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0300000015

第15章 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比培养孩子的身体健康更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

——〔美〕布鲁尔·卡特

心理学研究证明:自卑、恐惧、冷漠、孤独、焦虑、胆怯等不良情绪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威胁的心理疾病。父母绝对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子女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这对孩子未来的一生至关重要。

美国父母认为:轻松愉快的孩子,往往是最健康的孩子。心理患病比生理疾病更危险,更应及时根治。心理健康是孩子健全的体魄和人格基础的重要保证。这方面,大部分中国家长的表现是令人遗憾的。

心理反常会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而这也许会导致一个人终生的痛苦与不幸。作为家长,对此应引起警惕并高度重视起来,尽早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健康氛围,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走向新生,健康成长。

美国父母的教子智慧

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想法,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这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成功和使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的法宝。

心理健康不但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还能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自信,并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而实际上人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

要孩子克服自卑感,首先父母自己要有自信心,否则就不一定能成功。要多教孩子,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要使孩子能够扬长避短。

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绪的方法很多,没有定式,不可拘泥,可以因人、因时、因地采取最适宜的方法。

要理解孩子,爱护孩子,用孩子能够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在游戏、玩耍、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地顺利克服恐惧、战胜软弱。

美国父母的家教理念

1.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

健康不仅指身体机能正常,也包括心理功能的正常发挥。首先,孩子不仅要注意生理卫生,更要注意心理卫生。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全面的健康。其次,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强烈的情绪波动或消沉忧虑会扰乱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孩子这时正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培植的关键期。这种状况如果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就会导致孩子的身心障碍,甚至引发身体的病变。

现实生活充分说明:一个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的人,身体往往是健康的。相反,一个消极悲观、抑郁、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则容易患病,加速衰老进程。

因此,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在情绪上表现出:轻松、愉快、乐观,这种情绪不仅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而且也能活跃人的思维。特别是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如果长期处于良好情绪之中,不但能精力充沛地去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智力能够得到高度发展。而心理不健康所具有的焦虑、忧郁等不良症状,导致人的认知错乱,反应迟缓、思维呆滞、记忆力下降。这不但影响智力正常发展,而且长此下去,还会阻碍智力的发展。

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保障。

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受到不良刺激后,能够很快地调整过来,一般不会产生自卑、冷漠、孤僻、自负、多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会形成人格上的缺陷。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能够正确地对待性意识的发展,为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专家观点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

美国的一些专家指出:少年时期是人的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要具有健壮的体质,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注意少儿的心理卫生、预防心理疾病尤为重要。我们把身心发展看成一个整体,如果一个幼儿虽有健康的体魄,但没有健康的心理品质,也仍是一个不“健全”的人。

所以,心理健康不但能让孩子身体健康,还能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热情、自信,并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而实际上许多人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例如,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公正无私等。

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健全孩子的体魄和人格基础的重要保证。

现代社会的复杂和竞争对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使心理承受能力的增长高于社会发展对它的要求,才能避免心理疾患产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家长从小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就是在帮助孩子增强向未来挑战的实力。

——〔美〕霍德华·法斯特

2.心理健康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奠基石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但拥有健康的身体,还会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竞争状态,因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他的个性特征应是稳定的,其心理健康的标志有:

(1)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健康的心理是可以通过培养形成的,是从小培养起一贯的连续的行为习惯的结果。在幼儿期,孩子对“正确”的概念是朦胧的,有时是时隐时现的。通过父母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和培养。对他的行为给予正确评价,让他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鼓励他说真话,有了错误要承认,才是好孩子。还要引导孩子认真识别和模仿正确行为,逐步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乐于与人交往

能够谦让,不与同伴争高低。这就要培养孩子大方不“小气”,愿意把自己的玩具、书籍供给其他同伴,这不仅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能培养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不是以我为中心,即使在陌生的同龄人中也能友好合作。

(3)求知欲旺盛,喜欢提问题,爱动脑筋

孩子能想出问题,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和智力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父母要耐心地尽量地给予满足。拒绝幼儿的一次提问,就等于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

专家观点对幼儿进行早期健康心理教育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幼儿期是奠定儿童体力、道德、智力和心理发展基础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效果怎样,有赖于最初几年的健康心理的培养与教育的正确性”。是的,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碰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欺负、家长的训斥,更多的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对于一个有健康心理的孩子来说,它都不会对其产生不良的、消极的、自卑的心理。正是孩子有着健康的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能从容地把压力转化为促进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因此,孩子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等重要,从小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培养,对他一生都能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美国父母的家教方法

孩子需要热情与自信,犹如幼苗需要空气与阳光。如果孩子产生了自卑、冷漠、孤独、胆怯等不良情绪,会象幼苗遭受暴雨冰雹的袭击,定会影响其茁壮成长。我们要让孩子在阳光雨露中健康成长,必须预防狂风、暴雨、冰雹、霜冻的侵袭,还孩子自信与热情。

1.教孩子树立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消极自我暗示,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产生自卑感的人常常胆小、怯懦、孤独、沉默,不喜欢交际,缺乏知己,活动能力差,进取心不强,更多地考虑自我,对人不够热情,经常回避群体活动,缺乏自信心。

9岁的艾伦自尊心特别强,以致于到了一种自卑的地步。尼西尔相貌不够出众,她觉得自卑,认为不会有人喜欢她;她的成绩不算突出,也自卑,认为老师会讨厌她;她为体育课成绩自卑;为自己某天穿的衣服不够好看自卑。总之,艾伦为一切有理由自卑的事情而自卑。所以,她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笑,逃避妈妈的关心,常常一个人把自己默默地关在房间里,让她的妈妈十分担心。这样一个自卑感强的人,是很难做出成绩来的。一个人小的时候,正是学习功课、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此时如果产生自卑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作为妈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克服其自卑感。

孩子自卑感的产生,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由于目标定的过高,如考试失误等接连遭到失败或挫折的打击;与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势,包括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群体的消极暗示等等。克服自卑感,要根据这些不同的原因,对症下药,以便解决这一问题。

要孩子克服自卑感,首先父母自己要有自信心,否则就不一定能成功。妈妈要多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要使孩子能够扬长避短。美国参议员艾摩·汤玛斯,在小时候因身体原因,就有着较强的自卑感,他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他的妈妈这样说过:“……儿子,你的身体不太好,你可以用你的头脑为生,用自己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宣传鼓动的力量……”因此,艾摩在妈妈的教育下,避开了身体上的劣势,克服了自卑感,终于获得了成功。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讲,许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缺陷,都会产生自卑感,关键要能够克服自卑感。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为自己相貌不扬而自卑。据说,从孩子时起,他就对自己容貌不扬而十分敏感。他感到苦恼,像自己这么丑的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取得成功。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还是凹进去的,前额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头一样,耳朵大得令人吃惊,打个比方来说,好比是一个大猩猩一样。他在校时,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高的,老师说他哪方面都不行。但他没有自卑,扬长避短,不去当演员,不被不良评价所影响,最后终于写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

亚里士多德、达尔文、伊索、拿破仑都有口吃病,亚历山大、莫扎特、贝多芬、拜伦都因身体佝偻、口吃、身材矮小、耳聋等而产生过自卑感,但他们不因此而灰心,不丧失生活的勇气。他们坚定了成就大业的信心,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他们克服不了自卑感,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爱因斯坦在校时被称为不爱学习的孩子;爱迪生的绰号叫笨蛋,是学习劣等生;拿破仑的学习成绩曾排在第42位;丘吉尔则两次大考落榜。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自卑,相反,都取得了成功。父母可以用事实帮助孩子纠正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使孩子健康成长。

2.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心境

8岁的安娜有一段时间显得有点反常,食欲明显比以前下降了,有时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者流眼泪,对妈妈的态度也不像从前那么亲密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有经验的家长向安娜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很可能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心理上有了创伤。安娜的妈妈有点不以为然,觉得安娜只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心理还很不成熟,不会有什么心理或精神创伤的,而且她自己也询问过安娜,安娜矢口否认。其实,不要仅仅因为孩子说过“我没有”,妈妈就相信她真的什么事都没有。八九岁的孩子已经懂得掩饰自己的情感,他们想自己去解决问题,以免父母为之操心。他们也想否认自己的创伤,并且不愿面对它。

不要以为孩子会克服他们碰到的问题,能度过困惑时期,从中恢复过来并汲取教训或自己把它忘掉。这些问题在孩子心中淤积越久,越有可能导致问题以暴力或意外的方式进行。孩子遭受精神创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固定在某一个具体原因上。有的孩子会因为某一件事受到伤害,如目睹暴力,飓风、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因素夺走家园,家庭成员去世,或仅仅是在医院里呆几天等。而有的孩子,生活在饱受战争之苦的地区,整天受到轰炸的威胁,目睹瞬间丧失一切的惨景,却相对具有弹性。但是,有一种原因是不会有人产生异议的,那就是性和身体虐待都会导致创伤,孩子应该接受精神健康治疗。

问问他是否发生了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事情。让他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你都会和他一起应付处理的,让他根本不用害怕。向孩子清楚表明,不管对方如何威胁,你们都会平安无事。当孩子在你面前表露他的苦恼时,不要表现出惊恐、生气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听他完全讲述整个事情,尽可能更多地知道他所提供的详情。将孩子拉近身边,亲切地抚慰他,让他在心里感到你会替代他采取某些措施,然后再去付诸行动。

如果你的孩子经历过某件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事,那么你就应该估计出可能的伤害程度,下面列出的一些症状可以帮你对创伤程度作出估计,只要某一个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就应该接受专业治疗。

①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恐惧和焦虑感,这在以前没有明显原因不会出现。

②孩子离群索居,对别人表现出明显不信任。

③孩子愤怒、霸道,其程度远远超出从前。

④孩子行为异常,比如抽搐、结巴或古怪。

⑤孩子不断表现出忧郁症状,如哀伤、呆滞、暴躁、多动(有时,忧郁症孩子与成人的症状相反)。

⑥孩子内疚和自责。

⑦孩子经常抱怨身体不舒服,比如肚子疼、头疼,或其他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疼痛。

⑧孩子突然对学校和学校作业失去兴趣。

⑨孩子的吃饭和睡觉习惯有明显变化。

⑩孩子自虐、自毁,有事故倾向。

孩子行为“婴儿化”,表示想被视作“婴儿”。后来,安娜的妈妈说,原来安娜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刚刚在一次意外中死去了,这件事给安娜的刺激很大。当然,了解了原因,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在妈妈的开导下,安娜很快就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走出了抑郁的心理世界,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开朗。

对于孩子由于感情或心理上的创伤而产生的精神抑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解决方法可以是:给他一个交谈的机会,解除孩子的愤怒、恐惧和困惑,也可以交给他一种反抗自己所遇到的不公正对待的正确“武器”,让孩子从抑郁中解脱出来。

如果孩子经医生诊断患有某种阻碍学习的缺陷,应给他提供一些更专业的心理疗法。一位训练有素的教育专家可以帮助你发展孩子的某些补偿性技能,大大提高孩子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机会。你的孩子也许需要他人出一些口头测试而非书面考试题,直到培养出他的补偿性技能为止。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弥补自己的一些缺陷,他的老师可能会把你看做是一位卓越有成效的治疗儿童学习缺陷专家。

如果孩子说话有点口吃、模糊不清或发音困难,应对他进行语言治疗。孩子学会清晰而流利地表达语言的能力,与他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和感知周围的世界直接相关。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孩子从抑郁中摆脱出来。

3.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战胜软弱

“我的孩子对什么都害怕:害怕黑夜,晚上不敢单独睡觉,不敢触摸小动物,甚至声音稍大一些,他都受不了,我对孩子的这种状况也感到很担忧,将来他怎么能生存下去呢?”这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恐惧”是一种性格软弱的特征,要克服性格软弱的缺陷,首先要探究孩子性格之所以会软弱的成因。在这方面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①过分的关怀造成孩子的软弱。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上幼儿园或妈妈上班时哭闹不止。原来,妈妈自己那种恋恋不舍、反复叮嘱和犹豫不定的言行,使孩子知道了“妈妈舍不得离去”。

②不适当的表扬造成孩子的软弱。表扬是对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它起到心理强化的作用。不适当的表扬,使孩子的行为向不良方向发展,使之定型,久而久之,甚至影响终身。

③不适当的暗示、恐吓造成孩子的软弱。孩子在雷电交加的晚上,正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床上,妈妈惊慌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从妈妈惊恐的动作和雷电的环境中学会了害怕闪电。要改变懦弱的性格,需要一番巨大的周折和刻苦的心理锻炼。培养软弱儿童的坚强勇气,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①支持软弱儿童大胆地去做事。父母教育孩子,一是在孩子未成熟期加以保护,这种保护应随着孩子的发育成长越来越少。二是要促进孩子能够单独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促进应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千万不要凡事包办,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依赖心理。

②鼓励儿童大胆地说话。一些内向软弱的孩子不喜欢过多说话,对这种孩子,父母应尽量少讲“你必须这样或那样做”之类的话,而应多讲“你看怎样办?”“你的想法是什么?”之类的话,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③应鼓励内向儿童与社会打交道。有些内向的孩子到3~4岁后,只习惯于同自己熟识的人呆在一起,与社会上的人打交道时会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惧怕。因此,父母在孩子小时就要培养他们处世的能力。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时常发生害怕的情绪。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绪呢?是不是尝试一下专家提出的一些建议:

①帮助儿童获得应付他所害怕的对象或环境的信心。儿童有害怕情绪时,父母不该嘲笑或处罚他们。如果孩子害怕一个人在房间里不关灯睡觉,可在他床头上装一个灯的开关,让他掌握或明或暗的主动权,帮助他消除害怕心理。

②说明理由。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知识,有助于消除他们的害怕心理。如有的孩童害怕蜜蜂,可耐心地向他解释蜜蜂是如何辛勤劳动、采花粉酿蜜的,只要你不惹它,它就不会蜇你。

③榜样塑造法。实验说明,榜样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害怕心理。因为儿童总是模仿父母的。

④预防害怕的情绪发生。假如孩子第一次上学感到害怕,那么开学前,应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学校,让他适应新的环境。帮助孩子克服害怕情绪的方式方法很多,没有定式,不可拘泥,可以因人、因时、因地采取最适宜的方式方法。比如,画画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找机会让孩子画出他的恐惧以及怎样去战胜这些恐惧。孩子画得越有激情越好:让他把自己画成勇士,拿着大棒、长枪、大炮等。让他尽情向恐惧发泄。而家长则夸奖孩子所取得的胜利。

还可以编排小话剧,孩子通过表演来克服恐惧。在家里演小话剧时,道具要简单:两把椅子、一块幕布,几个娃娃。最好同孩子一起表演。如果他拒绝,就先让他当观众。最理想的方案是,孩子是惟一的演员,其他人都是观众。在表演中,孩子说出他心目中最可怕的东西,尔后是战胜它们的方法以及最后的胜利。要理解孩子,爱护孩子,用孩子能够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在游戏、玩耍、生活起居中潜移默化地顺利克服恐惧、战胜软弱。

——〔美〕阿瑟·戈森

4.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兄弟姐妹间,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小朋友之间,为吸引师长更多的注意,往往会产生嫉妒,出现互相敌对和不妥协的态度,进而发展成竞争。

嫉妒其实是羡慕演变过来的。第一个孩子,对自己刚出生的弟妹会产生羡慕,因为他觉得小弟弟或妹妹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渐渐地觉得父母对自己的爱被夺走了,羡慕就变成嫉妒,于是开始排斥弟妹,制造麻烦,企图引起父母的注意。就这样弟妹便成了他竞争的对手。竞争本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如别人,所以要发展自己。通过这种心理,使孩子不停地向前迈进。但是,过分的、恶性的竞争会演变成互相攻击,形成不良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善,会影响孩子一生。

有些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成熟后,渐渐会改变过来,但有些则不能。并非第一个孩子才会发生这种情况,身为弟弟妹妹的,如果觉得父母对兄姐的爱超过对自己,同样会产生嫉妒。

要克服妒忌心理,首先必须搞清产生妒忌心理的原因。

从外部原因分析,孩子的妒忌心理通常与父母或老师的态度密切相关。

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一个孩子的偏爱,容易导致妒忌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为了鞭策自己的孩子,时常夸赞某个孩子真懂事,某个孩子学习成绩好,某个孩子有过人的特长。如果持续不断地将赞美的词句加在某一个对象上,其他孩子便可能认为自己失去了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因此而怨恨那个对象。

老师的态度,对于年幼儿童来说,时常比父母的态度更重要。米眯和方圆各有所长,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老师们对她们都经常给予表扬。因而,方圆的心态比较平衡。三年级换了个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这位老师特别喜欢作文写得好的孩子,经常在全班宣读米眯的作文,夸奖她的作文写得好。方圆因之而产生了失落感,她觉得自己失去了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米眯身上。

可见,父母、老师的不公平态度(有时并不是父母、老师的不公平,而是孩子认为父母、老师不公平)对儿童的妒忌心理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内部原因分析,孩子的妒忌心理与个性的弱点以及不良的认知习惯密切相关。

一般地讲,性格内向、比较敏感、柔弱胆怯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妒忌心理。老师少表扬两句,许多孩子没有注意到,而敏感的孩子则关注在心;爸爸因为工作忙而减少了对孩子的关心,许多孩子不会认为是一件大事,而胆怯的孩子、依恋心态严重的孩子,生怕因此失去爸爸的爱,把这一切看得非常严重。方圆就有这个毛病。老师多提问几次米眯,米眯回答正确,得到老师表扬。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方圆却担心自己失去了老师的关注,因而采取不正确的手段,出米眯的洋相,希图夺回老师对自己的重视。

要减少孩子之间的嫉妒,第一步要做的,是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前,先给年长孩子足够的心理准备,时常与他谈及快要有弟弟或妹妹了;弟妹来了以后,要如何做一个哥哥(姐姐),如何与弟妹相处。更重要的是时时提醒他,弟妹与他同样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会得到同样的爱护,保证不会因此而忽略他。当第二个孩子来临时,他就不会接受不了。

弟妹出生后,让他参与照顾的工作,鼓励他多接触弟妹,做对了就称赞他;不肯做时,也不要强迫。亲友到访时,提醒他们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刚出生的孩子身上,也要兼顾大的孩子。

不要教导孩子容忍弟妹,这样会令他更加不满:“为什么总要我让着弟弟妹妹,他为什么就有特权,而我没有?”高明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他认清楚,什么东西属于他,什么不是他的,使他知道要尊重别人的所有权,不能争夺属于别人的东西。当然,父母要注意公平分配,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年长孩子间的小小纠纷,不要过分干涉,让他们自己解决,因为愈加理会,愈容易引起不公平的现象,愈发引起嫉妒,令纠纷变大。如果要孩子分担家务,不要集中于一个孩子身上,应让他们轮流负责,或各人分配一定的工作。不要过分称赞或责备一个孩子,平时多给机会让他们合作,增加其亲密感。

小朋友之间的嫉妒,多半是因为别人拥有一些他没有的东西,或别人的成绩比他的好,或别人做得到而他做不来。父母先要注意避免孩子与能力相差太远的孩子一起玩,以减少嫉妒心理的产生,同时协助孩子找寻他可以胜任的活动,增加他的成就感。当他的信心增强至某种程度时,再鼓励他向较难的事物进取。不要以别的孩子为榜样,唠叨他不如人。也不要因为他嫉妒别人有新玩具就立即买给他,应该在适当时机,例如做对了一件事情时,才让他得到想要的。这样除了可以避免他的虚荣,也可以减少他的嫉妒心。当孩子做好了一件事,不要吝啬给他一句称赞的话,以示鼓励。

5.融化孩子冷漠的心

“上自习课时,同桌同学趴在桌子上,我……”

“爸爸出差回来了,洛赫他……”

“邻居家最大的困难……”

“妈妈失业在家了,我……”

有教育部门曾用上述这些题目,调查了100名小学生,请孩子补充说完省略号的内容,结果发现:第一题,只有20%的学生说到“当同学趴在桌子上时,我想他可能生病了,我得赶紧问问他”。第二题,只有10%的学生说到“洛赫他赶紧去问爸爸累不累,让爸爸休息休息”。第三题,只有10%的学生能说出邻居最大的困难。第四题,只有15%的学生能体验妈妈失业的心情。

该部门的调查取样范围不大,地域范围不广,调查的数字没有绝对意义,但它确实反映出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态:冷漠。冷漠心态是人际交往的障碍。人与人的交往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是信息的沟通,而且也是心灵与情感的互动。你经常对别人缺乏热情,怎么可能期盼别人对你投入热情?

冷漠心态是情感健康发展的障碍。少年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情感包括很多要素:良好稳定的情绪、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同情心、美感等等。冷漠心态不可能保持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它与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背道而驰,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也不可能产生对美的真切体验。

因而,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老师、家长都十分警惕孩子冷漠心态的滋生与发展。怎样融化孩子的冷漠心呢?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①带领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热心”的暖流。书画家为拯救灾民的义卖书画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家长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

②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上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在发愁的妈妈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强化孩子热心行为的同时,就抑制了“冷漠”心态的生长。

③最重要的是训练孩子的“同理心”。所谓同理心,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情感。亦即能设身处地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例如,可以开展“假如我是……”的角色换位活动,使孩子理解、体验假想角色的内心感受,改变原来的冷漠态度。一位下岗职工的孩子正是通过“假如我是下岗的妈妈……”的角色换位活动,体验到妈妈的烦恼,认识到妈妈的不容易,从此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与妈妈的心贴得更近了。

6.让孩子走出孤独的阴影

当前学校中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校园人格”,其主要表现是:自私、冷酷、残忍、内向、孤僻、个人主义过分膨胀、自尊过于强烈、挫折承受力极低等。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学生接触社会后发现社会中的“现实规范”与学校灌输的“理想规范”之间存在着强烈反差,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产生心理上的错位和变态。其实这就是孤独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孤独症是人类的精神障碍疾病。一般在两岁前后出现症状,多数患儿在与人接触或语言方面有障碍,行为刻板、机械,发病率在万分之五左右。以往此病不被人们所认识,常被诊断为弱智或精神病等。至于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晰。但是我们看到,许多教育工作者已逐步认识到孤独症的综合诊治。

矫正学生的孤独行为,家长应配合学校,在端正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友谊

正常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朋友氛围,孤独是人类的不健康的情感体验,战胜孤独是顺利成长的前提。在矫正孩子孤独症的时候应强调这样的观点:“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的人生是一片荒野……”“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可以通心的。”这不是我们的新发现,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早就一再强调过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也说过:“友谊真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只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是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如果用青年朋友热衷的语言来表达,矫正孤独症的目标是:摆脱“小我”,告别“旧我”,走进“大我”,创造“新我”。

(2)培值自信

自信是人生起步的前提,建立自信是孩子摆脱孤独的良方。朗利升入中学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朗利变了,丢了魂一样,六神无主。经过这场打击,他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摇,任风戏谑。直到毕业,朗利才开始后悔,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巴掌。“爸爸妈妈离婚是爸爸妈妈的事,我跟着瞎掺乎什么?真是个窝囊废!”他考取了一个培训班,学服装设计专业。他迷上了自己的专业,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模特训练,并得了一等奖。记者问他:“现在,你对自己的命运怎么看呢?”

朗利平静地告诉记者:“我觉得挺幸福的。父母离婚比不离婚时给我的爱还多,因为那时候,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而现在都唱红脸。再说,父母不在身边,一切都靠我自己拿主意,也放得开。我是独立的有充分自由的人!当然,有时回到家里,见不到父母,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但是,与独立和自由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最重要的是自由、自尊、自强!”

有一天,爸爸对他说:“孩子,我给你再找个妈妈好吗?”朗利吓了一大跳!但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了。爸爸妈妈离婚几年了,爸爸再成个家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自己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因此,他点点头说:“我不干涉你们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朗利长大了,懂事了,他懂得自尊、自强。他的成功是他从老师、同学、家长身上吸取了前进的动力,建立了自己的自信,是自信这一重要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一步步迈向踏实的人生。

请记住朗利的话:“最重要的是自由、自尊、自强!”他克服了孤独。

(3)培养兴趣

作为家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帮助他们克服孤独,走向新生。

我们应对孩子倾注满腔的爱,向他们介绍青少年在逆境中奋发成才的故事,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并不总是七彩阳光,有时也会阴霾满天。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不要被偏见所压垮,应勇敢地鼓起自己理想的风帆。在班上教师应极力为他们创设一个和谐、融洽、愉快的生活环境,动员全体同学关心他们。

7.帮助孩子战胜胆怯

小孩胆小,对什么都感到害怕,原因是他有许多恐惧感。例如: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痛楚的恐惧、对人的恐惧等。这些多源自大人对小孩子严密的保护,令孩子觉得自己很脆弱,需要依赖大人,一旦大人不在身边,就感到害怕。

孩子最恐惧被遗弃,所以有一会儿看不到母亲,就会哭闹不已。如果一个孩子幼年时期父母没有给他足够的爱,或长时间与母亲分开,他的内心肯定充满恐惧,日后变得胆小怯弱。

年纪稍大的孩子恐惧被人惩罚,担心受到伤害。这些恐惧来源,是平时父母给孩子的讯息,令他感到害怕。例如,不想孩子乱跑出去,就跟他说:“警察叔叔专门捉到处乱跑的孩子。”小孩不听话,就跟他说要掐破他的耳朵,赶他出去。父母不和,发生争吵,就拿孩子出气等等。孩子恐惧被惩罚、被遗弃、被伤害的幻觉,就是这样产生的。

教育点滴让孩子坚强起来

要培养孩子坚强、自信,就要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时时细心观察孩子的不安情绪,及时给予安抚,并一一设法解除他的不安,给予适当的爱护。千万不要说恐吓的话,以企图令孩子害怕而不敢犯错;虽然这个方法可以收一时之效,但因此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会影响孩子一生。试想,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如何能独立起来,去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令孩子失去自信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往失败的经验。所以,当他们偶尔失败,不要责骂,在可能的范围内,故意忽略他的过失,可以不追究的,就不要追究。如果孩子因为失败而感到不安,必须加以安慰,用简单的话语向他解释失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经验,以及失败的原因;并予鼓励,给予机会再尝试,帮孩子找回信心。真要责备的时候,可以先说出他的优点,稍加称赞,再指出他的错处;若有成就,应加以称赞,建立他对自己的信心。

此外,如果出现一个比他优秀的孩子,令他觉得自己不如人,也会因此而失去信心,在别人面前变得胆怯,不敢表现自己。这时候父母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只顾称赞别人,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鼓励他向别人学习之余,更不可贬低他的价值和才能;恶意的批评,会使孩子变得消极。

父母必须观察孩子的反应,再选择适当的诱导法。

多让孩子与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人、事接触,多些带孩子到公众场所,例如公园、图书馆、游乐场等,可以帮助孩子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不要因为孩子胆小而用恶言骂他。例如:“胆小鬼”、“没有用”、“没出息”等字眼;更不要当众叱责,让他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这样最容易伤害孩子的信心;相反,父母应体谅他、接受他的感受,向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支持,教导他随时把恐惧说出来。如此,才能知道他的问题所在,并给予适当的化解、父母的支持,使孩子觉得有依靠,可以壮大胆量。但是,父母对胆怯的孩子,只可以表示同情和谅解,并予以安慰、解释和引导,千万不可以强迫孩子去做他感到害怕的事,这样会使他压力更大而吃不消,以致产生更大的恐惧。

对中国家长的启迪

心理健康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一生

大量的研究与案例证明:不良的心理会扼杀孩子的渴望与雄心,摧毁孩子的勇气与斗志,甚至使孩子丧失理智。少儿的心理发育呈两极化发展的特征:

一边是情绪逐渐地趋向成熟、愉悦、平静、稳定,积极的情绪因素不断增加;一边是情绪问题陆续地出现,厌学、抑郁、焦虑、冷漠,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罩上阴影。

美国的父母十分关注孩子情绪的波动,为了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自己甚至可以做出牺牲。当孩子一旦出现心理异常,负责任的家长通常会放弃一切而全力以赴及早医治。中国家长们由于种种原因对此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也许中国父母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没有在意心理疾病的危害性。虽然各地新闻媒介对于因心理障碍而屡屡发生事故的孩子报道得很多,但很多父母怎么也不会将此与自己的孩子联系起来。

学习美国父母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科学方法,首先应当认识到心理健康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一生。天下的父母们应达成这样的共识:理解儿童的心理、尊重儿童的想法,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这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成功和使每个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的法宝。

同类推荐
  • 分娩方案

    分娩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

    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

    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嘲讽、责怪甚至放弃,而是应该抱着赏识孩子的态度,去宽容他、安慰他、鼓励他、热情地拥抱他,相信孩子一定能还我们一个奇迹。面对本书为家长提供众多妙招,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做成功的家长。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孩子学口才的第一本书

    邵守义是中国第一位演讲教授,他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的确,口才与人才的关系密不可分,好的口才能够促进一个人更上一层楼。尤其对于孩子,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学校里备受瞩目;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受到众人的喜欢;拥有一个好口才,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无往不利。然而,有多少父母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口才之上?家长们更在乎的是他的学习成绩,是他的智商、财商,唯独冷落了口才……甚至,很多父母还会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会说话就有口才,孩子的好口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尤其当他们走上社会以后,接触的人多了,口才自然就好了。
  •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教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教子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是家长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危机。从批判中见真知,才能让我们摆脱教子误区,守护孩子顺利成长。
热门推荐
  • 一剑斩诸神

    一剑斩诸神

    张道然本是当代打工族,因为意外身死重生到另一个世界之中。但男主却保留了前世的记忆,难道孟婆汤掺水了!?这片天地间广阔无比又充斥着灵气,凡人都长命百岁,天赋异禀之人甚至修炼成仙。前世道然我平平淡淡,这一世我定要成为牛哄哄的大佬!
  • 江山倾尽桃花落

    江山倾尽桃花落

    “你愣什么?小呆子?”“容熙,我叫容熙。”“日后每天我都摘最灿烂的桃花给你。”“我会给你最盛大的婚礼。”“此生,容熙永不负你。”各种短篇故事各种嗨,喜欢的童鞋点进来!!!
  • 重生千金:帝少燃情宠妻

    重生千金:帝少燃情宠妻

    一朝重生,她成了宋家废女,修仙宝典在手,天下我有。闲暇之余,打打渣男,虐虐白莲花,逗逗男神,从此开启崛起之路,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成就第一女强人威名,积累亿万家财,彻底走上人生巅峰。“雷少,你从了我,我让你变为史上最有钱的男人。”宋雯雯浅笑微语,望向她心仪的男人。“不,我不喜欢钱,我只喜欢你,你嫁给我,我会将你宠上天,让你做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雷文腹黑一笑,我不仅要得到你的巨额财富,更要得到你的心。
  • 谋士纵横

    谋士纵横

    春秋和战国是大变革下思想空前解放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果说,春秋战国的霸主都是不世出的大英雄,则帮助这些霸主治理国家的那些杰出的政客便是圣贤,读懂了这些霸主,尤其是读懂了这些政客,也就读懂了整个春秋战国大时代。本书通过对管仲、商鞅、李斯、百里奚等人物的描述,揭示那一段段反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英雄故事。
  • 残蔑

    残蔑

    上古神族遭打压,几乎灭族,仅剩血脉转世重生其师傅仅存两道残魂,护其转世之身,消散,少年能够保存自己这仅存血脉,和复活师傅吗....
  • 上神大人不简单

    上神大人不简单

    重点:本文无cp 上古离水上神初诞生便面临着众神陨落的大劫,无奈封印自身重来。面对所谓师尊的别有用心,神秘帝君的无端示好,还有一群想从离水身上谋取好处的一群人,离水该何去何从?是否能够重回上神之位,再续神的荣光?重回神位的过程困难重重,突如其来的嗜血,六界之间的阴谋,还有遥不可及的温暖,在这一重重的磨难中重临神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河邪尊

    星河邪尊

    雷电交加的夜晚,星河深处闪耀过一道凌历的蓝光……天使医院的秘密实验室此刻正在进行超级试管婴儿实验……蓝光闪耀穿透秘密实验室,上百根试管婴儿细管几乎粉碎,然而却留下了…………罗豪带着弟弟罗杰逃出罗家……地球上,罗氏集团疯狂追杀……星河上,各种黑暗种族虎视眈眈……
  • 御妖师1:妖鬼图鉴

    御妖师1:妖鬼图鉴

    在一部名为《妖鬼图鉴》的诡异之书里,封印着千奇百怪的妖魔鬼怪。图鉴内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火凤凰,可吞噬万物的妖王紫麒麟,手持龙纹霸王枪的丧尸武将。虽然书的表面看起来泛黄而又残破不堪,黑色封皮上甚至还布满了尘埃,在图鉴封面最左侧下端,用粗壮的红色字体写有一些警告。这书里所封印的东西,无论是拥有妖力的可怕小妖,还是戾气极重的厉鬼和禁兽,普通人千万别妄想里头的鬼怪能听命于你。当然,除了代代相传的传承者,或指定下来的御妖师之外。其余人等皆不可接触或翻阅,如若不然,等待你的只有死亡!御妖师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鲜为人知的诡异职业,遗失了百年的十大上古神器,神秘的四大家族纷争,御妖师的终极使命是为了抓光图鉴内的妖怪?还是说,背后潜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现在,我将带你踏上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降妖伏魔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