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的不同人员,按照对组织信仰认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初入职场的员工,他们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氛围、待遇、地位而来到企业。在他们内心深处并不坚定地认同企业的信仰,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违反信仰。但是,当出现困境的时候,他们是最可能离开企业的,他们也是最可能不按照企业价值评价体系去进行判断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不断的淘汰和补充现象。所以这样的人只能够成为企业组织中外层最松软的部分,禁不起市场的浸泡,一经浸泡往往就分散了。你如果像他们一样那肯定成不了企业的骨干。
要想成为企业的骨干,作为组织中的中坚层,你必须要认同企业的信仰,愿意为企业信仰而秉持操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有人问杰克·韦尔奇:什么样的人企业坚决不能用?杰克·韦尔奇答道:有业绩、有能力,但不认同公司的文化,也就是说和企业的价值观不同的人,这样的人坚决不能在企业里待着,更不用说进入企业高层了!柳传志也说如果联想选接班人,就要选那些把命卖给联想的人!
要想在企业中得到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要做企业的骨干和中坚,更关键的是要坚守企业的“信仰”。信仰组织,是在思想上认识并确立了一种重大观念。
永远赢利——骨干的首要责任
作为竞争性组织,企业与军队有相似的地方,打仗才是硬道理,拿得出手才是真本事!一个没有效益、不能赢利的企业是没有任何权力在市场中生存的;在企业中,要想成为骨干并最终获得认同,只有为这个组织创造效益——这也是建立企业这种组织的目的所在。
所有人都应该认识到,企业的命脉是利润。为企业创造利润,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所有骨干的首要责任。只有创造利润,企业才能通过更多的税收,为社会服务;通过增加收入,为员工服务;通过好的产品,为消费者服务。
业绩导向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方向”。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基本都处在创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业绩导向是企业最大的“政治方向”。要想成为企业的骨干,别张嘴,让业绩自己说话,业绩说的“话”才是最管用的!
企业里的骨干,往往伴随着高职位、高薪水,获得这些待遇的前提是什么?在一个职业化的社会里,有两个字很重要,叫做“成事”,也就是把事情做成,先把自己眼前的事做好。当马云开始运作网络的时候,他首先想的肯定不是一天要为国家创造税收100万元,而是在想着如何让他的网站有人看,看了还愿意再看;比尔·盖茨在开发Windows时想的肯定不是要每分钟收入6659美元,而是让他的软件迅速在每个家庭得以普及。他做到了,同时也成就了他的微软帝国。
先进入一个组织,然后让你的上级看得见你,而后成为一个能做事、做好事、做成事的人,那离梦想只有咫尺之遥了。
团结——要有集体号召力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一个企业跟“江湖”有相似之处,“江湖”恩怨多,规则也多,数不清的潜规则和一个企业因权力、利益等自然而然的分裂而成的各个派系,会让人产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但是一个企业绝不是江湖,一个优秀的组织更不允许在自己内部有宗派主义行为存在。
一般而言,在正式组织中,都会存在一些寄生的非正式组织。这个组织从正式组织机体中汲取营养,常常又损害正式组织的机体健康,这是所有企业和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拉帮结派的人在组织中会为了小团体、小圈子的利益而丧失组织原则。这种行为是腐蚀剂,会腐蚀组织机体,破坏组织团结,分裂组织团队。这种人最终也会落得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一个企业中,最为企业管理者所深恶痛绝的现象就是拉帮结派,搞团伙。你想想,哪个领导会喜欢并容忍自己的下属在私底下另搞一个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团伙呢?
那么作为组织的骨干,对于这种宗派现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于律己:
第一,要有大局观。大局意识就是,班长要站在排长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排长要站在连长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连长要站在营长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第二,保持适当距离。骨干要服从上级,培养下级,尊重同级。这三点也是在组织中各级人员要保持的一个恰当距离。把握尺度,防止过犹不及,是职场中避免陷入无谓“人事纠纷”的关键。
第三,要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不能太争名争利,要学会把利益让给合作者。一个有远见的骨干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更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和这些人的合作不仅要有能够吃亏的意识,而且具有妥协精神。
第四,艺术地处理办公室政治。处理小的派系问题,一定要注意:不能威胁到组织的整体利益。在这个前提下,也可以利用“竞争”使各方力量互相牵制,并把双方甚至是几方力量引导到提高企业效益上来。
做老板决策的辅助者和问题的终结者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想给大家一个忠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作为员工你要尽员工应尽的责任。在老板的手下做事,自然须辅佐老板打点好公司的大小事务,这是你的职责,凡是你职责内的事,不分巨细,你都应该做到知无不做、做无不好。按道理说,你的事情就无须老板插手,就应该做到万无一失,但事实又是如何呢?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把分内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万无一失了吗?
如果你能够迅速地做出一个肯定的回答,那么我要恭喜你一下,你可以到我的公司来上班了!但如果你不能立即肯定地回答出来或要支吾半天,那么你就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还不足。
你的工作不要让老板经常插手,如果每件事都需要老板插手,才能保证万无一失,那这样的员工是很让人头疼的。过于烦琐的汇报不仅会使老板厌倦,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长此下去,对你个人的前景也是大为不利的。
老板往往要负责整个企业的运作,所以对企业中的事根本不可能都照顾得到,他只会处理那些重要的、关乎企业命运的重大事件,而众多烦琐的事务,自然是交给他所信任的下属办理。
所以作为员工,就要把自己的事务处理好,不能留下任何尾巴和后遗症,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连自己分内的事务都无法顺利完成,却想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曾经有一名员工,每次开会的时候都喜欢与老板争论,往往一次争论几个小时也难有定论,因为与老板意见不合,谁也不服谁,最后弄得大家情绪还不好,影响工作。
这名员工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与老板之间的争论持续发生。最后没办法,老板就说你回家休息吧!事隔几年后,这名员工终于明白,其实自己当年是不对的,老板每天都需要快速地决策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无休止地跟一个员工探讨一个问题。对老板而言,情绪成本与精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心情一差,决策的质量就大大下降,重要的事情反而得不到解决。这当然是老板一个很重要的底线,而这名员工却在不断地挑衅老板的底线。
其实企业一旦做强做大,肯定会伴随着很多问题,老板也需要不断鼓励,不能一天到晚没完没了地跟老板汇报、讨论一个很基础很微小的事情。作为老板的属下,你就应该做老板决策的辅助者和问题的终结者。
事实上有多少人敢说已经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得很完善了,但在你工作的流程中每一环节都有改善的可能。糟糕的是大家都无所谓,安于现状,不对它进行改善。一个组织没有进步,这便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大家都不想改善,而你却做到了,你就同他人不一样,上司就会喜欢你,看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