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上):阚泽密献诈降书
这回曹操吃了黄盖假投降的亏,虽然史实并非如此。
但曹操确实用了不少从对方阵营过来的人,一生受益不尽,这是他事业成功的一条很重要的用人之道。在他麾下,谋士如贾诩、袁涣、田畴、王修,将领如张辽、张郃、臧霸、文聘,都是被他降服过来的文臣武将,在曹操建功立业、南征北战中,曾为他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啊!
他的人才政策,在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的《求贤令》中:“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已经表示出他的独特见解,不同于所谓的什么门第、出身、成分、阶级路线,以及什么立场、态度之类条条框框,他就认准一条,“唯才是举”。
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进一步阐发了他的这种不拘一格的干部路线。“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人才济济,这是他在三分天下的局势中,始终兴旺不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凡一个朝代,用人疑人,猜忌防范,举措不定,百般禁忌,如明代崇祯辄废大臣,换来换去,那气数也就差不多了。同样,以佞己为德而量人用才,在一个国家,必为凡庸无为之君;在一个单位,定是碌碌低能之辈,于是,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徒,便被他们一脸正经地护之曰立场坚定云云。这些用人之人,非但不敢比之曹操之不拘一格,唯才是用;也不敢比之刘备之真诚相待,推心置腹;甚至不能和刘备的儿子阿斗比,他虽然也近小人,远君子,但至少没有把诸葛亮干掉,这就显得他比某些孤家寡人,多一点容人之量。
清人赵翼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曹操采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才政策,因而在三国鼎立状态下,一直处于强势。
挟天子以命诸侯,一直是当时的曹操,和成为历史的曹操,一条铁板钉钉的罪状,其实曹操到了三国鼎立以后,汉献帝已是一张不起作用的牌,但他始终没有迈出篡位这一步。因为,在许都,汉献帝仍旧是一面团结所有人才的旗帜,仍旧有一部分认为自己为汉室效忠,而名义不是为曹操服务的人,在维持着政权运转,这也可以看到曹操的用人政策,确有其独到之处。
黄盖诈降,阚泽献书,乃至庞统授计,艨艟连环,当然是不足凭信的演义。中国人是颇为绝对化的,好则好到无可再好,坏则坏到一无是处,赤壁败绩的曹操,和官渡大捷的曹操,在作家笔下,写得判若两人,性格背离,以致像小儿一样轻易地被人愚弄。这就是史和小说的区别,即或如此,无论历史上的,还是小说中的曹操,确是一个非凡人物。曹操一生,发出过三次求贤令,第一次在建安十五年春,第二次在建安十九年十二月,第三次在建安二十二年八月。
陈寅恪在《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认为,“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读史者于曹孟德之使诈使贪,唯议其私人之过失,而不知此实有转移数百年世局之作用。非仅一时一事之关系也。”
曹操颁此三令,意在破除旧的吏治结构,意在破除门阀士族人才铨选的旧制,其矫枉过正的急迫感,情溢令外,宁肯过犹不及,也要说到做到。在陈寅恪看来,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灿烂,是和曹操为人才得以萌生,得以成长,得以发展,得以成就的政策大改变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