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风流公案”涉及哪些主要人物
<“风流公案”的提出>
在本书第一卷中,我们介绍了解读原著的八种方法。从第二卷开始,笔者将为读者们逐步解读原著中的隐藏故事。
许多读者会有疑问,既然是解读原著中的隐藏故事,为什么一开篇就来阐述癞头和尚说的“风流公案”呢?隐藏故事与这个“风流公案”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很大。我们对事务的认知都有一个过程,正如如果没有第一卷中前七章的解读方法,就不能得出第八章的结论一样,如果没有对“风流公案”有个清醒的认知,就无法探究后文中的许多隐藏故事。
因此,我们一开篇就首先来探求一下,这个“风流公案”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以下是引入的原文:
【原著第一回:那僧笑道:“你放心,①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②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③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④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依据原文中的描述,这个“风流公案”是由梦幻之境中的僧人提出的,所指的就是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甘露恩惠后,有意陪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要用眼泪偿还浇灌之恩的故事。这就是原著中所谓的“木石前盟”。在写实的层次中,这就是宝黛爱情。
<“风流公案”中隐藏的几个要点>
第一,僧道对话时,宝黛二人尚未出生。
这里僧道对话时,石头幻化的“通灵宝玉”尚在僧人手中。而贾宝玉是“含玉而生”的,所以此时宝黛二人尚未出生。
请读者们注意,原文①处的“这一干风流冤家”指的只是宝黛二人,这二人“尚未投胎入世”,这与后文②处的“风流冤家”所指的人数不同。
第二,宝黛的“风流公案”又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
根据原文中②处的描述,因为“木石前盟”又勾出“很多风流冤家”,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表明,“风流公案”虽然本身指代的是宝黛爱情,但在这条爱情主线上却不是只有宝黛二人,还有许多人依附在上面,陪他二人去走完这段爱情路程。
如果单看此处的描写,读者们自然看不出还有哪些相关联的人员。为探求这些相关人员,我们做如下分析:
既然这些人是依附在宝黛爱情这个“风流公案”上的“风流冤家”,那这些人一定具有两个特点:其一,这些人一定与宝黛二人的年龄相仿,能够深深的介入宝黛爱情发展过程。其二,如果这些人是女性,她们一定与主人公宝玉有很深的情感纠葛。
我们依据上面的两条原则,结合原著中的故事,很容易就能做出如下判断:这个“风流公案”的附着群体中,第一个成员就是佩戴着金锁,拥有“金玉良姻”之说的薛宝钗。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扩大到另两个人选,就是宝玉的大丫鬟袭人和晴雯。
那么,是不是整桩“风流公案”的陪同人员就只这三人呢?当然不是,还有一位作者使用隐藏笔法描写的关键人物,就是拥有金麒麟的史湘云。实际上,整桩“风流公案”涉及的是六个人,两位主人公,四位陪同人员。(关于史湘云的隐藏故事,我们将在后文逐渐展开阐述。)
第三,僧道对话时,哪些人物已经出生?
根据原文③处的描述,僧道对话时,这六人还没有全部降生。依据④处的描述,这几个人中已经有一半降生。原文中的“一半落尘”,就是指明六人中的三人已经出生。那么,是哪几位人物已经出生了呢?
我们通过分析这六人的年龄差距,来判断哪些人物已经出生。
1、宝钗、晴雯、袭人三人同龄
在原著第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时,袭人抽花签,签上写明“同庚者陪一盏”,后来大家算出“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宝钗、晴雯、袭人三人同龄。
请读者们注意,原著第六十三回中香菱(甄英莲)与袭人同龄的描写是一处错误。依据本书前文的结论,原著第一回中甄英莲年方“三岁”的描写是一处错误,当时甄英莲已经四岁。总之,无论在僧道议论“风流公案”时甄英莲是四岁或是三岁,原著六十三回中的描述都是错误的。关于作者多次在香菱身上设置错误的用意,我们后文详解。
2、宝玉小宝钗两岁。
依据原著第六回中的叙述,袭人比宝玉大两岁。所以,我们由袭人与宝钗同庚得出结论:宝玉比宝钗小两岁。
3、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比宝钗小三岁。
在原著第三回中,作者描写黛玉与王夫人对话时,黛玉曾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因此,我们得出结论: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比宝钗小三岁。
另外,关于宝钗和黛玉的年龄差距,我们也可以依据本书第一卷第八章的“红楼时间表”中得出。本书第一卷第八章对原著所有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正向推导得出的,在黛玉12岁之年时,宝钗过15岁生日。所以,宝钗比黛玉大三岁。
4、史湘云比黛玉小
在原著第二十回中,作者第一次描写史湘云与宝黛二人对话时,湘云称黛玉“林姐姐”。在史湘云与黛玉说闹的情节中,湘云也曾说“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所以,史湘云比黛玉小。
至于湘云比黛玉小多少?依据本书后文中的结论来看,湘云比黛玉小不到三个月。关于这一结论的推导过程,我们将在后文中详解。
5、已出生的人物是宝钗、晴雯、袭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僧道于幻境中对话时,六人中已出生的一半人员是宝钗、晴雯、袭人。
这个结论重要吗?笔者认为很重要,它不仅是一处具体结论,也是我们揭示下一命题内含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三劫”的含义和僧道的任务
<“三劫”的提出>
熟悉原著故事的读者们知道,在原著第一回中,作者曾通过破足道人之口说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词,“三劫”。由于作者没有写明这个“三劫”的确切含义,因此引起了读者们各种奇思妙想和种种猜测。接下来,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这个“三劫”的确切含义。以下是原文:
【原著第一回: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根据原著的描述,破足道人是在“僧人度化甄士隐女儿甄英莲”未果之后,说出了引文中的这番话的。这件事与“僧道和石头之间的对话”,以及“甄士隐梦僧道”的事发生在同一天,就是那个“炎夏永昼”之日。
由于僧人度化甄英莲没成功,道人此时要与他分开,才说出了“三劫”后在北邙山会面的话。
<一僧一道的任务>
要想探究“三劫”的确切含义,我们还要从一僧一道在原著的“任务”和角色定位说起。
在原著中,作者对一僧一道的样貌有过这样的刻画描写。在甄士隐眼中,“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因此,作者在后文中直接称僧人为“癞头和尚”,称道人为“颇足道人”。
提到一僧一道这两个人物,很多读者认为他们是专管度化的。其中,和尚是度化女子的,道士是度化男子的。这句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却并不符合作者原意,因为作者在二人身上均设有藏笔。我们举几个例子,来具体剖析一下作者的这些藏笔:例一,在度化甄英莲时,僧道就是同时出现的。虽然开口的是和尚,但如果二人有分工,又何必让道士出现呢?例二,在解救宝玉和凤姐中邪之病时,作者也是让僧道同时出现的,也是和尚开口说话。当时中邪的病人是一男一女,但和尚分明是以救宝玉为主,这男女之分又如何解释呢?例三,既然和尚是专管度化女子的,那他为什么要让贾宝玉口含“通灵宝玉”而生呢?又为什么给“通灵宝玉”镌上字,让它与宝钗的“金锁”成为一对呢?由此看来,和尚是专管度化女子的说法并不可靠。
既然我们提到了作者的藏笔,那我们就看看作者在僧道身上伏下了哪些藏笔?这些藏笔又具有哪些意义?
第一,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对二人样貌的描述。和尚是“癞头跣脚”,就是头上长疮,下面光着脚,所以叫“癞头和尚”。道人是“跛足蓬头”,就是脚有残疾,头发脏乱,所以叫“颇足道人”。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二人的描写都集中在头和脚上。和尚虽然光着脚,但他的病长在头上。道士虽然头发脏乱,但是病生在脚上。镜主称这种描写是,“一头”、“一尾”都是病。
第二,我们分析一下作者描写二人相貌的寓意。根据作者对二人活动的描述,“癞头和尚”说出了“木石前盟”和“风流公案”;一手制造了“金玉良姻”;一手炮制了“冷香丸”药方;度化一众人物均不成功,随后开启新的故事。所以,这个头上有病的“癞头和尚”,正是整部原著中的布局之人。“颇足道人”则在故事一开始就强调要度人,并且成功度化了甄士隐和柳湘莲。所以,这个脚上有病的“颇足道人”,才是整部原著中的度化之人。而二人同时出现的原因,除了在故事开端时见甄士隐推动故事开局外,必与主人公宝玉有关,包括幻化“通灵宝玉”,讲述“风流公案”,以及在宝玉被马道婆作法生病时,一起前往解救。这就是一僧一道的任务。
第三,作者描写“癞头和尚”与“颇足道人”这两个角色,还有其它的特殊寓意。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后文中详解。
<“三劫”是什么>
当我们知道了一僧一道的任务,并且知道了“风流公案”中人物的年龄差距后,我们便可以分析作者描写的这个“三劫”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三劫”肯定指代的是一段时间,我们的任务就是具体分析它指代多长的时间。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一僧一道去度人的时间。
根据本章第一节中引用的原文,当道人说出“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的时候,和尚说“正和吾意”。这就是说,和尚是同意去度人的。但和尚又说了,“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这句话的意思是,等这六人都落尘后,僧道再去度人。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得出结论,僧道对话时已有三人出生,六人之间的最大年龄差距是三岁。依据这个结论,这个去度人的时间就有了结果:由于这六人的年龄差距最大是三年,所以僧道二人下界度人的时间,必然是以二人对话当时为时间起点的三年之内。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挂号”与“销号”。
根据第一节中引用的原文,神瑛侍者欲下凡,“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这表明,要想“下凡造历幻缘”,是要先“挂号”的。也就是说,下凡是要排队等待的。在本节引文中,道人又说:“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对比两处原文,分别提到了“挂号”与“销号”。因此,这个“号”有挂就有销。那么“销号”的时间节点在哪里呢?我们知道,“挂号”的目的就是要排队等待下凡。因此,一旦确定了具体的下凡地点和下凡时间后,就可以按照设定好的一切“下凡造历幻缘”了。一旦幻界的人下凡出生,这个排队“挂号”下凡的过程就结束了。既然结束了,也就可以“销号”了。接下来的事,就已经是凡间的事了。所以,这个“挂号”与“销号”之间的时间,就是幻界之人等待下凡的时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道士口中的“三劫”就是从僧道对话分别的时间起,到“风流公案”中的所有人都下凡完毕的一段时间。那么,这个时间最长就是三年。
再次,我们分析一下从甄士隐见僧道二人起,到他被度化出家为止的时长。
1、根据原著第一回的描述,甄士隐见一僧一道的天气是“炎夏永昼”。古代的夏季指的是四五六这三个月,“炎夏”应该在五六月份。“永昼”这个词,表明当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几天。我们知道“夏至”前后,正是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段。古代“夏至”时间大体在五月中旬前后,没有确定的具体时间,每年的日期差别很大。但书中的环境毕竟是作者人为设置的,我们大体可以认定这个时间大概在农历五月中旬前后。因此,甄士隐梦一僧一道,见一僧一道的时间是大约在五月中旬。
2、根据原著第一回的描写,在甄士隐见僧道后的第二年元宵节,甄英莲被拐。“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连带烧毁了甄士隐的房子,夫妻二人便被迫离开姑苏到乡下的田庄去生活。推断一下,从三月中旬二人离开姑苏城,到在乡下安置好一切,时间至少也到五六月份了。此时离甄士隐见一僧一道的时间,大概已经过了一整年。
3、根据原著第一回的叙述,由于“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依据原著的叙述来看,甄士隐在田庄生活的不如意。由于收成不好,“鼠盗蜂起”、“官兵剿捕”,甄士隐不得已变卖田庄,携妻投奔岳丈,这一切变故都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因此,甄士隐到岳丈家的时间,很可能已经接近当年年底了。此时离甄士隐见一僧一道的时见,大概已经过了近一年半了。
4、依据原著描述,甄士隐到了岳丈家后,“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买田买地这些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然后,由于甄士隐不善经营,“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
原著描写甄士隐投奔岳父后,总是受到岳父的冷嘲热讽,再加上“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甄士隐遇到了颇足道人,最后被度化出家。此时离甄士隐见一僧一道的时间,大概已经过了三年了。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从甄士隐见僧道的时间起,到他被度出家为止,时长大概是三年。
最后,我分析一下“三劫”指的是多长时间?
在分析“三劫”之前,我们要认清一个实质,就是这个“三劫”是和“销号”相关联的一个时间概念。
在整部著作中,甄士隐是被道士度化的第一人,必然是在“风流公案”中所有人都下凡之后进行的。所以,从甄士隐见僧道起到甄士隐被度化的这三年,也是“风流公案”所有人都下凡的三年。在梦幻层次中,僧道要利用这三年时间去寻找主人公下凡的人家,选择故事发生地点并且安排剧情。也就是说,他们要用这三年来布局。等所有“欲下凡造历幻缘”的幻界之人都下凡后,他们就可以“销号”并且开始度人了。
因此,我们便得出了结论:原著中的这个“三劫”,就是“三年”的意思。“三劫”这个模糊说法,就是作者故意迷惑读者的一种写作手法。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甄士隐被度化出家的时间,也一定是在他初遇僧道三年后的五月中旬左右。而且在这个时间之前,“风流公案”六人中的最后一人刚刚出生。根据原著线索,这个人就是史湘云。
第三节贾宝玉、神瑛侍者与石头的联系与区别
<神瑛侍者是石头吗>
关于神瑛侍者是不是石头的这个命题,历来是令很多读者困惑的一个问题。这并不奇怪,作者在创作《红楼梦》时非常愿意使用“藏的写作手法”,故意将许多情节描写的很模糊。
那么,神瑛侍者到底是不是石头呢?答案很简单,不是。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神瑛侍者不是石头。
首先,在原著一回中第一次描写这块石头的时候,作者叙述“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的这段描写。这块石头有了“灵”性,就说明它可以思考了。它在思考什么呢?它思考的是不能补天这件事。它在做什么事呢?它在“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就是说,石头虽然可以思考和啼哭了,但它时刻想的是不能补天的事。它虽然自怨自叹,日夜啼哭,但它根本没没离开过。因此,此时的石头与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在原著第一回中,当石头与一僧一道谈论红尘之事,请求被携带下凡时,石头形容自己“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在和尚眼中,石头也是“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所以,“性灵质蠢”就成了石头的标签。所谓“性灵”,就是能思考,能说话,有感知能力。所谓“质蠢”,就是它本质上还是一块大石头,又蠢又笨。最终,还是和尚大施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这一切表明,石头本身非常蠢笨,它自己并不会变化之术。既然他不会变化之术,又如何去赤瑕宫当神瑛侍者?
最后,当甄士隐在梦幻中见一僧一道时,僧人说神瑛侍者已在警幻仙姑案前挂了号准备下凡造历幻缘。但此时刚刚被幻化成“通灵宝玉”的石头正在僧人身上,而且甄士隐还见到了这块“通灵宝玉”。因此,石头并不是神瑛侍者。
另外,许多读者还持有一种观点:警幻仙姑曾点化石头成为神瑛侍者,并用甘露浇灌了绛珠草。笔者要说,这只是一些读者的浪漫想象而已。我们对原著的解读方法应该是,一切解读依据都来自于原著本身,经过一番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后,将结论服务于对原著故事的解读,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简单地说,就是“一切证据从原著中来,一切结论回到原著中”去。这才是解读原著的科学方法。
请读者们注意,作者在原著中的一大写作手法正是“借‘通灵之说’”。因此,读者们经常会在原著中读到“通灵宝玉”的所想,所论,所说。例如作者对水月庵中宝玉与秦钟睡觉情节的描写,以及作者对元春省亲时石头议论的描写等。当遇到这些情节时,请读者们牢牢抓住“借‘通灵之说’”这个根本原则,不要被作者的写作手法所迷惑。
<石头是“通灵宝玉”>
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和尚用幻术将石头变成美玉,又缩成扇坠大小,“镌上数字”,便成为日后贾宝玉所带的“通灵宝玉”了。
“通灵宝玉”随贾宝玉经历了悲欢离合后,将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最后,石头回到了自己的居住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请求路过的空空道人传抄它的记录传世,便成了《红楼梦》。当然,这些都存在于原著梦幻的层次中。
如果石头是“通灵宝玉”,那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了。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姻”>
“木石前盟”指的是梦幻层次中,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的故事。他们二仙人下凡造历幻缘,成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所以,所谓的“木石前盟”指的是梦幻层面二位神仙的情感纠葛,有点“上辈子”的意思。
“金玉良姻”在梦幻的层次上,指的是经过和尚点化的一段姻缘。为什么说是经过点化的姻缘呢?因为这里的“金玉”指的是两件饰物,“金”指的是宝钗的金锁,“玉”指的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这两件饰物,都是癞头和尚创造的。所以,“金玉良姻”在梦幻层次上,与木石前盟属性相同。二者唯一的区别是:“木石前盟”是二人自发的感情,“金玉良姻”是外力助推的姻缘。
于写实的层面来说,“木石前盟”带有二人天然的情感因素,或者说由于宝黛二人的性格、价值观相投,因此而产生了真挚的爱情。“金玉良姻”则代表的是,有外界力量助推二人去结合。这里的“金”代表薛家的财富,“玉”代表贾宝玉这个高等级贵族的尊贵。
至此,原著第一回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从本卷第二章开始,我们将正式进入对原著隐藏故事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