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0000000070

第70章 李淳风眉州收徒 袁天罡蟆颐建观

早春二月,眉州平原又是春风吹拂,大地逐显翠绿。不少人脱却棉衣,老人们已将怀中的烘笼闲置。

今日正值‘春分’节,眉州人自迎春过年后又过春分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节时,万物竞相争长,玉兰花、樱桃花们走在了前面,农田中的麦苗、蚕豆、油菜也正自奋争,一夜之间,似乎又长了一寸。

春分节日,人们开始了踏春。年轻人三五成群,相约外出,乘着温暖的春风阳光,行走于田陌之上,享受春之气息。陌路相遇,不管认识与否,均礼先让道,相互道安问好。年轻人们去至江边,观望那清澈见底的江水及水底游鱼之后,拾来柴禾,燃上一堆小小的篝火,取出父母为其准备的食物,在火堆上烧烤着。

食物之中,最多的是眉州人称之为‘蒿蒿粑’的食物。眉州平原上,春至之时,田间、山坡早已长满一种植物,它们趴地而生,长成时,每株有如人掌大小,呈灰白色,每茎之上开一朵小黄花,人们称此植物为‘蒿蒿’。据传,在那荒年之时、春荒之季,人们无有食物,即靠此蒿蒿水煮为食,它曾救过无数人的生命,蜀人视它为救命之草。春分节时,正值蒿蒿草茂盛之时,妇女们去至野外,采回蒿蒿,洗净捣碎,撒上糯米面,蒸成粑粑,十分爽口好吃。蒸做蒿蒿粑时,老人们总会与孩童们讲述救命草之故事。吃蒿蒿粑的人们,怀念着蒿蒿草对人救命之恩,世世代代传说着蒿蒿之故事,经年日久,蒿蒿粑成为春分节走亲串戚之必备礼品。互道祝福时,人们总是不忘灾年,不忘艰辛!

在青衣观住了十余日的李淳风,辞别众师兄弟们,回至眉州,随即上了大旺山。

大旺山上,风象塔已封顶,工匠们正制塔内梯道,以及塔身粉饰。大旺学馆已落成,徐清正领木匠们打制桌椅板凳。了然所建大旺山寺庙殿舍建成,庙内工匠们正为佛塑金身。

今晨从大旺山回至眉州城的李淳风、范斌二人,因今值春分节,二人约定,议完公事后,即去蟆颐山,看那红豆树花开几枝。

水司分衙中,淳风正与昨日从益州赶来的师兄刘方永,言说着垦田事宜。只见范斌搀着一白须老者来至,身后跟着一年轻后生,淳风、方永连忙起身相迎。

范斌搀着老人,对二人荐道:

“老人家乃范斌先生,今值过节,先生过江见我,道是有事求见你李大人,要我引见,故而陪老人家来至。”

眼前老者,白须飘胸,却红光满面,精神饱满。虽身着布衣,然不失儒雅。范斌之师,淳风早有闻说,眉州各州县府衙中官员,不少人是他学生。桃李满天下的老人家,可说是眉州至宝,李淳风早有拜望之心,苦于无有抽出时日。今闻范斌言说,忙对老人施礼,且欲搀老人上坐。

老人连忙推辞,站于下首,对李淳风、刘方永二人躬身施礼,口中言道:

“小老儿刘闻定,拜见李大人、刘大人!”

虽说唐时恢复礼制,读书人见官不下跪,而刘老站于下首施礼,作为朝廷官员的李、刘二人则甚觉自己失礼,连忙还礼后上前,一人搀着老人一只手,请其坐下。

落座的刘闻定言道:

“小老儿唐突,不会耽误大人们公事吧?”

李过、永亮连忙给老人和范大人送上茶水,淳风笑道:

“久闻老人家大名,淳风早该去拜见,今劳你老移步,下官心存惭愧。老人家有事请直言,何来耽误公事之说?”

一旁范斌言道:

“我等均不是外人,老师有话,直言无妨!”

喝茶后的刘老笑道:

“小老儿不才,虽蜗居山中,倒还知晓些世事。今大唐开国,天下太平,如今恢复科考,读书人眼见得前途有望,幸甚!昨年道试,小老儿所授弟子与我那小孙子参试,已有四人考得贡生,明年京试,自是有望取得功名。不曾想,小孙子‘科鸣’不愿科考,因久闻百丈山袁天师、李淳风之名,硬要一心从道,竟每日缠着我不放。已十八岁之人,自当立志,小老儿无赖,随他之意吧!这不,今日过江,拜见李大人,还求您收这顽孙为徒。想必先生定会看小老儿薄面,收下此徒?科鸣乖孙,你还不快过来拜见先生!”

手挎竹篮,一直躬立于厅外的后生,闻得爷爷召唤,连忙低头入厅。将竹篮置于地上,满脸通红,走上前来,咚的一声,跪于淳风面前,口称:“弟子刘科鸣,拜见先生李大人!”

一句又是先生,又是李大人,竟使得满堂哄笑。略一愣神的李淳风连忙弯腰,将其扶起。

观眼前年轻人,虽面带腼腆,然五官端正,两眼有神,适中的身材,配上那唇红齿白,实实在在的一俊男。李淳风知道,这眉州沾了美女山灵气,尽出俊男美女,眼前这年轻人,就是一例。再观其骨相,乃一精明好学之人,它年必有作为。见着眼前的少年,李淳风不觉心中喜欢,随即心道:‘这小家伙,看来不简单,小小年纪,竟与过儿有得一比。过儿因是我身边之人,故被授从知之职,倘若此年轻人明年京试,定能及第。看来除却刘老先生用心授教外,更有他自己之努力。’心中喜欢的李淳风落坐后,对侍立爷爷身边的科鸣问道:

“明年京试,你即可及第进士,也可入朝为官,缘何要舍却功名,拜我为师?岂不可惜!”

此时的刘科鸣似乎已缓过了神,不再那么紧张。闻老师相问,即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科鸣虽考取了贡生,全凭爷爷、父亲教诲。科鸣今还年轻,只愿多学知识。儿时就曾闻百丈山神医、天师之大名,科鸣神往。在家课读之余,常想若习得道学、医技,更能丰富自己。近两年胞兄常回家,言说起先生学问,科鸣景仰,故缠着爷爷。如今虽考取贡生,来年也有可能及第,想我小小年岁,无有真实才学,当什么官?怎生为民?倒不如先有真才实学,它年进士及第,岂不如探囊取物!”言至此处的刘科鸣忽觉失言,连忙躬身又道:

“学生狂妄失礼,请老师责罚!”

看他不好意思的羞涩相,闻言的李淳风知他已有相当功底,且是个有志向之人,心中更是喜欢。大唐初始科考,有乡试已考取贡生之名份者,实则已有半个功名。想必刘闻定老人也是重学问不重功名之人,方带孙子前来拜师,即对刘老言道:

“淳风知晓,刘老乃满腹经纶之人,科鸣定已习得家传。若再随我习学,并非不可,然我乃一外放官员,飘移不定,恐无有时日授教,误却他人,于心不安也!”

实则李淳风已欢上了这小年轻,愿收其为徒,在刘老面前,自当谦言几句,谁知刘闻定与范斌理解为李淳风有推诿之意,老人连忙起身言道:

“李大人快别如此言说,小老儿今年七十有三,虽幼时习读,然知学无止境。小孙子习得家学,也就那么一点点,他欲习高深之学,我自心喜。早年袁天师至眉州救疾,小老儿与其交好,知晓百丈山道、儒、医学天下首数。我也曾向比我年长的天师请教,方知他之学问远非我所想象,可说是高深莫测。小老儿年轻时本欲入百丈山再造,然家中已开设学馆,离却不得。未至百丈山习学,成为闻定终身遗憾,今孙子拜李大人为师,习学道、儒,也是为爷爷了却心愿,万望李大人成全!”

闻先生之言,一旁范斌急了眼,起身叫道:

“你这李贤弟,今日怎生扭扭捏捏?今日这弟子你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否则隔日天师至眉州,我老范厚着脸皮也得求他去!”

看范斌着急,淳风哭笑不得,随即笑言道:

“非也,非也!你等误解,拜师之礼已行,淳风且能不收此弟子!范兄应知,十八岁就能考取贡生,如今能有几人?他今之学问,定不在永亮、李过二人之下。须知百丈山道、儒、医高深之学,没一、二十年磨砺,怎能习得出类拔萃?淳风意在请刘老与科鸣思定,功名、习学择其二定一。倘若你爷孙已定,日后科鸣可随永亮、李过一道,晨练、晚课必不可少。来日我师至眉州,蟆颐山上,建造道观、开设医馆,他欲所学,定不会少,刘老切勿多心!

闻言的刘老立时笑道:

“李大人所思周全,只怪小老儿唐突。想我刘氏一脉,不是看重功名之辈!若说考取功名,前朝时老儿即去至。承蒙李大人厚爱,孙子今就交与先生,既了却老朽平生心愿,更望他来年成为有识之人。数年未见,闻定常思念我那天罡兄长与岚枫兄弟,他们可好?”

闻刘老相问,李淳风立时想起,早年在蟆颐山上,曾听先生言说,在眉州有故旧,原来竟是刘老。老人家还与林相认识,想必他们是救疾时认得。观老人神情,几人感情似乎还深。李淳风看出,这刘老虽年事已高,然而读书人清高之气在他身上仍浓。因有求于我,怕担搬出先生来压自己之嫌,待自己表明态度,方言及与先生为旧识。此时的李淳风,对刘老更生出敬意,立时回应道:

“承蒙刘老挂牵,家师虽年近八旬,仍心静体安,精神饱满。隔日先生会至蟆颐山,定会去拜见刘老。师叔林岚枫,今在我朝为相,也许择日会至蜀地。您等老兄弟情感至深,定有相聚之日!”

闻言的刘闻定,表情显得平静,似乎对袁天罡,林岚枫之状况早已知晓,老人面对众人微笑道:

“老朽早知我那老哥哥为国士之才,他心中有道,胸怀苍生!那岚枫老兄弟,早怀鸿鹄之志,必为国之栋梁,可敬!可佩!”

感叹后的老人,知李,范等人公事繁忙,孙子已交待,逐起身告辞。几人欲挽留,刘闻定忽然想起什么,转身提起地下竹篮,双手捧与淳风,笑道:

“今值春分节,昨夜儿媳蒸了这粑粑,赠与先生,不成敬意,还望先生笑纳!”

淳风揭开篮盖,看到一个个圆圆的粑粑,做得十分精致,满心高兴,笑道:

“如此重礼,淳风收下,权当拜师之礼!”一句话引得众人大笑。

刘老笑道:“你等公务繁忙,我老头子就不再打扰,今日别过,隔日蟆颐山上见。”

众人挽留,刘老坚辞。随老师习学多年的范斌,今方闻他与天师为旧识,不仅心中感叹!袁天师响誉天下,老师是不愿用与天师相识而钓誉!见老师一定要走,即叫科鸣送爷爷回家后再返回。此时科鸣已与永亮、李过二人打得火热,立时应着走上前来。李过、永亮,凑上前叫着爷爷,淳风笑道:

“今日过节歇假,李过与永亮,一道送爷爷回家,也顺道踏青过节。”二人闻言,立时挽着爷爷之手,搀扶着出门。

众人将刘老送出府衙后返回,淳风叹道:

“老先生注重学识而淡泊功名,令人钦佩!”

范斌笑道:“我这先生,不知者以为他性格怪僻,其实他是个治学极严之人。我当初垦荒之策,就是老师建言而制定。别看他今闲居无事,老先生可是个洞察世事之人!”

“既然如此,我等理应日后常去拜望讨教。蟆颐山道观、医馆建造,定还少不了老先生,范兄你道可是如此?”淳风问道。

范斌答非所问:“今日歇假,走吧,为兄已让二位师爷安排,带上家人,同去郊外踏青,想必你嫂子和弟妹侄儿们已等得心急。”

淳风立时拍额,连忙拉上师兄方永,提上竹篮,几人离衙而去。

蟆颐山下江边,停靠着眉州府衙官船,江中擎天一柱石上,站立着十余人。他们面对脚下清澈的江水以及极目处的原野,其中几人正自指点言说着,十余人似乎都陶醉在这春日的山青水绿中。

数日前,李淳风收到先生飞鸽传书,道是清明祭祖第三日、即是今日,先生会带着建观弟子来眉州。淳风告知范兄后,即请徐清来山下搭了临时苇棚。

今午饭后,范斌带着师爷即随从,淳风则叫上庞师爷、永亮、李过、科鸣几人,同乘官船过江。科鸣爷爷刘闻定闻说天罡兄长今至蟆颐山,也早早来至点将台等侯,欲见多年未曾见面的老哥哥。点将台上十余人,趁等待时,正自凭高观望这春日如画风景,边望边说笑着。

申牌未至,远处望娘滩上,有一道衙官船,正自缓缓下行,眼尖的永亮叫道:

“道衙官船,定是师父来至!”

官船顺流绕行,船头上除却船夫外,还站立着易咏、邹应轩、黄玉成、郑思远、杜万成几位师兄。他们对着站于高处的人们,一个劲的挥手招唤,台上之人,也频频摇手回应。

顺流而下,绕过擎天一柱石一段后,在船夫们的用力划浆下,官船方脱离主流,向蟆颐山下行来。此时,从点将台上下来行至江边的人们,见那官船离岸边竟还有数十丈之距。船上袁天罡,正自手搭凉棚,在几位弟子陪伴中仰观着蟆颐山。

约半柱香时,官船方靠至岸边,眉州官船上船役们忙着搭设跳板,船上人等陆续下船。

淳风上前,执着先生之手,接先生走下跳板,只闻晃悠中的先生笑:

“江上观蟆颐,仅见三座山!”

忽闻岸上有人应道:

“夕阳照耀时,诸葛有同感!”

走下跳板的袁天罡循声望去,一白须老者站立岸边,正自微笑。二人对视,立时趋步上前,相拥一处,哈哈而笑。一人道:

“贤弟安好!”

一人续道:“老哥哥,您可想煞小弟了!”

良久,二人方才分开,继而又手拉手相互端祥一番。岸上众人都愣了神,原来天师与刘老乃是旧识。在场人等,仅有范斌与淳风略为知晓,早年袁天罡至眉州救疾、救灾,曾与刘老相识。看此番情景,二人不止是一般的熟识,而是至交。

亲热中的刘闻定,忽然叫着:

“知府大人,快来拜见我这老哥哥、老天师!”

闻言后的范斌,连忙上前,一揖到地,口称:

“晚生范斌,拜见老天师,今能得见天颜,范斌三生有幸!”

天师连忙将知府扶着:

“知府乃地方父母,理当贫道前往拜访,今蒙大人在此迎候,甚觉不安,失敬、失敬!”

“老天师言重。您老享誉天下,乃是我眉州福星。天师数度眉州救疾、救灾,眉州百姓,只要提及老天师,谁不道好?天师来至,范斌相迎,理所应当!”言说中,范斌再次施礼。

天师笑道:“早就闻说,眉州有一一心为民之好官,今日得见尊容,老夫高兴。山中建道观,还得劳烦范大人多加关照。”

“老天师你别听那李贤弟胡诌,身为知府,范斌无有寸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乃范斌本份,下官自不敢托大。天师来蟆颐山开设道场,乃是眉州之福,地方、百姓定会尽力相助!”

二人见礼说话之际,淳风向几位师兄引见了刘闻定老人。几位师兄方才见得师父与刘老如此亲热,再闻刘老乃知府老师,自是尊重有加。

闻得师父招呼,师兄弟们上前,拜见知府范大人。天罡拉住易咏、邹应轩、黄玉成三人,引见范大人后言道:

“此三人均是我山中儒学馆授教,与我那闻定贤弟一样,不愿仕途,只想授书育人。这不,昨年淳风言及,老夫知你范大人重教育人,今将三人送至。你那学馆、书院,正值用先生之时,他三人来至,日后即落户眉州,你看可否?”

闻言的范斌笑眯了双眼,春分节时,送走刘老后,淳风有感,郊游时即把先生应范斌之请,欲派三位师兄来眉州任教之事告知。且把易咏、邹应轩、黄玉成三人淡泊功名,以及各人境况对范斌逐一言说,把个范斌高兴得盼了多日。闻李淳风言说,青云观儒学馆课材完全与朝廷科考同步,读书人出生的范斌,他知今来三人非青云观儒学馆一般学生,而是学馆授教。对此三人的到来,范斌是既高兴又尊重。见得三人均一身儒雅之气,年岁均是三十几岁不至四十,来眉州并非任教一段时间即走人,而是要落户眉州,成为眉州终身授教。老天师真是给眉州送来三位宝贝,叫范斌怎不高兴!

高兴的知府,心里早已打定主意,大旺山学馆、钟崖书院已基本建成。府衙办官学,已是百姓尽知之事,学馆报名之学童已有七、八十人,倘若让此三人授教孩童自是大材小用,三人应是书院授教,授教那些欲参乡试道考、京试的年轻学子。学馆、书院尚有一段时日开馆、开学,他要将各州、县官学教习召集州府,请三位先生授教一段时日。

心中打定主意的范斌,连连对三人躬揖,见知府大人如此礼贤下士,易咏、邹应轩、黄玉成三人也是高兴,忙向知府还礼。范斌叫过书办朱雪映,与之引见后,令其带人去船上助三人搬取箱笼行李,先接回府衙,务必安顿舒适。转身又对三人施礼言道:

“三位先生,暂请与书办回衙安顿,待下官陪天师一阵后,即回衙,晚间为先生们接风洗尘。”几人言谢后,辞别师父、师兄弟,随书办而去。

蟆颐山下苇棚内,徐清拜见仰慕已久的天师。李淳风、杜万成、郑思远几人取出数帧绢图,与徐清大师一一交代言说。

科鸣陪伴着两位爷爷,步出棚外,在山溪旁选了两块大石头处,请爷爷们相对而坐,自己则侍立一旁,听爷爷们叙旧。

却说数年前,眉州灾荒,疾病流行,年过四十的袁天罡,受义父派遣,至眉州救疾救灾。同往的还有、房玄龄、林岚枫几位师弟。

此次的眉州平原流行疾病与上次不同,几年前的那一次是患者拉稀,不几日就要了人命。而此次患病者则是人人发热打抖,与其盖上三床被子抵不住发热寒冷。袁天罡查明病情后,知道前次是痢疾流行,所用主药为黄莲、黄芪。而这一次则是急性疟疾,按义父‘千金方’,此症应用主药为青蒿、柴胡。查清病源后,师兄弟们立时齐心救治,然染病者太多,所用草药自然也多,袁天罡等人一边治病、一边轮番外出采药。

经府衙统计,袁天罡带人赶至时,染病者仅有几百人,不到半月,眉州平原各县乡竟有几千人染病,眉州城成为救治中心。师兄弟们连日劳累,采回草药远远不够,袁天罡忽然想到,琉璃江对岸龙泉山中,青蒿众多,此季节正值生长之时,自己决定亲自前往。那日一早,天罡与师弟岚枫,过江入山,不到半日,即采集了几担青蒿。请山民送至江边时,天色近晚,然因上游暴雨,琉璃江上此时波涛汹涌,江面上船只了无。救人如救火,情急中的天罡师兄弟,立时奔向蟆颐村。他想起了几年前至眉州与人治病时认识的好友刘闻定,他即此村中人,若请其相助,定能在天黑前过江。比天罡小几岁的刘闻定,在村中开馆授学,正值放学时,闻定闻言,二话不说,即叫上村中两水性好的后生,冒险驾船,把天罡二人送过了琉璃江。是夜,闻定几人帮助煎药熬粥,照顾患者。次日,闻定留在城内,帮助救疾,历时月余。

月余时日,闻定与众兄弟结下友谊,常在夜间与天罡交流学问。在与天罡的交流中,闻定方知,道家诸多学问十分高深。本欲前往百丈山习学,无奈自己已有家室,且常年教学,分不开身。此生无缘习学百丈山道、医之学,成为闻定终身憾事,故有让孙子科鸣暂不求功名,拜师李淳风这一举措。

救疾离却时,天罡,闻定依依不舍,闻定将众兄弟送出十里方返回。此后闻定与天罡等人你来我往,交流学问,也常有书信往来。近年天罡、闻定均因年事已高,走动少些,然两位老人仍相互思念着。袁天罡历游时至眉州,也曾探望闻定。天罡上美女山、大旺山闻定也知晓。一生严谨的刘闻定不愿炫耀自己与天师交好,故从未对人言说。

说到青蒿治疟疾,笔者不得多言几句,华夏历史上,伤寒、痢疾、疟疾、急性疟疾等流行疾病是时常发生,这些疾病不知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一千四百多年前,东晋人葛洪用青蒿治疗疟疾后,经后世道医研究、传承,孙思邈、袁天罡更是将其发扬光大,留下方单,后世一直沿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中医研究工作者们,以‘屠呦呦’为首的研究小组,参照古人传统药方、汤头,继续青蒿治疗疟疾的研究,最终在青蒿草中提炼出了‘青蒿素’。

时东南亚疟疾流行,青蒿素在越南使用,救治了几十万人。七十年代,非州又是急性疟疾流行,中国援助的青蒿素,救助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那个时代因通讯闭塞,人们不知中医药对人类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二零一五年十月五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联合国向中国医学工作者屠呦呦颁发了诺贝尔医学奖。一个无有博士学位、院士光环、留学经历的三无老太婆,居然获得了世界最高荣誉的医学奖,时舆论界哗然。此时世人方知,中草药提炼出的青蒿素,给人类带来福音。屠呦呦获得最高医学奖不但给国人增光,更使西方医、药界,认识了中医药的神奇。而此时的屠呦呦只是谦虚的言道:‘我就仅是中国一名普通的中药剂研究员’!

侍立一旁的刘科鸣,默不作声的看着二位爷爷言说。二老时而神情凝重、时而眉飞色舞、时而又捋须开怀,大笑不止!科鸣知爷爷们在回味旧日之情,也禁不住为他们高兴。

高深的袁天罡,在与闻定交言时,早已暗中观得科鸣骨相,心中喜道:

‘此子可造,它年蟆颐观主非他莫属也!’

春日的夕阳,照耀在蟆颐山山坡上。坐于溪畔捋须笑谈的二老者,满面春风,沐浴着夕阳。二老与这山水、夕阳、林涛、溪弦相溶,竟成一幅美妙至极之画,把个刘科鸣观得如痴如幻。此景长留于科鸣脑中,到得中年时,长住蟆颐山的他,绘制出了一幅留传于世的‘林泉松风图’,画面正是今日之景。

与徐清交待毕诸事的郑思远、杜万成,在知府范斌的相邀下,同淳风师弟一同步出苇棚。范斌今日要在城内为老天师及几位先生接风洗尘,同时请上徐清,也请老师刘闻定同往城内,刘老对范斌言道:

“先生我年迈不胜酒力,今日就暂不作陪,明日是老哥哥择定黄道吉日,蟆颐观开工,喜庆之日,我定然讨杯喜酒。老哥哥,我们明日老人泉旁再叙!”

天罡笑道:“贤弟既不去凑此闹热,为兄也不勉强,今晚我乃主宾,定然要领知府之情,好!我二人明日相见!”

随即叫着永亮、李过,你二人送爷爷回家。永亮怀抱一木匣,天罡道是一枝山参,送与贤弟滋养身子,闻定也不作推辞。众人作别,目送老人离去后,方才行向江边。

是夜宴毕,天罡乘船过江,与淳风宿住于神女庵中。

次日巳时,蟆颐山下擎天一柱石上,已是人头攒动。他们有徐清带上山的工匠、有蟆颐村村民、也有从城内渡江而至的百姓、士绅。蟆颐道观、医馆,明日动工消息不径而飞,工匠们为建观而至,百姓们欲尽绵薄之力,士绅们则要捐钱、捐银。本欲暂不惊动地方的袁天罡,也不知人们怎生传播的信息,早至的范知府正对士绅们道言:

“道观、医馆,均为袁天师所为,自不需捐赠钱银,众士绅多多捧场即是。”

正自士绅们不依不饶时,袁天罡、李淳风等人来至,点将台上的人们,有不少是上山拜望袁天师,欲一睹老神仙风彩,见得银须飘冉、神采奕奕的天师,百姓们一时欢呼,人人争相上前问好!点将台上,有一些年长者,与活神仙早年就相识,更想再次见到敬仰的天师。见得身着道袍、红光满面的神医,年长者们禁不着赞叹!真真一个活神仙!多年未见,他竟无有些微老态!老神仙来此建观设馆,眉州人日后治病再也不愁了!

走上点将台的袁天罡,抱拳含笑,对着众人施礼、拉手、互道问侯后,与范斌、淳风、万成、思远、徐清等人行至早已备好的香案前。

手捧香烛的天师口中喃喃有词,尽皆敬奉天地之语,在他引领下,几人跪天拜地,祭祀山神、土地。孰不知,身后百姓、士绅、工匠们已跪了一地。

拜毕起身的天师对众人朗声言道:

“众位父老乡邻,我袁天罡与眉州百姓也算有缘分,蒙各位看望,贫道不胜感激!今来蟆颐山建道观,宏扬道学之同时,也设医馆,为乡邻们治病效力。承蒙乡邻厚爱,天罡在此有礼了!”言毕,躬身施礼。

见天师对众人施礼,点将台上二三百人,竟有不少人在还礼中是一揖到地,似为朝拜。有一老者走上前来,对天师和范、李二位大人施礼后言道:

“小老儿安庆生,今年七十有五,也算是眉州城内土生土长之人。我等眉州人,均视老天师为恩人,天师数度眉州,救灾、救疾、救人,眉州经历过灾、疾之人,谁个没喝过天师药汤?谁个没食过天师粥饼?言及往事,百姓们谁不感念于心?就我安庆生,若非天师相救,哪能活至今日!天师来眉州设立医馆,为我一方百姓带来福音,方才知府言说,天师不收捐赠,小老儿我不赞同,还望二位大人主持公道,请天师收下百姓这报恩之心!”

闻言的知府呀呀叫道:

“你让本官怎么公道,一方不收,一方要赠,怎生是好?”

只见安老又对天师续道:

“昨夜城中士绅们闻得蟆颐观今日开工大典,是夜凑了银钱一千二百。区区薄礼,聊作百姓之心,老天师你就收下吧!”随即又拉着刘闻定之手:

“你这死老头,也帮助说句话吧!”

闻定上前对天师道:

“此为百姓心意,我看仁兄就收下吧!”

心中有数的范斌对老天师言道:

“我看老天师今就将百姓心意收下,日后将此银钱作为它日对鳏、寡、孤、独治病之用吧!”

天师笑道:“此主意甚好,贫道谢过众士绅乡邻,权且收下!”

几个后生从崖畔抬过几只木箱,天师叫永亮、李过、科鸣几人接过后,再次谢过众士绅。谁知清点时竟又多出来二百两,不知又是哪个曾受天师恩典之人塞进,淳风叹道:

“数年前初至时,就道这眉州似传言中的君子国,如今倒还真真是个君子国!如此淳朴之地,李淳风此生愿长居也!”

正值春暖花开,附近山坡上,桃花、李花、梨花竟相斗妍。半山坡上,六株红豆树花开数枝,预示今年是个好年辰。春光照耀、山风吹拂、泉水叮咚、满山摇曳的树枝、似在尽情歌舞,欢迎道家人的到来。

徐清、庞师爷、郑思远、杜万成等人引领着工匠、青壮们,奔往山上,采石伐木。不少乡民,竟带着锄铲加入,他们道是正值农闲,欲义工几日。徐清即让工匠头目,带他们去平地挖基。范斌则安排家丁、厨师,在江边搭锅建灶,杀猪宰羊,为盼望以久的道观、医馆开工庆典,备办酒席,犒劳工匠乡民。眉州乡绅、五老七贤们,则趁着这大好的春光,隐入那绿树、青山、花丛之中,去享受春的惬意。永亮、李过欲习学建造技艺,跟着万成、思远两位师兄,奔走在各个山头。一时间,点将台上仅剩寥寥几人。袁天罡、刘闻定、安庆生等老人们,相约去老人泉下煮茶,淳风、科鸣们相随。

至老人泉途中,天罡与刘闻定交言中方知,这蟆颐山不是附近相连这几座山头才称蟆颐山。因诸葛孔明命名,方圆几十里,几百年来,人们都称其为蟆颐山,此几座山头,仅是主峰而已。蟆颐村也非六七户人的小村落叫蟆颐村,方圆几十里内,坐有三四十户乡民,他们均是蟆颐村人。山中村落,因刘氏书馆开设于此多年,故尔人略多些。如今蟆颐村人,按府衙垦荒之策,正自在山涧、河边、垦地开田。

行至山头的袁天罡,好似忽然想起什么事,指着东面一山头,对淳风言道:

“那山头乃是此次建造藏书楼之处,你与为师前往一观。”

闻定笑道:“你师徒前去观看,孙儿陪我和几位爷爷在此煮茶,待你二人返回。”

天师笑言:“请诸位稍侯,我师徒去去便回。”

离大柏树约二里之距山头,它比周围山头略高,算是蟆颐山主峰。在先生指点下,淳风观望毕北、东、南三面地形后,只听先生言道:

“你已观得藏书楼图,楼顶上为师专为你建造奎星阁之意想必已明白。”

淳风笑答:“此山脉中聚有灵气,先生在此建阁,是为让弟子能就近观望?”

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展望群山后的袁天罡,收回目光,对李淳风言说起了龙泉山地脉灵气。

如今的袁天罡,自是今非夕比,他那观天、望地、望气之功力已入高深,更有他之预测能力已入化境。每次闭关后,他都会有极大收获,后世将要发生之大事,在他闭关推演测算中,一件一件更是清晰。未来要发生大事许多都是人为的人类灾难,既惊悸又担心的他,在用心推演中,明白了这些要发生之大事,均是在循道而行。哦!始末、因果!都是定数,均为自然,绝非谁能阻止得了。心中释然的袁天罡,想到的仍是救助苍生,造福百姓!

五十岁时,常在观星楼上修练望地、观天学的袁天罡,就常观得这南面眉州大地上的龙泉山脉,它崇山峻岭中充斥着灵气。历游初识彩虹灵气,也仅以为灵气是在美女山,大旺山汇聚互补。美女山结缘灵气后,他功力猛进,观星楼头,功力已上乘的他,方才观清,哦!灵气游荡于方圆千里的龙泉山地脉中,大旺山、美女山、钟崖山只不过是灵气中的几个穴口。而蟆颐山为龙泉山地脉中心地段,金蟾落脚此地自是必然。天、地对应,龙泉山地理对应了天道,此灵气会经久不息。想必先贤诸葛孔明,早已观得灵气,与蟆颐山命名,他是识得中心。经袁天罡反复推演测算,数百年后,灵气会游荡至龙泉山东、北面。不管怎样,这有益于生灵的灵气须得守护。结缘金蟾的李淳风,正是灵气守护人。站立山头的袁天罡,似当年在太白山授教弟子观龙脉之技一样,将龙泉山灵气对李淳风一一言说后又续言道:

“为师建藏书楼于此,再在楼顶建奎星阁,就是为让你读书创研之余,在楼头观注、守护灵气。按我道家之学,天道对应地理,地理须人气烘托。天、地、人相合,方为正道也!龙泉山脉中要留住灵气,故须人气,今山中人烟稀少,要守护灵气,正值你这垦田钦差大显身手时。龙泉山汇聚人气,为师自会助你。山毓水秀,地灵必然人杰,眉州出现范斌这样的好官,也是使之必然。他重道、释、儒,医,兴办学馆、书院,一心为民,你我师徒,自当相助于他。因有这山毓水秀,龙泉山灵脉为一‘文脉’。有这文脉灵气,眉州它年不仅只出旷世奇才,且还是出安帮治国的宰相之地。为师言仅至次,日后你自会测得。”

闻先生说教,淳风方知,先生缘何建藏书楼于此,原来不仅是观清地脉,而是要我守护这龙泉山脉中灵气,此功德之事,我李淳风此生自当尽力而为!

老人泉边,科鸣带至的铜锅中,水正沸腾,科鸣为两位爷爷和老师沏上新茶后,众人席地而坐。落坐后的李淳风,知道刘老乃饱学之人,也是眉州活地图,即对几位老人请教道:

“眉州传言,这山道上柏树乃前朝张異德所植,请问刘老,可否是实?”

闻定笑道:“是否张飞所植,我老头子不敢断言。蜀汉水军大营,建于琉璃江上,长达二、三十年,江边擎天一柱石为水军点将台,此一点不假。眉州城之繁华,应是起源于蜀汉之时,因今城内人不少都是蜀汉水军后裔。这山道上柏树成行,若非異德所植,也是水军所为。”

闻蜀汉水军大营设于此处有二、三十年之久,淳风来了兴趣,续对刘、安二老问道:

“当年水军都演练些什么阵术,二老可知?”

安老笑言道:“水军演练的战法、阵形在眉州倒是有些传说,说什么诸葛丞相那‘群狼战法’,倘若使用起来,十分了得。我等老头子不懂谋略战阵,也把它说不圆。只是传说水军使用弓箭、连弩,那剑头上除却带火器外,有不少箭头还涂有蛇、蝎之毒!”

淳风惊道:“蛇蝎之毒!那是多可怕的弩箭?”

“此等龙门阵在眉州传说颇多,我等也说不出个头绪。”刘老笑道。

一旁袁天罡闻言后笑言道:

“想必你李淳风这些年回朝为官,未曾多关注前朝史历。今日也没甚事,权当闲聊,还是由为师给你言说一些吧!你可知前朝道家人‘蒲元’?”

闻言后的李淳风急问道:“可是蜀汉丞相之幕僚,道号‘冰扇子’的蒲元先贤?人称‘兵器之王的’?”

先生笑道:“除却他还有谁?你可知我道教‘天台观’?”

“不是离青云观百余里的百丈山天台峰下吗?学生早年采药时曾去过,也知如今是‘常春华’师兄在那里为观主。”

“正是!为师算来,要不了多久,你师兄越成或越能,会有一人至天台观,天车坡作坊也会归属你太史局铸造司。此天台观早年即是蒲元道场,天车坡则是蜀军兵器坊。蒲元在此,除却为蜀军打制刀、矛,也制造木牛流马,更研制出方才刘、安二贤弟所言毒箭、火器!”

闻天师之言,年逾古稀的刘闻定倒似乎有些心急,抢言问道:

“天罡仁兄,你就赶快与我等讲言,这琉璃江上,诸葛那传说的‘群狼战法’与毒箭、火器是怎生一回事。几百年来,眉州传言颇多,我等老朽寡闻,只想把这些真实知晓。”

见闻定心急,天罡喝茶后捋须笑道:

“别急,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同类推荐
  • 鸣鸿刀之群魔乱舞

    鸣鸿刀之群魔乱舞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发。”一时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在这纷纷乱世,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枝梨花压海棠、貌似潘安的黄本,该何去何从。、、、、、、
  • 梦与幻的异界

    梦与幻的异界

    这是茫茫宇宙中另一个星球世界,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有独特的海洋陆地,这里有独特的国家民族,这里有独特的城镇乡村,这里有独特的历史故事,这里有独特的英雄传说。在这个独特而奇妙的世界上,人们同样在繁衍与生息,人们同样在发展与进步,人们同样在合作与融和,人们同样在厮杀与争斗,人们同样在快乐与悲伤,人们同样在生存与生活……
  • 大周霸主

    大周霸主

    他是大周战神武渊候的废物儿子檐流;北燕皇帝见到他兴奋不已:“朕就喜欢你的暴力......”南宁太后看到他翘起兰花指娇嗔:“你就是个小冤家......”大周皇帝看到他恭敬有加:“朕许卿,天下共享!”这是一个废材少爷一步步走上权霸天下之路的故事......
  • 大明的月亮

    大明的月亮

    大魔王朱重八:“我要望远镜,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大魔王朱重八:“我要火器,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大魔王朱重八:“我要钱。这个对我很重要!”马度:“我知道,不过这个对我也很重要。”大魔王朱重八:“我要人才,现在当官都找不到人!”马度:“人才啥时候都缺,到了二十一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大魔王朱重八:“小舅子,我觉得功臣好像多了点,你咋不说话,你再不说话我就要杀人了,小舅子你别跑呀!”
  • 秦末英雄传

    秦末英雄传

    本书描述了从秦末到汉初那一段风云跌宕的历史。本书是一部以资治通鉴为蓝本的历史书,同时参考了史记、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唐李问对、贞观政要等多部书籍,让历史变得更容易读懂,向《明朝那些事儿》致敬。本书尽量忠于原著,但对于兵法上的引入、人物的性格、时局的分析等等都是基于作者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周郎误顾

    周郎误顾

    古谣云:“曲有误,周郎顾”周瑜这次回头,见到的不再是弹错音韵的琴女,却是辞世了十年的故友。历史在酩酊中误拂了琴弦,汉末的江东重新奏起了激昂的战歌。
  • 曾国藩大传

    曾国藩大传

    他是湖湘大儒,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创造了清廷任官奇迹;他创办湘军,为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克己勤政,鞠躬尽瘁;他是功成名立的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也是杀人如麻的“曾剃头”……曾国藩的真实面孔到底什么样?
  • 无归记

    无归记

    懵懵登仙路,如梦亦如幻。踽踽踏魔道,血海起惊涛。痴痴为情故,九死犹未悔。茫茫天涯中,无以为归途。
  • 军营童话

    军营童话

    和平时期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对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军旅作家来说具有挑战性。如何另辟蹊径,既紧扣时代主题,又体现军营特色,是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者从女军人特有的视角,避开英雄、远离圣贤,以平静而细腻的笔调描绘出了主人公对亲人的孝、对朋友的诚和对事业的忠,突显了新世纪新阶段军人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对人生的思考……《军营童话》没有提出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但透过“平淡”的军营生活能使人们感受到打赢未来战争的坚强信心;她没有耗费过多笔墨描述精彩刺激的战争场面,但紧贴新时期军队历史使命勾勒出了热火朝天的军营气象;她没有煊染更多生离死别的感人场面,但细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同样能拨人心弦。
  • 告别致青春

    告别致青春

    齐薇从7岁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在她复杂的青春路途中她遇到很多相同寂寞的灵魂,她看着他们一个个向她走来又一个个的挥手离开,她抓不住任何东西,她只好准备好一次次的迎接告别。
  • 寻找真名之旅

    寻找真名之旅

    目前已写到暗黑二第二幕,正在构思《火影》世界中。
  • 祈祷,下一个四月

    祈祷,下一个四月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合上书,听风拂过发梢,窗外的风景在霓虹灯中变换,冯祈心道:即将到达的地方,就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 两颗柠檬

    两颗柠檬

    三年前,她叫柠檬,一半酸,一半甜。三年后,他叫纪希,心里装着一颗柠檬一半甜,一半酸。
  • 玄冥匿天

    玄冥匿天

    玄冥大陆亿万里山河是修炼者的天地,其间宗派林立,各种势力鱼龙混杂。在这个异世大陆上,有一条永恒不变的法则——强者为尊。所有的修炼者都尊崇强者,渴望成为强者。叶无为,一个武道都不能修的废物,经过一系列的奇遇,打击,生死逃亡,终成为玄冥宗主。武道为基玄为终,玄为基兮冥为道。
  • 校园弃少

    校园弃少

    吕莹说:饶天我允许你三妻四妾,但是必须还爱我...苏丽说:饶天我只需要你是爱我的就可以...更多的美眉都说:饶天只要你爱我,我就跟你到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