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优秀、再受管理者重视的员工,也会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再亲切温和、再没有脾气的领导人,为了管理的需要,也会批评员工的。尽管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提倡多作肯定、少作批评,但批评毕竟不能被完全抛弃,它也是一种调动员工就像戏剧中总会有一两个反面角色一样,管理者的团队中也不会总是清一色忠诚老实的人。积极性的手段。
就像戏剧中总会有一两个反面角色一样,管理者的团队中也不会总是清一色忠诚老实的人。心术不正和蓄意破坏的人暂且不说,比较常见的是有一些骄傲和刁钻的员工,要么仗着自己以前取得的成绩比较骄人,一贯得到管理者的宠爱,就得意洋洋不思进取;要么专门钻公司和管理者的空子,破坏纪律,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却不肯多花费心思。
如果对这样的员工放任不管,他们就会破坏整个团队的良好风气。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但只需要几天就能将它毁掉。我们都知道,摧毁比建设容易得多。建立一种良好的秩序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但只需要几天就能将它毁掉。所以,一旦员工中出现这种“反面模范”,管理者就必须马上进行批评,以抑制不良现象的蔓延,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宁,保证其他员工的心态不受影响。
对于这些员工,该批评的时候坚决要批评,不可因碍于人情面子而犹豫。但是,批评只是手段,其作用在于让员工端正思想、纠正错误,而不是一棒子把人打死。有些管理者批评员工时总是不留余地,常常出语伤人或是让员工下不了台,这都是现代管理人所忌讳的。像撕破脸面的这种批评手段,能不能起效果尚且不知,但首先就刺伤了员工的自尊,甚至可能永久性地毁灭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某管理者A先生是个很严厉而又情绪化的人,一旦员工在他面前犯错,就勃然大怒地当场批评,完全不顾员工的承受限度。而且,刚开始往往还能针对员工的错误,但说着说着他就越来越愤怒,完全失去控制发起了脾气,说话越来越伤人自尊。为此,很多员工干不了多长时间便走了,他们说A先生“简直让人无法忍受”。
我们来看看另一位管理者B先生。他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员工要求也并不严厉,可是手下的员工对他的批评仍然抱着反感的态度,间接地也导致了不少人才的流失。他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他批评时不给员工留面子,总是当众点名批评,从来不注意场合。不管被他批评的员工犯了多大的错误,他们从来不会主动改正,因为他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被损害的脸面。
第三位管理者C先生既不是暴躁易怒的人,也很讲究场合和时机,几乎没有在第三者面前批评员工的记录。但是,员工对他的批评接受程度也很低,因为他不懂得批评的技巧。比如,他在批评员工时爱用尖酸刻薄、讽刺挖苦的语气,喜欢旧事重提,还老拿别的员工来作比较,夸大其词,以刺激员工的神经。他的气量让员工们非常不屑,凡是他作出的指示,员工们总是要打个折扣执行。
这三种类型的管理者是批评不留余地的常见典型。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批评员工缺乏艺术和技巧,时常惹起员工的不满,不仅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教育、警告的效果,还往往适得其反,招致员工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批评已经造成了许多员工的对立,造成了管理中危机四伏的局面,而自己还懵然不知。他们的批评已经造成了许多员工的对立,造成了管理中危机四伏的局面,而自己还懵然不知,认为只是员工们的故意抵制。
显然,做管理者做到如此地步是失败的,而批评作为一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手段,被用得这么失败也是可悲的。
幸好,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爱犯这样的错误,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能准确把握批评员工的分寸,既达到教育目的,又给员工留有余地,让他们有台阶可下。这样的管理者,才是善用批评手段的聪明人。他们的批评往往能让员工感到羞愧和感激,一方面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一方面折服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人性关怀。
即使员工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管理者在批评时也别忘了补上两句安慰或者鼓励的话,不要让他产生心灰意冷的念头,觉得在这个团队已经没有脸面再待下去,在管理者和同事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只要员工还留在你的团队,他就是你要教育和引导的对象,他的自暴自弃对你决没有好处。而批评过后的一两句安慰和鼓励的话,往往能让员工牢牢地将教训记在心里,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而批评过后的一两句安慰和鼓励的话,往往能让员工牢牢地将教训记在心里,不断鞭策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