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俗称黄鳝,是一种淡水鱼,不论蒸、炒、炖、油炸、红烧,味道都十分鲜美。据营养学家测定,每100克鳝鱼中,含蛋白质17.2克、脂肪1.2克、钙40毫克、磷62毫克、胡萝卜素428毫克、尼克酸25毫克,堪称营养佳品。
对于这种营养又美味的鳝鱼,营养学家指出,食用时也是有讲究的。
1.死鳝鱼不要吃
鳝鱼一定要买活的,新鲜的,而不能吃死鳝鱼。在农村,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鳝鱼不论死在什么地方,就连最爱追脏逐臭的苍蝇也不去叮爬吸食。这是因为死鳝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胺酸和氧化三甲胺,鳝鱼死后,其体内所含的组胺酸便会分解生成有毒的组胺。组胺是一种有毒物质,成人只需一次摄入100毫克组胺就会引起中毒。因此,食用死鳝鱼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跳、血压下降等症状。而且鳝鱼死亡的时间越长,所含毒性越重。
2.昂头的鳝鱼不要吃
鳝鱼中毒后就会将头露出水面。
中毒鳝鱼为什么总将头露出水面呢?鳝鱼是用口腔喉和表皮进行呼吸的。鳝鱼好静,在水中一般是静卧在水底的。而中毒后的鳝鱼由于体内严重缺氧,只好把头伸出水面去呼吸。了解了这些,在选购鳝鱼时,千万不要买那些将头露出水面的鳝鱼。
知识链接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着“粗大的鳝鱼是避孕药催起来的”“注射黄体酮能使鳝鱼长得又快又肥,”的说法,让人们在吃鳝鱼的时候,有了种种顾虑。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依据的。因为鳝鱼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存在着神奇的性逆转现象:从胚胎到性成熟都是雌性的,生长速度比较慢;产卵以后,雌鳝变成雄鳝,生长速度才会加快。如果真给它服避孕药,会延长它的雌性期,减缓它的生长速度,从而导致减产。
不吃受污染的河蟹
河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每100克河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螃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现代研究还发现,蟹壳含有一种物质——甲壳质,以甲壳质中可提炼出一种称为ACOS-6的物质,它具有低毒性免疫激活性质。动物实验已证实,该物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到了秋末冬初的时期,很多人喜欢吃河蟹,但如发现煮熟后的河蟹颜色异常或有异味时一定不要食用,这种河蟹极:有可能遭到了化学污染。好好的河蟹,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呢?
1.污染源一:养殖人员乱用药品
现在大多数养殖场,都是以“高科技”养蟹。从蟹苗到上市,至少要喂十种药。例如氯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等。有些人还在蟹产卵时喂避孕药,这样母蟹不会变瘦,蟹苗更容易长大。蟹一般至少两年才能长到半斤以上,但使用激素之后,都是一年蟹,当年下苗,当年养成上市。这种蟹肉里不仅含有激素,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抗菌素。
2.污染源二:商贩黑心
有些黑心商贩为了多赚钱,往快要死的河蟹里灌柴油,河蟹一吃到柴油就难受得乱爬。而顾客一看到乱爬的螃蟹以为很新鲜,就买了,但是柴油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
3.污染源三:水质污染
由于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排入河流,使得河水的性状发生改变。目前,水质污染突出表现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4.污染源四: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也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来源,农药毒性都很强,它们经雨水的冲刷及大气的搬运进入河流,致使水生动物受到污染。
专家提示
我们该如何选购河蟹呢?
从感官上看
健康河蟹体形均匀,无畸形,无病态,甲壳坚硬,鳌足、步足与躯体连接紧密。
煮熟后
煮熟后河蟹体表黄亮,蟹黄呈黄色,连接比较紧密,没有松散,无异常颜色和气味。如果螃蟹煮熟以后出现壳内或肉体有变绿等异常颜色,或有氨臭味及其他不新鲜的异常气味和味道时。其原因一是螃蟹品种的变异问题,还有可能就是螃蟹遭到了某些化学物质的污染。
知识链接
吃河蟹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不食死蟹
河蟹一旦死亡,隐藏其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就会很快地侵入肌肉,并大量繁殖,食后极易患肠道传染病或急性食物中毒。同时,死蟹自溶变质时,蛋白质中的各种氨基酸极易分解产生毒素。
不吃生蟹
由于河蟹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在它的内脏或肌肉里往往寄生着肺吸虫囊虫幼。一旦进入人体,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虫。
蒸透烧熟
将河蟹用沸水蒸煮2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蟹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及肺吸虫囊虫幼。
食前四除
一除蟹胃。蟹胃位于头胸部前端,为三角形囊状物,内包污泥、腐肉。二除蟹肠。河蟹的肠子很短,一段埋没于生殖腺中,另一段贯穿蟹脐腹壁,为黑色条状物。三除蟹鳃。蟹鳃位于头胸部两侧,常有污物,甚至附着寄生虫。四除心脏,心脏位于头胸部中央,为一六角形包囊。
除上述外几点外,食蟹后应注意不可大量饮水,以免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