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挽音才六岁,父亲也还只是江南一方的巡府,他们一家人就住在山明水秀的南都……
江南地聚灵气,挽音和挽影便是汲取了这日月光华,小小年纪,就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百姓们都在盛传,泽天有三女,诗音舞影琴染。
这善琴的司徒暮染,便是丞相司徒赋之女,一曲百鸟鸣凤,一把焦尾蝶琴,圣上亲封司徒暮染所奏之乐为泽天第一曲,其恩宠可见一斑。
江南多情处,莺歌夜夜啼。烟雨蒙蒙拢,汀兰重重曳。江南的龙舟节一向是由民间自发组织采办的。与别处不同,此处的龙舟节不单要敲鼓赛舟,饮雄黄佩香囊,还有一样便是文诗展。
据传,这文诗展是由江南各地的富商每年轮流举行。参加的人无论男女,不讲老少,大家乘舟于湖上,微微靠拢成圆,以当年所定之字为立意,依次作诗,亦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学者来评诗,拔得头筹者,便能前往湖中亭处,取走奖物——玉瓶金梅清心坠。
此瓶画有月上梅梢头,有清高之意,又为翡翠所做,寓意姻缘合美,更是价值连城。是以如此,文诗展更得青年男女之爱。
这一年,文诗展所定为一“雨”字,参赛的人早早便来到了小船上,挽音也带着一个侍女为瓶而来。她虽个头不大,亦戴上面纱遮住了清丽的容貌,然举手投足间,仍有人频频回顾。
慕容辰也来了,他早就对江南文诗展有所耳闻,这次求了好久,父王才准他出来游玩一番,此事不能张扬,他也只带了几个随行侍从,对于这玉瓶,他也是志在必得。
作诗开始,挽音单手托腮,略略望向湖面,不一会儿提笔落字:玉湖粉黛未施中,遥看青螺影不同。忽而仙子醉酒倒,应是珍珠落盘重。
慕容辰自小便爱吟诗作赋,斟酒抚琴,这自然难不住他:春容浅淡深映门,晓风拂柳未染尘。便是轻雨斜漫罩,更待花开动倾城。
挽音听罢,不禁抬头望去,好一个富贵公子……
在学究看来,这两首诗几乎不分伯仲,正当众人商议是否再作一轮的时候,慕容辰趁乱竟想划桨先行,擦过挽音身边时,还不忘附耳一句“小妹妹,诗写的不错,可惜瓶归我了……”
挽音从小被父亲捧在手心长大,哪里吃过这样的亏,她不由的伸手一拽,谁想那慕容辰竟毫无防备的被她拉下了船,幸而他识水性,不然挽音可算是闯祸了。
挽音也没料想他就如此跌进水中,第一反应竟不是把慕容辰拉起来,而是划船到湖心取了玉瓶,等她返回到岸上,慕容辰早已换好了衣服,盯着她一动不动。
“我说你一个小姑娘,出手竟如此狠毒,你知道我是谁嘛!”慕容辰看着挽音,气不打一处来。
挽音现下已知理亏,取下了面纱,见慕容辰头发还是湿漉漉的,不由笑出了声“那个……我怎么知道你那么弱不禁风的啊,再说了,谁让你如此嚣张……”挽音红了脸,低下头小声嘀咕。
“……”不知道为什么,慕容辰竟一句反驳的话也没说,只是一直望着挽音的眼睛不着痕迹的避了避。
“咳,罢了,好男不与女斗,就当本太……就当我让你的,不过,你总该有点什么补偿吧。”慕容辰再一次看向挽音。
“公子应是远道而来,若公子不嫌弃,小女家就在附近,公子可愿到寒舍一游?”
慕容辰心下一动,“咳,念你真心相邀,我便随你一行。”
数不尽繁华千种,望不穿情所归依,萍水相逢,一眼万年。
是夜,挽音带着慕容辰在府中凉亭赏月,谈花,议词……两个人不打不相识,似得知己一般,相见恨晚。
年少时的爱恋,如这江南风光,拈花对月,不知别……
慕容辰在巡府一住就是三天,这三日,挽音和他形影不离,奈何慕容辰归期将至,这天夜里,两人一起泛舟湖上,却不似往日欣喜,湖上涌动着淡淡的不舍……
“阿音,你知道吗,从小,没有谁像你一样,能陪我这样说说话”,慕容辰小小的手握住挽音“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找你,我们一定可以一直在一起!”那时候慕容辰也不过九岁,童音未消,但说出来的话却十分坚定。
“嗯,辰哥哥,阿音一定会等你。”
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慕容辰便动身了,他没有告诉挽音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怕这个身份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从那时起,慕容辰便已经在心中做出了取舍……
江山如画,不敌你眉间朱砂,纵然盛世繁华,只愿与你,踏碎这一场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