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子时,天边一轮弦月映着军士的甲胄,反射出些许微光。刚睡下不久的士卒们被悉数从营帐内拉了出来。
为了预防可能存在的间谍行为,除了最高层的几位将军,没有人被事先告知此行的目的地。普通士卒唯一确定的,是目标应该不会太远,因为长官命令大家放下一切辎重,仅带两天的口粮轻装上阵。
有些年轻的士卒正摩拳擦掌,渴望着立下一二功勋,日后好能加官进爵,置办几座宅院和几亩田地,当然还要娶上几房妻妾。
有些年老的兵士则暗自为此次行动忧虑,他们多数听闻过匈奴人的凶残,知晓匈奴骑兵的厉害。
士卒们各怀着心事,对未知目标的兴奋和恐惧,与夜色中灰暗的月光交织在一起,给这次突然的军事行动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没有所谓的誓师宣言,先头部队安静的出发了,前军五千人都是骑兵,由奋威将军赵通领衔。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第二只部队出发,中军一万人是步军主力,由方起亲自坐镇。又过了半个时辰,最后边后军五千人由破虏将军徐封殿后。
三只部队前后相聚约十里,哨骑往来其间。一旦被伏,可以第一时间互相接应,不至于全军陷入被动。
雁谷是一条夹在遥山山脉中,南北走向的狭长小道。
雁谷北面谷口距离遥关不过三十余里,是遥关到凉州腹地的必经之路。谷内两侧均是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山上下皆是密林,道路蜿蜒曲折。
出了雁谷就是北地郡,北地郡西南方一百余里就是汉阳郡,东南方向则是参军司马朗所说的安定郡。
如果十年前的诏书不是言明将方起贬至遥关戍边。那么方起即使就职凉州刺史,也应该身在北地郡才对。而不是今天这样孤悬遥山之外,直面匈奴兵锋。
事实也证明,主将戍边是个极其错误的军事安排。
特殊的任命位置和任命方式,使方起自就职凉州起,从未有一刻能真的总览全州政务与军务。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汉阳被围,方起大军被切断归路,以至前后失据的被动局面。
赵通率领的前军出发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率先越过谷口进入雁谷内的山林。这条路本就人迹罕至,杂草丛生而不易行走,夜色中更显出一片肃杀幽静的气息。
但赵通并不敢稍微放缓进军速度,方起掷下严令,雁谷前后一百里的山路,必须在一夜间通过。待明日行军到北地郡再让大军休息。
不知是什么种类的飞鸟不时发出几声鸣叫,叫声在夜色中竟传出数里远。
此时方起率领的中军主力也进入了雁谷内。他鹰一样锐利的眼睛一直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但除了有些慎人的鸟叫声,谷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
眼瞅天色渐明,前军距离谷口仅剩下十余里,方起悬着的心稍微安定了些。而底下进军一整夜没有合眼的士兵们早已经人困马乏,一个个迈着蹒跚的步子,半闭着眼睛昏昏欲睡。
“传令前军,在谷口稍作休整。等中军和后军出谷后再一同进发”
一个传令兵听到方起的命令,应了一声诺。随后扬手一挥马鞭,啪的一声抽在马屁股上,那马斯鸣着迈开四只蹄子一下跑出十几米远。
那名传令兵一边纵马前行,一边回头跟熟识的几位战友挥了挥手。似乎说了句在前面等几位兄长的话,可未等说完,他的声音却突然停了。
因为一只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
血顺着他的嘴角一股一股喷到下巴上,又沿着下巴流遍全身。他的瞳孔渐渐放大,一脸的惊恐与诧异。
他倒下了。随着他一起倒下的,还有他胯下那匹自从他参军以来就形影不离的战马。以及,他身后无数个战友兄弟。
两侧山上突然涌现出数千弓箭手同时拉弓搭箭,谷内一时间箭如雨下、尸横遍野。
被伏击的虞国军队一时间都慌了心神,但还好的是,这只摇摇欲坠的军队里还有着一个可以永远保持清醒的大脑。
从山顶第一只利箭失飞下来时,方起就意识到自己赌输了。他如此快速而小心的进军,可部队的动向还是被匈奴人牢牢的掌握。
先是奇袭汉阳,再是设伏雁谷,匈奴军中一定有用兵的高人。这人是那位北人口中杀神一样的人物,漠北之狼夏武罗么?
当然方起已来不及再细想这些事情,因为此刻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眼前危机的局势。
此时方起身后已经倒下了两千余人,还未倒下的人心中也被死亡的气息牢牢包围。
“诸军莫慌!盾牌兵支起盾牌进行掩护,弓箭兵看准机会进行反击,全军加速前进冲过这片山道!前面不到三里路就是开阔地,只要到达那里就可以与前军合兵一处,脱离险境!”
方起这些话通过十几个传令兵们传遍全军,使得士卒们精神为之一振。众军慢慢结起了阵势,开始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这就是一军主帅的力量,关键时刻沉稳而冷静的判断和指挥,往往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结果。
但是这次光靠着主帅出色的能力似乎有些无济于事。
因为当方起带着部下冲出两侧山腰上弓箭手的箭雨时,他便发现赵通率领下的前军也已经变成了不足两千人的残兵。
原来匈奴人除了在山腰埋伏了五千弓箭手外,更是有两万骑兵在雁谷谷口等候多时了。
赵通的前军与方起的中军几乎在同一时间中的埋伏,匈奴人的信号正是那些奇怪的鸟叫声,那是一种葫芦状的乐器吹出的声音。这种北人独特的传令方式,可以让匈奴主帅隔着十几里远也能如臂使指般快速指挥及调度军队的动作。
赵通他远远看见方起的坐骑,赶紧驱马赶到近前,拜倒在地说道:
“将军,末将无能。中了贼虏埋伏,折损了大半兵马,还请将军责罚!”
方起道:“元平不用自责,这场失利罪在老夫,与诸将全没有干系。”
其实这是方起自从十七岁随父参军以来,打的唯一一场败仗。而这唯一一次败仗不仅可能会结束他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还可能毁了他一生的荣誉。毕竟对于一位纵横一世的将军来说,荣誉可能比生命更加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