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利率下调后,根据银行存款分流规模的估计,上海综合指数应该可以上升至900 点左右,但是12月份突然升到了1200点以上。1997年5月初,在货币金融和宏观经济十分稳定的条件下,上证指数又突然剧升200多点,超过了1500点,深成指升得更高,几天之内由4000 多点跳升至6000多点。这些变化说明目前的市场游资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对深、沪市场的冲击足以造成股指波动达到30%的水平。根据股指变化的一些特点和各种市场信息,可以初步认为这些游资主要来自港台,它们对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敏感,目前对于这部分资金渗入 A股市场尚没有能够抵挡的有效措施。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不论是经济形势还是政治形势,都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略向上的股市,表明政府控制和管理市场的能力和水平,以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防止股市在5~6月份暴涨之后又在7月份来个跳水,因此,当前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抵御和防范市场游资的冲击。特此建议:
1.在5~6月期间选择4~5只大盘股,作部分法人股上市流通的试点,一方面做抵消市场游资的操作,使股价保持在基本不变的水平,为7月份的指数稳定留下余地;另一方面也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闯出一条新路,提高上市公司的内在活力。
2.为7月份的股市继续稳定作好调低准备金比例和准备金利率的准备,后者可在目前8.28%的水平上先下调3~4个百分点,以此带动市场利率下行,增加国内市场的资金供给,支持股价的稳定,同时也阻抑境外游资的大量涌入,克服市场波动。
克服股指冲高,目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新股上市的规模,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还要发展,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短期内批准大批公司上市,很难保证质量。降低上市资格的条件,结果必然是大量垃圾股充斥市场,为今后的股灾留下隐患,这也是国外一些股市发生股灾反复证明的经验,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借鉴有所防范,因此,当前不适合以扩大新股上市来作对抵市场游资冲击的操作。而选择国家股法人股部分上市流通的办法,则不仅没有降低上市公司质量之虑,而且还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法人股、国家股流通,采取试点的方法,可以克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但是还有一些操作技术上的问题需要解决。建议:
1.法人股上市规模和出货时机的选择,应充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努力保持当天交易价格不低于前10天的市场平均价格。
2.选择个股试点的方式取代所有转配股同时上市的方式,不仅同市场的规范化建设目标一致,而且操作起来也更为灵活、更为有效。
3.国家法人股上市流通回收的资金应该归入国家财政账户,可取代发行国债充当货币回笼和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手段。
4.把因此增加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组建企业基金、失业保障基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由国家计委和国家财政负责控制总量和对使用范围的监督管理,委托相应的银行和政府机构执行具体操作。
企业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设立有助于加快企业制度改革和产业更新,减轻企业破产造成的银行负担和社会负担,设立城建基金则有助于增加有效需求和引导市场资金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克服当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库存积压和投资不足的问题。
下调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是目前惟一能够操作和很快对市场产生利好影响的政策措施。1996年利率下调之后,居民储蓄开始向证券市场分流,银行存款增幅随之回落,根据银行存款到期的期限结构和国外的有关经验,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充分调整适应能力的现状,可以预测银行存款的回落还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大约1~2年。因此,为了稳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在近期内已经不再适合做进一步的下调。央行的准备金利率则不同,主要对市场资金的利率水平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产生影响,同商业银行的存款无关,目前8.28%的水平与1993年初相比,多了大约2个百分点,而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无息,或者至少不超过居民活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中国自1994年以来,外汇大量涌入,市场利率高居,大量游资充斥市场,大量资金逸出物质生产领域,都同央行的利率过高有关。因此,当前无论是从改善利率结构同国际接轨出发,还是从发展经济稳定市场的目的出发,都有必要尽快下调准备金利率,选择7月份下调则更有利于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下调准备金利率属于利率体系的结构调整,因此主要的影响是在投资领域产生中资取代外资的结构调整,而不是全社会信贷投资总额的增加,可以排除物价上涨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