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祝道:“经文要日日念诵,时久便有功。每天不要贪多,你已念了一个多时辰了,去院里把地扫了吧。”
方才念经时,陈之晋只觉脑里清清明明,什么念头都能一步达通,似乎天底下任何事都能轻易想明白。
这种感觉很有诱惑力,就像穿纱衣的美女时刻在男子面前摇摆柳腰,又像是喜欢吸香的人骤得天下第一等的名香。
总之,陈之晋最后还是颇为依恋地放了经书,到院子里扫地去了。
这回儿,陈之晋将落花落叶扫到一起后,小心翼翼地推到老枫树下面的土块上。老枫树又是一抖,吓得陈之晋一步跳开,他以为老枫树又要开始掉叶子了。
哪知,老枫树这次倒变乖巧了,只活动一下全当吓唬人的手段,并未真正落下叶子来。
看是虚惊一场,陈之晋满意地走过去,抚摸着老枫树粗厚的枝干道:“谢了。”
其后,他又是怀念起念经时的舒服之感,蹲在树下背起经文来。
陈之晋天资极好,记性也是超人。更别说这经文不过七八百字,陈之晋念了一个多时辰,早就可以默诵出来了。
“天道不孤,有三千万数。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常。天道不休,时生生不息。故寻道者,脱身游海,不入万般,不皆五行,以己明心,以心明性,当得自在。”
“万般道显,唯善唯德。修善道者,自馈天意。修德行者,自有风情。其有如问,善者何为?善者不欲者也,善者不利而利者也。仅度己心,以己发人。因助人乐,而使吾乐,故为善也。因爱亲好,使吾心安,故为善也。千般如此,善之初也。”
……
“由此善道,当成仙道。仙道其名,一道一成。百万年成一仙,千万人争一仙。吾善道修者,于红尘道者高,于五行阴阳道者下。若遇满目红尘道,吾辈道成于时。若有大机缘修成五行阴阳者,吾辈自偏道为锋,亦可匹敌。唯切当忍性明尘,动静于道,使不废吾道。”
这经文里花了四五十字言说天道,又花了百来字说了修仙者争仙的情形。而其余七八百字,都是在解释善道。
其末尾一句点出,百万年才会有一人登临仙位,且一种道只能有一人成仙。文中还提到了善道的排位。
善道低于五行阴阳大道,高于红尘小道。
如果争仙时敌者全是红尘道,修善道之人靠着时运便可成仙。如果恰巧遇到了有修行了五行阴阳大道的人,那修善道者就要再另修一种道作为锋器才能与其匹敌。
总而论之,陶祝给予陈之晋的,是一本直指成仙的大道修行之法。
又背了约有一个多小时,天上太阳已摆到了正中的位置。午时要到了,陈之晋也觉得腹中的饥饿感像是苏醒的野兽,开始疯狂叫唤。
陶祝叫他进道堂里,安排他食用的事。
“为师早已修成辟谷无眠,这地方没什么吃食。你自去后山林里,寻一片红果林。那林里有个女妖是蛇修,你拿了我名牌交与她,她会安排的。”
陈之晋依言去了山林里。
这林子奇异得很,与凡间林子不同。其树木高大,色彩多艳,从不同方向看去即有不同的颜色。这里寻不到小花小草,尽是些及人高的不知名植木。
山林里湿漉漉的,空气也清新。最神奇的是,那些叶草都沾着露水,陈之晋走过却不会滴到衣服上。
陈之晋是喜爱林子的。他在家里的时候,就经常骑马去林子里转悠。有时候连午食都不管,尽情玩乐到晚间,还要其兄长陈修来找他回去才肯罢休。
对这片林子,他是一眼就爱上了。虽然不知道四周的树木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可他摸着它们时心里还是会涌出一种安全感,就像找到了栖息地一样。
路前面,有一只老龟缓缓爬来。这龟为何说它老呢?
因为它眼睛上有白眉,两眉都往耳侧伸长,拖到了地上。而老龟的龟壳也黑青玄秘,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密纹。
“嗯?”老龟本来自顾自地溜达,注意到前面有个小子挡着路,便出声道,“你是何人?”
莫不是哪个小妖瞒着化了人身了?老龟心里疑惑着。
鱼、蛇等妖以修成龙身为尊。猴、猿等妖则以修成人身为尊。其余的妖物大多不会改变形体,以本形为尊。
龟类修行者就是不改变形体的一种灵类。他们若化了人身,反倒妨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