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饭后,天师辞行。旺氏父子三人送至江边,船家石三早在等候。天罡辞别。
依依相别中,旺顺声音哽咽:
“仁兄好走,为弟在山中等你。”
大旺、二旺也叫着:
“伯伯早回!”
立于江畔的旺氐父子,不停挥手,直至江船看不见踪影,方才返身。
因是上水,船家将船靠江侧划行。行至途中,袁天罡指着远处的美女山,对船家问道:
“船家可知那山甚名?”
“哦!那山中有红豆树,风景极好。如今人烟稀少,无人给它取名。”?摇桨中的船家答道。
“你看那山形就似一侧卧女子,何不叫它‘美女山’”。
船家手搭凉棚,久望之后喜道:
“经道长提醒,我方看出,真真的一侧卧女子。江上行船多年,竟然无人观得。”言毕,摇得几桨,略作沉思后又道:
“那山中数座山头,倒也有十余户人家,他们家中女儿都十分美丽,不知是否与此山有因!”
听船家石三一句似无似有之言,袁天罡笑道:
“山中出美女,应是与此山有缘吧!”
边摇浆边再次打量袁天罡的船家,终忍耐不住,开口言道:
“小可陪道长几日,因见道长气度不凡,故不敢上问。今斗胆请问,道长高号?仙山何处?”
袁天罡早已看出,这石三以划船为生计,虽不识文墨,也算见多识广之人。闻言后笑道:
“贫道‘云龙子’,百丈山袁天罡是也!”
此言一出口,把个船家惊得目瞪口呆。惊愣半响,扔了手中双桨,连忙作揖行礼,口中言道:
“活神仙今乘我船,小可三生有幸。我石三有眼无珠,失敬、失敬!”
天罡笑言相扶:“船家勿须多礼,贫道至此游玩几日,多添麻烦,这厢谢过了!”
二人言礼间,船顺水倒退,船家连忙重去摇桨。边摇边言:
“今晚回家,我定告知乡人,袁天师为美女山赐名。”
二人闲聊着,天师向石三询问了一些眉州风土人情。不知觉船至码头,石三定不收船钱。推辞不过,袁天罡只得谢别上岸。
船家石三送走天师回船,忽见船头端放二两银子,返身寻找,活神仙已了无踪影。
入得眉州城东门的袁天罡,远远望见一堆人围于街边。天罡心道:
‘定然有甚事。’?即趋步上前。
近得人堆前,只听有人叹道:
“多可怜啊!倘若活神仙在此就好了!”
拨开人群,只见地上躺一孩童,年约十来岁。孩子口吐白沫,双眼泛白,噪中发出呀呀之声。两腿直伸,双臂后反,痉挛中痛苦之状残不忍睹。
见此状,袁天罡连忙请众人让出一条通道,示为通风。自己知道,孩子是扯鲤鱼筋,此等病自己治愈过多例。
不慌不忙中,天罡从肩上取下搭裢,袋中取出一支艾香。此名为艾香的药棍,粗如拇指,长有八寸,由多种药材研磨成粉治成。它之功效奇特,能使昏厥之人迅速苏醒。百丈山人离山时,必随身携带此药棍,以备救人。医家称之为‘艾香’。
袁天罡将艾香交与一年长男子,请其帮助打火点着。再从怀中取出一小竹筒,揭开筒盖,取出三枚金针。请人相帮,扶着孩童。只见他手持金针,第一枚扎入孩童头顶天灵穴;第二枚略小,扎入人中穴;第三枚转眼间刺进孩子右耳门穴。随手接过点燃的艾香,对着孩子左边太阳穴,细心灸烤起来。
三枚金针刺入穴位时,孩子立时停止了痉挛,手、脚逐渐恢复平静。在艾香灸烤中,孩子白眼球渐渐转黑。
袁天罡请方才点火者按自己方法,用艾香灸烤。请人取一碗水来,再从袋中取出一粒黑色药丸,将其掰碎。众人相帮,将药喂进孩子口中。
约半柱香时,孩子悠悠醒来,睁眼后愣神中看着众人。只听有人言道:
“好了,好了,活过来了。”围观者都松了一口气。
天罡问道:“你可知回家的路?”
起坐于地的孩子点点头。
这时有人言道:“快谢谢救命恩人。”
孩子起身欲跪,天罡一把拉着,为其拍却身上尘埃。又从袋中取出两粒白色药丸,交到孩子手中,言道:
“此药丸回家后交与大人,晚睡时服一粒,两粒药保你病除。”
孩子接过药丸,忽然跪于地上,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起身后再鞠一躬,转身跑去。
袁天罡收拾停当,正欲离开。刚才点艾香之人言道:
“先生救人一命,务须留下姓名,我等日后定会与你扬名。”
天罡笑道:“我就百丈山一道士,治病救人,乃份内之事,勿须留名。”
年长者不依不饶,追问道:“百丈山?难不成先生就是活神仙袁天师不成?”
在众人七嘴八舌下,袁天罡觉得再瞒不好,即点头应到:
“在下正是袁天罡。”
围观众人一时欢呼。久仰大名,感念恩德的人们,纷纷向天师问好。同时也有人问这病那病的治疗方法,令袁天罡一时应答不暇。
情急中,袁天罡站上街沿,对众人言道:
“众乡邻所问太多,令贫道一时难以一一应答。我今就给乡邻说说这鲤鱼筋、羊癫疯类病的防治吧!”
众人连连称好,立时肃静。
“乡邻们都知,琉璃江中,盛产金鲤。这金鲤脊中有一筋,筋毒极重,尤其是它三月产卵之时,毒素犹重。许多人不知此情,故而食之。怀孕妇女,误食此物后,筋毒进入腹中胎儿体内,留下终生后患。方才这孩子之母亲,就是怀孕误食金鲤,导致今之恶果。另有公羊体内也有同类之毒,孕妇切勿误食。此等病因,世间少有人知晓,我今日告知乡邻,请为相互转告。妇女怀孕期间,切忌鲤鱼、公羊。”
听得天师言说,众人方知。有人言道:
“原来病因在此,我等定要相互转告,以免后代染病,可怜啊!”
辞别众人,袁天罡回至客栈。小二见上房客人回店,连忙请客人坐下,送上茶水。
正值袁天罡品茶之时,城内已传开,活神仙袁天师到了眉州,方才在街上救了一小孩,现住‘福缘’客栈。
一盏茶未喝过,客栈中涌进来十余人。他们大多为已上年岁之人,早年曾得天师救治。拜见天师同时,欲请天师为其人等治病,天师欣然应允。
小二见得,飞跑至后院。店东闻言,大吃一惊,奔往前厅。边跑边自骂:
“我张财这些年店白开了,贵人至店,竟不知晓。”
在店东不停施礼言歉中,天师笑道:
“不知者不为过,贫道只想悄没声来去,不曾想惊扰乡邻,多有得罪,甚觉不安。烦请店东为我准备笔、砚、竹笺、(隋时造纸未面世,医家将治病方单写在竹片上),备下几案,贫道为乡邻诊治。”
小二摆放桌椅、案、几。袁天罡回房,取来药具及一些丸散,摆置火罐、诊枕、杵针等诊具,请患者依次诊治。
天师就坐,店东、小二端茶送水,维持着秩序。
此时,方才在街上救助之孩童,牵着爷爷的手来至店中,老人家上前拜谢。道是早年天师至眉州救疾,就曾救得家人,今又救我孙子,小老儿感恩不尽。言说中竟要下跪,被天师一把拉着。躬言后的老汉,定要付给天师医资、药费。天师笑言:
“我袁天罡途经眉州,能为乡邻们诊治,乃是缘分,岂能收费。不但你老的不收,今日众乡邻诊治,我也会分文不取。”
老者一再拜谢,孩子又给天师叩头后,爷孙辞去。
大堂内鸦雀无声,天师先为老人们诊治,他(她)们大多为头晕目眩、肩疼背痛。只见天师未用任何药物,行掌运肘,推拿按压,再加上杵针、火罐并用。一时间患者疼痛皆消,笑逐颜开。临走时,天师还送给膏药几帖。老人们都知,百丈山膏药治风湿疼痛,实有奇效,一再言谢。
那些咳嗽、气喘者,天师问脉后,即处以方单,请去城内药店抓药。
更有扭伤、挫伤者,经天师一阵拿捏理疗,再取出丹丸,请店家取来老酒,服下丹丸,立时能行走如常。
尤其是一些妇女和疑难病患者,他们见天师微闭双目,把脉后即能道出病因、病根所在,甚为惊叹!处以方单后,病人高兴离去。
趁天师忙诊,店东命厨下准备饭食。匆忙中的天师扒拉几口后,又为众人诊治起来。直至深夜,方才停歇。
客栈大厅中,还有几人在等待。见患者人毕,其中一年约五十之人走上前来,向天师施礼言道:
“小可‘秦延松’,乃本城‘百草堂’店东。天师驾临眉州,我等喜之不尽。天师恩德,眉州人常念叨。小老儿今有一事相求,恳请天师成全。”
天师笑道:“店东有事请言”。
秦延松道:“小可在眉州开药铺已有年头,如今年过半百,常内心有愧,以致夜不能寐。因仅识得各种药品,而不真正了解它们之药理、性能。照方抓药虽为药铺常规。然那些方单,不凡庸医及江湖人士所开,因己识浅,只是照方所配。开药铺也为悬壶济世,昏瞆做事,且不有违良心。今求天师,欲将家中后生,送至百丈山,习学药识、医技。以便日后别再误人,万望天师成全,小老儿感恩。”
闻秦延松之言,天师言道:“听店东之言,贫道得尊你一声先生。为医、为药者,理应先讲良心。良心!医家之德、医家之道也!店东家人去百丈山习学,贫道岂能推诿。我今云游,数年方回。你叫家中后生,直至百丈山青云观,见我弟子‘明从俨’,即会安顿。”
店东闻言,喜出望外,连忙叫过两个后生,拜谢天师。
次日一早,店东下楼,见得柜上置放店资。再观上房,天师已飘然而去。
袁天罡走了,作为天下道教主的他,此番云游,天下各地道观他是必经之地。离此最近的峨眉山‘洞天观’、南安‘青衣观’,乃他下一站目的地。瓦屋山‘一正道教’,虽与道教不同派,然属同宗。前年,一正道教主‘朱清云’前来百丈山拜习。相处一年,朱清云愿拜祖归宗。
一正道教最早也起源于道家,因教中弟子多数为少数民族,逐年离经叛道。不习道学医技,却去干那装神弄鬼,放盅蒙人之术。朱清云至百丈山习学后,甚感惭愧。决意带领教众认祖归宗,回归正途。天师此行,势必要去瓦屋山走上一遭。
袁天罡飘然而去,此去他要观清华夏龙脉,寻找真命天子;他要踏上众山之颠,仰观天象,俯瞰苍原;他要去东海之滨,观海上明月;他更要去北漠荒源,寻找生存的人烟;还要去雪域昆仑,望地之余,体验华夏之寒;彩云之南,那里气候宜人,定有人类生存空间。一代道家学者袁天罡,五十多岁时,再次踏上求知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