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节课学生学多少内容才算合适?这个不能成为定论,正因为不能成为定论,所以每节课都要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去备课。
近几节课,周青一每上完一节课心情都非常糟。
心情糟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准备好的内容,每次都都上不完,感觉学生学的都不是很好。
如果每次准备好的内容学生都能学习完成,并且效果比较好,心情就会好很多。但问题是最近几次总是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不过前段时间也有上完课,心情好的时候。
那次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只有两个,对应的练习题,每一个有四个。一节课正好把知识点复习完了,并且做好了针对性的练习,感觉学生做的效果比较好。学生上完课也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学会之后的那种感觉学生们从来不掩饰。
对比这几次心情不好的课堂,周青一分析来分析去发现最主要的是有这么一个问题。
自己设定的教学内容多。
设定的教学内容多,肯定是学生练不好所有的,想学好所有的那肯定是完不成,与自己预定的目标不一致,那肯定是心情比较糟了。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老师每节课都想让学生学习和学会更多的内容,但时间和学生的精力能力有限,肯定不能完成老师设计的较多的教学内容。
那也不能为了让自己每堂课上完之后心情好,就设计较少的教学内容,那样长了也不会让自己的心情好,只会让自己的心情更糟。
比较好的方案,那就是再深入备课,精细备课,反复的推敲,让每一节课都能达到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内容,这样自己的心情就会慢慢好很多。
对,最后还要落实到自己认真备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