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解县。
高殷来这里已两天,他想看看这里闻名天下的“解池”。
解池是一个巨大的盐湖,从河东有人类活动之日起,此处就是采盐的重要场所。
这里一年盐产量可以达到一千多万斤,周国丢失了河东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当然对于齐国来说是一个宝库,每年可以增加收入好几十万贯。
周国北边盐州、陕州以北一带也有盐湖,不过那里运输距离要远得多,道路运输也不便。
单纯从生产上来讲,那里条件也比这里差,这里一年四季有大风,非常适合晒盐,而且盐湖当中杂质也比较少,食盐的质量相对于其他盐湖比较高。
……
河东各州各县已平定,其中驻扎在横岭关的北周柱国大将军王雄也已投降,正在赶往解县的路上。
高殷去盐湖边转了转,看见他们晒盐方法比较原始,盐质量也非常差,黑乎乎的有不少沙土。
听说直接供给百姓的“解盐”,含砂土量能够达到20%,老百姓拿回去之后,还要重新处理一遍。
不过,这时周国没有实行食盐专卖,食盐价格比较便宜。
像解盐的价格不过十钱一斗,比粮食还要便宜得多,和后来的几百钱一斗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唐代开元年间以前,由于没有实行食盐专卖,食盐就是十文一斗,安史之乱以后为了为了筹措军费,才重新进行食盐专卖,食盐价格翻了十倍以上)
当然,海盐要稍微贵一些,因为北方的海盐基本上是靠煮,质量更好,但是成本高得多。
高殷已在全国执行了食盐专卖制度,此处当然也要执行。
既然是食盐专卖,那么食盐的品质就应该提高,价格反正都是由政府在调控,并不大重要。
不过,高殷对于主管部门----太府寺的食盐专卖措施并不是太满意。
现在的措施是:不论是官盐还是私盐,都必须先由国家收购,然后再加上一个价格后,以新的价格批发给那些盐商,由他们在各地进行零售。
如此一来,很多人擅自涨价,百姓颇有怨言。
在这里转了一圈之后,高殷回到县城,与可朱浑天和、郑子默、崔昂、祖珽等人一起,商量改革食盐专卖办法。
崔昂说道:“陛下,臣以为,干脆由国家统一销售,以避免那些奸商从中牟利!”
祖珽也同意此办法:“陛下,那些商人贪得无厌,朝廷进行食盐专卖之后,他们居然还想取得以前的利润,因此胡乱加价,从而导致民怨沸腾,很多地方对陛下颇有怨言!”
祖珽现在主管宣传,手底下有很多的“通讯员”,所以他的消息比较灵通。
郑子默却表示反对:“臣倒是不敢苟同二位之见。国家统一销售虽然比较容易控制价格,不过需要成立庞大的经销队伍,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另外,如果全部由国家统一销售,也难以避免有很多人虚报损耗,中饱私囊,这可有前车之鉴。
因此,臣以为万万不可。臣建议把价格控制死,不允许他们随意加价即可!”
不过,郑子默的意见说完之后,祖珽又立刻进行了反驳:
“郑公这想法虽然好,不过执行起来难度也颇大。比如说,价格制定就是很大的难题。
须知各地运输条件不一样,究竟是每郡定一个价格,还是每县、每乡制定一个价格?如何达到公平合理?
而且,一旦商人无利可图,他们会罢市,又得重新定价……”
高殷一听,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
要说到奸商,朝廷才是最大的奸商,自己就是奸商的代表。
不过这也没办法,自己现在需要钱开凿运河、增加军费等等,食盐专卖一个最简单的增收途径。
等到将来国家富裕了,或是国家统一了,再把价格降下来,再让老百姓享受到自己当皇帝给他们带来的成果也不迟。
如果收回来全部由国家销售,那就相当于成立一个庞大的国有企业,管理起来难度太大,而且也难以保证效率。
如果放任自流显然也不合适,自己刚刚当皇帝没多久,民怨太大对自己很不利,将来自己还要统一全国呢。
至于郑子默建议的把价格定死,由于各地情况提千差万别,的确不太好操作。
高殷根据自己知晓的历史知识,把唐代盐铁使刘晏的办法搬了过来:
“诸位爱卿,由国家统一向百姓销售的策略,朕以为颇有不妥。
朕倒是有一个新想法,先前的措施不变,不过要调整,朕决定在各郡建立一个食盐储备库,以便随时对市场盐价进行调控。
比如那些经销食盐的商人若是胡乱加价,那么,就用各食盐储备库的食盐来调控市场价格。”
“陛下,此办法虽然好,可是难免各地管理盐库的官吏与那些商人互相勾结,从而降低盐库调控市场的效果。”郑子默提醒道。
高殷点点头:“爱卿之言有理,不过朕的想法是,盐库不能交给地方管理,由朝廷统一管理。
当然,如此一来势必要增加很多管理人员,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
朕决定,将盐业管理的职能从太府寺独立出来,单独成立‘都盐监’。
此监与其余各寺监品级相同,为从三品机构,副职从四品。
此监除行使从前盐业管理职能外,还要管理各地盐库,以平抑各地盐价。
如此一来,就能够保证全国各地盐价的大致稳定,老百姓也就减少许多怨言!
还有,对于那些鳏寡贫穷之人,都盐监每年要予以适当救济,不能让他们连盐都吃不起……”
高殷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认为这办法好。高殷心想,这办法执行了一千多年,华夏前几年才取消,当然好!
高殷最后又强调了一点:“都盐监权力可不小,朕会新增加几名御史,每年轮流对各地盐监进行核查,防止他们贪赃枉法,中饱私囊!”
说完之后,他想,今后肯定很多人想得到这位置,这的确是一个肥缺。
在唐代,盐铁使几乎都是宰相兼任,而且唐代使职本身就是钦差,权力自然无比巨大,几乎没有人能够监督。
自己可不能让这机构坐大而侵害百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