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了对山东、河北等地的统治,唐太宗开始认真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并将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用在治理国家上。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隋炀帝专断,偏听偏信,喜欢阿谀奉承。所以,唐太宗对用贤纳谏非常重视。他说:“我深深知道一个人的耳朵和眼睛所听到和看到的是有限的,一个人很难周全地处理政务,如果不集思广益,就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如果阻止臣下进谏,那简直是自取灭亡。”唐太宗容貌威严,上朝的时候非常严肃,所以,很多官员在上朝的时候都不敢说话或者不知道怎么说话。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后,感觉自己的态度影响百官进谏,就在上朝的时候,尽量表现得和颜悦色,希望得到官员的真心话。
为了防止自己听不到最真实的声音,唐太宗在制度上做了重大的改革。贞观元年,唐太宗召集了一位手艺高超的制作弓箭的工匠,让其鉴赏自己的十几张珍贵弓箭。这位工匠看了看太宗的弓箭后说:“陛下的这些弓箭强度很大,做工精良,但不是最好的材料。”太宗听后十分惊讶,就问原因,那个工匠说:“请陛下仔细看看,您的这些弓箭所用的木材心术不正,纹路都歪斜了,虽然有力,但是射出去的箭不能直线飞行,算不上好弓!”太宗拿弓一看,果然和这个工匠说的一致。太宗大发感慨,对身边的人说:“我从小就喜欢弓箭,自认为知道弓箭的所有奥妙,这大唐江山也是我握着这些弓箭得来的,但是我竟然不懂得识别这弓箭的优劣。现在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又怎么能知道政策的对错呢?如果众位爱卿不多多进言,当面说我的过失,我怎么能治理好国家?”于是就针对这一问题确定了轮流值宿的制度:太宗下诏规定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在中书省内轮流值宿,以随时体察民间疾苦和政令的得失。
轮流值宿的制度确立后,太宗又确立了“五花判事”制度。“五花判事”是指,凡是军国大事,需要起草文书的六位中书舍人陈述自己意见并在文书上签字,然后经过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再送到门下省由给事中、黄门侍郎查看,最后才通过。“五花判事”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臣的越权和君主的专制,为大臣的勇于进谏打下了基础。“五花判事”制度外,唐太宗最大限度地鼓励臣下对自己颁布的诏书提出质疑,向自己的权威发起挑战,这是历朝以来其他皇帝做不到的。
为了求谏,唐太宗不惜奖励谏诤,专设进谏的职事。他对大臣们反复强调:“如果你们敞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太宗一朝,左散骑常侍的官职,就是专门收集臣下对皇帝的意见;又设置谏议大夫四人,起居郎二人,还有补阙、拾遗等等谏官来掌管进谏之事,可见其心之诚。贞观二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贤明的君主总是想着自己的不足,然后想办法改正;愚蠢的君主往往把自己的缺点掩饰起来。”不仅自己虚心纳谏,唐太宗也要求自己的臣下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贞观五年,他又对房玄龄说:“从前的帝王都没有稳定的情绪,他们如果高兴,就大肆奖赏大臣,如果愤怒就随意杀害没有罪过的人,这是天下大乱的根本。朕常常把他们的事情作为教训引以为戒,常常想着让爱卿们尽心进谏。你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岂能因为别人说了你不喜欢听的话就不接受?如果你们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语,又怎么能向我进谏呢?”贞观六年,唐太宗对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等人说:“朕常常看那些古代大臣对他们的君主尽忠的事迹,如果是遇见了明君,大臣们便尽最大努力进谏;但是遇到暴君,就是像关龙逄和比干那样的忠义之臣,也会被杀戮。做君王不容易,可是做大臣更难。你们如果担着冒犯朕的风险常常进谏,这是朕极大的福气,哪会怕丢掉江山?”
为了鼓励进谏,以防听不到群臣真正的谏言,唐太宗对所有的进谏者都非常宽容。他对身边的人说:“来向朕奏事的人,心里都有点恐惧,言语稍有混乱,那是正常的事情,更何况是冒着生命危险向我进谏的大臣呢?”所以,即使有的进谏者说得不对或者说了一些不当的话,唐太宗也不去怪罪他,深怕他们以后不敢再进谏。
正是在唐太宗反复鼓励进谏和虚心纳谏的态度之下,贞观时代,朝廷上下,勇于直谏蔚然成风。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甚至连小小的地方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栎阳县丞刘仁轨是个小小的八品官,他反对唐太宗在秋收大忙季节出去打猎,要求改在冬闲的时候进行。唐太宗不但采纳了他的意见,还提升了他的官职,以示鼓励。正是这种全民直谏的良好风气,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大臣们在朝堂上能够畅所欲言,为国家社稷出谋划策,这也是贞观时代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