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伟大的孔子用他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了这一个事实。然而孝的萌芽时期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被定格在历史的齿轮上。后人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它一步步带到我们这个繁花似锦的21世纪,让它在历史的旅途中继续前行。且在原始社会时期,奉养老人是氏族全体成员的共同行为。《礼记·礼运》篇中所说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正是原始社会氏族大家族里人们尊老爱幼的朴素情感的真实写照。这反映出孝意识在原始社会出现萌芽。“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随着社会的不断推进,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发展孝的先锋军,“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中的不和谐的重要手段及方法,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孝道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帝王以孝治天下,做人则以孝为根本,一个“孝”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孝呢?
在现今人们的认识中,一般认为只要赡养老人,让老人衣食无忧,能够安享晚年就算是尽到孝道了。其实这只能说是孝的一部分,还不是孝道的真正含义。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心志,是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的标准尺度和行为规范,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支柱。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非常时期,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的变化必定会引起传统意义形态和格局,切导致人民生活的动荡不安。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的宗旨与法则维持人际的各种微妙关系,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整个重建与发展过程中孔子是不可磨灭的那盏明灯。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不误孝,那他的其他品质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为仁的内核,由此可见其地位的重要程度。而且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他好像代表着顺从长辈不逆顺他们的意志,这是逆来顺受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不然孔子早有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上级或长辈言行不符就可以阻止不执行。从这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理论关系的。“孝”由此就成为小辈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质。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任何人物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孝远大于物质孝。就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被埋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时机智应对且不无理取闹是我们无法百分之百的行动的,更不用谈百事依附,听话行动了。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衣食无忧,吃着山珍海味的食物,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和欣慰。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万千,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古代,交通不便,地域窄小,出趟远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出不来的那些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守着那一成不变的家园,守护自己越来越年迈的父母?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无法支配自己的时间,繁忙的工作,无法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的确忘了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犀利的眼睛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所有的行为和言语是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的,唯有天灾横祸是不受人所控制的。这些疾病,不是自身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天灾横祸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可的,但是父母不会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道之一,从古至今都是大家很重视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实力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举止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影响,成为道德楷模式的领军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及朋友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和行动者,他们的言行是有证可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再次,孝道能感化所有的不良风气。除了间接或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狂赌不良正义,教化被偏离的心,安定不良社会风气。正所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在他看来,行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言语来影响政治的,作用于社会与百姓。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