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也有无助的时候
每个人都有得意的时候,也有无助的时候,这恐怕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但是如果把这个用到老板的身上呢,恐怕立即就有人提出了异议:开玩笑,老板哪会有无助的时候,他什么时候不是要风就是风,要雨就是雨的……
我告诉你,如果你一直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除去华丽的外衣,老板也是普通人,换句话说老板也是人,你有的他也有,你吃饭,他也得填饱肚子;你睡觉,他也不可能两眼一睁一天一夜。所以说老板也是普通人,他也有人生得意的时候,他也有生命中失意的事情。
虽然我最后也取得了一些个人的成绩,但是曾经确实有过很多无助的时候,我有,我相信马云也曾经有过,比尔·盖茨也曾经有过。
人生中难免会有这样的时刻:你在这里不得志,我在那里很失败……那时就是每个人最无助的时候。
陈建新是东莞的一个民营企业家,自2000年他成立电子厂后,陈建新的企业一路磕磕绊绊,遭遇过无数次的打击和磨难,困难时企业几乎倒闭,辛苦时他四处奔走借钱,感伤时他写起了自己辛酸的创业经历找媒体发表。陈建新仿佛是一个缩影,他的经历照射在千万民营企业家的身上。
1999年的一天,陈建新和一位供应商工程师聊天,工程师说公司拿货拿样板很难,于是建议陈建新开一个小加工厂,他可以帮忙搞技术。就这样思量了一个月,陈建新买了两台机器,做起了产品加工和样板生产,他本人白天送货,晚上还加班负责生产管理。随着业务壮大,2000年陈建新成立了恒昌电子厂。
就在陈建新的事业扬帆起航时,他的事业之船却触上了商海中的暗礁。先后两次被人诈骗,数额达几十万,这令他的公司险些崩溃,但是他咬紧牙关,四处筹钱才挺过了难关。
2002年之后,陈建新的事业走上平稳的轨道。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增加,陈建新开始重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企业管理,借此提升综合管理素质,还邀请了顾问公司进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培训。假如不是一次厂房搬迁事件,陈建新目前或许是另一番景象。
2006年末,陈建新将工厂搬迁到高科技工业区,随后他又遭遇到一个寒冬。搬迁时,陈建新由于过度疲劳而住院,而母亲也在这个特别时刻去世。陈建新处于情绪低谷,而新厂开工后3个月没有接到一张订单。每天企业开支居高不下,员工逐渐流失,有人造谣陈建新已经破产,供应商不愿供货,陈建新陷入了内忧外困。此时,陈建新只能四处筹钱。陈建新说,困难时人们“谈钱色变”,很多人像瘟疫一样都避着他。那时是他最孤立无助的时候。此时一位老同学借给他15000元,而且说明定时还款不要利息时,陈建新感动了很久。
陈建新说,困难的时候,只能靠自己,只有自救才能救人。最困难时,公司饭堂员工也集体出走,陈建新既当老板又当厨师,每天提前两个小时到饭堂炒菜做饭,一个人做给几十个人吃,而一做就是二十多天。那段日子,员工很团结,对工作充满热情,而陈建新看到了员工的表现感到欣慰。后来陈建新带领供应商参观工厂,用实际行动破解不良谣言。几个月后工厂渐渐恢复,而陈建新的职场“寒冬”慢慢解冻。
经历了人生酸甜苦辣,历尽了事业风霜雪雨,陈建新说自己反而变得坚强。而在最为艰难的时候,他将创业经历写成文字《平凡打工者做总经理》。他说很多朋友想看他的经历,而更多人或许能从他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个好老板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不会改变其本质,就像一张10元的人民币,崭新的是10元,破旧的也是10元,沾上泥巴,或者淬上唾沫依旧是不卑不亢的10元钱。一个好老板在其人生得意的时候是好老板,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也是一个好老板,碰到了好老板就是黏也要黏上。
在老板最无助的时候,也是最需要你表现的时候,这才叫真正的“黄金搭档”,等你的老板度过了困难期,你想不“升官发财”都没机会!
老板也需要不断鼓励
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士(W.James)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
可见,一个员工在受到鼓励后无疑会士气大振,工作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这影响力对于提高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办公效率是显而易见的。
那是不是只有员工需要鼓励,老板就不需要鼓励了呢?
跟员工一样,一个老板同样是需要不断鼓励,这样老板才能逐渐成熟,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带领企业迈向更高的阶梯。
老板也有无助的时候,老板也有沮丧的时候,这时他就需要鼓励,才能重新振奋精神,重新面对事业上的种种困难,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自我鼓励法。
绩效=能力×激励。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决定于其个人能力和激励水平两个因素的乘积。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激励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其工作成绩的大小。这个法则对老板同样适用。
只是老板需要的鼓励跟员工是有区别的。
其激励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类:
(1)精神激励。精神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老板的自尊心、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老板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深度大,效果维持时间长。精神激励主要有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感情激励、信任激励、尊重激励。
(2)物质激励:通过满足个人利益的需求来激发其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是一个很现实的原因,也是最基本的原因。
(3)任务激励:肩负起与其才能相适应的重任,社会提供给他获得成就和发展的机会,激发其献身精神,满足其事业心与成就感。把单调、乏味的工作或训练同个人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使他能够从维护个人利益出发去做那些也许内心里可能感到不情愿的事情。
(4)数据激励:明显的数据能对人产生明显的印象,能激发强烈的感想。数据激励,就是把行为结果用数字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习惯叫“数字上墙”,以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回想当年打工的岁月,感慨颇多,感恩于那些曾经带我走向成熟的老板,即便是老板的故意刁难,却也促成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这在我创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从来没有恨过他们,今天我要郑重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提拔和教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所以今天我也希望你能对自己的老板怀一颗感恩的心,心怀感恩,不会让你失去任何东西,相反当你真的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你的老板、你的工作,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受周围因素的影响,你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肯定赢得别人尊重。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也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你都需要同事和老板的关怀,需要他们的帮助。
要知道,常怀感恩之心有多么重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公司里的员工要学会感谢老板,对老板要怀一颗感恩的心,是他给了你工作的机会,是他让你得到一个能够施展抱负的平台,是他让你工作伊始就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是他让你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对自己有恩惠的人,对他们要抱有感恩之情,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素养。作为一名员工,你应该感谢老板对你的信任和给你提供的机会。你要当着老板的面说:谢谢您给了我机会和信任,我衷心地感谢您!
很多人把老板跟员工间的协作仅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一种纯粹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契约关系,认为自己和老板总是处于对立的两个方面,从情感的角度,没有什么亲情和友谊。但你不要忘了正是老板给你提供了工作岗位,给你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他们了解你,信任你,支持你;老板给你指导和力量,给你同情和理解。另外你也看到了老板经营一家公司或一个部门是件多么复杂的工作,来自客户、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要知道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他之所以成为老板,并不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有某种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才能。因此,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
那种认为员工天生就是老板的死对头,必须跟老板对着干的人,永远都不会做出出色的业绩,更不会成为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你要对你的老板抱有感恩的心,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所有人,这样你就会拥有无穷的智慧,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坚定的信心,进行不懈的努力,才能够拥有辉煌的未来!
其实老板也不奢望你对他回报太多。为什么你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耿耿于怀呢?为什么你可以对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如果你在工作中不是动辄寻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而是能怀一颗感恩的心,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道德。可是很多人总不能理解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认为他们严酷,没有人情味,甚至认为这种人际关系会影响个人的进一步发展和远大抱负的实现。他们不仅对老板,对公司,对同事,对工作环境,总是有自己或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和不理解。
待人如己——这是成功守则中的一条黄金定律。你应该做的是,凡事要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一些同情和理解,多给他一些支持和鼓励。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能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而受益的是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如果你能够设身处地地为老板着想,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或许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退一步来说,如果你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最起码你会感到内心宽慰、无愧于做一个称职的员工。
一些优秀员工,深知感恩的价值,他们会大声说:“谢谢你!”让老板和同事知道他感谢众人对他的信任和帮助。他会一直这样说,并且是经常说!这样可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以及增加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每天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那你工作时的心情将是愉快而积极的,你的人生积淀也会越来越深厚,越来越丰富。
对老板常怀一颗感恩的心,那样你才能更加爱岗敬业,当你把身心彻底投入到工作中,当你把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养成一个持久的习惯,那你的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更加通顺,事业也会变得更有成就,这样,你就会感受到工作的更多乐趣。
每个老板都有“心理底线”
老板的心理底线就像一根神经线,神秘而敏感。在职场中,哪怕只是它的一“哆嗦”也许就决定了你的去留。
老板的心理底线在哪里?也许你自己已经归纳出了一些,比如:老板雇用你的目的是要你为他赚钱,如果你不能为老板赚钱,当然老板就不会养着你。还有,不能以公徇私、功高不能盖主这些都是老板的心理底线。
天底下没有一套标准的老板心理底线,由于其自身性格、公司体制及发展阶段的不同,老板的心理底线各不相同。
事实上,老板的心理底线总是形形色色的。
忠诚
这个底线是老板的“红灯”,是万万闯不得的。在老板眼中,对企业的忠诚与否,甚至比能力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忠诚可言,与老板背道而驰,能力越高反而令公司威胁和损失越大。别等到闯了红灯后,老板扣了你的“驾驶本”,你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那岂不后悔莫及。
老板的情绪与精力
老板的心情一差,做事情就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他当时的决策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牵扯老板的精力,重要的事情反而得不到解决。下属坚持原则和老板据理力争是尽职尽责,但是千万不要触及他的心理底线,你向老板的心理底线挑衅无疑是把自己推向断头台。
可以犯错误但不能抢风头
也许你曾在职场上遇到这种怪事:当你在工作上犯了重大错误的时候,老板并没有严厉责惩你,而是鼓励你下次一定要注意,再接再厉;但是当你工作特别出色、正想大展拳脚之际,老板却一脚将你“踢出门去”,令你大感困惑。
在一个场景中,老板虚怀若谷地容忍着下属犯错误,他可以容忍一个犯错误的下属;而另一个场景中,即使在你取得好的工作成绩,老板也无法容忍你的好大喜功,张扬自得,更不能忍受你的“功高盖主”。
滥用私人关系
在一个企业里,同事与同事,同事与老板之间,除了工作关系外,私人关系不可避免。但私人关系却是老板最为敏感的地方,如何善用,而不滥用,很可能就是老板的心理底线所在。
一个老板通常并不希望企业里私人关系泛滥,潜规则盛行,尤其拉帮结派的现象是老板所深恶痛绝的。
尊重
对于老板来说,他正进行的事业、他正追求的目标,这都是他生命中极为重要甚至有可能是性命相关的事情,对这一切的尊重就标志着你对老板心理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