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其实,这句话出自战国策·赵策一,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豫让,最初投奔过范氏和中行氏,但一直默默无闻,难以成名。后来,他跻身于智伯臣下,得到了智伯的充分信任和赏识,主臣关系十分亲密。正当他境遇越来越好时,智伯却不幸在攻打赵襄子时被赵襄子和韩、魏合谋而杀。智伯死后,他们3家瓜分了智伯的国土。豫让虽然逃走,但由于感念智伯对他的知遇之恩,发誓要为智伯报仇,于是他决定行刺赵襄子。
豫让改名换姓,潜入赵襄子后宫,但是行刺失败,被赵襄子抓住了。在受审时,豫让坦白了刺杀赵襄子的原因。赵襄子听后十分感动,决定宽容他一次。然而,被释放后的豫让不甘心,他伤身毁容,不修边幅,目的是不让别人认出自己,以便再次刺杀赵襄子。然而,第二次刺杀又以失败告终。
赵襄子十分不解地问豫让:“你也曾侍奉过范、中行氏,为什么智伯灭了他们,你不替他们报仇,反而屈节投靠智伯。而智伯死后,你却如此替他报仇?”
豫让说:“范、中行氏只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我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但是智伯把我当成国士看待,所以我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他。”
最后,豫让请求赵襄子把华服脱下来,让他用剑刺下去,以示为智伯报了仇。赵襄子答应了他这个道义上的要求,豫让刺破赵襄子的华服之后,仰天大笑起来,最后他横剑自刎。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同样,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也表明,渴望被人肯定是人类的一种高级需求,而赏识的过程正是肯定一个人的表现。豫让屡次冒着生命危险,不惜一切代价为死去的智伯报仇,原因是智伯生前十分信任和欣赏他。由此可见,欣赏可以让人产生巨大的动力,哪怕在死亡面前,也毫不畏惧。
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赏识对员工的巨大激励性。赏识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关爱,是在发现员工身上的优点之后,给予真诚的认可。没有人不喜欢被赏识,员工得到领导者的赏识之后,往往会充满自信和干劲,从而竭尽全力地为公司做贡献。善于赏识员工是领导者管理智慧的体现,领导者的赏识是员工进步的最大动力,也是员工尽职尽责为企业奉献的最大动力。
报业大亨默多克曾创办了澳大利亚人报,这份报纸被称为“正派的报纸”,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然而,这份报纸连续数十年处于亏损状态,默多克为此十分苦恼。就在他踌躇之际,他发现了马克斯·牛顿。
马克斯·牛顿是何许人也?此人在1969年被指控为日本的间谍,被澳大利亚联邦警察调查。在被证明是清白的之后,他开办了一份矿业报纸,还买下了一份地方小报,名叫每日商业和运输新闻,之后又在墨尔本创办了星期日观察家报,开始了报业生涯。
尽管他经营下的星期日观察家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婚姻失败,他变得堕落起来。他开始不务正业,很长一段时间,把自己搞得非常狼狈。很多人认为他的一生就这样毁了,他自己也承认“我的世界末日到了,我一无所有”。
然而,1979年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因为默多克看过他一系列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分析文章,对他十分赏识,并请他吃饭。当时的默多克,已经是十分有名的大人物。牛顿受宠若惊,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默多克对牛顿说:“你现在的政治观点很适合在报纸上做专栏评论。”牛顿的观点是什么呢?他认为只有彻底的自由市场才能使世界变得安全和繁荣。后来,在默多克的重用下,牛顿在经济学方面和纽约邮报办报方向性的问题上担当顾问。再后来,牛顿担任纽约邮报的首席商业专栏作家。他所写的评论使纽约邮报在华尔街获得一席之地,他的专栏文章在默多克的商业帝国内,被多家报纸同时发表。
对于默多克的赏识和重用,牛顿一直都怀着感激之情,他说:“是默多克把我从颓废麻木中拯救了出来,我会永远追随我的老板,继续为他效力。”
默多克对牛顿的用人策略是成功的,通过欣赏和重用,他让一个堕落的人才,变成报业一颗璀璨的星星。这就是赏识的魔力所在,他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哪怕那个人曾经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只要你懂得用心赏识他,他就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你。
赏识可以让团队成员变得更为积极。在赏识的作用下,员工的自信心与责任心能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同时,赏识可以促使员工积极地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激发各种能力,最终成为高效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能量。
赏识可以让落后的员工不断进步。赏识管理提倡鼓励与支持,当员工做错了一些事情时,管理者不是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引导他寻找失败的原因,这样可以保护员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使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其他同事。
赏识可以使公司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风气。发现员工身上的优点,并且放大优点,予以赏识,可以促使员工与自己过去的表现作比较,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改进自我。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形成内部恶性竞争,避免产生内耗。
赏识可以得到员工卓越的回报。当一个员工在领导者的赏识下工作时,每获得一些成就,都会因领导者的赏识而放大成就感,最后转化为一种“我要做得更好来回报领导”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当员工表现不佳时,他们往往会加倍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