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上):用奇谋孔明借箭
《三国演义》的重头戏,赤壁之战,从军事角度来看,确实是一次表现高水平战争艺术的范例。
孙子兵法的要义,“兵不厌诈”,从来还没有一本书,能比得上《三国演义》如此生动精彩的具象表述。《孙子》一书,有十三家注,若把《三国演义》算是第十四家注,绝非过誉。一方面虚虚实实,吊足你的胃口,一方面真真假假,绝不透露底细,这是和对手较量时,必不可少的一环。无论是硝烟迷漫的杀戮战场,还是唇枪舌剑的谈判桌上,或是商业交易的无情竞争,或是股市投机的抛出购进,都是像捉迷藏一样,一方是“未可全抛一片心”,另一方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一个人会傻到和盘托出,直白道来的。
所以对于任何来势汹汹之敌,必须多一分冷静,了解那些虚张声势的背后,到底有多大实力。如果精神上先被压倒,仓促上阵,会被人家打个措手不及。但生活中确实更多是“银样镴枪头”的货色,买空卖空,狐假虎威,色厉内荏,装神弄鬼,看上去是挺唬人的。只要站稳脚跟,把握情况,沉着应对,其又能奈我何?但是,真正咬人的狗并不叫,有撒手锏者没准是个笑面虎,想把你置之死地的,还说不定猫哭耗子假慈悲呢!真开枪,真杀人,会连一声招呼也不打的。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复杂性、战争的诡异性了。
三江口初战告捷,周瑜乘楼船直逼敌寨,乃是在政治上挫其锐气的心理攻势。所谓“气壮山河”的气,所谓“气焰逼人”的气,占领精神高地,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因此设法抑制这股气势,不被对方压倒,而反过来压倒对方,那就得虚实并举,真假兼容,扑朔迷离,深浅莫测。但如何耗其实力,除了在战场上的面对面较量外,一位英明的统帅,是尽量采用一切“兵不厌诈”的手段,包括哪怕是卑劣的手段,达到和在战场上消灭敌人同样的结果。削弱其实战能力,破坏其作战部署,扰乱其战略后方,败坏其内部团结,以致其未战先乱,不攻自破。
《三国演义》被视为战争教科书,就因为有很多精彩的参考实例。
“借箭”和“借风”,虽是出乎常规的例外,但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呆子总相信必然性,搞本本主义,傻子总幻想偶然性,做成功的梦。只有聪明人,尊重必然,把握偶然。我们读《三国演义》,常常错误理解最聪明的人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似乎是与世隔绝的孤独者,其实不然,从东吴张昭劝其为孙权效力,从刘琦向他请益避祸之道,从刘备三顾时见其朋友圈之众、活动面之广,为当时当地活跃人物之一,当无疑问。所以,孔明对于长江流域、荆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情况,无不了然在胸。他比当地人知道得更广泛、更深刻,了解得更具体,更细致,是不足为奇的。时届冬季,长江中下游受西北方向的冷气团控制,寒冽的西北风自是刮起来没完没了,这是曹操敢于将战船相连,结为一体的理论依据。他相信冬天刮西北风的必然性。诸葛亮则不。他是当地人,他有太多的体验,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不排除东南方向大洋暖湿气流,会推进到长江腹地。他敢接下“借东风”的军令状,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相信“冬至一阳生”的节气变化所带来的偶然性。
“借箭”“借风”里的诸葛亮,只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审视了。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化身,是天才出世,是韬略总汇,是兵书武库,在他这个形象中凝聚了谋臣的统筹擘画,贤相的治国安邦,戎帅的征战胆略,法官的精明审断。在他身上涵括了辅佐王权之术,官场谋略之变,纵横捭阖之才,修身养性之功。同时,他还具有驱魔逐妖、呼风唤雨、观天识地、阴阳八卦的超能力。而且,他还是潇洒的,清高的,非世俗化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物。
所以,《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一个神化了的诸葛亮,后人对此种描写感叹过的“所记者,又多属机智巧取之末,于其堂堂之人格,不及十分之三四”,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