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驾崩,昭帝即位
巫蛊案发生后,刘据自杀,太子之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燕王刘旦曾经给汉武帝写自荐信,希望立自己为皇太子,汉武帝大怒,削其三县。此后再没有人敢提立太子的事情。
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除前太子刘据外,还有王夫人所生的齐怀王刘闳,但早年夭折;李姬所生的燕刺王刘旦(给汉武帝写推荐信的那位)和广陵厉王刘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刘髆;幼子是钩弋夫人赵婕妤所生的刘弗陵。其中广陵王刘胥为人骄奢,好倡乐逸游;昌邑王刘髆是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刘屈氂曾策划谋立刘髆为皇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剩下的最佳人选就是刘弗陵了。
刘弗陵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生母是汉武帝宠妃赵婕妤。历史上关于赵氏的出身并没有太多资料记载,只说她是河间府人,从小患病,少进饮食,而且双手紧握成拳,谁也没法让她伸展。武帝有一次出去微服私访,走到河间这被赵氏的美丽所倾倒,亲自去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赵氏的手一下子就伸直了,但奇怪的是在右手心里紧紧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武帝非常高兴,将她带回宫中,由此,赵氏深得他的宠爱,被封为婕妤。因为她的奇特之处,号称拳夫人,又因为她居住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所以她有另一个更有名的称呼——钩弋夫人。
公元前94年,赵婕妤生下了刘弗陵,小名钩弋子。刘据自杀后,汉武帝越看刘弗陵越喜欢,这时候的刘弗陵才四五岁,但是体格健壮、聪明伶俐,跟汉武帝小时候特别像,因此特别受宠爱。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命内廷画工绘制“周公辅成王”的图画,赐给奉车都尉霍光,暗示霍光自己想要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随后,年仅八岁的刘弗陵被立为皇太子,任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jīn mì dí)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由他们三人接受汉武帝遗诏辅佐刘弗陵。因为有吕后把持朝政导致皇权旁落的前车之鉴,武帝担心钩戈夫人的存在会重蹈吕后的覆辙,甚至成为第二个吕后。于是,汉武帝下令赐死赵婕妤。可怜的赵婕妤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儿子成为太子,结果还没高兴两天,就被汉武帝赐死。
同年,二月十四日,汉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日,霍光等人奉立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昭帝,次年改元“始元”。汉昭帝即位后,霍光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追尊钩弋夫人为皇太后,但钩弋夫人家族里除了早已去世的赵父,并没有任何人得到官爵。因此,霍光这一系列举动从根本上预防了赵氏外戚乱政的机会。
汉武帝的托孤大臣之一霍光,其身份不必多说,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担任骠骑将军执行汉武帝出击匈奴的任务时,被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并派人请来霍仲孺与之父子相见。霍去病是个孝顺孩子,替霍仲孺购买了大量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霍去病此次出征凯旋时,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提拔下仕途也比较顺利,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霍光很清楚自己是靠哥哥的关系得到这份差事的,所以他知道自己的分寸,为人特别谨慎。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中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托孤的另一位大臣金日磾将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本身不是汉人,而是匈奴人,并且不是一般身份的匈奴人。霍去病大破匈奴时,单于想干掉打败仗的昆邪王和休屠王。这两位王求生的欲望很强烈,于是双双决定向汉投降。两人经过协商决定后,休屠王却又反悔了,想想自己是匈奴贵族,怎么可以向汉人降服呢?再说其部族损失不大,单于未必会真杀他。休屠王一反悔昆邪王就心生不安,于是先发制人,袭击休屠王,将之杀害。然后,他率领休屠王的部下,向汉投降。对汉朝来说言,投降的匈奴贵族只有昆邪王,于是将之列为侯。
昆邪王带来的部下当中,休屠王一家人被认为是反对投降的“贼”,因而成为朝廷奴隶。此时,休屠王的长子金日磾才十四岁。他被送到宫廷厩舍,担任马夫工作。匈奴人可以说是生下来就与马儿为伍的民族。他们都是天生骑手,对照料马匹极有天分。而汉武帝是马迷,没事就爱去马舍看看马匹照料得怎么样。一来二去,汉武帝发现金日磾对马的照顾特别到位,就想起了之前好像有匈奴贵族成为奴隶这回事,就召见了金日磾。当他看到金日磾是个容貌出众的高个子美男子时,武帝立刻决定升他为“马监”,赐汤沐衣冠。史书此一记载,表示取消其奴隶身份。然后,金日磾就成了汉武帝的托孤人选之一。
另外还有一位托孤人选上官桀,陇西上邦人。他年轻时做羽林期门郎,跟随汉武帝去甘泉宫,赶上大风,车不能前进,就解下车盖让上官桀拿着,不一会下起了雨,上官桀捧着车盖为武帝挡雨,就这么入了汉武帝的法眼,升他做了未央厩令,此后又做到了侍中,又升为太仆。
幼帝登基,燕王欲造反
刘弗陵登基后,对帝位虎视眈眈的人并没有减少,相反,引发了更激烈的政治斗争。
汉昭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由他姐姐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进宫照顾,盖长公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给汉昭帝介绍了很多女朋友。正好上官桀有个孙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就跟岳父霍光说把这个女孩送进宫去,霍光认为孩子还小,就没有答应。上官安见此路不通就走了另外一条路,去找盖长公主,最后愿望实现,上官桀的孙女进宫做了婕妤,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也因此被加封为骑都尉。又过了一个多月,上官氏就被封为皇后,这时她才只有六岁,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后。
霍光与上官桀原本就是姻亲,外孙女现在更成为皇后。这桩婚姻之所以成立,完全是因两人交情可靠的缘故。可是霍光的势力越来越大后,上官桀渐渐感觉内心不快。他起先还为亲家霍光的发迹庆幸,但眼看霍光日益飞黄腾达,心里开始颇不是滋味。由于霍光大权在握,上官桀经常有事要求他帮忙。霍光当然尽其所能地帮助上官桀,不过,帮忙总有个限度。
盖长公主进宫照顾汉昭帝时,爱上了一个叫丁外人的门客。上官桀因为在孙女封后的事情上受了盖长公主的帮助,所以老想帮公主做点事,好拉近关系,于是就去求霍光把丁外人封为候。霍光回答他说:“有功者始得封为侯。”上官桀看霍光态度坚决,就降低了要求,说给封个光禄大夫的职位就可以。光禄大夫是枢密顾问官,位阶与九卿相等,是薪俸二千石的官职,有了这个地位,就能晋谒皇帝。因此,上官桀想要为盖公主的爱人争取到这个起码的职位。霍光却依然摇头拒绝:“朝廷待盖长公主不薄,相信她也不敢有所奢求才对……总而言之,这个原则是绝对无法变更的。”
霍光这一拒绝就得罪了两个人:上官桀和盖长公主。此时还有另一个人也对霍光产生了不满。御史大夫桑弘羊建立了盐铁专卖制和酒税法,为国家增加不少财富,可谓功高一等。他也为自己的亲戚要求官爵,同样被霍光拒绝。
这个消息被燕王知道了。燕王作为汉武帝年长的儿子,汉武帝却没有传位给他,反而传给了最小的刘弗陵,他心里一直很不满,虎视眈眈地盯着帝位,这会儿正准备造反。为了增加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他打算拉拢桑弘羊和上官桀,于是,以燕王刘旦为首,上官桀和盖长公主为辅的造反团队成立了。
按照上官桀的计划,要先利用燕王刘旦的身份,发动政变,在政变成功之后,再干掉燕王刘旦,由他自己来掌握大权。这个暂时联合起来的政治集团的主要目标就是霍光。公元前80年,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加紧了政变的准备工作。燕王刘旦将夺取帝位的赌注压在上官桀身上,前后派遣十多人,带了大批金银珠宝,贿赂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夺取帝位。偏偏这个时候霍光增加了大将军麾下校尉(部队长)的人数。于是上官桀以燕王名义,提出了弹劾霍光之奏文:“霍光正在检阅京都兵备,京都附近道路已经戒严,霍光将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的苏武召还京都,任为典属国,打算朝匈奴借兵。所有这些,是为造反,为了他自己当皇帝。”
上官桀已经计划好了,等到霍光休假的时候就把这封奏章送到昭帝手中,然后趁机宣布霍光的“罪状”,再由桑弘羊组织力量共同胁迫霍光辞职,从而废掉汉昭帝。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封举报信送到汉昭帝的手中后,就被汉昭帝扔在一边,看都不看。
第二天上早朝,霍光听说有人弹劾自己,就站在张贴汉武帝时所绘“周公辅成王图”的画跟前,也不进去。汉昭帝见霍光没来签到,就向大臣打听,上官桀乘机回答说:“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状,他不敢来上朝了。”昭帝听了没说话,直接朝霍光说:“我知道那封书信是在造谣诽谤,你是没有罪的。以你现在的实力,如果真的要造反,根本不用如此大动干戈!”
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就这么流产,被十四岁的昭帝一针见血地拆穿,所有在朝大臣对昭帝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智慧无不表示惊叹,同时霍光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稳固。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揭穿之后,并没有放弃夺帝位的念头,他们也打算摆一回“鸿门宴”。由盖长公主设宴请霍光,到时候部署好伏兵,一举将之杀掉。除掉了霍光,皇帝根本不足为惧。然后废掉昭帝,改立燕王。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这句话再次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霍光正准备去赴约呢,长公主门下一名管理稻田租税的官员燕仓向自己的上司杨敞(司马迁之婿)打了小报告,杨敞就转告了谏大夫杜延年,于是燕王造反的计划再一次失败。昭帝、霍光这回先发制人,将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谋政变的大臣统统逮捕,连同盖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等,全被处死。盖长公主、燕王刘旦畏罪自杀。九岁的上官皇后因为年纪幼小,所以未被废黜。
盐铁专营的制度化
自汉高祖以来,长期的战争对社会的生产力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经过几十年的休生养息,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几次出征匈奴几乎掏空了国库的一大半,因此皇帝不得已要向富商巨贾们借钱。当时汉朝的几个大富翁大多都经营有盐和铁的业务,文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就是煮盐。战国以后铁器成为农具的主流,具有广大的市场,因此,铁器的贩卖也具有高额利润。然而这些大富翁并没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既不肯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财力,也不帮国家分忧解难。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策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改变。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桑弘羊。
桑弘羊,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他的幼年是在春秋时期的政治中心洛阳度过,洛阳作为一个传统的商业城市在当时已经有五万多户人居住,约三十万人口。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桑弘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接触到的是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对社会各个阶层人的生活也比较了解。
桑弘羊是汉朝的经济奇才,自十三岁入宫,到燕王之变被杀,共从政六十余年,其中五十多年都在武帝时期。可以说,桑弘羊的主要作为都与汉武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决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桑弘羊总管国家财政期间,为了彻底解决财政困难问题,桑弘羊制定或修订、实施了诸如机构改革、盐铁官营等一系列新的财经政策,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经济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承帝位,不久便在茂陵为自己修建陵墓,并准备把各地的豪富迁到茂陵邑(今陕西兴平东南)去,桑弘羊一家也在被迁之列。他随驾离开洛阳,经长安前往茂陵,到长安时因精于心计被选入宫,成为武帝的侍中(亲随)。侍中是个小官,管理皇帝的日常生活事务,但由于可以经常陪在皇帝身边办事,很多豪门富室都羡慕这个官职,都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得这一职位。
此时正是汉武帝出征匈奴时期,充足的战争经费是战胜匈奴的一个重要保障。连年战争增加了财政支出,除了要准备充分的粮草、武器、战马供应外,还要对作战胜利后的官兵进行赏赐,对归降者进行生活安排。加上其他方面的巨额财政支出,武帝初年的财政蓄积消耗得很快。公元前129年,大农令(财政经济大臣)郑当时迫于财政压力决定对商人的车船征税。
公元前127年,建立朔方郡,参加筑城的人有十几万,费用达数千亿钱。除此之外,对打了胜仗的官兵赏赐的黄金总共二十余万斤(黄金一斤值一万钱)。这几次折腾下来,郑当时一看年度财务报告,顿时内心就有些崩溃,立马向汉武帝报告:国库的钱不够用了。他建议采取用钱买官及赎罪的办法增加财政收入。武帝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各位大臣开了个会,设定了花钱买官的等级和钱数:“武功爵”十一级,最低一级值钱十七万,其他各级依次提高,最高可以买到第八级,九级以上专用于奖励军功。
加征车船税和设“武功爵”虽然改善了朝廷的财政状况,但是“治标不治本”,根本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这时桑弘羊站出来,提出了打击大富豪势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