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业务经理的群体力量是异常强大的,江总监不得不带着几个业务经理代表来找肖总。
肖总让财务拿着销售数据展示给这些业务经理代表看,清清楚楚的显示着订单数量、销售金额和利润情况,这些业务经理代表并不买账,纷纷说:“这样的订单在别的企业是挣钱的,为什么在我们公司不挣钱?肯定是我们的管理不行,成本控制不到位!”
有的业务经理代表还在抱怨;“精益生产白做了,越做成本越高!”
肖总被这些业务代表搞得也很烦,就叫常总带他们到生产线去现场看。
到了生产现场,这些业务经理代表并不看这些零碎堆积的原材料、半成品,也不听现场制造人员关于生产订单过于零碎的讲解,反复攻击生产成本太高,生产管理不得力,弄得制造现场的人员都很生气。
双方的语气都高起来,很快发展成为对常总的个人攻击!说是外来的和尚,不懂得珍惜,乱砸锅,乱开灶,要毁了企业的根基。
常总被这些人气得脸色铁青,但是他毕竟是从生产制造一线摸爬滚打出来,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他立刻组织、带领现场制造人员把这些业务经理代表统统轰出了制造现场,然后直接去找肖总。
这些业务经理代表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不肯善罢甘休,回到办公室召集了一大群业务经理,黑压压一群人围住了肖总的办公室,甚至有些业务经理高喊着“开除常总,保卫公司!”的口号,现场一片混乱!
江总监在现场拦也拦不住,劝也劝不走,急得直冒汗!
肖总听到门外的动静,打开门,对着门外的人群一阵怒吼。但是,这些业务经理依然不愿散去,坚持要开除常总!
肖总站在门口,挡住这些业务经理,怒气冲冲的打电话,叫人力资源万总监立刻带着工厂保安过来。
不多时,万总监带着十几个保安过来,把业务经理们与肖总隔开。
业务经理们依然不肯离开,纷纷叫嚷着要公司给个说法,都说自己是企业的功臣,企业不能卸磨杀驴!
万总监明白这些业务经理的心意,都是老员工,又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他一边安抚这些业务经理,说公司一定会考虑大家的利益和感受,一定会有处理结果,一边让保安们把业务经理们分开,不管软硬往营销部的办公室里推。
在万总监一软一硬的处理下,业务经理们也不再硬来,他们要求公司切实考虑业务人员的苦楚和难处,妥善处理,否则还会再讨说法。
万总监答应三天之后,给大家答复,业务经理们就慢慢散去,各自回到营销部的办公室里去了。
肖总气得脸色铁青,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恨恨的说:“失败!企业文化的失败!”
常总却很平静,坐在办公室喝茶。
“你怎么还坐得住?”肖总生气的问。
“很正常,以前过分强调利益的结果。”常总平静的说。
“不强调利益,这帮人冲得起来吗?”肖总说。
“是呀!白手起家的企业,不强调利益刺激,业绩做不起来,过分强调利益又被短期利益绑架!”常总说。
肖总烦躁的点了点头。
“各家企业有各家企业的难处,企业转型过程更是利益和感情大调整的过程,这种情况我处理过多次了。”常总说。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肖总问。
“还是要从企业到产业的提升。”常总说,“前段时间光顾了制造系统,忽略了营销系统了,今后还要考虑其他系统。”
肖总点了点头,又认真的想了一会。
过了一会,肖总让人力资源万总监过来,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工作还是有问题,老的文化挖得还不够深,一些不良的思想有了土壤,才会有今天的事情,你要带人把我们创业以来的重大事件再理一遍,把文化精髓再挖一下,都好好挖一挖自己的思想根源。”
人力资源万总监点头,说回去准备,同时,万总监又问肖总:“三天后给业务经理们一个答复,这个怎么处理?”
“我们晚上开个会,一起讨论一下。”肖总说。
到了晚上,万总监带着江总监来到肖总办公室,常总和夏总监已经在办公室里等他们了。
肖总一上来就把江总监狠狠批了一顿。
江总监觉得自己很委屈,说:“市场压力这么大,业务经理都在尽力做业务,今年的订单本来就比往年难拿,公司再出这样的政策,大家难免有情绪!”
“不是他们有情绪,而是你思想有问题!”肖总依然怒气冲冲的说。
“我从创业到发展,靠的是什么?”肖总自问自答地说:“靠的就是笨功夫,容易赚的钱不赚,别人现成的市场不抢。”
“为什么?”肖总继续自问自答:“不是我抢不过别人,而是利润率太低了,抢的没意思!”
“我白手起家的时候,一个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一天走一百多里,一走就走几个月,为什么?”肖总说,“就是因为那里艰苦,竞争少,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
“这些,你们都忘了吗?”肖总看着江总监的眼睛问,“如果没有这些思想和作风,我现在还在大街上挑着担子卖货,我哪来的企业,哪来的国际化梦想?”
“现在的市场环境是不好,但是你们前几年的日子过得太好了,过得太轻松了,都忘了过去的艰苦岁月!”肖总说。
“消磨了意志,也迟钝了你的思想!”肖总对着江总监大声说。
江总监这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我的哲学就是笨,聪明人的聪明都被其他聪明人的聪明抵消了,只有笨人的笨才不会被聪明人的聪明抵消,”肖总说,“但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笨人!”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肖总说,“你作为营销部负责人,在文化上的消退是非常可怕的!公司情况好一点,聪明人就钻进来了!还跑过来闹事!怎么不到市场上去闹事呀!”
“你现在就是太聪明了!”肖总毫不客气的批评江总监。
这时候,江总监羞愧得满脸通红,低下头,一声不吭。
“还说精益生产的工作白做了,我看是执行力的工作白做了!”肖总生气的说,“没有文化的根基,没有笨功夫谈什么执行力,谈什么战斗力!靠金钱刺激,只能培养一支雇佣军!”
江总监还是低着头,他不住的点头,他也知道怎么对待和处理这些闹事的业务经理们了。
“我们要从个人修炼到集体修炼,一刻都不能松懈!”肖总说,人力资源万总监紧跟着点头赞成。
三天以后,人力资源部宣布了结果。
第一、肖总主动让贤,常总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司事务都由常总决定,全力向着产业化进发;
第二、业务经理考核不仅仅是考核销售额,也考核利润率,两者共同决定业务人员的提成;
第三、公司全体人员重新学习公司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走向世界的愿景,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学习笨功夫闯出细分市场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两天中,江总监已经把大概的结果与主要的业务人员进行了沟通,有些老业务经理很了解企业的文化和风格,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些就是冲着提成来的,自然不愿意,但是看着公司和江总监的态度很坚决,也明白大势不可逆转,纷纷另谋出路。
还有少部分想走又不愿意走,就扭扭捏捏,弄得大家都不痛快。
江总监反复跟剩下的人讲了公司的价值观,讲肖总的笨功夫,讲企业走向世界的梦想,走向产业化的使命,这些内容对于这些业务经理来说,还是太抽象,难以理解,没有提成政策来得痛快。
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只有销售额、没有利润的订单注定是死路一条,再纠缠下去就是无理取闹。
万总监也介入进来,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宣贯和考核力度,一批有韧劲的业务经理逐渐脱颖而出。
这些有韧劲的业务经理紧盯行业中高端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企业的研发和技术特点,拿了不少订单,闯开了一条道路。
不久,常总又召开了全体制造干部的大会。
在会上,常总说:“产业化,才是制造业的明天,而提成制、计件制这些单纯是经济刺激的方法是不能够实现产业化的。”
“一个工人纯粹就是打工的心态,对待产品就像是对待金钱,干一份得一分,这样的心态是干不好制造业的!”常总说:“我们引入精益化生产,但是我们没有深入到企业的文化层和制度层,仅仅停留在方法层,这样的精益生产能生根吗?”
“产业工人就是要把产品的质量视为个人的尊严,视为制造人的生命,才能真正走向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精益化制造。”常总说。
“我们生产制造领域的干部,不能仅仅把工人视为打工的,”常总说,“我们要把工人当成产业工人,培养他们的荣誉感、使命感,让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光和热挥洒到产品当中去。”
“我们要把这些工人培养成技工、生产技师,甚至是高级工匠,”常总说:“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人队伍才是从内心热爱制***护产品的产业工人!”
制造系统的干部们很喜欢常总这种扎根于现场,立志于产业的领导,看到常总这么关心工人,培养工人,大家都很高兴,很高兴自己的制造系统又要上新台阶,于是大家纷纷鼓掌。
随后,人力资源部万总监宣布了制造系统技工培养方案、技师评选办法,对于工资水平都做了调整,并且对于评选为高级生产技师的工人可以入住公司新盖的人才宿舍楼。
各级生产干部顿时欢腾了!大家感觉企业真是不一样了!真是在产业化方面动真格的了!
常总又讲了一下“笨功夫”的文化和价值观。
“我是很认同笨功夫的价值观,”常总说,“做制造就是要有这种笨功夫,细节,反复的追求细节,制造才能越做越好!”
“很多制造企业品质和工艺提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动了,并不是他们的方法不对,而是他们没有这种忠于细节的笨功夫。”常总说,“既然我们要走向产业化,未来要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必须有这种笨功夫!”
“我们下了笨功夫,领导不认可怎么办?客户不认可怎么办?”有制造干部问。
“只有客户不认可,没有领导不认可!”常总说,“如果领导不认可员工的笨功夫,这样的领导就该滚蛋!”
制造干部们迸发出愉快的笑声。
制造系统的大会很成功,各级干部和基层员工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家感觉到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在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制造标准和工艺上,大家的态度更加细致,操作人员的操作更加谨慎,制造的质量明显得到提升!
由于制造质量的提升,也为销售提供了强大的力量,业务经理也渐渐感觉到自己的业务比以前好做了。有些业务员开始感觉到常总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改变,回想起了自己曾经对于常总的误解和攻击,他们感觉到很羞愧,甚至有的业务经理私下里偷偷到常总的办公室给常总道歉。
常总也没有追究什么,他也理解这些人的心,就简单嘱咐了几句:“眼界放宽一些,人生更历练一些。”
然而,在没有人的时候,常总也会闭上眼睛,回想起自己曾经主持过的各类变革,那些眼睛里只有现钱的人的种种作态,他会深深叹出一口气,然后又投入到紧张的业务改进中。
制造系统的改善促进了销售系统的改善,而销售系统的改善又对研发系统提出了更直接的要求。
研发夏总监依然在兢兢业业的组织研发工作,人力资源部新招进来十来名研发人员,需要对新手进行指导,让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直接进入产品开发的项目。
沈工和德国专家施劳德的技术讲解需要夏总监带头学习、消化,将这些国际的研发理念和国内研发经验进行不断的细致学习、体会、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再体现出来。
沈工和施劳德也会对研发人员的新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直接的指导,从新产品的立项、产品的定位和设计构思、开发架构和结构、结构的优化和打磨、细节和工艺的处理……两位专家都会很认真、细致的讲解,研发人员也在很认真的学习,但是确实像老贺说的那样,新理念、新技术的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老研发人员之间也会有磨合问题,需要夏总监出面进行协调,然而在那位新引进的知名学府的博士与夏总监之间似乎也存在磨合问题,夏总监就感觉到有些无能为力了。
那位博士专业基础很扎实,事业心也很强,就是姿态太高,每次走路都是急匆匆的,对人也是爱理不理的。
夏总监对这些并不在意,但是,研发部的研发人员可是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发人员认为大家都是在从事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事,对于技术都是懂的,犯得着这么牛气冲天吗?
有的研发人员透露说那位博士对两位专家都不够尊重,认为两位专家的设计理念也已经落伍了,只有自己才掌握最新的设计理念、明白最新的技术方向,说到这里,这些研发人员都有些生气。
有的研发人员直接说:“这位博士,就是情商低!”其他研发人员顿时挤兑说:“你自己不也是搞研发的,不也是情商低?”
大家顿时不说话了,研发人员们还是感觉到这位牛气冲天的博士给自己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
对于这个问题,夏总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自己也是一门心思钻到技术里了,真不知道出现这么一位技术大神该怎么办?
夏总监也不想去找人力资源的万总监,他知道万总监是处理这些问题的专家,去找万总监这个问题肯定能解决,但是万总监肯定就此为突破口,为他的统一管理铺路,把他的管理想法延伸到了研发部。如果那样的话,研发也就不会再是研发部,可能就是执行部了。
有的时候,夏总监甚至会想这位牛气冲天的博士就是万总监刻意安排的,以此来打压自己,让自己把研发部纳入到万总监的那一套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当中。
这时候,夏总监想到了新引进的这套研发管理体系,这套系统非常好,的确可以解决他与人力资源万总监之间的问题,但是这套系统太复杂了,对于万总监而言,只会让他困惑和烦躁,最后又退回只关注结果的老路。
想到这里,夏总监叹了一口气,想了想自己的开发任务和技术难题,他还是打算钻进自己的开发任务里去了,那里才是他的乐园,也是他逃离复杂人际的唯一机会。
然而,现实似乎来这点仅有的宁静乐园也不打算给他,人力资源万总监又约了顾问们进行交流。
经历了处理业务经理集体闹事的过程,万总监在其中立了大功,他的销售额、利润、收益的组合考核奖励办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对自己的这套办法深信不疑。
但是,他依然对于研发部的独立很耿耿于怀,这有些脱离了整个公司的整体管理,他很担心会失控。
“顾问们,你们好!”万总监见到顾问们还是很开心的,公司的‘逆市聚焦投入’的总体发展战略还是比较成功的,顾问们在其中也起了做大的作用。
顾问们也都友好的回礼,他们也不知道万总监约自己的目的。
“上次贺老师提出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之间的比例关系非常好,”万总监说,“我们以前也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引进了沈工这样的国内一流专家,又引进了施劳德这样的一流国际专家,就以为万事大吉了,”万总监说,“在研发人员的配套配置上严重不足,研发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经过了贺老师的提醒,我们肖总及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万总监继续说,“在沈工和施劳德这样的高级专家周围重新布置了研发人才队伍,基本是一比十。”
“不可否认,引进这两位高级专家,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本身就是不小的负担,”万总监坦诚的说,“再配套上足够的技术消化人才,我们的压力是极其巨大的。”
“作为人力资源负责人,我深知企业为此承担的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风险,”万总监继续说,“我们以前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现在为了这两位高级专家,我们可是下了血本,一人一岗,甚至是多人一岗。”
“甚至是多人一岗……”万总监又重复了最后一句,作为跟着肖总白手起家的他,精算人力资源的成本的时候,确实有些舍不得。
“你们的研发效益呢?”老贺问。
“目前是不错,在两位高级专家的指导下,这二十个研发人才确实发挥了二十个研发人才的作用,”万总监爽快的回答,“甚至是发挥了三十个研发人才的效能,从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来说是很合算的。”
老贺点了点头,说:“这是统计规律,符合规律的投入肯定会发挥价值。”
“是,确实是符合规律,我们的研发速度和水平都在直线上升,从销售额和客户的反馈都可以看出来。”万总监说,“但是,我还是有疑虑。”
老贺听了万总监的话,就看着他,期望他继续说下去。
“我对于研发管理的可控性还是有疑虑,”万总监说,“我们研发人员增加速度太快了,虽然从研发效益来说,还是不错,但是具体管的怎么样?我们并不太清楚,我们也不了解研发未来会怎么发展……”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老波问。
“你们也应该知道我们又引进了一名博士,”万总监没有直接回答老波,而是说起了那位知名学府的博士。
“那位博士功底好,技术强,事业心也强,”万总监继续说,“在他的带领下,也开发了相当不错的新产品,技术也很新,市场效益也出来了。”
顾问们都不说话,等着万总监说。
“顾问们,你们是专家,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判断一下,哪一种研发管理的模式更适合我们?”万总监。
“你的问题可以更具体一些吗?”老项问。
“是这样,”万总监看着顾问们的眼睛迟疑了一会,才说:“我们现在的研发总监夏总的学历并不高,所以需要配置很多的研发人才,而新引进的博士的学历是博士,只需要很精干的研发队伍就能出成绩。”
顾问们这时候才听明白万总监的意思。
“那你对我们那套研发管理体系了解吗?”老贺问。
“你们那套研发管理体系,我都已经看过几次了,我还是觉得太复杂了,运作起来很困难,”万总监说,“远远不如我们的销售额、利润、收益的方法简单好用。”
“这套研发管理体系表面看起来很复杂,却可以把各种类型的人才都用好。”老贺说,“尤其是技术上很专的人可以作为技术专家,其他的专家可以成为研发管理专家。”
“还有专职的项目经理、开发经理、产品经理、制造专家、工艺专家,这些人共同组建,成为高效的研发团队。”老项补充说。
“不论怎样的技术专家都需要专业深度,”万总监说,“而现在的研发负责人都没有读过大学!我实在是担心!”
这话一出,老波和老项都很吃惊,在他们看来,技术开发还真是有教育基础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必须的。
老贺也犯了难,这样的教育基础能担当得起企业走向世界的技术研发重任吗?
万总监从顾问们的表情,看出来自己的这一招的确起作用了。
“顾问们很专业,也请顾问们帮忙想一想,做研发需不需要必要的学历?”万总监说。
顾问们没法回答万总监的问题,他们终于开始想起刚到厂区看到的那句话:“不看学历不看资历,多大能力多大舞台。”
然而,现在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顾问们带着这个问题从万总监那里离开,他们一边回顾着对夏总监的认识,一边决定去看了一下研发夏总监。
然而夏总监非常敏感,他从顾问们的眼神中就明白了是什么回事。他没有辩解,而是把自己缩起来,埋在自己的研发事务当中。
顾问们心情沉重的回到住处,大家也在尽力思考夏总监的思维、教育基础、专业能力是否能够承担起这家企业从技术上走向世界?
在他们看来,夏总监年轻、勤奋、悟性强、肯钻研,是一个做研发的好手,但是,毕竟现代教育体系是一层一层的进行知识积累的,局部的自我钻研、知识积累与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万一出现了巨大的知识空缺,对于现代高技术企业的研发竞争而言,将是巨大的缺陷。
这一巨大的风险,顾问们不得不考虑。
从感情上说,顾问们很喜欢夏总监,也很欣赏他默默坚持、深入钻研的作风,但是这毕竟是涉及一家企业深层次竞争的核心要素,顾问们很谨慎。
“我知道国际上有些高技术企业的研发管理专家曾经是学历很低,但是他们经过努力,考取了很高的教育资质,”老波说,“比如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的技术总监,就是从中专起步,考取了本科、硕士、博士。”
“你说得对,曾经是学历很低,但是后来考取了足够的教育资质。”老项说,“他们由此接受了全面而系统的专业技术教育,打下了全面的技术基础。”
“虽然这家企业的用人策略很大胆,不问学历不问资历,为夏总监这样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很好的舞台,”老波说,“但是,对于现代技术竞争而言,这些是不够的。”
老贺的脸色也很沉重,他知道对于现代技术竞争而言,短期的成功并不代表长期的成功。
“如果这位夏总监愿意去接受高等教育,接受系统而全面的技术教育,”老波忽然提了一个建议,“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一边是这么繁重的技术开发工作,一边是繁多的技术课程,又花时间又辛苦,”老项说,“不知道夏总监自己是怎么考虑的?”
“西方先进国家也有实践资历抵扣学历教育年限的处理办法,”老波介绍说,“比如说两到三年实践经验抵扣一年的教育年限,但是基本的学历教育还是有要求的。”
“从实践能力来说,夏总监做一个优秀的技术开发人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老贺说,“但是,这毕竟是关系一家企业全盘的技术实现的关键人才,不能不慎重!”
顾问们都点了点头。
“我们去问问夏总监吧,听听他的意见?”老波继续建议。
大家都同意。
在研发部简陋的办公室里,夏总监接待了顾问们。
顾问们的关心让夏总监很满意,谈到高等技术学历教育时,夏总监回顾了自己曾经的经历。
那时的夏总监就有机会保送读大学,但是他自己放弃了,选择了通过实践继续积累知识,同时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里。
前几年,他一直都是专门的技术开发人员,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好的实现。自己的开发工作很有成效,自己的知识积累也很满意。
后来,公司领导肖总看到他热爱技术、专心钻研,就把他提拔到了研发总监的岗位上,他就开始感受各种压力和挑战了。
“技术再难,我都不怕,”夏总监说,“没日没夜的干呗,但是管理确实有很多的复杂因素,不是我能够控制的。”
“原来你也是被动的成为了研发管理者?”老项问。
“是的。”夏总监坦诚的回答。
“你是更愿意成为一位技术专家,还是一位研发管理专家?”老项追问。
“没有疑问,肯定是搞技术,单纯。”夏总监爽快的回答。
“那你和肖总谈过了没有?”老波问。
“我都和肖总谈了很多次,”夏总监害羞的说,“但是每一次都被肖总否决了。”
“为什么?”老波追问。
“肖总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坚决。”夏总监说。
“那为什么万总监不找肖总谈呢?”老波问。
“万总监有自己的想法,他自己说:总是在帮肖总堵漏。”夏总监无奈的说。
顾问们听了这话,不说话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万总监确实是这么干的,而且干的还挺有成效。
过了一会,老波说出了自己的建议:“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再去读个高等教育的学历?”
听了这话,夏总监深深叹了一口气,说:“如果要这样做,我当年直接报送大学就完了,现在不是又走回头路、吃回头草吗?”
顾问们听到这话,都笑了,原来单纯的夏总监是卡壳在这里了!
老波憋住笑说:“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的你只是想做一个普通的开发人员。”
“现在,你是企业的研发领导,现在对你的要求更高了。”老项说。
夏总监明白顾问们在说什么,开始思考起来。
顾问们又进行了一番劝说,夏总监是个明白人,他也明白自己以前针对问题的积累性的学习与研发管理需要的全面系统性的知识基础的不同,答应自己会去获得一个专业的技术类的高等教育资格。
顾问们很开心,因为从勤奋程度和能力来说,夏总监获得一个高等教育资格并不难,重要的是他要意识到系统性的教育基础对于新的研发管理的重要作用。
夏总监同意去获得一个高等教育的资格,他调整了自己的时间计划,把工作、研究和学习的时间重新进行了安排,也报名参加一所重点高校的继续教育考试。
这样的话,夏总监更忙碌了,他的日常交流更少了,闷头在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研究、研发管理体系的改进和推行、高等教育的考试复习当中。
这件事慢慢传到了肖总那里,肖总把顾问们找了过去。
“专注、聚焦、傻干,”肖总说,“非常好!我这里就是要有一种傻子精神!就是要下笨功夫!”
“我们不仅仅是要在制造上下笨功夫,在营销上下笨功夫,”肖总坚定的说:“也要在研发上下笨功夫!难的事情坚持做,做到的事情反复做,反复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我们就成功了!”
顾问们都在点头。
“问题是我们不能说空话!”肖总看着顾问们说,“很多企业提的口号很好,比我的口号还要好,但是就是不落实,找理由、找借口推脱,结果企业发展不起来,找市场的原因,找员工的毛病。”
“那样的企业就是有病的企业,是欺骗!”肖总说,“不管是羞答答的欺诈,还是赤裸裸的欺骗,都是骗子!”
“我也曾经上过当,被人骗过,”肖总沉重的说:“深深的痛苦过,才知道不能跟不知道耻辱的人讲道理!”
顾问们惊诧于肖总的坦诚,老波是深有同感,他不禁也在回想自己的一些痛苦记忆。
“只有实干才能区分出骗子和用谎言粉饰的人!”肖总说,“我们就是要搭建一个实干、傻干的平台,让愿意实干、愿意傻干的人进来,拼命奋斗!”
顾问们被肖总朴实的话所打动,再回想起这家企业曾经空阔的厂房和简陋的设备,不禁为肖总的精神所感动。
“我们这里不注重学历、资历,”肖总说:“实干、傻干的精神就是我们的入门证。”
“在美国有爱迪生,在中国古代有鲁班,”肖总说,“我们也希望有中国的爱迪生,现代的鲁班,现代的研发专家,现代的能工巧匠。他们这些杰出的发明家、能工巧匠,也都没有令人羡慕的学历,但是愿意钻研、苦干,最后都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说到这里,肖总停了下来,看着顾问们。
“但是,你们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肖总继续说:“在新的起点上,需要有新的标准和要求!”
“尤其是你们正在帮我们推行的先进研发管理体系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肖总说,“在实干、苦干、傻干上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不能排斥高学历人才,要让各类人才在这套先进的研发管理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的,用系统化、体系化的苦干、傻干,获得更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实现持续成功!”老贺回答说。
“妥了,通了。”肖总开心的说,然后就客客气气的把顾问们送走了。
研发管理体系转型升级的项目结束了以后,过了两年,夏总监获得了高等学府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同时,他还编写了一本专业机械技术的书,把自己多年以来的研发经验按照高等教育的学科目录和逻辑整理出来,这本书在基层技术人员和现场制造工人中大受欢迎!
万总监依然在大力的、主动积极的、未雨绸缪的为肖总堵漏,对于他,大家也是爱恨交加,又觉得企业也缺不了万总监这样的人。
企业的‘逆市聚焦投入’的战略越来越发挥作用,产业化的基础管理在常总的推动下越做越好,新引进的先进设备也陆续到位,极大的提升了机械产品的制造品质,对销售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研发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博士开发的新技术产品和夏总监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以技术新、结构巧、做工精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在国内市场越卖越好,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成为细分市场的新秀。
当从事机械出口的业务经理们站在国际机械行业大展的站台上,接待各国的机械进口商时,他们不禁在怀疑:自己怎么会站在这里?
他们这个新的舞台上重新认识肖总的笨功夫和傻干精神,禁不住回想着企业曾经克服的千难万险,历尽的千辛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