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李白与杜甫同游黄鹤楼时,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突然看到崔颢(约704-754)所题《黄鹤楼》,读罢为之叹服搁笔。
崔颢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日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萋萋。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何在?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以丰富的想象力把读者引入远古后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与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淳朴生动而意境开阔,凄婉苍凉而激昂豪放,充满着清刚劲健之美。此诗是崔颢的传世之作,奠定了他一世诗名,《唐诗三百首》把它列为七律之首。
后来,李白还是忍不住仿照《黄鹤楼》写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凭借《黄鹤楼》名扬天下,他二十岁进士及第,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却终不得志,只历任过河东节度使军幕、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小职,而且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旧版《辞源》中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寥寥一行字,说他是“唐诗人,有文无行”。原来,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
相传,当时道德文章名重一时的北海太守李邕听说了崔颢的诗名之后,盛情相邀到家中做客,崔颢到来之后,向李邕献诗,没想到,李邕看过第一首诗之后便大怒而去。
惹恼李邕的是一首写闺房之乐的诗,名为《王家少妇》:“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以今人的眼光看,《王家少妇》在艺术上是成功的,内容也还是健康的,只是刻画了一个锦衣玉食却衣冠不整、整日里只知斗草戏乐的少妇形象。
崔颢的另一组“浮艳”诗《长干行》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但不仅没有前代民歌的艳丽柔媚、浪漫热烈,还写得素朴真率,蕴藉无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这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第二首则是厚实纯朴的男子的回答。诗歌以白描手法,抓住富有戏剧性的人生片段,朴素自然地刻画了一对经历相仿的少男少女萍水相逢之后的相识恨晚之情。寥寥几笔,栩栩如生;人物形象天真无邪,富有魅力。
崔颢之所以被人看轻而终身不得志,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好酒好赌好色,“有文无行、名陷轻薄”;是他“少年狂傲,纵情迷性,歧视女人”;是他“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
因为得不到有力人士的推介,进士及第之后的崔颢也只好远离京城浪迹江湖。二十年间,他走遍大江南北,最后才回到长安做了个小京官。
漫游二十年之后的崔颢依然风流成性、薄情寡义,但他的精神视野为之大开,诗风为之变得雄浑自然,比如《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着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诗中歌颂了戍边将士的勇猛,抒发了他们报国赴难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风骨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