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久,没有梦到过录像厅了。已经记不起那股烟熏汗臭的混合味道了。
直到十年没见的高中同学老李出现。他从广州来京,无意间看到荧屏里口水乱飞的我,就拨了电话:“你咋还上电视去喷了呢?当年上学你就喷港片。”
在他的记忆里,我是个无趣的家伙,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青春飞扬,一起打篮球飙群架,我则是个跟班角色,还动不动就玩消失。
“你还记得你家附近的录像厅么?”我问。“我就没去过录像厅。”他答。
“你还记得你家附近的游戏厅么?”“那当然,当时我玩《街霸》,你玩《三国志》。”
“你还记得游戏厅的那老板娘么?”“忘了,谁啊?”
“她也是录像厅的老板娘。”“原来你小子当年好熟女啊。”
“……”“咋不说话了?”
“哦,走神了,想起那个时候的我们,或者是我的青春。”“靠,你咋还变成文化人了?”
这一刻,33岁的我,突然灵魂出窍,回到了1993年。那是一个下午,我终于走进了录像厅,走进了我的青春。
20世纪80年代,内地录像厅紧跟香港电影的步伐。那时我还是几岁的小孩,无缘感受它的黄金时代,而且生长在农村,资源有限,只能反复看电视上重播多遍的《射雕英雄传》、《霍元甲》,偶尔播一部新鲜的《琥珀青龙》,从此便对姜大卫念念不忘。如果这样成长,也就是从穷乡小孩到农村青年的过程,偏偏小学五年级被父亲弄到城市就读。城里的同学各个彬彬有礼见多识广,我下意识不敢高攀;村里的旧同学则因我“攀了高枝”刻意疏远;两面不讨好。我又不是坏孩子,唯有寄情书海之余,每日放学骑自行车路过城乡结合部的录像厅,听着里面传来“嘿嘿哈哈”的枪响喊叫,不禁心痒难耐,却始终不敢扒门缝一观。
1993年,我上初二,终于举家搬到城市,本以为就此消弭了城乡差距,可惜又明白了一项社会学常识:我还是农村户口,无法享受城市户籍学生升学报考的待遇。嗯,必须说明,老师和同学从没因此歧视过我,但那份敏感和自卑却贯穿了我的青春。那一天,带着那份失落和郁闷,我第一次逃课,溜进了录像厅。
挑门帘进去,意料中的黑糊糊,只有远处一台吊起的20英寸彩电“闪烁其词”,眼前则是一盏暗黄台灯下的脏兮兮方桌,“一元看仨片!循环播放。”交钱后,摸到后排长凳坐下,凝神望去,正演到一部武打片的后半段,我看得目瞪口呆。四个小时后,终于挨到这片子重新播放,原来叫《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再看一遍!出来已经是晚上,长出一口浊气。第二天再来,这回是系列,录像厅前的小黑板上写着《神剑诛妖》、《乱世伏魔》、《金佛喋血》。现在想来幸甚,混录像厅头两天看的全是徐克电影工作室的佳作,后来才知道,那个所谓系列原来是《倩女幽魂》三部曲。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开端,一上来就享受香港电影最美的果实,从此沉迷在录像厅,一发不可收拾。《辣手神探》、《英雄本色》、《鹿鼎记》、《东成西就》,目不暇接,惊为天人,日后我33岁时,对录像厅有个虚伪的评价:“那,就是我的天堂电影院。”
1993年到1997年,近四年的时间,是我的录像厅时代。必须说明,在老师和家长眼中,我的形象是:学习跟得上,捣乱靠边站,偶尔犯点事,不算坏学生。即便是沉迷录像厅,我也做得十分小心,平日尽量不逃课,只周末向父母撒谎,或学校补课,或找同学复习—那两日便可尽情跑遍录像厅。为什么要跑呢?因为我们县城有三四家录像厅,我每次要先骑自行车踩点:哪家今天要播哪几部,我想看哪部,问好这家现在正播哪部,如果每家都有想看的片子,那就要计算好时间,一个下午跑遍几家录像厅。
为什么喜欢香港电影呢?录像厅放的九成都是港片,没有选择。但看得多了,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当我弄清楚成龙、许冠杰、张学友不是一个人之后,开始关注徐克、吴宇森、刘镇伟这些幕后名字的时候,就有意识地系统观看这些传奇影人的代表作了。另外,爱上香港电影,部分也源于当时对自己身份的自卑心理,农村户口时不时因为学校种种需要被公之于众,虽然没人嘲笑我,但总觉得低人一等。
正因如此—
我爱看《英雄本色》,看到小马哥对宋子豪说:“我不想一辈子让人踩到脚下!你以为我是臭要饭的?我倒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威风,只是想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我就感同身受、热血沸腾、咬牙切齿地暗自背诵。
我爱看《倩女幽魂》,看到宁采臣、燕赤霞不容于世,却在鬼界快意恩仇斩妖除魔,还有“小倩”投怀送抱,就心向往之暗自神伤,低吟“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我爱看《破坏之王》,看到何金银受尽世人白眼,却能用实力打败大师兄抱得美人归,不由得握紧拳头心中高呼:“我不是懦夫!”
打住!借电影疗伤、逃避现实,还不是懦夫?好吧,我承认,但电影不就有一部造梦机么?可以慰藉生活中的失意人。所以,我爱港片!
我的中学时期,虽然参加集体活动,也团结在风头最盛的男同学身边做过打手跟班,心底却总有一种孤独感,所以混录像厅通常是我一人上路。即便家里买了录像机也是如此,因为母亲天天在家不上班,还在于租录像带太贵,我只能通过录像厅看更多的片子。多年之后,我与香港影人聊起录像厅,他们了解后认为,录像厅与20世纪80年代的“午夜场”相似,都是集体观影,但比普通影院更自由,观众来自三教九流,可以坐姿不雅,可以抽烟抠脚丫,碰到群情激奋的片子,可以大声喧哗。就这样,从一块钱仨片,到两块钱五片,直到1997年录像厅大势已去,苟延残喘地搞起了情侣包间。
录像厅的衰落与VCD机大减价不无关系,我买的第一台VCD机才两百多元钱,而所谓的DVCD压缩碟,也不过两元钱一张,那是1998年,我上大二。在此之前一两年,我已经很少去录像厅,而是跑到老李家看VCD。老李自以为很帅,偶像是郭富城,打球需要有粉丝助威,乖巧的我自然成为最佳玩伴。他家境算富裕,最重要是父母很少在家,我便得以常去他家通宵看VCD,但全是《铁血战士》、《勇闯夺命岛》、《空军一号》、《独立日》之流的好莱坞大片,也好,开开眼界。
高中三年,同学之间表面和气友善,实则城里乡下暗有泾渭,我这个住在城里的农村人,反而成为受宠的“蝙蝠”。城里同学引我为同类,乡下同学看我也亲近,我得其所哉,性情开朗不少,最明显就是话多,爱侃大山,侃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再加些演义渲染,每次都能引来不少听众。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趁机聊港片,聊港片的故事、人物、细节。大家开始都喜欢听,可惜后来多被好莱坞大片吸引,港片则只认《古惑仔》。我也发现,1997年之后香港电影确有日薄西山之势,幸而好片还是不少,口味越来越挑剔的我开始看《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春光乍泄》这类冷僻片,但也注定“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到了大学,我也常和同学凑份子,晚上偷偷溜出学校包下附近台球厅的后屋看通宵,但他们更在意的是半夜的加片,连我以往在录像厅偶尔看到的三级片都嫌不过瘾。有一晚,我力排众议,放了一张《精装难兄难弟》。这是一部调侃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的八卦宝典,我看得津津有味,另外哥儿几个却觉索然无味,但还是容忍了一小时后,才强硬要求换片。我没反对,我知道,我的集体观影时代该结束了。
1999年大专毕业,同学各奔东西,我应聘到我们县城的广播电视局做电台主持。谁知旧时梦魇重现,再度拍案惊奇:我号称是聘用,但没签任何协议,只是临时工待遇,每到单位分发福利,与正式工更是相差千里。学生时代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又附身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孤独感。有了工作,也有了独立空间,集体观影习惯终于改为私人看碟方式,奔走各地音像店淘碟固然成了新乐趣,但身边没人跟你交流电影心得,同事够多,同好难求!
2001年开始行走网络江湖,本来奔着文学青年去的,上网一看尽是痞子蔡、今何在、李寻欢,不敢撄其锋,只好另谋出路,专攻港片影评。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半年乃有小成,2002年我创办“香港制造”论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才发现五湖四海竟有这许多港片同好,随便聊什么,只要是港片,总有人回应。那时节,经常与诸位网友熬夜版聊不觉疲倦。于我而言,“香港制造”是真正的江湖,呼朋唤友,挥斥方遒,指点港片,笑骂由心,现实的孤独自卑到网上反而成了草莽豪情。有兴趣爱好支撑,有好友同道鼓劲,写文章发帖子的底气自信也与日俱增,渐渐媒体约稿的酬劳远超县广播电台临时工的工资,自忖有资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遂于2003年辞职在家写作,专心打理“香港制造”论坛。也就在这一年,论坛文章结集出版。
2005年,我从老家来到北京,正式杀入媒体江湖,有机会当面与香港影人交流心得,得以继续深入印证和研究港片。当年“录像厅小弟”的梦想终于开花结果,曾经“香港制造”论坛的网友—冷笑对刀锋、苹果猪、要命的小邢、迈克阿郎、韩大刀等,也都成了现实中的朋友或同行。此时此刻的我,不会因大专学历混迹名校如云的京城而自卑,我知道,所谓自信,所谓底气,来自香港电影,来自录像厅,来自“香港制造”……
那晚老李与我见面,其实存着私心:“做你这行见明星容易,能不能帮我搞个郭富城签名?”“倒是不难,难得到你这个年纪还喜欢着他啊?”“这叫情怀!懂不?”我一愣,恍然,大笑。
老李回广州后不久,给我打来电话:“你居然能让郭富城写上‘祝李×工作顺利!’真是奇迹,这下我可圆满啦,哈哈。”—感谢在电影公司工作的“香港制造”网友木雕禅师帮忙完成我老同学的心愿。这是一个魔术的时代,奇迹已经不奇,乱象已不算乱,我们能做到的,唯有情怀不变。这,就是我,一个“录像厅小弟”的江湖梦话。
爱在香港制造的日子里。
港片之辉煌是天时地利人和所造就的传奇,这个传奇或许永不再见,但是它值得我们永远去怀念。如果有一天华语电影能真正走向世界,我们不应该忘记,辉煌一时的港片为华语电影作出过多么大的贡献。“香港制造”论坛的繁盛也不会再见,它真正的功绩是论坛里各个达人造就传奇与共铸的友谊,值得我们永远保持。如果有一天“香港制造”的朋友真的成为电影大鳄,我们不该忘记,盛极一时的论坛为我们带来那么多的回忆。
2002:缘起,“香港制造”论坛。
“香港制造”,关于这四个字的来历,常见的有几种说法:一是指陈果导演的电影,二是指MadeinHongKong,三是指“香港制造”论坛与建立的友谊。总之我们聊起这四个字,很有感觉,很生活,很写意。说的人轻松愉快,听的人心领神会。
“香港制造”是个好东西,谁都得承认,尽管大伙嘴上不说。小时候混扎录像厅和校园兼职几年碟店小二看的绝大多数电影都是港片,记忆中的港片是很辉煌的,小时候的偶像基本上全都来自香港,功夫皇帝李连杰、大哥成龙、小马哥周润发、喜剧之王周星驰、天王刘德华……这些耀眼的明星创造了一个个传奇,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幕幕经典。我们这一代很幸运,录像厅时代之后,又赶上了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大部分时间消磨在看“香港制造”和看毛片上,在寻找、下载、播放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丰富知识,港片的积累绝对对我们个人魅力和自信心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2002年,我还在南方上大学,某门户网站有个赫赫有名的论坛“香港制造”,把我们这些无头苍蝇一样的影迷聚拢在一起了。在那里我初识魏君子、宋子文(迈克阿郎)、果猪、韩大刀、云飞扬、老七、小虎、刀锋、小邪……大量的港片粉丝成天再论坛里泡着高谈阔论,畅所欲言,包括我,自然是为了结识这些闻名遐迩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那年,我们大谈《无间道》,《无间道》票房超过5000万港币,被看作是香港电影复苏的标志,谁想到是敲响了港片死亡的警钟。我们那年还大谈《英雄》,对于什么院线体制改革、进口分账……没有概念,我仅仅是个影迷。
2003:别离,9月《香港制造》出版。
2003年“香港制造”坎坷曲折,由于非典等缘故,香港电影先是在3月踏入了冰河期,6月跟内地签订CEPA协议。我们对香港电影进一步北望神州,向内地市场靠拢是福是祸并不清楚。只是,《千机变》、《大块头有大智慧》、《古宅心慌慌》等影片经过不小的改动才在内地影院上映,甚至《豪情》软色情影片成了主旋律……心里和嘴上都在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