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兵站座落在雀儿山下,四周被终年不化的雪峰围绕着。长期以来,每天战士们一开始工作,兵站的院子里便显得格外寂静。可是从去年七月后,忽然在院子里多了一种咯咯咯——咯咯咯——的声音。三只母鸡,摇摆着肥胖的身子、迈着八字步在觅食。嗬!在这海拔三千三百米的高原上,竟然看到了鸡,真够新鲜!
这是老炊事员王俊卿养的。王俊卿今年五十多岁了,他围着兵站的锅台转,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一位“老高原”。每次看到那些为保卫祖国边疆日夜奔忙的战士们,顶着风雪来到站上时,老王总是想办法给他们把饭做得热热的,把菜炒得香香的。他打心里喜欢这些战士们,也打心里爱上了自己这平凡的工作。他越干劲头越大。可是年纪不饶人,他的身体比往年差得多了。说来也怪,他只要一拿起菜刀,一看见过往的那些生龙活虎的战士,精神就又来了。
去年上半年,别人给老王讲了个“偏方子”,说是在高原上多吃新鲜鸡蛋对身体有好处。他听了心里想,今后注意点营养,在高原上为战士们多干几年。于是就托过往的汽车兵在成都买来了这三只鸡。
鸡刚从汽车上一下来,就象少了条腿,走起路来不住地栽筋斗。走了没有几步,就靠着墙立下,半闭着眼睛喘大气。是呀,这高原上空气稀薄,人走几步路都气喘得象拉风箱,鸡能活吗?有人和老王开玩笑说:“鸡也得了高山症了,快住院输氧吧!”老王心里琢磨,有些鸟雀可以在高原上活下来,鸡为什么不能?刚从内地来,不习惯,闹点毛病这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好了。他把三只鸡捉到站外面的草滩上去了,他心里的盘算是:鸡象人一样不能娇惯,到外面闯闯就适应了。为了使鸡在高原上活下来,老王可没有少操心!晚上,他怕它们卧在架上发晕摔下来,就专门搭了个鸡棚;白天,他怕它们吃干食不好消化,就特地用洗唰水给它们和稀的。一天天过去了,三只鸡虽然瘦了一些,但越来越跑得欢势了,证明它们在老王的精心喂养下,已经适应了高原气候。八月的一天,它们下丁来高原后第一窝鸡蛋,白花花的,多爱人呀!老王日盼夜盼,想的就是鸡下蛋呀!现在下蛋了,他倒舍不得吃,三个鸡蛋一直好端端地放着。
一天中午,一个汽车兵进了食堂,他看了看桌子上的饭菜,慢慢地摇了摇头又走了。王俊卿一看,估计是个病号。上前问道:“同志,你要吃啥子?”汽车兵望了他一眼,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老王又问:“到站如到家嘛,你想吃啥就说。”汽车兵这才说出他已经三顿没吃一口东西了,很想吃些鸡蛋。他刚说完就显得有些后悔的样子,跺了跺脚,意思是不该说呀,这高原不比内地,哪会想吃鸡蛋就有鸡蛋。他正想给王俊卿讲不吃了,扭过头一看,人不见了。一会儿,只见王俊卿拿着三个鸡蛋笑盈盈地走到他跟前,说:“请坐下等等,马上就吃!”
等老王把鸡蛋做好拿来时,那个战士已经打听到了这三个鸡蛋的来历,他握着王俊卿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口也吃不下去。
三只鸡不停地下着蛋,每次,王俊卿总是把鸡蛋拿出来给别人吃。就是好几天没有病号,他自己也舍不得吃,因为他想,过往人员这么多,说不定今天晚上或明天早上会有个病号。鸡蛋还是留着吧,“有备无患”!王俊卿辛辛苦苦养鸡,他虽然很少吃到几个鸡蛋,可是每次看到战士们吃得那么香,他感到真比自己吃了还舒心。
这天晚上,王俊卿躺在床上睡不着,他又想起了那些可爱的战士们:他们年年月月记挂着为全国人民服务,在高原上奔波着,踏遍了冰山雪海,他们多辛苦呀!想到这里,他一面觉得过去只为自己着想感到惭愧,一面又觉得这三只鸡买对了。因为多少帮助同志们解决了一些问题。
第二天,王俊卿跑到司务处说:“司务长,我身体还不错,我的三只鸡,让它们明确地为过往战士服务吧!”司务长再三推辞,老王说什么也不答应。老王对这三只鸡更加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