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李隆基瞧了瞧身后的禁军,心下微感得意。他不禁回想起去年入蜀中的情况。唉,当时要不是春彩及时,自己灵机一动想到法子,恐怕要被这群禁军活生生的撕了。
去年在马嵬坡与儿子李亨分开后,他还是坚决要去蜀中。去蜀中的路上也是千难万险。一众军士才到扶风,准备南下入蜀。那个时候禁军的情绪又上来了,刚开始大家伙儿不过是小声议论,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都抱怨起来。说什么皇帝轻信佞臣,累得他们。
那时候李隆基还是皇帝,可是没有了皇帝的威严。禁军虽然跟随着他,实在难以听从他的命令。军中情绪一上来,很难控制住。好在陈玄礼将军极力压制。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陈玄礼不过是一个人,他也知道,再这么闹下去,恐怕他很难控制住场面。在马嵬坡的时候还有杨国忠和杨贵妃作替罪羊,这个时候还有谁?禁军的情绪再不控制住,皇帝的身家性命都有危险。
李隆基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一阵后怕。那时候命悬一线,简直比当年随姑姑太平公主联手诛杀韦太后还要凶险。当时,他也想了一些办法,可是没有什么用处。陈玄礼都给他跪下了,要他放弃入蜀中,赶紧回长安。要不然就去与太子汇合。
他没有听从陈玄礼的劝告,还是要想些办法。先入蜀中避一避风头。他也豁出去了,反正那时候长安已经沦陷,回去打安禄山已经不太可能,就下令继续赶路,前往蜀中。
天无绝人之路,他在路上便看到了运送春彩的队伍。他明白了,大唐还没有亡国,各地官员还是要向朝廷进贡。这一批春彩便是献给朝廷。
当时他还是皇帝,看到这批春彩便有了计较。他扣下了春彩,打发了运输队伍回去。
所谓兵行险招,他打算给将士们来一个欲擒故纵。
他召集了所有将士,指着这一批春彩,突然痛哭流涕,道:“众位将士,朕知道你们都不想这样颠沛流离。是朕的不对,信任安禄山,累得众位。这一批春彩,众位将士拿去分了,算作是盘缠,将士们想去哪里,这便拿着去吧!我李隆基对不住众位!”说罢,他用龙袍擦了擦泪水。
禁军都是从长安来的,哪里有不想回去的道理?可是如今长安已经沦陷,都不晓得能不能回去。再看到皇帝成了这个样子,焉能不起恻隐之心?大伙儿一齐跪倒,都表示愿意追随陛下。甚至有人也流下了眼泪。
李隆基的这招欲擒故纵算是非常有成效,总算是收拢了军心。将士们就算再有什么怨言,也不好意思再发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谪仙的诗中这样描述蜀中的栈道,可见要入蜀中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李隆基心下非常焦急,恨不得肋生双翅。可是蜀道难,哪怕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急也是急不来的。
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是到了剑阁。众将士也在剑阁休整,再没什么情绪。大家伙儿唯一想的便是有朝一日能回长安,与家人团聚。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的险峻不言而喻。禁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守在这险要地势,也不愁叛军前来寻衅滋事。
李隆基到了剑阁,便发布诏书,以儿子李亨为兵马大元帅,讨伐安禄山!这一诏书发布,身在剑阁的禁军也是非常高兴,欢呼雀跃。他们知道,太子若能镇压安禄山,回家就有希望。
诏书发出去没多久,他便听闻儿子李亨也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了诏书。他起初是怒不可遏,自己不过这么点时间没有看住他,他便迫不及待要当皇帝!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也就想明白了。李亨当了这么多年太子,哪有不想当皇帝的道理。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不如就放手让他干!于是,李隆基承认儿子的地位,甘愿作太上皇。连跟随自己的宰相都给李亨送了过去,自己不再保留。不过,他的要求便是家国大小事他要有知情权。
李隆基乘坐在马背上,回想起去年的事情,他不禁笑了。看来,及时承认儿子的地位是个非常明智的举动。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大唐也不能有两个皇帝。他承认自己作太上皇之后,听到前线捷报频传,到现在,儿子李亨更是收复了长安,请自己回京。
他明白的很,自己回去肯定不自在,所以想让儿子把剑南道划拨给自己,自己便在蜀中养老。可是儿子不同意,愣是要自己回京。他话说得好听,让自己回京也好聊表孝心。其实,他的意思非常明显,无非是怕自己不受管制,给他添乱。
李隆基又回头看了看禁军,这次回京,说不得要给儿子李亨一个下马威了,日后在宫里也好行动。
李唐王室的人,自然都明白太上皇的位置有多为难。不说别人,就是李隆基自己吧,当年与姑姑联手诛杀了韦太后,不是也登基作了皇帝。遥遵父皇一个太上皇。只不过,当年父皇没有他那样豁达,一时间不能接受,累的一场纠葛。
太上皇可不好当,只是名义上好听一点。当年李隆基的曾祖父李世民在玄武门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后,高祖皇帝便让位给他。以李世民那样雄才大略,爱民如子,不也是将太上皇囚禁了起来?
李隆基不是傻子,相反也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晚年虽犯了许多错误,但脑子还是很好使。他哪里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回长安之时,特意将禁军都带了出来。禁军多为长安人,听到能回家,自然是喜不自胜,欣然领命。
李隆基仰头望了望,长安城的轮廓都若隐若现。他嘴角的笑容勾了起来。只不过,他能想到的事情,他儿子李亨自然也能想到,在前面等待他的也是三千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