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觉的摄叔箭术高超,连夏姬都赞不绝口。巫臣看了看养由基神情,其人并无压力,看起来完全不把摄叔放在眼里。计数官换了新的柳叶麻绳,摄叔与养由基对视一眼。养由基也礼节性的向柳树上射了一箭,但一箭就将摄叔先前的一箭从尾羽劈断。众人无不惊讶,这一箭就让兵士从刚刚的欢悦中回过神来。养由基飞箭如梭、箭箭射中,直到第五十箭。河边突然吹起一阵风,士兵慌忙躲避沙尘。养由基抓住机会,一箭便射中两片交叠在一起的柳叶。
见养由基居然一箭不落空,两国士兵开始一起计数,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九十八、九十九、一百。百发百中,养由基平静的交回剩余的二十支箭。摄叔此刻不得不心服口服,乐伯心里想:“此人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就算我亲自上场,也定会输他一箭。”计数官把一支射穿了两片柳叶的羽箭交到屈荡手中。乐伯见状故作不服,他拾起长弓向柳树放出一箭。细细的麻绳应声断裂,乐伯算是为楚军找回了一点儿颜面。
“此人箭术明明不输于我,刚刚为什么不派他出战?难道是楚人故意安排,有意放纵养国百姓?”养由基见乐伯心生疑虑。
“养兄箭术高明,我可求叔父放过养国百姓黎民,养兄可有意与楚为将?”巫臣上前问。
“如能换得族人平安,纵使我粉身碎骨亦无可惜。”养由基听巫臣言,便知楚营中暗中相助必是此人。
自此,养由基在楚国军中名声大震。养伯极其宗庙被迁至沈丘居住,养族人继续享受安详宁静的牧羊生活。原养国土地设为养邑,由摄叔与乐伯驻扎于此。
受伤的成大心从郧地一路颠簸,飞驰的马车三日才到达郢都。成嘉随车照顾长兄,楚穆王得知成大心中了毒箭,恐难以支撑。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楚国王庭为此躁动不安。成大心一旦病逝,楚国令尹(丞相)一职便成为空缺。若熬氏的人最擅长争权夺利,公子燮早就对令尹之位垂涎三尺。
于是公子燮找到他的好友斗克,言明想去向楚王求令尹之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臭味相投的公子燮和斗克凑在一起一商量,就决定去面见楚王。这两个人只是自我感觉良好,满朝文武都知道此二子皆是庸碌无能之辈。斗克驻守商密被秦人俘虏,楚国只得同意秦人的条件,才将斗克放回。楚穆王觉得斗克丧权辱国,从未委以重任。公子燮与斗克反倒认为自己促成秦楚媾和,有功于国。楚穆王怒而将他们担任令尹的请求驳回,并言竖子祸国。
成大心半路就听说了这件事,一下子就从重病中精神起来。
“我还没死呢,真是岂有此理。”
“兄长安心,量这两个奸贼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成嘉安慰。
“我与你素来政见不合,但终是一奶同胞骨肉相连。我会向楚王举荐你为令尹,楚国现在外有虎狼,内多奸小。我时日无多,楚王也已年迈。你为令尹,如履薄冰,以后楚国要靠你了!”成大心虽然与成嘉评断事物的出发点不同,但他还是信得过成嘉的能力。成嘉将来一定会超过自己,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有时的言语其实是出于嫉妒。
“兄长会好起来的,再有十里路就到郢都了。”成嘉边哭边强作笑容。
“扶我起来!”到了王城,成大心强忍病痛,让成嘉扶他起来。他要亲自走进王庭震慑肖小,去给楚王会报前线战况。成大心一定要让楚王任命成嘉做令尹,这是他要为楚国做的最后一件事。虽然成嘉还很年轻,但楚穆王依然信得过他。成大心不久病逝,成嘉便是楚庭各方势力的核心人选。满朝文武一致认为,应当遵循旧制,成嘉继任令尹再合适不过。只有公子燮和斗克两个人暗中窝火,觉的成嘉黄口小儿不足以立事。
成嘉继任令尹已是第二年开春,天气尚寒,冰雪还未融尽。成嘉与巫臣、孙叔熬、羊左二人身披皮袄,围座火炉。几人在令尹府上商议,应尽快想办法促使楚穆王立熊侣为太子。楚王年老渐衰,鬓发斑白,立太子一事不宜再拖。巫臣回府与屈荡、屈阎商议,孙叔熬也回家告知父亲为贾。熊侣是楚穆王商臣的嫡长子,立为太子本来顺理成章。可是由于商臣弑父之过,族人多有不服。尤其若熬氏更是居心叵测,尽管有成嘉压制着他们,仍然多有怨言。
楚国的地域辽阔,但大多都是侵略兼并而得。自楚武王始,楚国吞并的小诸侯国多达三十六个之多。更有一些边界小国,与楚属于联盟关系。虽然已经奄奄一息,但还是一气独活。这些小诸侯国自知不敌楚国,多半直接投降。楚国将其族人迁移,宗庙不毁,国土设县。所以这些小诸侯虽然国破家亡,但国中有生力量尚存,仍是口服心不服。一旦楚庭有点儿风吹草动,他们总是乐于制造点儿混乱。
立太子的消息传到斗克和公子燮的耳中,不得重用的两个人有气无处撒。斗宜申与仲归被杀就让他们气氛难平,成嘉担任令尹,又要立熊侣为太子,简直没有了活路。公子燮和斗克几乎失去了理智,他们又凑在一起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只有一条路可走“造反”。
斗克开始秘密联络斗越椒等族人,斗越椒现为楚国右军主将。斗越椒开始极力反对,但在斗克不厌其烦的劝说之下,渐渐开始动容。公子燮开始联络地处吴越边界的舒、宗、巢三国,以期得到外援。斗克与公子燮计划先使群舒判楚,制造混乱;再用刺客行刺成嘉,使楚庭自顾不暇;最后挟持熊侣逃至吴越边境,另立王庭。
经过满朝文武的劝谏,楚穆王同意择日封熊侣为太子。公子燮也加紧与群舒联络,教群舒判楚。群舒包括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龏、舒鲍、舒、宗、巢等,是吴楚交界上一堆躁动不安的小国家。群舒本来归附楚国,在公子燮的鼓动下,开始拒绝向楚国纳贡称臣,转而投靠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