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用手按海鲜肉质,若肉质坚实有弹性,按着不会深陷,即表示新鲜。再看肉表面有无黏液,无黏液表示新鲜度高。
动鼻:用鼻子闻一闻,如果是一般海鲜特有的鲜味,表示新鲜。反之,若有腥臭与腐败之味则应避免购买。
好习惯养成
鱼油特别是海鱼油中含有丰富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多烯脂肪酸与血液中胆固醇结合后,能把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带走,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有效地消除血管内的脂肪沉积,防止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养成每周吃一次海鲜的习惯,非常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健康伴侣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这样有利于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味道和口感也是最好的。螺贝蟹类海鲜在烹饪之前一定要洗净,目的是将它们体内的一些脏物和部分细菌清除掉,而且还要有一个短时间高温加热的过程,这样利用高温杀菌。海鲜食物一般都属于寒凉阴性类食品,所以在食用时最好与姜、醋等作料共同食用。因为姜性热,与海鲜放在一起可起到中和寒热、防止身体不适的作用。而醋也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对海鲜中一些残留有害细菌能起到一定杀除作用。
关于晚餐的误区
水果应该带皮吃才有营养
很多人吃水果的时候,误认为带皮吃更有营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水果皮上有很多病菌。如果不去皮的话,不仅没有吸收多少营养,还会让人体的健康受到威胁。
不去皮的水果危害大
水果的外皮部分虽然含一些无机盐、维生素。但是纤维素、木质素、胶质含量也很高,食后很易在胃中形成“胃柿石”。
水果的外皮部分可能有农药残留,喷洒的农药,往往都附在果皮上。
水果的外皮部分可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寄生虫卵,有的是运输者或采摘人的手上污染的。有的是销售者用污水浇洗而污染的。
水果的外皮上可被各种虫类的代谢产物沾污。
健康伴侣
苹果削皮后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色,这种情况,梨子及一些蔬菜也有。这是因为苹果削皮后,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便在酚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化合,产生大量的醌类物质。醌类物质能使植物细胞变色。如苹果削皮后放置时间过长,植物细胞在空气中氧化分解作用加剧,那么苹果外层的营养物质分解较多,果胶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果胶酸和甲醇,使果肉变味、变质、腐烂,产生有毒物质,儿童食后对身体不好。因此,苹果及一些变色的水果、蔬菜都应在削皮后及时食用,以免搁置过久,吃了影响身体健康。
水果和蔬菜的营养可以互相代替
人们在晚餐之后,经常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一些挑食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于是家长就让他多吃水果来代替。可是水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各不相同,二者是无法彼此替代的。
一般讲,大多数水果和蔬菜含的碳水化合物多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的单糖和双糖,因此我们吃水果时,总会感觉甜。可是,蔬菜就感觉不出甜味来。从表面看,单糖、双糖和多糖都是碳水化合物,它们对人体的功用一样,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人体的消化吸收和其他一些具体生理作用上看,便不尽相同了。
水果含单糖和双糖多的这个特点对人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吃后吸收得快,供给能量较及时;坏处是如果吃含糖水过多,就容易造成血液中血糖浓度急剧上升,进而刺激胰岛大量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较快下降。由于血糖波动,会使人精神不稳定,感到不舒适,如头昏脑胀、精神不集中、疲劳等。而吃蔬菜,即使吃的是根茎类的,也多是淀粉,吃后是慢慢消化,逐渐吸收,人体血糖浓度上升下降的波动就不会很剧烈。
很多人认为水果可以充分地补充维生素,于是一天到晚狂吃瓜果梨桃,甚至还把水果当蔬菜吃。本来一天吃两个苹果就可以了,可却坚持要吃一斤,最后的结果是,多余的果糖沉淀在身体里,变成了多余的脂肪。
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人体纤维素的摄入量。而且,有的水果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如果过多地吃水果,还有可能导致糖尿病。
健康伴侣
水果与蔬菜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用的,水果既不能代替蔬菜,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对此,古人早已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他们把蔬菜与水果分别称为“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准确地道出了蔬菜和水果在功用上和用量上的不同,蔬菜是人作为获取维生素、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可以较多地食用,而水果只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少量食用。
喝肉骨头汤可以补钙
李大爷的孙子七岁了,正是发育的年龄。为了让孙子长得高高大大,李大爷经常给孙子熬骨头汤喝,还逢人便说:“我孙子以后一定长得和姚明一样高,天天喝骨头汤,那能补多少钙啊。能不高吗?”可是很久过去了,人们也被没有见李大爷的孙子比别人家的孩子高多少。
补钙是需要科学依据的。只有科学的补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骨头汤补钙却并没有它的科学依据。
骨头汤未必补钙:
骨头里的钙基本上以有机钙盐和不易溶于水的无机钙盐组成,这在生物学里有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而人体吸收的不是这些钙物质,人体补钙是通过钙元素的吸收而实现的。是通过化学元素的转换进入人体内部的。
骨头汤里有骨髓煮出来的大量固醇类化合物,老喝的话相当于吃肥肉,容易对心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引起肥胖,比如排骨,吃起来很腻的,主要是骨髓里的脂肪固醇被煮出来了,固醇和动物脂肪的害处到处都能查得到。
健康伴侣
正确的补钙方法应该是根据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补钙,同时吃一些含钙元素较多的食品。而不是大量摄取有机钙盐和无机钙盐,这样不但无法有效补钙,还可能给身体造成其他的危害。
粗粮一定比细粮对身体好
粗粮是相对于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很多人认为粗粮更天然,比加工过的细粮更有营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粗粮含有纤维素,多吃粗粮有利于人体健康,但是粗粮吃得过多,不仅难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还可能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粗粮的营养价值
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医学研究还表明,纤维素有助于抵抗胃癌、肠癌、乳腺癌、溃疡性肠炎等多种疾病。但是对于粗粮,我们既要多吃,又不宜吃多,因为过食粗粮也有坏处。
过食粗粮的坏处
对于那些养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来说,过食粗粮,影响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最明显,这些人包括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如果粗粮吃得太多,就会影响消化。过多的纤维素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
长期过食粗粮,还会影响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所谓“面有菜色”,就是纤维素吃得太多,导致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
纤维素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正确吃粗粮的三种方法
循序渐进。突然增加或减少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反应。对于平时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及时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一倍纤维素,就要多喝一倍水。
搭配荤菜。当我们每天制作食物时,除了顾及口味嗜好,还应该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以30~60克为宜,但也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粗粮小食谱:
果汁燕麦饮:在小锅中加入一杯(约150毫升)水和40克燕麦片,煮开。然后打入一个鸡蛋,并将鸡蛋搅碎,待鸡蛋煮熟后关火。(可加入少许糖调味)冲入100毫升鲜牛奶,完全放凉后放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早餐时,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鲜榨果汁即可。
健康伴侣
25~35岁的人群,过量食用“粗”粮的话,会影响人体机能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还会影响到人体的生殖能力。
晚饭主食可以减肥
一些青少年朋友,为了保持自己的身材,吃晚餐的时候经常不吃主食。只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以求达到减肥的目的。可是真正达到目的的人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都认为,米饭会让人发胖。很多女士因为减肥在吃晚餐时不吃米饭,或者只吃几口米饭,而用大量的菜或者零食来代替主食。殊不知,这样做会更加肥胖。其实米饭不是发胖食品,想减肥不用刻意回避它。
米饭是中国人的传统主食,几千年来都是配菜的最好食品。米饭原料,也就是大米当中,含有近80%的淀粉,但脂肪含量极低。每100克熟米饭的热量降低到120千卡左右,只相当于一个半苹果所含热量。
如果把大米做成稠粥,则一份米要加5~6倍水,所含热量更低,除非在米饭中加入含油脂的配料,如炒米饭等。在正常食量下,米饭并非令人发胖的食品,米粥更是低能量食品。而且精米比粗米所含的热量更低。
不少减肥者为了减肥只吃菜不吃饭。这是一种极大的误区。菜里含有油脂,热量更高,长期这样,反而会引起肥胖。况且,有的人用面包、饼干、蛋糕之类,殊不知它们才是真正的高热量食品。
健康伴侣
医生建议,在减肥期间,米饭还是要正常食用,最好每天不少于2两,中午的2两米饭是不能少的。晚餐可以吃少量大米,但是一定不要多吃油腻性的食品。还可以适当地吃一些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