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海域:争夺英吉利海峡之战虽然狭长的大型划船到15世纪以前一直是地中海主要战舰,但是很多原因使得北方在海上探险中更多依靠帆船。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因素并不包括广阔的大西洋中常见的剧烈风暴和猛烈海浪,尽管这两个因素都使得舰船的航行比起在地中海行驶要困难许多。造成北方利用帆船进行战争的关键因素包括船型的改进,战争的花费以及在战争中射击武器高度的绝对优势。一种改进后的宽横梁货船,名为柯克船,大约在1150年投入使用。这些船一开始是作为散装货轮,它们在波罗的海严酷的环境下接受最初的检验,然后很快在北海推广使用。柯克船是一种两边高、重叠搭建的舰船,船底平坦,船尾为正方形,它完全依靠风力推动,起初由两个最终由三个正方形船帆所推动。大部分柯克船载重量为100吨或低于100吨,但是有些船可以承载300吨甚至400吨。一艘名为“开凿者布雷默”的柯克船,其水上高度从龙骨到船舷上沿约为4米(14英尺),而维京“科克斯塔德”海盗船高为1.8米(6英尺),这为海战提供巨大优势。船头和船尾还建有木制塔楼,里面可运载海军,向下方的敌人发射弓箭和其他投掷武器。
柯克船的另一优势是无论作为战船还是普通商船,它们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因此,人们不需要建造专门的战船并为不定期发生的战争进行船体特别的保养。不过14~15世纪的国王经常指定小部分特别巨型的柯克船作为其舰队的中坚力量。
商人出于自己的原因建造保养柯克船,战争发生时,统治者宣布征用这些船只,强行使它们成为皇家战船,并向船主和船员们进行一定的补偿,但并不支付该船所有的费用。通常情况下,将这种船用于战争所需要做的只是加上防御建筑,这也不是船的固定部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附加或者去除。虽然,为了防止海盗的袭击,这些商船都有防备设施,但船首和船尾处甚至桅顶的大型木质结构会极大影响航行速度。因此,这种船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是不受人欢迎的。
13世纪,战舰已经开始向狭长大型划船以外的其他形式发展。例如,北部商业同业公会本质上就是个商业协会,没有任何军舰。但在战争时期,其商会成员会让士兵进入柯克船。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使得商船在重要城市中流行开来,例如,在1234年和1239年,吕贝克成功地在两场海战中击败了丹麦国王。事实证明,只要柯克船上的船员还有武器,大型划船就根本不能在海上拿下柯克船。想要从低得多的大型划船登上柯克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更不用说,登上敌船以前,大型划船所受的损失了。由于塔楼和重力的保护,柯克船能躲开来自大型划船所发射的武器。
柯克船作战的基本技巧是操纵帆船,逆风接近敌人,控制战船进攻的时机和方式———这被称作“天气的争夺”。理想的情况是抢到上风的船可以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攻击敌军舰船并乘机挂上抓钩。这样一来,前甲板的士兵就处于有利地位,可以俯瞰敌舰甲板。受攻击的船试图尽量使船尾朝向敌人以保存高度上的优势。直到14世纪以前,大型划船一直是北方战舰的主要战斗力量,这主要是因为划船更容易去所需要去的目的地。几乎没有什么柯克船能够在风向小于80o时顶风航行。这些大型划船是重叠式建造,有一个正方形的帆,与维京船很类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越来越高,吨位越来越大。英国国王约翰的大型划船至少有70名划手,而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90年代建造的船有100多个桨。直至13世纪90年代,一直有改进战舰的试验,例如在狭长的大型划船上建造塔楼,试图将大型划船的可操纵性与柯克船的高度结合起来。
盎格鲁-法兰西战争北方海战战术转变的历史在英格兰和法兰西间经常爆发的战争中得到了最好体现。英法两国是13~14世纪欧洲海军历史上的主导力量。在1066年以前,除了用于支援苏格兰偶尔发生的战争和12世纪70年代应对爱尔兰的进攻以外,英国基本不需要什么海上力量。但当英国的约翰失去了诺曼底后,这种情况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奥古斯塔第一次控制了这一港口资源,使其能够将战争引入英吉利海峡以及更远的地方。
约翰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不称职的君主,但是他深知必须满足军事方面的各种必要需求,在1209~1212年,他投入巨资建造了一支舰队。这是一支混合舰队,包括一支新建的由20艘大型划船和34艘其他舰船所组成的皇家分舰队,还包括约翰从商人那里征用的船只。这支舰队很快派上了用场。菲利普·奥古斯塔急于利用约翰糟糕的国际名声(当时他是一个被革出教会的人)和他与自己臣民之间的矛盾。于是在1213年,菲利普在泽韦恩河的入口丹姆集结了一支大型舰队。但是,法国人忘记了维京时代的教训,包括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那个没有雷达的时代,海上袭击几乎是没有任何预警的。在对英军的接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法军舰司令让丹姆的军舰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下,至少是一些战船停在海岸边,而大部分船上的士兵都在岸上洗劫附近的城镇。英国分舰队因此成功地进行了一场轻松而又具有破坏性的突袭,掠走了所有抛锚的舰船并烧毁了沙滩上的船只。菲利普国王不得不放弃他的入侵计划。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丹姆之战几乎不能被称为战役,原因是在奇袭中,几乎没有法军在场。更能证明13世纪早期船只作用的是1217年的多佛战役,这场战役是在多佛海岸附近的开阔海域展开的。到了这一时期,英法已打得不可开交。国王约翰的男爵们放弃了对君主的忠诚,邀请法兰西国王的儿子路易来英国,并愿帮助他统治英国。于是路易获得了一支强大军队并取得了几场战争的胜利。后来,约翰去世,男爵们对法兰西入侵行动的支持也随即结束,男爵们的头领获得了英格兰新君主亨利三世的摄政权。路易王子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但还没有完全丧失希望。1217年,他的妻子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向其派遣一支后援部队,其中包括一支由“修道者”尤斯塔斯领导的支援舰队。“修道者”尤斯塔斯曾是效忠于约翰的著名斗士。
当英国舰队从他们的后面悄悄逼近时,法军已经接近了海岸。这一次抢夺风向后的优势再一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记载中明确提及很多战船是柯克船而不是大型划船。编年史学家马修·帕里斯提到了士兵利用砍断升降索和横桅索的办法使敌军军舰的帆掉落在甲板上,他还提到英国旗舰装载了盛满生石灰的罐子。当两支舰队相互靠近时,英格兰士兵将生石灰向法军舰船上的船员泼去,烧瞎了法军士兵的眼睛。英格兰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缴获了一大批法国战舰,并将其余的击退。所缴获的船只中包括法军的旗舰,被俘的“修道者”尤斯塔斯也被立即斩首。不久,路易王子被迫投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就本质而言,海战没有任何战争礼节。当一艘船被占领,失败的一方被杀是正常的。当然如果船舰被毁,那些士兵将无路可退。因此,即使一位很有中世纪风度的英格兰军舰指挥官,在阅读了维吉提乌斯的战争手册,了解到生石灰也是海战的武器时,他也会毫不犹豫去尝试使用的。但即使生石灰在多佛战争中被使用,但它却从来没有成为中世纪战舰必备的武器装备。因为生石灰有可能被风吹回来,弄瞎使用者的眼睛,这使人感到恐慌,正如对于“希腊火”的使用一样。但也可能是这个编年史学家,对当时多佛海战一无所知,只是凭着对维吉提乌斯战争手册的深刻印象,坚信海战就是应该以这种方式来进行。他还曾指出这些战船装有铁质的撞角,而这些舰船根本就没有。有趣的是,确实有一艘法国舰船装载有抛石机,但很明显这是用来对付英格兰陆军的,而不是用于海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世纪北欧的战舰曾使用抛石机这种装置。
在几次入侵的尝试后,英格兰和法兰西双方似乎都认识到海战确实是花费巨大,而且风险很高,难以持久,尽管英法两国偶尔也会在陆地上进行战斗。
一直到1284年,法军都没有真正地建立一支作战舰队,这使得法军在地中海沿岸同阿拉贡舰队交战得到了前文所述的结果。13世纪90年代的一次危机使英王爱德华一世决定建立大型的军舰,但是收效甚微。
1317年,英王爱德华二世雇用了许多热那亚战舰来参加对苏格兰的战争,显然他认为职业军舰远远胜过那些商船。此情形在14世纪的早期发生了变化,这时英法关系急剧恶化,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差。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其规模只有中世纪的欧洲十字军东征才可以跟其相提并论。事实上,历经一百多年的战争后,战争似乎还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英格兰人对法兰西不仅提出了领土要求,而且还提出了王位的要求。当然,英格兰和法兰西是被英吉利海峡所分开的。在此情况下,北方的海战可谓是适逢其时。
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的标志是双方平民、海盗和商人之间持续不断的斗争,每一方都希望能够获利并且切断敌方有价值的供给。到1338年,菲利普六世已经开始动用其更为庞大的皇家海军,海军的战舰主要从热那亚雇用而来。他发动了数次针对南部英格兰海港的毁灭性袭击,破坏了许多城镇,包括朴次茅斯、南安普敦和黑斯廷斯。这些袭击有效地切断了爱德华三世对外联系的通道,包括其大陆领地和英格兰之间的供给,而且摧毁并俘获了许多舰船,其中包括爱德华三世的御用旗舰爱德华号和克里斯托弗号。菲利普和他的智囊团计划在1339年组织一次大规模入侵英格兰的战役,只可惜后来风暴打散了他的舰队,使计划泡了汤。
从那一刻起,法军在海上的地位急剧下降,热那亚雇佣军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功,但他们的头领埃顿·道林试图骗取他们的酬金,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场内讧。水手们发生了哗变,他们占领了许多战舰,并且开回了家乡,菲利普六世的海军一下子就减少了三分之二的战舰。到1339年末,剩余的意大利水手也被送回了家。法兰西海军只剩下了自己的22艘皇家军舰,但是1340年初,英格兰在布洛涅的一次袭击中烧毁了其中的18艘,它们本来是停泊在那里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