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百丈山淳风学艺先生欲测大唐后事下
几日后,酉时时分。走近讲堂的李淳风,隔窗观得,灯火辉煌的讲堂内座无虚席,甚至还有几名女弟子、和几名佛家弟子坐于其中。今晚,入山仅十余日的淳风师弟授课,山中弟子悉数来至。战场上他曾叱咤风云,弟子们要观他授课风彩,讲堂内坐无虚席。
晚饭后,淳风回房作了些准备,整理思绪方至讲堂。不曾想听众如此之多,且早早来至,连先生也坐在旁边。日前在军营时,也常与将士们讲话,但今日却有了几分紧张。站立门前,深吸一口气后,方步入讲堂。
在从俨师兄口令下,众人起身,抱拳躬身,齐颂‘无量天尊’。淳风口颂‘无量寿福’还了揖礼。先生同样起身,与弟子们同行课礼,落座时,先生对淳风微笑点头,以示鼓励。
站上讲台的李淳风,众人也没见他拿多少讲稿,仅一张八寸桦皮纸。一番客套礼貌后,即听其以较洪亮的声音言道:
“前几晚,道成师兄为师兄们讲了杨诛之‘贵生’、‘重已’二篇。淳风勉力而为,就试讲‘为我’一篇吧!
‘为‘。作为、修为、为家、为国、为人。凡我读书人,当尽心而学,方会习得高深的知识,方有高深之修为。此‘我’。非我,也非自己。此我乃国、乃家、乃百姓,他人。习得知识,有高深修为,才能为国、为家、为百姓做出有益之事。提升修为,乃我读书人之根本也!修为为何?修为为德。
开场一语,即令在场多人如梦初醒,原来‘为我’篇深含寓意。随即李淳风将‘为我’论背诵后,即由浅至深,由深再至浅讲述一番。使在座者理会了为我篇含义后,又将‘贵生’、‘重已’、‘为我’三论相联。进一步阐述了君王、臣子、百姓各阶层应作之事。有识者,怎样规范自身行为、怎样做到爱国、爱家、爱他人,以此维护天下之平衡、和谐。且又引经、据典、一番言述。再言杨诛将老庄思想、论著不但发扬光大,更有所创新。汉文帝、汉景帝崇尚杨诛之学,号令臣子,读书人必习杨诛。故而天下有了‘路不拾遣、夜不闭户’,四十年之太平。今秦王李世民崇拜文、景二帝,也习学杨诛,它年必有太平盛世。大隋科考,共有九次,其中五次以杨诛之学命题。据我之揣猜,未来科考,离不开‘杨诛’、‘慎到’之学。
一番讲述,旁佐引证,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知觉间,竟言说了一个多时辰。见已超时,李淳风方收着话头,言回正题:
“一毛不拔,意为对国、对家、对他人不损一毫。损一毫利天下;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从不损一毫,从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字一句,背诵为我篇此段后,李淳风着重言说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句。为已之意,为习学,为修为。诛、灭、为不容,意非诛杀。我等读书之人,若无丰富学识,若无有高深修为,无有宽广胸怀,自是枉学,枉为读书人。‘人不为己’即为此意。读书人无有学识,无有修为,则无为他人之胸怀。混迹于世,‘天、地’则不容也。修为高深,则心胸宽广,天地皆包容于心。天、地装于胸,还何有天地?无有天地,何来‘诛灭’?
一句‘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被李淳风画龙点晴,言了个透彻。
原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意是,习学者必当努力习学求索,方会有高深修为与宽广的胸怀。若习学无成就,无有修养、作为,则枉为读书人,世间则不容你。今人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释为‘自私自利’是误错。也许是‘鸠山’那日本人留下的后遗症吧!
言毕杨诛原文之意,淳风向师兄们施礼致谢。
众人起身,一片掌鸣。先生上前称赞一番,众师兄弟们也都上前称赞,几个调皮的小师姐妹们也言说:
“师兄讲得精彩,我等虽不习儒学,但日后师兄授课我等必至。”
至此,入山不到半月的李淳风,已与师兄弟们融为一体,融入了百丈山中。
回至卧室的李淳风,久久不能入睡。入山不到半月,竟似跨越了十年。先生考较,合乎情理。以礼相待,令自己受宠若惊。先生那高深的学识,大度之胸怀,令己仰慕。更有师兄弟们的热情相帮,令我感激。回想自己虽幼而习道,近二十年来,仅习皮毛。道家学说虽小有成就,在青云观中,仅属小巫。观天望地、星象历算、医学药技自己仅算入门,勘与望气,还只闻听。今生能入先生门墙,乃我之福分,自当珍惜。切莫妄自尊大,勤奋方是。想着想着,连日来的紧张,今方放松,不觉睡去。
融入百丈山的李淳风,因他超人的记忆力和好学的精神,以及他年轻丰富的阅历和谦虚稳重的表现,深受青云观弟子们的拥戴。作为老师的袁天罡,对这聪明的学生,未来的传人更是时时观照,悉心授教。不知觉间,五六年过去。这些年,观星楼是李淳风常呆之地;藏书楼中,他常读至深夜;同师兄弟们入山采药,踏遍百丈山七十二峰;在先生指授下,他从浑天仪习起,今能将天际中各星辰如数家珍,且能绘出准确星辰图形,标明方位;习得先生乾坤数运算后,能计算出哪些星辰一年中移位多少,有何变异;根据圭表、日照标杆及往年录记,除先生外,只有他能计算出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来临之时;奎星阁中,怎样使用七星之阵,什么时辰、站什么方位、观那山形、水势、地脉流动变异;这些都在先生悉心授教下一一习得。更有甚者,在先生相助下,他著出了适合天下学子习学之书《术算》
多年来,李淳风未曾离山半步,一心钻在习研之中。去年,闻得多年前被先生派往眉州青衣观任观主的罗青长师兄病重,从俨师兄赶去青衣观接任观主。以往是先生下山时,即有意把山中事务交与道成、从俨、淳风三人打理。如今从俨离去,自是道成、淳风管理。近些年不知何事,先生离山时日颇多。以往每月先生必向年长弟子们课授三次,每次授毕,总是李淳风最先领悟。至后,先生干脆把淳风叫至书房,与其单独讲授,再由他去为弟子们讲解。
几年来,常在书库掌灯夜读的李淳风,硬将书库中未曾读过之书读了个遍,仅有铁锁锁门之库还未曾进得。
这日辰时刚过,先生将淳风叫至书房。为先生奉上热茶后,听先生言道:
“为师今有一事告知予你。你在书库中,想必这些年已遍读有用之书,如今得开始研读古文字了。”
淳风闻言,问及先生:“莫不是传言中的河图、龟书类文字?只是弟子至今少有见得。”
“正是,这些书典均收藏在那锁着的书库内。今日起,你就可开启库门,用心研读。”
言毕,先生从书案上取过两把钥匙交与淳风。道是两室内书物你均得细读,库内之书物对你日后会有极大帮助。
此时的袁天罡,知道这些年李淳风学业长进,如今除医、药学不及从俨、道成、秋云等人外,其余都在弟子们之上。大度的袁天罡,只愿弟子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已测得,李淳风乃是日后又一解得《天工系》之人,故尔让其研解古文字。
接过沉甸甸的钥匙,李淳风内心惊喜。入观经年,那铁锁紧锁的两扇书库门,还从未看到先生为谁开启。李淳风知道,这两间书库中有人世间高深的学问。比之观星楼顶层,书库更具神秘、神圣。如今先生为我开启,是将我送入了神圣的殿堂,心中禁不住生出无尽的感激。此时闻先生续言道:
“为师观你今之学业,处于徘徊状态。天象中星移斗转,大地上地脉流动,你已初识。天象、地理中,预示着世间未来发生之事,然你今还不能测得。医理、药学、道家武学乃是百尺求进之技,望尔努力。过些日子,为师带你下山历练一番,定会有所斩获。”
闻得先生要带自己下山历练,淳风心中又是高兴。只听先生又言道:
“今之天下,大局已定。隋王‘杨政道’虽还占着一小块地盘称王,然已是日暮之时。你入山第二年,秦王李世民策划了‘玄武门兵变’。世间传言,李世民弑兄囚父,乃大逆不道之举。依为师看来,这倒未必。这些年,我常常夜观天象。星移斗转中观得,诸事居为天意。李渊开国有功,而他无治理天下之才能。太子‘李建成’,本就一过路之人。天象应对,父子二人使命结束,李世民方是真命天子、治国明君。他即位后,改年号贞观,制定了诸多治国之策。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百年盛世,就从李世民之贞观之治开始。”
听罢先生言说,李淳风既高兴又惊疑。即请教先生:
“先生怎知李渊、李建成形为路人,而昔日秦王会做上皇帝?我跟随秦王时,知他有雄才大略,也想到他日后有可能成为皇帝。但就没想他会这么快就做了皇帝,还请先生指点言明。”
先生捋须而笑:“这话还是从观天、望气说起吧!早年,为师在观星楼上,就观得北方天际一片混沌,自知是隋唐之争。经推测得知,隋灭唐兴,已成定局。算那李渊命相,仅三五年帝命,与那天际渐泛王气极不相合。王气未曾兑应李渊,应是别人,此人是谁?五年历游,去至秦王府,方知真命天子应在他之头上。这望气之学,要不了几年,你即会得我真传。近年为师离山,曾数次拜见李世民,他知你在我处习学,倒是倍加赞赏。你之命相,无有王侯之贵,但与今圣有一番渊源,它年回朝,自是必然。”
听先生言说后,淳风笑问:
“想必皇上定请先生入朝为官,不知先生怎生抉择?”
“你这鬼头。唐皇欲聘老夫为国师,被我坚辞。想我这把年岁,还做甚鸟官。遨游道学,终老林泉,岂不快哉!为官乃你等之事啰!”
师徒二人说笑一阵,先生转过话头言道:
“你作些准备吧,来年开春,为师与你下山,我老袁倒要试看这李唐近三百年天下有何变数,它之未来是何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