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师离却眉州,人们奔走传言。他为美女山命了名,他去了大旺山。一时间,传说纷纷。美女山神女,保佑着琉璃江上行船平安,船家、渔夫常至山下拜祭祈求。春秋两季,崇文的学子、游人们,也去山中读书游玩。
隋时,佛教已进入东土发展。这日,眉州来了一云游僧尼,法号‘白云’。她年约四十岁,一身得体的僧袍装束下,平静的眼睑中尽显慈善。白云俗家姓顾,丈夫为地方里正。为保护百姓田产,受官府县衙迫害致死。家破人亡,心灰意冷的白云遁入空门,拜入峨嵋山‘瑞云庵’‘五老师太’门下。后与洞天观主‘天元’道长相识。经天元引荐,白云去了百丈山青云观,拜孙思邈之师妹‘秋姝’为师,专习妇幼医技。
云游至眉州的白云师太,对袁天师自是佩服之至。闻说美女山名,即时前往,观得此山风光秀美,决意留下。
在城中为人诊治时,白云向几家大户求助化缘,欲于美女山建‘庵’。供奉菩萨,同时为地方妇幼治病。善良的眉州人,一时纷纷捐赠,不到两月,已凑足庙资。
请来地方工匠,建成庙宇,取名‘神女庵’。袁天罡离却眉州一年后,神女庵建成。眉州乡绅富户、达官贵人均来朝贺。远在峨嵋山的五老师太、与道家峨嵋山洞天观主天元真人结伴而至,为白云主持了神女庵开光。
至此,幽静的美女山上,晨钟敲鸣,暮鼓声声。七佛殿、观音堂每日香烟缭绕。师父五老师太将清心、静心二位女弟子留下,在神女庵打点香火。白云收下几名弟子,每日颂经念佛之余,专司对周边妇幼诊治。
不到两年,眉州神女庵远近闻名。行船人祈求平安,每每应验。更有不少人祈求菩萨观音,口中喃喃有词:
“圣女神母,大慈大悲,我为某某。求圣母显灵,赐我一女。倘若灵验,来年我愿为菩萨再塑金身,云云。”
在那男尊女卑的年代,天下佛家观音殿,均供“送子观音”。而眉州神女庵观音殿,百姓供奉的则是“送女观音”,一时间传为佳话。
神女庵开观后,香客、施主、居士常年不断。更有不少读书人,常去庵中借住读书,谈论诗文。美女山,成为眉州人的好去处。后有人曾赞:
“琉璃江畔美女山,神灵送女不赠男。”
五年后,袁天罡完成了历游天下之行。取道渝州,逆流而上,踏上归程。五年来,天师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眼见得天下一片混乱,大隋有如大厦将倾,天象中呈现黎明前之曙光。夜夜观天的袁天罡心中叹道:
‘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即将要重建自己的家园!’
数月前,袁天罡在昆仑山辞别同道师兄昆仑道长‘马元回’后,去往了秦王府。
你道这秦王何人?他乃前朝北周柱国将军‘李昞’之孙、唐高祖‘李渊’之子。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后,重用了当年与己同为柱国将军、世袭‘唐国公’的李昞之后李渊。杨坚去世后,儿子‘杨广’继位。这杨广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天下连年灾旱,百姓流离失所,杨广不闻不问,仍在宫中玩那让宫女们穿开档裤的游戏。‘唐国公’李渊临危起兵,欲推倒隋朝,夺取天下,建立大唐。一场隋唐之争,闹得华夏民不聊生。
师兄马元回对天罡言说,李渊起兵,欲图天下。在他众多儿子中,唯有世民,是为解救众生。此子它年必成大器,请教主务必相助。
李世民幼时拜在马元回门下习艺,二十岁时下山,今被已立国号为‘大唐’的唐高祖封为秦王。凭他解民倒悬之志,它年必为帝王。数年前,师兄已派另一年长弟子魏征下山,助世民建立功勋。
秦王府中,‘李世民’将师叔袁天罡奉为上宾。同道师弟‘房玄龄’,同门师弟‘林岚枫’,见师兄来至,也十分高兴。
是夜,袁天罡信步秦王府。夜澜人静,星月照耀下,忽观得秦王卧房之顶,窜起一股白气。这白气时浓时淡,内中似含霸气。观天望气几十年的袁天罡,从未观得此等气色,惊疑中忽然醒悟。早年师父授与望气学时,就曾言说‘王气’。临终时的师父,不无遗憾中曾言说:
“想我三阳,望气一生,轮回之时,也未曾观得王气。”
细观白气,时隐时现中,除却霸气外,它内中又含彩气与灵气。哦!这就是传说中的王气,今能观得,实为我袁天罡之大幸!
激动、窃喜,静观一时的袁天罡知道,这王气笼罩李世民头顶,他乃真命天子临界。此番游历,不虚此行。天子有百神呵护,作为同道,他之安危自己倒不必担心。既是一代帝王,造福众生之人,来年助他便是。
月落星稀,久久观望的天罡回房,也不打算对谁言及。
秦王府数日,世民整日作陪。与之交言,知其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必为当世明君。深谈交言中,袁天罡列举了史上不少有道君王事例、作为,请秦王仿效。早就闻知,师叔乃当世奇人的李世民,将袁天罡所言一一牢记,且请师叔留下,协助自己。天罡诿辞,道是贤侄得成正果时,云龙子必会相帮。
隔日辞别,秦王,魏征、玄龄、岚枫、一行送出十里,依依而别。
离开秦王府后,袁天罡欲循龙脉而行。因心中牵挂着与美女山结缘日近,故取道巴蜀,匆匆返回。
嘉州换船后,闻客人们言说,如今眉州神女庵香火如何旺盛,且有居士房待客。袁天罡心道:‘今晚我何不投宿神女庵内’。
傍晚时分,在船广子吆喝声中,客船停靠美女山下。袁天罡背负行囊,投宿于庵中居士房。
僧尼请至膳房,就着一桌素食,饱餐一顿。净面浴足后,回至客房。
因连日奔波,年近花甲的袁天罡竟有几分倦意。躺在床上,不知觉中尽然睡去。
月色皎洁,夜风许许。潺潺溪畔,那数十株红豆树随风摇曳点头,似在迎接远归的天师。
红豆林中,走出一奇美女子,笑盈施礼:
“小女红豆,拜见天师。”
天罡还礼道:“不知女菩萨,仙山何处?”
“小女红豆,长住此山,与君有缘。天师历游返回,红豆在此恭侯。”?美女盈语中移步上前,挽着天罡手臂,漫步入林。
一生除与家妻有过切肤之亲的袁天罡,从未近过女色。被美女挽手,竟有几分心跳。忽然心定自责:‘此女虽美,年岁与己相差甚远,袁天罡你岂能有非份之念’。?深吸一口气,逐而心平气静,与女同行。
漫步林中溪畔,袁天罡深深感受到,身旁美女那体身手臂间有一股灵气,进入自己体内,直入心田。女子抢前一步,拉着天师双手。哦!美女双手中,传递出的灵气更浓。浓浓的灵气,从自己手心,进入体内脉络,再至心田,浑身无尽的舒畅。月色下的女子,一脸的端庄,一双水灵的大眼中,似乎尽含笑意。二人之间,无有丝毫的非份,更说不上半分的邪念。只见女子又是盈盈一笑:
“小女子今与君结缘,赠您红豆一粒,伴君终身。此物有灵,定助天师解得《天工系》,造福众生。”
言毕,女子放手,在脖子上取下一物,置于天罡手中。随即又嫣然一笑,转身离去,瞬间消失在红豆林中。
甚感吃惊的袁天罡,怔望着红豆离去的背影。
“此山红豆王,非君莫属,与君结缘,切勿赠人。”风中传来盈盈笑声,天罡循声而追,差点跌于床下。
窗外月色皎好,原来竟是一场梦。惊疑中,手中似有一物。就着月光,摊掌一看,手中乃一香囊,十分精巧,为金丝线编织而成。取出囊中之物,原来是硕大一粒红豆,在月色下闪着光亮。惊喜之余,回想梦中情景。自语道:‘早年测得,与此山有缘,不曾想,这缘今日为此种方式而至。冥冥之中,似有仙人指引。美女现身,赠我红豆,道是伴我终身,我定当好生珍惜。’
点燃油灯,对着窗外拜得几拜后,就着灯光,再将红豆把玩一番。装进香囊,小心挂于贴胸处。
眼望窗外星月,估摸在四更天左右,袁天罡回坐床上,闭目沉思,进入了回忆。
方才美女所言《天工系》,那是在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年迈的师父轮回之时。从百丈山赶回清阳观的袁天罡,侍奉于病榻前。师父从枕头下取出一本牛皮书递与天罡。以它破损的程度上看,此书有些年头。书前后之页为牛皮封贴,显然是有人为保护中间那了了数页,再次封贴。中间几页牛皮纸,年代久远。纸上有些似画、似字、似形之图。初观此书的袁天罡,自然不识此为何物。待小心翼翼翻阅时,喘息中的师父言道:
“此书为道家传说之《天工系》,它出至道家先贤吕尚之手,也不知是谁人所著。吕尚所著《万年歌》,虽今已损旧,你早在藏书楼读得”
天罡应到:“正是”。
“道家人都知,解得《天工系》,即能推算出后世之大事、要事。自祖师爷张道陵创建道教后,《天工系》即收藏教中,历代教主相传。为师接任教主时,接得此书。无奈为师愚钝,道行不够,无缘解得。我去后,徒儿你将接任教主,此书自当由你收藏。为师从上代通天教主手中接此书时,他曾言说,解《天工系》靠的是‘缘’。再有就是道家先贤‘李耳’那《道德真经》,乃解《天工系》之秘钥。”
手捧《天工系》的袁天罡言道:“弟子谨记。”
待得师父稍作喘息后续道:“我道之中,前世已有三人与此书结缘。一为‘李耳’。他解天工系后,将道之学问推向巅峰,著出了不朽之作《道德真经》。第二人为‘王诩’,他解天工系后,看似无所作为。到得他授教出的弟子‘孙滨’、‘庞涓’、‘苏秦’、‘张仪’四人入世叱咤风云时,世人方知,他将《天工系》解得。且将吕尚之兵家、谋略、捭阖之技发挥至极至。为师研考多年,方知解得《天工系》哪似外界传言,仅知前朝后世,其中奥秘多了去了。”
揣好书本,扶师父喝水后,天罡问及师父,结缘《天工系》第三人是谁?
师父问道:“《马前课》你定熟读?”
天罡答道:“虽然熟读,然与《万年歌》一样,其中深意徒儿还未曾悟得。哦!这第三人定是先贤诸葛孔明了。”
师父道:“正是,诸葛孔明正是解得《天工系》之一者。卧龙观苦研多年,先贤来至蜀地。得蜀之灵气,终结缘《天工系》。他将兵家之学用至极至,后因杀伐太重,也泄露了天机,五十余岁,喷血而亡。但他在蜀地的发明创造,造福了百姓。几百年来,百姓们仍将他之功德传颂。道家传言,诸葛因悔悟一生杀伐太重,故为蜀地后世做有一件大功德之事,以弥补己之过失。为师考研多年,未曾知晓是何事。在考研诸葛后,为师得出一个定论,就是解得《天工系》后,要似老子那样,胸有众生。本道宗旨,‘造福百姓,解救苍生’。道亦有道、道法自然、天地轮回、善恶轮回。天罡你它年若能与《天工系》结缘,切记以前人为鉴。”
天罡躬身:“弟子谨记。”
忆至此时的袁天罡,下床从行囊夹层中取出随身携带的《道德真经》和《天工系》二书,再次观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