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分销商的转型升级项目结束了,老瞻带着项目组进行项目总结。
老熊十分感慨:“唉!进口贸易分销,纯粹就是一个国际二道贩子,没有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这么费劲。”
老波却不这么看:“进口贸易也是降低交易成本,还是有阶段性的历史贡献,他们曾经很辉煌。”
“是,历史性贡献!刚刚放开市场的时候,他们可是攻城掠地,最早吃螃蟹的一拨人,赚的钵满盆满。”老熊笑着说,“这不,现在市场饱和了,无法继续做出新的贡献了。”
老熊这次的话,老波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只是转型的过程复杂了些。”老波过了一会,也感慨。
“是呀!要不是老瞻在,还不知道有多少波折。”老熊说。
“企业从创立到发展,从生存到壮大,从不规范到规范,”老波说,“得走多少艰辛路,还有多少企业没走过来。”
老熊想想老板的艰辛、挫折、多疑、多变,也不禁摇了摇头。
“在这些老板手下做事,苦呀!”老熊想想苗总、章总等高管的无奈,“又要拼命做事,又要接受老板的怀疑,真是两头不落好。”
云栖也在思考:如果自己单独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能处理好吗?他想想梁总、苗总、章总的关系,就感觉风急浪高,浪涌冲击,互相冲撞,一会深厚相撞,一会飞沫飘洒。
如果是一个人水性不好,就会在这几股浪的冲击中迷失方向,丧失力量,最后变得随浪冲撞,无能为力。
这是自己在曾经的规范企业所没有遭遇过的,他也感受到了市场风浪的危险和威力!
老瞻打断了云栖的思绪,说:“从生存到壮大,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规范到规范,这就是企业的发展之路,也是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的具体表现。”
“如果大家有机会看看还处在生存期的企业,就知道还没有精力想这些事呢。”老瞻提醒大家说,“多少企业还处在生死边缘挣扎。”
老熊点点头,说:“是呀!要是那样,还来得及谈管理,不被商海大潮淹没就烧高香了。”
老波没有说话,他在体会着老瞻说的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状态。当企业从勉强生死挣扎的状态到有了一定实力、愿意规范管理的状态,该是有多么巨大的挣扎惯性需要沉淀呀!
一想到这巨大的挣扎能量将随着惯性释放出来,老波就有些心悸。
作为市场拼搏中的一员,他欣赏这股巨大的挣扎能量,这力量能改变天地,但是作为一个纯粹的理论爱好者,他也害怕这股蛮劲,一不小心,这股蛮劲也会打碎很多美好。
老瞻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是的,我们就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九转回旋,艰险曲折的。但是,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我们必须学会驾驭这股力量,学会推动他们。”
“是的!”云栖接了一句,说:“我虽然现在没有能力驾驭这股力量,但是我感觉我们只有能够驾驭这些力量,才能帮助苗总、章总,还有他们的团队成员。”
“有了我们的帮助,他们才会感觉有希望,而不是在急风急浪的漩涡中反复冲撞,不断打转,才有可能突出去。”云栖强调了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社会意义。
大家都笑了,老波笑得最开心,也笑得最尴尬。
项目的节奏是紧张的,顾问们还来不及休整,又接到了一个消费零售商的转型升级项目。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研,顾问们又聚在一起开项目分析会。
老熊最先说话了:“都说赚钱难,可这企业家成总怎么就把钱赚到了?亿万富翁呀!”
“这有什么呀?”老波不以为然的说:“上次那个梁总也是亿万富翁,奔驰、保时捷……”
“是呀!”老熊一边回味着,一边琢磨:“问题是他们怎么把钱赚到的?都是白手起家呀!从地摊到门面房,再到综合购物城,怎么做到的?”
“这不像是你的风格呀,老熊。”老波善意的提醒老熊,“我们更期待你的话糙理不糙。”
“哪儿呀!”这老熊依然不放过这个问题,“这里有规律。”
听了这话,老波才放过老熊的玩笑,认真的思考起来。
过了好一会,老波开口了:“这梁总吧,特别能吃苦,有意志。”
“听老瞻说,他起家的时候,很多人做进口贸易。”老波回忆说:“那时候,大家都没有钱,全靠自己挑货搬运,搬得动多少就赚多少。”
“对!有的人挑出了一顿饭,就不挑了。”老熊接了过来。
“有的人挑出了一套房,不挑了。”老波又接了过去,“有的人挑出了一栋别墅,不挑了。只有老梁最艰苦,一个人反复挑,挑出了一个亿万家财,挑出了行业第一。”
大家也都会想起了梁总健壮的体格。
“特别能吃苦,特别有意志。”老波说。
“这成总也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讲诚信。”老熊边梳理着访谈的线索,边感慨的说。
“据说成总那时也没钱,只能是拼苦功夫。”老熊回忆说,“别人开张晚,收工早;成总就开张早,收工晚,就多挣点别人不挣的小钱、辛苦钱,就这么日积月累,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他们哪,特别有恒心,有意志。”老波总结着。
“有恒心,有意志,能吃苦,不怕受罪,不怕挫折。”老熊重复着老波的话,“这叫什么?”
大家都看着老伯——这位理论爱好者。
老波一时还没想出来。
“地摊、门面房……”老熊喃喃自语,“多么普通的起点,多么简陋的条件!居然后来是综合购物城!”
“那也要几十年如一日。”老波提醒着。
“了不起呀!什么叫改变命运?这就叫改变命运。”老熊一字一顿的说。
大家不太理解老熊为什么痴迷这件事。
“多少人渴望发财,多少人渴望致富,”老熊解释说,“但是,最后多少人做到了?”
“激情燃烧、豪言壮语、热血沸腾……”老熊继续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中:“曾经多少人为了致富,一时脑热,激情飞扬,结果还是在异常艰难的现实面前败下阵来,败给了这些默默无声,拼命苦干的人。”
老波有点感觉了,他说:“有恒心,有意志,能吃苦,不怕受罪,不怕挫折,这是一种精神,商海硬骨头精神。”
“对!”老熊的眼睛来神了,“就是商海硬骨头精神!”
“有的人发财是为了享受,所以,钱还没有赚到,享受的机会来了就不放过,”老熊继续说,“结果来的时候是软骨头,倒下的时候还是软骨头。”
“多少人就是被这商海软骨头病给害了。”老熊又开始叹息起来。
“然后就感叹,钱难赚,钱太难赚了。”老波笑着接了上来。
“是呀!对于硬骨头来说,钱容易赚;但是,对于软骨头来说,钱太难赚了。”老熊继续感慨着。
“致富,也需要这种硬骨头精神。”老波的话也硬起来了。
“需要,太需要了。”老熊十分肯定。
“丝绸之路、地中海贸易、大西洋贸易……”老熊的眼神有些迷离了。
随着老熊的眼神,云栖也感受到了:惊涛骇浪、冰天雪地、戈壁酷暑……一代一代人艰苦跋涉,搏击风浪,战天斗地!
顾问们都在感受着一次精神的洗礼!
他们也在发自内心的对企业家们的尊重!对这些商海硬骨头的尊重!
这时,老熊期望顾问们回归正题,说:“既然是曾经的商海娇子,为什么还要请咨询公司呢?”
“商海硬骨头遇到了软问题,不是软骨病,而是管理体系的系统性问题。”老波笑着说。
“具体内容是什么?与我们上个项目——进口贸易分销商的情况一样吗?”老熊接着问。
就在顾问们召开项目分析会的时候,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成总也带着主要高管进行战略研讨会。
“今天,我们再来开一次战略研讨会,这样顾问们过来的时候,我们的思路会更清晰一些。”成总说:“我是白手起家,一路过来,怎么做到现在,我自己也不明白,我自己就知道拼命认真干。”
“那时候,也不懂战略,也没有什么模式,就是一条:坚守诚信。”成总回忆说。
“那个时候,赚钱容易,宰客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成总说,“我就是不愿意和客户有纠纷,被客户找上门我就觉得脸上发烧,不论如何也不让客户吃亏。”
“久而久之,客户们慢慢信任了我,我的企业规模才慢慢到今天。”成总说,“但是,也存在问题,就是战略模糊,不清晰,被动。”
“以前公司小,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是我一个人,后来人多了,也是一个人同时负责几个岗,忙得团团转,既没有功夫,也没有能力梳理战略。”成总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负责后勤的蔡总,他是创业元老。
蔡总点点头。
“现在公司大了,人才也多了,”成总说,“我们现在基本可以做到专人专岗,还有一些外聘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对于战略的重要性就格外重要了。”
说着,成总看了看负责投资的钱总。钱总是外聘的高级人才,入职时间不久,成总对他寄予厚望。
钱总毫不谦虚的点点头。
“当然,战略归战略,眼前的业务也不能丢,我们也要讨论清楚现有的业务和未来的战略是什么关系、怎么衔接好?”成总又看了看负责运营的孙总。
孙总点点头,他是负责具体运营的高管,把握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好了,我的话完了。”成总说,“我就是个干实事的,做战略这些事,你们比我更擅长,你们说说吧。”
“好的,”钱总接过了话:“企业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
“当然,刚才成总也谦虚,您不是没有战略,而是没有书面的战略。”钱总说,“您的战略就是客户满意战略,通过诚信承诺兑现获得客户,这也是战略的一种。”
成总满意的点点头,回答说:“我们就知道做,具体是什么理论也不知道,所以还需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来指导。”
钱总的兴致更高了,他继续说:“企业规模大了,就需要更加清晰的战略,否则就会走弯路,有可能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也可能错失发展的良机。”
孙总和蔡总很反感钱总这种动不动“就错失发展良机”的说法,对他说的话没有理会。
“现在的经济形势非常好,各行各业的投资机会非常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钱总继续说,“这是加大投资的良机。”
成总很欣赏的点点头,而孙总坐不住了,开口说:“今天开的是战略研讨会,怎么一下子变成投资会了?”
“投资也是一种战略呀!”钱总反驳说:“多少大公司在规模大了以后,都进行了产业投资,这也是战略的一部分。”
“那我们也应该首先分析我们当前的业务,主要的客户群体的变化,我们的应对措施?”孙总说。
“对呀!那是你们运营的事,以你们为主。”钱总赞同地说,“但是,我们考虑的是更长远、更广泛的商业机会。”
“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投资,几个人挣几千万;房地产,几十个人挣几千万;实业,几千人挣几千万。”钱总说,“做实业,挣的是辛苦钱。”
“但是,如果没有实业的辛苦钱,哪里企业今天的规模?”孙总反问。
“我的意思是不要做实业,而是既要做实业,也要做金融。”钱总强调说,“实业继续做,老本行不能丢,同时新的投资良机,也不能错过。”
“我们要搞的是协同投资、产业投资,”钱总说,“不是纯粹的金融投资。”
“不论是哪种投资,都有风险!”孙总毫不客气的说。
“我们做的是产业投资,是很有把握的,就和你做实业一样。”钱总继续强调说,“纯粹的金融投资才有风险。”
“那前几年的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多少干投资的跑路!”孙总依然不放过。
“金融危机?多少年才出一次!”钱总不值一提笑着说,“跑路的都是非理性的投资者,理性投资者即使是在金融危机中,依然保持冷静和理性,不会受损。”
“那你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始终保持理性?”孙总反问。
“我这里有一整套理性分析工具,还有多年的投资经验,”钱总有点上火,继续说:“我们还和国际著名投资机构建立了联系,保持投资节奏和投资信息的同步,以此来降低风险。”
“在水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孙总不客气的说。
“你——”钱总被噎住了,过了好一会,才说:“我们走着瞧,看是你实业来钱快,还是我产业投资来钱快!
看到两个人的僵局,成总说话了:“大家不要争了,今天是战略研讨会,本来就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大家都看开点。”
钱总和孙总看了看对方,又看了看成总,各自开始缓和下来。
“我们企业规模看起来是大,但是主要的客户群体都是中低端客户,事务多,利润薄,毕竟我们是白手起家。”成总为难的说,“引入产业投资也是不得已的事。”
“老孙,你还的记得吗?”成总对孙总说:“前年,咱们想新进行一项改造,资金就是转不过来,愁的不行,拖了好久,才把事办了。”
孙总也回想起了那件营业环境改造的事。旧的营业环境是很久以前的,已经很陈旧了,客户们逐渐流失到竞争的同行那里。
旧环境的改造迫在眉睫,但是,企业的资金营收不好,资金就是转不过来。那段时间,真是把成总和孙总愁坏了。
“现在,是信息时代,还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改造。”成总又看了看负责信息化的崔总,发愁的说:“处处都要用钱,光靠我们零打碎敲的,要到什么时候?”
停了一会,成总继续说:“所以请钱总过来,把我们的资金,调动一下,增加点利润产出。”
“风险肯定是有风险的,”成总说,“所以,我们都要绷紧一根弦。”
钱总和孙总互相看了看,都知道这不是轻松的事。
这时候,马总说话了:“既然是战略研讨,我也说几句。”
马总是少壮派,因为业绩特别突出,火速提拔起来的。
“这个经营就是要快,实业要快,金融也要快。”马总说:“不论是谁,都是为企业好,都是要快。”
“我想上马一个新项目,速度一定快,也希望成总支持我。”马总人快语快的说。
成总看了马总一眼,没说话。
钱总和孙总都看了马总一眼,意思是说:“我们这里资金都还紧张呢,有你什么事?”
会议一下子停顿了,过了一会,马总自言自语地说:“那这样吧,我先找人力资源小马经理再商议,优化优化。”
于是,战略研讨会就这样结束了。
战略研讨会结束以后,孙总并不满意,他找来运营副总老丁。
两个人又开始讨论上了。
原来,孙总本来想在战略研讨会上,讨论公司运营的重心是不是要进行转移?
成总说的公司基本是中低端客户,事务多,利润率低,孙总非常同意,他也非常想提高利润率,解决资金问题。
如果提高利润率,就必须要对于目标客户群体重新定位,定位到高端消费群体。
要定位到高端消费群体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高端消费群体的消费环境、消费模式和消费品类,这方面孙总他们并不占优势,这么贸然进入,成功率究竟有多高?会不会是升级***?
第二、如果孙总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那么,现有这些中低端消费群体的消费满意怎么解决?就撒手不管了吗?自己是从中低端消费群体起家的,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就这么把他们舍弃了,心中十分不忍。
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孙总,他非常希望在公司的战略研讨会上,与各位高管共同进行深入的研讨,可惜没有进展下去。
没办法,孙总只好找上自己的副手老丁,再次进行讨论。
“利润率低,”老丁抱怨说,“利润率太低了,兄弟们都憋坏了。”
“是呀!”孙总也发愁。
“这么低的利润率,一进一出,什么都干不了,”老丁说:“弟兄们都说我抠门,抠极了,采购不降三次价都不打算真心谈。”
“从创业起,”老丁说,“就没有手头松快的时候,什么都是紧巴巴的。人是越进越多,但是支出也是越来越大,真是省不出来,天天头疼,年年头疼。”
孙总也明白老丁的苦处,也知道一线员工的抱怨。
“我们想想怎么提高利润率吧?”孙总说。
“我们都已经是想了三五遍了,”老丁说,“能提高收入的地方,我们都想绝了,边角地,犄角旮旯,我们都想了。再要是挖面积的事,要么违规,要么要骂娘了!”
“我们往高端走,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孙总问。
“往高端走,当然是好。”老丁说,“但是,同行几家也都盯着咱们,我们一往高端走,我们的客户会不会就流失到同行那里?货比三家,现在的消费者明白着呢。”
“流失肯定会有流失,问题是流失多少?”孙总问,“我们的进账又有多少?能不能平?”
“这可估不准,不敢说。”老丁回答。
孙总的嘴使劲抿了抿,这其实最难回答的问题。
他感觉自己就像赶了一架牛车,在泥泞的地里艰难前行。其实,在成总在运营交给他之前,成总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成总更沉着、更淡定。
或许,在那时的成总看来,他自己就是一个赶牛车的,一生别无所图。
如今的成总变了,他满世界去听课,去学习,引入新名词,引入新思想,慢慢也开始追其模式,追求效率,追求速度了。
但是,在孙总实际的驾驭之下,孙总还是感觉这架牛车太沉重,并不是主观期望加快就能快的。
有的时候他到一线去巡视,看到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前来购物,他们逛的愉快,买的满意,他也很有一种成就感,虽然利润率低一些,做事辛苦些,为了这些客户,也值得。
但是,回到办公室,面对着财务报表,面对着领导的要求,面对着下属们的抱怨,自己又不得不重新思考。
关于成总的外出学习,孙总也有意见。
成总以前亲自负责运营的时候,一门心思在运营上,就想着怎么能把消费者服务好,各个区域完善,各个环节改进,真是事无巨细,操碎了心。
正因为成总这份心,团结了孙总这批人,也感动了无数消费者,企业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
后来,成总自己想放放手,出去走走看看,就把运营的各项事务交给了自己,然后到全国各地去参观、考察、学习。
成总热爱学习是好事,但是成总学回来以后,不管是不是能适用,统统先拿回来,准备让孙总他们试试。
家电巨头的先进经验、高级商学院的先进理论、国际连锁巨头的方法……成总一股脑的引进,他经常说:“出去看了才知道,自己以前是多么闭塞!原来,人家都是这么玩的,自己简直就知道傻干!”
不论是先进的理论,还是优秀的实践经验,孙总和同事们一下子被塞得太多,无法辨识,无法判断,到底哪些适合自己?
自己还好一点,还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学习体会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一线的员工可就吃不消了,他们本来就忙得团团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消化这些抽象的理论和那么完善的经验。
成总可不管这些,他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进步就不知道差距。”
道理当然对,也得适用、实用才行,才能出效果。
成总不管那么多,自己在外面拼命的学,也希望员工们拼命的学。或许,他当年就是靠这股劲头,把企业打拼出来的,他也希望员工们都具有这么拼的劲头。
在成总的带领之下,确实出来了几个拼命干并且拼命学习的典型,马总就是其中一个。
在所有的高管中,马总算是后起之秀,头脑活,速度快,深得成总赏识。剩下不多创业元老的蔡总有时候偷偷跟孙总说:“老了,我们这帮家伙迟早要让位给这些后生老虎。”
孙总也隐隐感觉出来这种趋势,他看到蔡总的处境,再想想自己的未来,也不禁一声感慨!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就在孙总和老丁讨论运营战略的时候,成总把人力资源小马经理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很想听听这位博士的意见。
“来,大博士,”成总开心的叫着小马经理,“给我说说你的看法?”
“成总,您是指哪方面的看法?”小马经理问。
“博士就是博士,看问题就是不一样。”成总继续欣赏地说,“哪方面?就是今天战略研讨会,钱总、孙总、马总的看法。”
“成总,”小马经理一听说是这问题,认真地说:“公司里的员工都知道钱总、孙总、马总就是三种风格。”
“行,说来听听。”成总看着小马经理。
“钱总的风格,就是理性,非常理性,出口就是理论、模型,”小马经理说,“就是人情味太少,太冷,员工们都不喜欢他。”
马总继续看着小马经理,点点头。
“孙总倒是蛮有人情味的,也很有号召力,大家都喜欢他,就是理论基础有点低,总是人情世故的,”小马经理说,“在以前还行,越往后走就怕越难。”
成总非常了解自己这位得力的助手,孙总一路跟着自己风里雨里,一步一步拼过来,身上有很多自己的影子。
“马总是后起之秀,就是快,人快话快,行动快,业绩也快,”小马经理继续说,“很热情,就是热情过度,一般人跟不上节奏。”
成总点点头,自己在刚刚创业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自己当年就是人快话快,行动快,业绩也快,自己也不管身边的人怎么说,就是想一门心思把事业做起来。
“那你觉得他们三个,谁说的更有道理?”
“这要看他们身处的环境、阶段和条件。”小马经理说:“也就是内涵与约束条件的一致性。”
“大博士,这是你的专业,好好想想。”成总鼓励说。
“三个人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企业的创立之初、发展壮大和未来,”小马经理说,“马总就代表了企业的创立之初的风风火火的精神,孙总就代表了企业发展壮大的稳重,钱总就代表了企业理性的未来。”
成总深深吸了一口气,异常欣赏的看着眼前的小马经理,流露出无限的满意。
“如果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三个人各自发挥,三个人应该都会发挥得很好。”小马经理说,“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三个人同时在舞台上跳舞,员工们就有点乱了,不知道该跟随谁了。”
成总点点头,这个苗头越来越明显了。
“钱总理论功底好,做事非常严谨,虽然员工们不喜欢他,但是他真的代表了专业,”小马经理继续分析,“孙总做事稳重,很懂人情世故,员工们很喜欢,但是毕竟专业性弱,可复制性太强,面对同质化竞争无能为力,长此以往企业的利润率会越来越薄;马总的人快事快,只有少数人能跟上,大多数人跟不上。”
成总没说话,凝重的点点头。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小马经理露出了自己的学术本色,说,“如果三个人的优点集合到一个人身上就好了,既有马总的火热的热情,又有孙总的稳重和人情,还有钱总的知识和理性,那就完美了。”
“小丫头,这可只是你的假设,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完美?”成总又为难又欣赏的说。
“我就是假设一下。”小马经理调皮地笑了笑。
“我倒是希望他们三个能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这样可以扬长补短。”成总说,“可是,谁知道这三个人见面就掐架,总是弄得收不了场。”
“人性,这就是人性。”小马经理点点头。
“企业经营真是一堆事,想把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整理好也不容易。”成总有些沉重的说,“理论上说,企业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要清楚,但是要一步一步落实,还真是不容易。”
小马经理点点头。
“闹得不好,短期、中期、长期还会打架,把一线的员工都给弄乱了。”成总说,“这个老师可没教,真是头疼!”
“理论追求的是规律的纯粹性,实践则是理论的具体化应用,”她知道理论和实践的区别,笑着说:“应用就是要活学活用。”
“是,活学活用,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成总为难地说,“到了这个关键节点,就没有人教了。”
过了一会,成总忽然想起来,问:“大博士,我们下个月去外地出席的管理论坛的案例写好了没有?”
“创业部分写好了,发展阶段还没有写好。”小马经理回答。
“唉!人家就想听第二部分,你再好好整理整理。”成总有点烦躁了。
“问题是第二阶段问题很多,写出来怕论坛现场的听众不卖帐。”小马经理为难地说。
成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长久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行政秘书抱着一堆传真进来,说:“成总,这些都是今天的传真。”
“看看,看看,”成总又无奈的说:“自己白手起家,一份一厘的积攒起来,多不容易,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那时找谁谁都不理。”
“可现在,好不容易有点积累了,各种关系就找上门来了,应接不暇。”成总一边说,一边指示秘书把传真放在桌上。
“各种会议、论坛、培训、赞助、出书、宣传……”成总头疼的说,“打的旗号是五花八门:财经杂志、商学院、行业协会……也是真假难辨,愁死人!”
“想去参加的活动吧,人家是闭门会议,”成总感叹着,“不想去的吧,一堆一堆的过来。我这儿可是薄利的活,一张一张传真纸还费我的钱,一分一厘呀!”
“自己内部各自为政,在外面又是纷繁复杂,”成总感觉有点累了,“办企业容易吗?人家在外面看着家大业大,指望着我这儿每一笔都是大手笔,但是这家大业大也是一分一厘积攒出来的,唉——”
成总长长叹了一口气。
过了好一会,成总回过神来,看着小马经理,问:“大博士,你有什么好办法?”
“成总,这不是理论。”小马经理为难的说,“在学校里,老师也没教,我们也没有研究过这个课题,企业的隐性经营成本对于大学者来说,题目有点偏。”
“企业的隐性经营成本?”成总反过头咀嚼着小马经理的这个词,又无奈的看着天花板,一句话也没说。
“企业的隐形经营成本?自己难道就被这个假老虎打败了?”成总的内心突然爆发出一个猛烈的力量,他回想起自己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艰难时刻,猛地坐起来,眼睛里冒着犀利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