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2900000005

第5章 卷一(5)

海子把诗歌当作一项“永恒的事业”,想用诗歌建立一个盛大的“帝国”。江非把诗歌当作一种“手艺”、一种“文字记录方法”,要“以诗歌记录的方式为那儿(平墩湖)的土地和人民做一些更好的文字服务”。如果说海子生前对“大诗”的雄心是一种史诗情结,那么江非的这种诗观(如果算得上的话)大可称之为“史官情结”。江非一再表示:当下,“身居广大乡村的村民朋友们”,“觉悟也在提高,意识也在变迁”,“也开始认识到自己也是历史创造的一个重要主体”,从而需要一个“忠实可靠的孩子”、“眼疾手快的好兄弟”,来记录他们的“历史活动和内心活动”,因此,诗人江非勇敢地承担了这一“历史的要求”(《致辞》)。他认为:“诗歌所当然具有的三个属性从重到轻应该是:①史学性;②社会学性;③艺术性。”(《提纲》)可见,江非写诗如写史,难道他真的把诗歌的功用直接与“记账”等同起来了?

中国向来有“立言”的传统,在史官文化的浸染下,人们不但渴望青史留名,还渴望铺陈历史,进而成就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虽然鲁迅说过煌煌二十四史不过是帝王将相的家谱,但是自从一代伟人宣布“历史是人民写下的”之后,写历史就转而成了写“人民”,于是,人民作家、人民诗人也应运而生。在这里,我无意怀疑江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不排除他的言论中含有谦逊的成分,我只是注意到了他的话语倾向,很显然,江非不希望自己的诗局限在“平墩湖白话纪”的层面上,他试图扩展那些声音的涵盖范围,所以他要采用一种“民族唱法”,体现出平墩湖与整个国家的合拍,与全体国民的共鸣。正像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那来势凶猛的火车,是“人民的火车”(《火车就要来了》);行动迟缓的公交车,也得慢得“像这个时代”(《这些慢吞吞的公交车》);石头磨成了石碑,仍要“背负着历史的尘埃”;哪怕一粒沙子,“也是祖国的一部分”(《公路曲》)……江非似乎总在自觉不自觉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断开拓平墩湖的时空背景:走在世界的田埂上,沿着祖国的黄昏走了三千里。

我背着这袋麦子

一只脚走在穷人的灯影里。

……

沿着乡村的黄昏走了三千里。

——《箜篌引》

这匹跛脚马的形象不是江非的自画像吗?世界—祖国—乡村—我——“一袋发霉的麦子”,在这种顾影自怜的比照中,江非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名胸怀天下、忍辱负重的承乏者,他要借自己的诗歌去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在另一首短诗《黄昏曲》中,江非以同样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忧患,在暮色中,“我和我的牛车”缓慢、艰难地离开“这个国度”,但是当他回头望去,仍是“村庄一片,粮食一片”,大地像“一只巨大的碗”。这个国度在哪儿?是村庄,是大地,是永远摆脱不了的乡愁。身在故乡,却染乡愁,诗人的业数即在于此。江非巨大的焦虑即来自于他对故乡的重新打量。他当然不满足于把平墩湖写得越来越小,而是要把它写得越来越大,使其不但能承载“一袋发霉的麦子”,更能承载“一些人类的历史”和“这个伟大的时代”。

留意一下江非的作为某大学驻校诗人发表的《致辞》,最显眼的就是那些“统战语汇”,在这篇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到两千字的文章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战友(两次)、代表(两次)、伟大(三次)、组织、体制、挺身而出、战天斗地、与国际接轨、世界、人类,更看到了中国(四次)、历史(九次,连同“诗歌史、文学史、史书”共十二次)、时代(九次)、人民(七次,连同“民族”共十次),这些频频出现的“巨词”让我们看到了江非按纳不住的、急于“入围”的满腔激情,同时也看到他急于把平墩湖写入“皮书”、正史的史官心态。江非说,“在这场大雨里,我多像一只被雨淋湿的小蚂蚁”(《梅花阿姨》),江非说,“走在黄昏里,他尽量地缩小自己”,但是江非把自己变小的时候,却在瞻望那个庞然大物的“大”。所以,为了给平墩湖的俗世经验配上庙堂意识,江非常常不失时机地把一些“巨词”镶嵌到他的诗歌中:“那些(历史)里的盗墓者”、“引用人类的(历史)”、“菜叶子像历史一样发出刺鼻的臭气”、“火车/开回(历史)的始发地”、“被(历史)忽略的沟坎和栅栏”;

“在(那个时代)疯狂地跑动”、“(这个时代)里突然爆出的一场大快乐”、“(那个时代)的摄影师”、“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一样”;

“(祖国)让一条乡区公路和秋天通过了平墩湖”、“昨天晚上/我歌颂了(祖国)”、“这一群孩子,住在了(祖国大地)的一角”、“站起来,眺望(祖国)和大海”、“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还有粮食吃庆祝一下吧”、“在(祖国)的上空/跳伞”、“(祖国)的边陲/公路的尽头”;

“尘埃属于(人民)”、“宽阔的(人民)广场”、“我们把手里的麦子分给那儿的(人民)吧”。

以上语句出自《箜篌引》(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在这部长达一百五十九节的大型组诗中,江非不仅展现了平墩湖的整体面貌及细微之处,而且动用了宏观调控手段,不但要让平墩湖汇入“历史、时代、祖国、人民”的经典巨制中,还要让它面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我注意到,“世界”一词在诗中出现了三十二次,其实不单《箜篌引》,在众多短诗里,“××世界”或“……世界”也是一个常见语式,可见江非对“世界”的看重。即使没有“整个、一个、这个、这、全”这样的前缀、界定,我们也知道,在提及“世界”时,江非基本是在指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这就和他的乡村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乡村的一切都在他的思维里染上了色彩,而这个词却没有,总之世界“很远”,乡村“很近”。在开过火车的铁轨上,江非看到的是“世界在平墩湖奔跑后留下的余热”;在外祖父身旁,江非看到的是“世界辽阔的阴影,和世界巨大的时光”(《外祖父》);在麦子成熟时,江非看到的是“这个世界熟了”(《麦子熟了》);在一头熊的身上,江非看到的是“整个世界一层薄薄的锈迹”(《一头熊》);甚至在歌咏爱情时,江非也要让它“碰到上了世界的落日”(《小歌:爱情》)。就是这样,江非不厌其烦地、大义凛然地,对其揭櫫的“小世界”,赋予“大世界”的影像。

说起来,这般“祖国意象”、“世界意识”,海子或为始作俑者,像人类、世界等词汇在他的诗中也是屡见不鲜,不但有“祖国的河岸”、“中国的稻田”(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海子的诗》,第146页。),还有“宇宙的孩子世纪的孩子”(海子:《眺望北方》,《海子的诗》,第189页。),他不但写《秋天的祖国》、《亚洲铜》、《献给太平洋》,还要写:“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海子:《麦地》,《海子的诗》,第21页。),不但写“我在黄昏时坐在地球上”(海子:《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海子的诗》,第31页。),还要写“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海子:《麦地与诗人》,《海子的诗》,第109页。),写“天堂”,写“天堂的大雪”(海子:《太阳·弥赛亚》,《海子诗全集》,第1012页。),海子总是把自己融入旷世苍凉之中,从而找到“诞生的光明”(海子:《太阳·弥赛亚》,《海子诗全集》,第1013页。),成为“真正的诗人”(海子:《八月之杯》,《海子的诗》,第184页。)。可见,海子的“祖国”、“世界”常常是一种内化的、自省的心理环境,是为了言说存在的忧郁与孤独,而不是为了表现那种“心事浩茫连广宇”、“环球同此凉热”的豪放气概。至于江非,则是要把“家事国事天下事”统统串联起来,统统展示出来,所以,他不仅要写“一个村庄的麦地”,写人们的生老病死,还要“把一场大雨认作是这个国家的眼泪”,不仅要“朝着北京的方向/寄走了几首诗歌”,还要写“美国忧郁”,还要写瑞典、俄罗斯与车臣,还要写伊拉克、伯利恒、以色列,不仅要写普希金、萨特、狄金森,还要写阿拉法特,写“梦露麦当娜NBA纽约世贸大厦”,很显然,江非紧跟时代步伐,不避以新闻时事入诗,确是能让我们长点国际见识,也能让世界认识我们:有一些事物。

我已对邻居家的孩子说过了。

我还要给那些草原上的孩子指出它们的光芒。

我还要让非洲的孩子。

非洲以北。

欧洲的孩子。

以及小姨家读幼儿园的孩、表叔家上中学的孩子。

看到它的乳房和悲伤。

——《箜篌引》

“指出……”——“让……看到”,这就是江非用意之所在?我们知道,在史诗情结的催化下,海子曾倾尽心力创作了规模宏大的《太阳·七部书》(未完成),他的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洞察的过程,因此他的写作不是着眼于“史”,而是着眼于“诗”。从作品的制式上看,江非似乎也在有意营造一种“大史诗”,《箜篌引》就称得上非常庞大,而且副题“平墩湖白话纪(1999~2003)”中的“纪”字及时间起止似也贴上了“史”的标签。但是比起海子的史诗性写作来,江非采用的只能说是一种“诗史式”写作,由于整部作品只是由许多独立的短诗整合一起的,更由于江非只是像史官一样对“现实/事物”进行增删剪裁,为了编写“文明的第二史册”(《提纲》),既要忠实于“历史”,又要忠实于“时代”,既要对得起“人民”,更要对得起“祖国”,所以,像《箜篌引》之类的大型组诗,就不得不就事论事,围着“现象”绕圈子。

六、大话英雄

但是,我们还不能说江非只是一个速记高手,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他对那一片乡土寄予的悲悯和热爱,不可否认他的古道热肠,同时,也不可否认他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在他的骨子里,实在埋伏着不少的火种和铁流。所以,在江非的诗歌里,就不单纯有田园小令,不单纯是赞美和歌唱,在所谓乡土情思之外,江非更有锋利、骁勇的一面。实际上,他从未沉醉于平墩湖的小农情趣中,他看到了乡村世界的自然之美和世俗生活的人性之美,还看到了人间疾苦,看到了黑暗、丑恶和不平,因此,他往往会忘掉“记录”的本分,不光要“表现”,还要“表达”,甚至不惜直来直去,挑明自己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而忧愁忧思、时而壮怀激烈的江非。

显而易见,江非并不甘心在平墩湖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诗人,也不满意在平墩湖碌碌无为地苦过一辈子,虽然平墩湖也通公交车,有卡车有火车,也有飞机飞过,但是江非总是持有疑问:飞机上运的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

飞机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们也不知道。

我们在地面上。

飞机上的人看我们。

就像我们仰视天空上的一只小鸟。

我们生下的孩子。

也老比一只鸟蛋还要小。

这样一来,我们哪里还会知道。

飞机为什么要飞得那样高。

飞到哪里去。

而在哪里,才有一条。

平坦、宽阔的跑道。

那些铺在地下永远不会起飞的石子。

为什么要敲得和鸟蛋一样大小。

——《箜篌引》

在这里,江非终于以可望而不可及的“飞机”榨出了“我们”的“小”,虽然江非以“我们”这一集体名词掩盖了“个我”的感受,但是对他来说,小时候那张“屈辱高贵的脸”才是刻骨铭心的,所以他无时无刻不盼着“发明”一种“新的生活”(《一只蚂蚁上路了》)。正像他在诗中所说,“即使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他也会心存荣登王位的妄想”(《短歌行》),“要干一场大事”,“活得满面春光”(《箜篌引》)才是他的真实想法,而“怀揣山河”、“流浪的国王”才是诗人的自况,“居住在祖国中”,却“寄宿在平民的屋檐下”,他当然不会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是无奈“我的天空死得太早”(《无名氏之歌》),当他无法实现“上山当一个有情有义的土匪,下山抢一个柔情似水的压寨夫人,生一大堆儿郎,欢度一生的童年理想”(《致辞》,我相信这是江非的肺腑之言),无法“杀掉国王”时,至少也要成为“祖国的荷马”,至少也要在诗中建功立业,像荷马那样“写一部史诗”:“等我死了/村庄哭歌三日/祖国三年致哀”——或许这便是江非生发“史诗情结”的缘由,在“火把越来越暗越来越暗”(《无名氏之歌》)的时候,他只能自称“黑夜让我双眼失明”,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诗歌照亮“祖国的前程”。

走在这个世界上多么不容易啊。

在三个好人中你选出一个英雄。

一个穷人活在路上。

一个刺客死在远方。

另一个诗人,却坐在一把。

旧了千年的椅子上。

——《短歌行》

三个好人,其实只是一个分裂的江非,这个分裂的江非,其实最渴望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如果说“穷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原始身份(出身),那么“刺客”就是与这一身份的彻底决绝,而“诗人”则是对这种命运所做的哈姆雷特式的追问与修正,于是三者的分值也随之得出:一个活、一个死、一个坐(实为不死不活),究竟是在路上、在远方还是在椅子上,成了江非最为痛苦的选择,所以,他不得不采取折中策略,将三种身份集于一身,把“身体里的黑暗、命运、肠胃、骨头们”和“炸药、耻辱、泪斑”(《三十岁序》)混合在一起,把肉体与灵魂的对抗统一起来,把分裂的自我揉和成一位孤胆英雄。江非说:“骨头埋进青山,马儿留给闪电/这是一个英雄所干的事。”(《箜篌引》)果然,他又有了一部长诗——《英雄帖》。

对江非来说,《英雄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一反平时那种简约清雅的风格,而是采用了一种模仿“无厘头”口吻的“大话”方式,因此可以当作一件自我颠覆、自我解构的“样品”,从而看到江非的突破与局限。

从内容上看,可以说《英雄帖》就是一张黑色判决书,它控诉罪犯,揭露罪行,既骂贪官污吏,也骂为富不仁,既骂背信弃义,也骂行尸走肉,总之把这个时代的阴暗面翻了个底朝天,极力宣示了一种批判的乃至激怒的情绪。这让我想到任不寐在《灾变论》中提出的“灾民理性”(生存恐惧、权力恐惧、敌人意识、力量崇拜和狡猾崇拜、利益崇拜、梁山社群主义和诗性智慧),在这组诗里几乎都能找到恰切的例证。因为“满世界的胃都坏了”,“整个人类泪光闪闪”,江非定然要义愤填膺、疾首蹙额,定然要“瞪着那双干旱的眼/瞪着整个世界一双/冷漠的无情的无耻的眼”,江非不但要拉出这种势不两立的架势,还要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杀人喋血、快意恩仇,极尽“英雄”之能事。但是,试问英雄者何?恐怕江非也说不清楚。在《英雄帖》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试做英雄的情绪,是面对社会痼疾、人间不平所做的一种宣泄或发泄,最多也就是出出恶气,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快感和满足。虽然诗中那个主诉人一再宣称“我从来就没有和你们在这个时代一起生活”,呼告人们“别在平墩湖苟且活下去了”,但是他所做的也就是毙几个无赖宰几个泼皮,在梦里杀掉几个假想敌,虽然他一再拒绝投降拒绝下跪拒绝“无耻的生活”,要求“人的一生”,但是结果总是“在台前表演/在幕后沦丧”,“在平墩湖继续种粮/在平墩湖继续打鱼/继续晒网/继续佯装一个无仇无恨的孩子”,“忍气吞生过着忍气吞生的日子”,“忍气吞生写着忍气吞生的诗”,然而,“想写一首好诗/却找不到它的开头……想拜几个把子/浪迹江湖/纵横春秋/桃花却已落尽/挑树却已砍光”,于是:只好去买一座山丘;

修几处寨子;

种几行果树;

试着在平墩湖落草为寇;

在平墩湖虚掷光阴;

举杯浇愁;

可是没成想;

却招不来上山的喽罗;

养不起看门的恶狗;

只好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只好自己给自己磕头;

只好自己抱着自己;

站在车零马稀的门口;

只好在梦里再开一次小差;

做一回壮士;

进一次班房;

当一回死囚;

可是却不知道何年举旗;

何从下手;

何地行刑;

何处斩首;

——《英雄帖》

同类推荐
  • 郭沫若诗歌

    郭沫若诗歌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宁肯文集(全8册)

    宁肯文集(全8册)

    “当代文坛刺客”宁肯创作40周年纪念典藏版。两次获得老舍文学奖的作家宁肯沉淀之作。全书既恣肆汪洋又细腻深情,知识面广阔,扎根于北京话的叙述文字灵动大气,准确传神。宁肯文集为“当代文坛刺客”宁肯创作40周年纪念典藏版文集,收录《天·藏》《蒙面之城》《三个三重奏》《环形山》《中关村笔记》《我的二十世纪》《说吧,西藏》《宁肯访谈录》八部主要作品。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谁醉美酒,谁醉唐诗

    本书用一种独特风格、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通过一首首唐诗,描绘出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的唯美、动人的历史爱情画卷,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唐诗为经,诗人为纬,漫谈古今人事沧桑,文笔浪漫,写作视角独特,语言则更加洗练柔美。《谁醉美酒,谁醉唐诗》从唐诗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纵马江湖,快意恩仇;有小桥流水,大漠孤烟;有孤舟蓑笠,斜风细雨……以灵动的笔触、细致的解读,带你穿行在诗里词间,听金戈铁马,看江山如画。无论何种情境之下,你都可以找到与心灵碰撞的诗句,你会发现,在那个诗意纵横的朝代,有人与自己相知,虽未曾谋面,却早已是故人。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热门推荐
  • 宇宙神弟子逍遥记

    宇宙神弟子逍遥记

    宇宙的诞生,是非常神奇的,它是一个拥有着神奇力量的神所创造的,这个神就是宇宙神,创造宇宙的神。创造了宇宙之后,由于创造宇宙非常消耗能量需要沉睡,不知多少亿年后醒来了,想找到一个传人,看主角怎么走到巅峰,美女、金钱、权利。
  • 一爱封喉:首席的冷妻

    一爱封喉:首席的冷妻

    你是高高在上的杜家少爷,你是我最好闺蜜的未婚丈夫,你是夜夜与我欢好的霸道男人……你是我不能言说的秘密。
  • 神之篮球

    神之篮球

    超级外挂——“球神系统”。让他的篮球碾压之旅,开始了!
  • 逆魔乱天

    逆魔乱天

    在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作为一个被创造的妖女,出身便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天赋,可惜天妒英才,宗门的背叛与世人的无情一次次击垮了刚处在萌芽的心,无心之人能怎么活......
  • 三大经典反侵略战争回眸

    三大经典反侵略战争回眸

    本书高屋建瓴,以全新的视角回顾了抗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三大经典反侵略战争史实,并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资料。回顾了毛泽东在泰山压顶式的民族危机面前是如何临危不惧,以“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宏大气魄洞察形势、驾驭大局、并巧妙决策的。再现了毛泽东处理危机的高超艺术和运筹帷幄、以弱胜强的超人谋略。揭示了战争中强弱不是绝对的、人永远是比武器更重要的因素的基本规律。
  • 我在未来的甜品屋

    我在未来的甜品屋

    一个在姥姥关怀下的五好青年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几千年以后的世界,在属于他的小屋开起了姥姥的甜品屋,一不小心靠着甜品屋在未来闯出一片天地
  • 狗头斩

    狗头斩

    结义难兄难弟,闯荡江湖奇闻趣事,一招狗头斩,斩尽天下人畜。
  • 东京45度

    东京45度

    0度是我平视你的角度,90度是我仰望你的角度,45度是我爱你的角度你说我没有爱,只是我还没有找到一种方式去更好地爱你我打你,骂你,折磨你,是我恨你。你疼我,怜我,惜我,这不值得
  • 圣典法万

    圣典法万

    圣典,云:"圣临天下,万物轮回,恩泽苍生。""典藏万法,驱逐亡魔,永护众生。"本书有魔法,有武技,有体术,有权谋,有颜值。。。。万年之后的现在,当初追随他们的其中一个家族后辈-洛伦无意间得到此物,故事由此展开,为了位面苍生真正的自由,洛伦背负重任,冒险之路由此展开.......
  • 恶梦星球

    恶梦星球

    “人类,这种严重依赖工具的生物,这种需要精心照料的脆弱小东西,一旦被夺去武器和科技,丢在这种依靠武力获取生存权利的蛮荒之地,很快就会死去的。如果没有嘎嘎这种贪便宜的蠢货,这个星球上没人会买他的吧。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猎手鱼目混珠把人类混进来,回去之后可得在机器人的程序里写上‘不收购地球人’这一条。这次的几个人类,赶紧跳楼价打折处理了,可不能再浪费空间和燃料把他们运回去。”这个可怜的人类小孩,就这样被半卖半送到一个野蛮星球,他刚从恶梦中醒来,又跌入更深更久的恶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