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不是“休而闲之”,休,是条件;闲,是形态。人生新活法主张利用这种条件丰富自己的心灵空间,让这个空间增加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身边的有些人,把休闲“过”瞎了,是休也未“休”,闲也未“闲”。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个期盼已久的长假之后,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真累”!这表明,这个假日并没有起到身心放松和调节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说,休闲更能见证人的品位。如何用“闲”,关键不能把“闲”庸俗化,也不能把“休闲”当成无遮无拦的闲情逸致。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识到“闲”在人的生命中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十分珍惜“闲暇时间”的合理支配与科学利用,并把“休闲教育”作为全体国民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来对待,通过休闲教育获得休闲的“资格”,以使人能在休闲中得到一种修养的提升。
美国联邦教育局就将休闲教育列为青少年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作为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途径。这个中心原则是: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整体活动,提升休闲价值、态度和目的的认识。休闲教育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智力的、肢体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经验的;创造性地表达观念、方法、色彩、声音和活动;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经验;野外生活经验;促进健康生活的身体娱乐;培养一种达到小憩、休息和松弛的平衡方法的经验和过程。近年来,还兴起了通过创造性的休闲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追求与理念,从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的角度丰富闲暇时间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助活动、慈善活动、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环保、爱动物、爱植物,鼓励人们把自我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行为方式营造充满温馨、友善、互助的休闲过程,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与个人财富。
科学家曾结合人的这种休闲行为做了科学实验,结果表明:热衷于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人比其他人健康,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比其他人健康,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健康,经常微笑或歌唱的人比其他人健康,从事志愿者服务的人比其他人健康,积极享受生活的人比被动应付生活的人健康,很少收看电视的人比经常收看电视的人健康。看来,聪明的休闲,也是获得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那些学会了既能享受工作,又能有价值地利用闲暇的人,才会感到生活是一个整体,才会感到生命的价值。“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会休闲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休闲的方向:远离污浊,拒绝放纵,舒展身体,抚慰灵魂。
轻松是休闲的传神气质。所有的循规蹈矩和倦怠慵懒必将如九霄浮云随风而去。同样,所有的低级趣味都是对休闲的蒙羞与扭曲,或是认识上的浅薄。
休闲沉淀了浮躁、焦虑、犹疑……人们安详地享受沉淀后的从容:不急不躁、荣辱不惊,不放纵、不盲目。休闲需要从容,从容不是说缺乏魄力。溪水潺潺,终致鹅卵石的浑圆;春风无意,却悄悄地为满山遍野雕饰了新绿。从容化解所有生命之重,不再锱铢必较,不再耿耿于怀。休闲的空气,是醇香且淡雅的美酒,返璞归真是从容的知音,在从容的休闲里你会感到生活就是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