔爪?
刘备的两个老婆给予皇嫂待遇?那没得说,不就是钱嘛,我的钱就是大汉的钱,大汉的钱就是我的钱,给皇后的待遇也没关系。
但是第三条曹操不干了,什么意思?刘备找到了就跟他走?玩我啊?嫌我魅力不够?!
曹操断然拒绝。张辽劝他不要拒绝。张辽以为,这个时候必须要坚信这样一个人间哲理:世界是变化的,人也是变化的。关羽现在哭着喊着要刘备不等于他将来会哭着喊着要刘备。只要曹操能感动他。
关羽为什么死跟刘备?说到底是刘备于他有恩,可恩情这个东西不是独占性的,如果丞相之恩大于刘备之恩,关羽会作何选择呢?
我赌他不会见异思迁。曹操半信半疑。
我赌他会见异思迁,否则他就不是关羽。张辽坚信不疑。
为什么?曹操疑惑了。
因为他是个义字走天下的人。不错,关羽和刘备是讲义气,却不能对不起丞相您的恩义,您有厚恩于他,关羽会一走了之?张辽如是说。
曹操仔细想了想,笑了。
曹操之所以发笑是他在此时想到了一个网,人世间最密不透风的网。这个网用“恩义”为材料,任何人都无法突围,只要他是人,有底线的人。
没有破不了的魔咒
关羽降曹了。
曹操开始施恩于他。
但是曹操却不知道如何施恩。他送给关羽的美女金帛都被拒绝了,曹操不知道关羽要什么。
事实上不是曹操不知道关羽要什么,而是他不知道怎样施恩。
在这个世界上,恩情其实有两种给法。一种是用手给,一种是用心给。曹操只会前者,所以关羽不要。
好在有一样东西,关羽还是要了。
某日,曹操看见关羽所穿的绿锦战袍已破旧不堪,就命人按其身长为关羽定做了一件。
非常的名贵,是用顶级云锦做的。
关羽收了,并将他穿在身上。只是穿法有些怪异。在新战袍上以旧袍罩之。
曹操以为关羽节俭,关羽却说,不是节俭,是这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我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所以才这么穿。
曹操愣住了。他这才知道,原来人世间最高的境界不是左右逢源逢场作戏,而是坚持与执著。
还有一日,曹操见关羽的战马瘦弱不堪,就送他一匹赤兔马,吕布骑过的赤兔马。
关羽接受了。关羽之所以接受不在于它是一匹名马,而在于它跑得快。如果有朝一日,刘备找到了,关羽想在第一时间见到他。
早一点见到他其实就是最大的幸福。关羽这样对曹操说。
曹操无言以对。
因为他绝望了。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被他的恩义所感动?他要张辽给他一个答案。
张辽当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他找到关羽,要关羽给他一个答案。为什么在他心中,刘备始终重于曹操?曹操应该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在关羽心中超过刘备?
关羽摇头。对关羽来说,人世间有些恩情是无法替代的,虽说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但他宁愿不做这样的丈夫。
但张辽固执地要关羽给他一个答案,假如刘备已不在人世,他会不会从了曹操。
关羽说“不”。他似乎认定自己生是刘备的人死是刘备的鬼,如果刘备归天,他只能选择追随他而去。
这样的回答让张辽脸色煞白:在这样的一个乱世,关羽已然不是人,是圣人了。
曹操则哀叹:“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毫无疑问,曹操的哀叹是酸溜溜的。因为这个天下义士不肯追随他。他退而求其次,关羽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也不能留给刘备。
曹操不是要杀了他,毕竟杀义士不祥,毕竟他要顾及礼贤下士的美名。曹操的想法是,让关羽留在他身边,哪怕不肯效力,也不能回刘备那儿去效力。
这样的想法听上去很玄,张辽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荀彧却以为,我能,我可以。
他抓住了关羽的一个心理弱点:报恩曹操,找到刘备后立功才去,这样关羽才会没有心理负担。
可要是不让他立功,不给关羽这个机会呢?他就永远走不出这个心理怪圈,就不会离开曹操了。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曹操心里一动,觉得人世间的事,到底相生相克,没有解不开的谜底,没有破不了的魔咒。他决定一试。
坚持的代价
袁绍蠢蠢欲动了。
这一回,春暖花开了,他的小儿子也安然无恙了,袁绍准备动一动。
目标是许都,要打的那个人是曹操。
田丰却深深地叹了口气,为这个人的不识时宜。此前,曹操攻打徐州时,许都空虚,袁绍不彼时进兵。现如今徐州已破,曹操的兵马在许都养得肥肥的,袁绍却想冲过去和他大战一场,田丰以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找死。
袁绍却执意找死。因为刘备要陪着他一块儿去。
刘备大义凛然地对袁绍说:“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刘备的这句话等于是把袁绍放在火上烤,“失大义于天下”搁谁身上都是重于泰山的,袁绍这下出兵的心更加坚定了。
田丰阻拦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但在袁绍看来,田丰却是在找死,因为让他失大义了。
田丰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失去自由。他被袁绍关进了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