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把他在东南沿海巡视的情况以奏疏形式向嘉靖皇帝作了详细汇报,明世宗御览后十分高兴并给予褒奖和一些赏赐,海瑞叩谢离宫。
一日,广西指挥使陈辉派人将一份紧急战报送往朝廷,战报称交趾国派兵大举进犯广西边境(镇)南关,边关的形势骤然吃紧,当地百姓为躲避战乱纷纷逃亡他乡,将土们军心涣散,请求皇上速派大军救援。
接到边关战报后,嘉靖皇帝召开了御前会议商讨退敌策略。首辅徐阶提出“以打促和“的方案,这得到张居正等大臣的赞同,明世宗则认为,派大军远征,劳师动众,靡费库银,不可用兵,力主讲和。嘉靖扫视了群臣一眼又问道:“众爱卿,有谁愿意担当讲和重任,宣抚交趾国?“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殿里鸦雀无声。平日里,满朝文武,人人皆称忠义,可有谁真心为黎民百姓着想呢?海瑞见无人敢接这副担子,急忙上前启奏道:“陛下,我愿意前往交趾国讲和。“皇上又惊又喜地说道:“海爱卿,说说你的想法。海瑞从容答道:“回皇上,我是琼州人,熟悉番地风土人情,与番人口音相近。到达交趾国后,我当见机行事,前往交趾宣示圣谕,力促和谈。“皇上一心想着修道,哪会下决心打仗?海瑞自告奋勇去解边关之危,忠君爱民,令嘉靖龙颜大悦,他欣然准奏。随后颁布一道圣旨,加封海瑞为兵部侍郎,任命其为钦差,迅速动身赶赴交趾国,务必宣抚退兵,另外还赏赐海瑞玉带和一些金银,以示鼓励。
赏赐交趾国的礼品有:敕书、银玺、玉璧、金杯、绸缎若干。
海瑞领旨谢恩,带着随从启程前往边关。
交趾,我国古地名,先秦时期,它起初的范围为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秦朝时,由**在此设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东汉时,交趾更名为交州。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对交趾等三郡实施行政管理。据传安南国的男女很早就有同河沐浴的习俗,所以它又称“交阯“。
公元906年,安南鸿州贵族曲承裕获得唐朝朝廷的认可,唐朝**授予他节度使的职务,曲节度使在**(今越南河内)修建衙门,这样曲承裕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公元930年,南汉高祖刘岩下令将安南政权收归**。刘岩是个迷信的皇帝,他有个业余爱好:算命。平时很喜欢看《周易》,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自认为是天上的龙,因《周易》里有“飞龙在天“的说法。就连后来的《明实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朱元璋出生的那天夜里,他家红光满屋,邻居以为失火,他们纷纷拿来水桶、脸盆之类的工具前来救火……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真龙天子下凡,自然界就会出现异常现象:刮大风啊,下大雨啊等等。
刘岩这个迷信的君主,一遇到决策的大事,就求助于算卦,再根据卦象预知吉凶。
公元937年,南汉管辖下的交州发动军事政变,安南当地有个叫吴权的贵族带兵发动武装叛乱,叛军很快攻占交州,他自封为节度使。
刘岩立即任命他的儿子刘洪操为交州王,他事先算卦得到神灵的启示:刘洪操是龙子。刘岩对此深信不疑,于是派“天兵“攻打吴权的叛军,没料到刘岩的儿子刘洪操平素养尊处优惯了,对打仗一窍不通,他骄纵、固执,根本听不进部下的正确建议。
当他和卫队在撤退时,他们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不幸遭遇叛军的伏击,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
听到这一噩耗,刘岩如五雷轰顶,他不禁哀叹:老天爷要惩罚我刘岩,这是不祥之兆啊。“于是,他下令撤军,竟放弃了收复交州的计划,这加速了安南的独立。
公元939年,吴权逐步摆脱中国的控制,建立了吴朝政权,从此,交趾告别了中国统治时期。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册封交趾郡王,交趾郡王被列为藩王。
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官员前往安南国,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由此可见,安南国(今越南)在历史上是我国的附属国。
明太祖洪武年间,朱元璋册封安南国王陈氏,双方须遵守协定:安南每年要向大明朝贡,但安南国王继位必须征得大明**的同意,否则将视为非法。
在建文帝时期,安南国内发生政变,胡汉苍带兵推翻了陈氏政权,国王被杀,他的弟弟陈天平流亡老挝。大明王朝对这一惊天的秘密并不知情。
永乐元年,安南国王按惯例派人前来朝贺,如同今天XX新当选为总统,他国领导人致电表示祝贺,属外交礼节。
朱棣的政治嗅觉灵敏,他发现安南国王换人了,由陈氏变成胡氏,明成祖向朝贺的使者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使者解释道,陈氏没有后人,胡汉苍是陈氏的外甥,即合法的王位继承人。朱棣听后,觉得有道理,没再追问。
朱棣传旨赏赐安南国王一些金银、玉器以及丝绸等,又派官员到安南核实情况。
朱棣派出去的官员煞有介事地在安南探访了一番,回来报告说情况确实如此。朱棣对此不再怀疑,决定册封胡氏为国王,在他看来,只要安南国王按时朝贡,谁当国王并无太大差別。
永乐二年,朱棣的皇宫突然来了一位神秘客人,他是安南王陈氏的旧臣,名叫裴伯耆,此人非常忠诚,向明成祖哭诉了安南王陈氏被杀害的事实经过,这时,安南国王陈裕宗的弟弟从老挝辗转来到明朝宫廷揭穿了胡汉苍篡权的阴谋,胡氏派来的使者当面认错且态度很好,表示愿意迎接陈天平复位,明成祖对来使的做法很赞同。朱棣很快派吕毅、黄中率五千明军护送陈天平等回国。
当吕毅一行人跋山涉水来到芹站(今越南的河北省北部)时,遭到安南国士兵的伏击,这里山势陡峭,此时天突降大雨,再加上雨雾迷蒙,地面泞泥,于明军十分不利。山间喊杀声四起,吕毅、黄中指挥明军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他们并不与明军纠缠,迅速突入明军中部,当场杀死陈天平,吕毅等人只好无功而返。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朱棣派张辅(“靖难“名将张玉之子)统率大军,一举平定胡氏叛乱。第二年,明成祖下诏书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行省)。到了嘉靖时期,明朝对安南国的政策是“军事震慑和政治瓦解“。
由于边关军情紧急,海瑞一行昼夜兼程,“万里赴戎机,老山度若飞。“他视国家的安危为自己的生命,纵有千难万险,也毫无畏惧之心,越是艰险越向前。
海瑞将嘉靖赏赐给安南国王的礼品妥善地放在馆驿里,立刻和广西指挥使等将领在衙门商议军情。
当时悲观失望的阴影笼罩在边关将士们的心中,南宁太守忧心忡忡地说:“南关关隘已被围困多日,守关的人日夜盼着朝廷早日派兵增援,城中粮草难以为继,安南叛军却攻势不减,如今城池危如累卵,连望海钦差早定破敌良策。“
海瑞听完了太守的一席话,成竹在胸的他安慰道:“安南虽兵多势众,却长途奔袭,因我明军坚守不出,故敌人不能速战速决,犯了兵家大忌。只要我们想方设法暗中将粮草运进城里,就一定能振作士气,等敌人久攻不下,粮食已尽,我们的援军一到,城中将士奋力追杀,几路大军会战,‘宜将剩勇追穷寇',定能大破敌军,在我大明获胜的情况下,我们再向他讲和,以圣旨宣抚,才能使安南归顺,解民于倒悬,边境安宁。“
大家听完,这才稍微放下心来,但还免不了担忧,因海瑞并未带来援军。
海瑞在馆驿住下后,亲自带人查看地形,了解民情。他又命广西巡抚安排精明强干的士兵设法给守关的将士送去粮食以解决燃眉之急。士兵们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乘着月色从后山的一条羊肠小道秘密运送粮食,关隘内的将士们由此信心大增。而城外的安南叛军久攻不下,开始泄气。
几天来,海瑞一直在苦苦思索一个这样的问题:东晋的祖逖,就是闻鸡起舞的那位仁兄,面对没有一兵一卒,没有武器铠甲的巨大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矢志不渝,积极收复失地。海瑞受此启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一边要求广西巡抚动用库银和粮食招募流民返乡,他一边要求士兵严格训练。接着他命手下人遍地贴上告示,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云南、贵州、广东各省巡抚须以十天为限,迅速调集三十万大军向广西南关集结,带足武器、粮食,随时准备和安南开战。此举尽管虚张声势,动静却很大,确实对安南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广西巡抚和南宁太守的精心组织下,民兵数量不断增多。海瑞亲自带领民兵于夜间燃起火把,在防区击鼓呐喊,声闻十几里,攻打关口的安南士兵日夜不宁,无心恋战。
一天,海瑞指挥上千人的运粮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南宁方向前进,并对外宣称是给将不久要齐聚广西边境的各路大军储备的,安南奸细打探这一消息后喜出望外,他连忙报告了攻打南关的主帅,主帅大喜,他正为缺粮犯愁,真的是天上掉馅饼,就命大队士兵前去截粮。安南士兵见到粮食,个个两眼放光,如同遇见了金元宝。他们不顾一切地冲过来抢粮,海瑞命明军士兵故意扔下一些粮食作诱饵,然后仓惶逃走,其余士兵扛着粮袋在山间、树丛和安南叛军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明军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崇山峻岭到处奔跑,一步步将敌人引诱到主力军的伏击圈。
当敌军发现中计,但为时已晚,明军的火枪齐鸣,喊杀声响彻山谷,敌人猝不及防,打死打伤者,遍地都是,有跪地求饶的,有慌不择路而掉进陷阱的,除极少数失踪外,大部分被活捉,,这应验了俗语“偷鸡不着蚀把米“,海瑞命士兵打扫战场,将俘虏押送回军营,经查证核实,被俘人员中有一名安南副统领,海大人吩咐要对其加以优待。此次战斗,明军死伤三百余人,安南叛军被歼灭三千多人,明军凯旋而归。
从古自今,我国的边境线上总是摩擦不断。
这自然让我们联想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越反击老山战役血腥惨烈的一幕幕场景。1984年老山之战,是继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继续,其战争的残酷超出人们的想像。
老山位于中越边境,明朝归广西管辖,今天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境内,它横亘于中越边境12号和13号国界桩之间,老山主峰海拔1400多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中越双方对此地都极为重视。
从1979年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越方无视我国**的多次警告,秘密派兵悍然侵占老山并布署了严密的火力网,然后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
1984年4月,我成都军区14军40师和炮兵部队的12个连及4个坦克连,奉命参加反击战。
4月27日,中越双方在1072高地展开激烈的炮战,阵地上到处都是弹片划过的呼啸声,到处都是刺耳的爆炸声,敌军士兵在排山倒海般的火海里成片地倒下,血流成河。
这时,我军负责穿插任务的一营指战员因地形复杂,环境恶劣,敌军炮火猛烈,行动一度受挫,但我军仍然顽强地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做到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离战场,为最终夺取老山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7月28日,惨烈的战斗打响了,我炮兵部队接到命令,万炮齐发,越军士兵随着隆隆的炮声飞向天空,我军的机关枪、***发出了怒吼,阵地上的越军像枯死的野草,成片地倒下,还活着的越南士兵仍负隅顽抗,像晒干的鱼,破衣烂衫,有的鞋也没了,到处是残肢断臂……越军3700余条生命消失了,而我军也有630多位烈士血洒老山。
战斗结束后,战场上越军尸体太多,我方通知越军50人以下,打红十字旗,不准携带任何武器前来收尸。然而他们不打算收取同伴的尸首,反倒像是来复仇的。越军来了大约八十人,不打旗,竟架着高射机枪向我方阵地走来。我炮兵经请示,用猛烈的炮火打招呼,顿时越军灰飞烟灭。最后,我防化团战士只好用*****焚尸,让这些冤魂魂归故里。
自从海瑞派精兵截获了安南的军粮以后,安南攻关主帅更加焦虑不安,士兵们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不免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个个想着退兵回家。这时,偏偏主帅病倒,军中无粮,各营士兵互不相顾,连夜奔逃。
海瑞接到探子密报,立即点齐各路人马,乘势追击,“礼送“安南“主帅归国,数万大军一触即溃,纷纷夺路而逃,降者无数,明军大获全胜。
安南国王得知大军溃败的消息,不禁仰天长叹:现在国内灾荒不断,军心不稳,如果明朝大军乘势攻击,祖宗基业将要毁在我的手里,不该轻启战端!
国王见主帅带着一群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并未责备他们,而是好言劝慰了一番,众人自然对国王感激涕零。国王说:“这次兵败主要责任在我,不该贸然下令与明朝开战,今后我们力求自保。“主帅也作了自我检讨,又将明朝海瑞要前来招抚的事情说了。国王听了眉开眼笑,高兴地说:“这正合我意,我家先王曾受大明皇帝封赏,我愿归顺大明,与他讲和,从此各守疆土,互不侵犯,让士兵不再受那征战之苦,让百姓安居乐业。“
安南国王马上修书一封,愿意归顺大明王朝并谢罪,然后命心腹之人将信送给海瑞。
按照双方约定的时日,海瑞由广西指挥使亲自带大队精兵护卫,带着御赐礼品、印信从边关动身前往安南。
安南国王在主帅的护卫下前来迎接明朝钦差大人海瑞。
国王设宴款待海瑞一行,席间海瑞谈笑风生,主客推杯换盏,突然,国王随从发问:“海大人,你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个故事以助雅兴?“海瑞面带微笑,略一思索便侃侃而谈:“话说我战国时期,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昭王手下有个名叫苏代的人,他智勇双全,愿替燕王去劝阻赵惠文王。苏代见了赵惠文王并未正面提出自己的要求,却讲了一个小故事:他曾经过易水时,看见一只河蚌爬上河岸,晒太阳,恰巧在此时,一只鹬鸟用嘴想啄食它的肉,河蚌也不甘示弱,猛然箝住了鸟的喙。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看你怎么办?’河蚌针锋相对回敬道:‘今天出不来,明天出不来,只剩下死鹬。’它们互不相让,后来它们均被路过的渔民擒获。赵惠文王听后,立刻下令停止进攻燕国。“
安南国王听后不停地称赞:“钦差大人讲得好!您不愧是大明王朝睿智的贤臣,请您转奏嘉靖皇帝,我决心化干戈为玉帛,重修旧好,以保两国边境的安宁。“海瑞说:“我一定代国王转达,至于贤臣我愧不敢当,我只是一个明朝普通的官员,比我有本领的文臣武将不可胜数。安南国王听罢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海瑞又因势利导,义正辞严地指出:国家无论大小,将士当用命国事,保境安民,抵御外侮,做到有备无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是到了万不得已才会用兵。你方无故发兵攻关,我大明原本调集大军征讨,但战事一开,必使双方百姓饱受征战之苦,我皇不忍杀戮,特遣使与贵国讲和,罢兵息战,让两国百姓共享和平。“
国王随后与海瑞达成共识,海瑞当众宣读了圣旨并将御赐印信和礼品授予安南国王,安南国王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