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31600000002

第2章 学而第一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篇的第一句。这句话有非常多种解释,但是我们在学东西的时候要保持一个原则:以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式来理解。什么叫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呢?就是学完之后,无论看了多少种解释,把那些能够使自己变好的东西全都接受了。比如说它有五种解释,其中有四种对你来说,都能使你变得更好,你就去接受它。因为你学这个东西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分辨究竟哪种解释是孔子这句话的原意。以前碰到过一次,我讲《论语》里的哪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一个人就说:“你这个不是孔子的原意。”我就奇怪了:纵然我不知道孔子的原意,难道在这个世界上,今时今世,有谁知道孔子的原意吗?别说今时今世,就是那七十二弟子,几千门徒,谁敢说他就知道孔子的原意?除了孔子自己,没人知道。即便孔子再怎么跟我们讲,哪怕他把这个话再给我们多说几遍,我们也仅仅能把所学的内容缩小了范围,最后也不能说就真的得到了孔子的真传,因为这实在很难。退一万步讲,即使知道了这句话的真正原意,这于我来讲有什么意义?最后学这个东西还是要改造我自己嘛,对吧?因此我讲的是我的解释,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只要对你有帮助,解释的多与少无所谓,更不需去争论哪一种说法更正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不仅是指通常所讲的对知识的学习,更主要是指对人很珍贵而基础的品质——忠、信、智、仁、义、礼等的学习。如果要对“学”的内容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学怎么样做人。“学”完之后,经常有人会对“时”的意思进行分辨:时常、经常,或是适时地去学习。其实取哪种意思并不重要,只要去学了,适时也好,经常也好,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学习后,发现学到了,肯定很开心。因为你在做人的道路上又向前进了。这个向前进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人(仁)。

大家不要以为做人很容易,做一个真正的人其实是非常难的。与我们现在普遍的通俗的人定义相比,在《论语》、《孟子》这些书籍中,或者说在人类的文化当中,对于真正的人的定义要更加苛刻。

比方这里所指的这种“不亦说乎”好学状态,而很多人压根就不喜欢学习,很多学习都是被动的,对于学习的对象,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主张,碰到一个喜欢的东西,顺从自己的欲望就投入其中,并没有问这个东西究竟是不是好的,于是有时候就会沾染恶习。

为什么叫恶习呢?因为即便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你想要把它学到,也需要去不停地实践。就像现在有很多人沉迷于网游,要想打好网游也要做很多很多的习练的,不仅要花钱还得要熬夜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技能。习练完之后,他也会很开心,那这种开心为什么不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范畴之内呢?因为那不是在学做人,很难说天天沉溺于游戏当中还能够把人做好的。韩愈讲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练习网游属于嬉戏,游戏的东西怎么能当成人生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如果有一个和自己很相得、相宜之人,自己的同类,从远方而来,我们心里肯定很开心。“自远方来”不一定指坐上飞机或火车从远方来,就是指他和你相会了。比如说,屯蒙学舍里的很多同学就是朋友,大家在相会的时候,就很开心。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人,其中有同学问道:“今天晚上是不是要讲课?”那这位同学与我们就是同类。我说:“只要你记得今天晚上有课,那我就不会忘掉,就会来讲,如此大家就相聚在一处了。”这肯定很开心呀!如果不开心你为什么要来,是不是?就像刚才有些人,他来听两句觉得很不开心就会走了。

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一定非要是我们坐在一起面对面才叫来。大家在此时此刻想的事情,肯定是围绕着《论语》展开的,每个人都在朝着做人的方向在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好人。因为志同道合,所以我们是同类,这个时候难道你不乐吗?所以对于这个“乐”,我们要宽泛地理解为一种大乐,和我们平时的“欢歌笑语”还不太一样。我们所做的事情,往往都是使自己乐于去做的,但并非是你做完之后一定要笑才叫作乐。比方说我很喜欢踢足球,踢完了之后其实都是很累的,但是我乐在其中。虽然要流很多汗,要出很多力,还得花钱,但是我心里非常得乐。所以这个“乐”,它属于一种更广泛、更宽泛的含义上的快乐,就是——人愿意去做的。具体地来讲,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很快乐、很舒服,那这个叫作乐。

什么叫快乐?其实就是指时间过得比较快。我们昨天听小雅老师讲三阴三阳时,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小雅老师自己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下子就到结束的时间了,总是在讲:“哎呀,今天时间不够,时间不够。”但是像刚才有的同学不是同道中人,听课会觉得很难受,不仅不会感觉时光飞逝,反而觉得很难过,如此不乐便自己走了。这其实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是同道,那何必在一起?即使在一起,我不乐,你也不乐,那没什么意思嘛。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因为是《论语》的开篇立意,最为重要,下面把整句话的结构重新认识一遍后,再把最关键之处讲一下。通过对“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这整句话展开来讲,让大家知道为什么以这三句为开篇——为什么是“学而”?为什么是“有朋”?为什么是“人不知”?

“学而”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人的少年时候;什么时候“有朋”?人成年的时候;为什么说“人不知”呢?因为你已经老了。为什么这么讲?少年是打学习基础的时候,因为艰苦所以要讲“不亦乐乎”;到了中年的时候,已经学了一部分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所学得到真正的肯定,因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同类作为朋友。同类不是同党哦,党和类非常不一样,区别就在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党就是同,只要我们一样就OK,但是同类是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我们大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要做人。这个是党和类的区别。你在中年的时候,要找到自己的同类,实际上,翻过来讲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所做的事情与大部分的人所前进的方向是不同的,就要重新审视一下。比方说,很多打网游的人打了很多年之后说自己有朋,全中国全世界有多少人在打网游。这句话表面看来没有问题,但当我们回顾历史,过去抽鸦片之风盛行的时候,抽鸦片的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是抽鸦片的,所以我也抽鸦片,也有很多朋友。有朋自远方来,我也很开心。”你就知道哪里不对了。所以当我们不执着于当今某一时间点,而把时空的界限放大,放大到无限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个的人类历史不只是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的这些。如果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那个时候吸鸦片的人,甚至不用受法律的制裁,但是并不代表他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很多人在打游戏,并不代表他就符合人类的大道。人类的道义一定是仁、义、礼、智、信,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也还包含了另外一层含义:这个“朋”从什么地方来?最起码是从远古来。人类很多的先贤、前辈,他们所做过的事情,和我们应该是同道的——同在为人之道。所以要把自己的心胸放得更宽广一些,有多宽广呢?就好像草原一样宽广,像天空一样广阔,那才好;你的眼界,也要更长远一些,有多长远呢?最好要比那个哈勃望远镜看得还要长远,那才好。这样,你看事情才不会片面,才不会陷入愚蠢的行列。

“人不知而不愠”,其实指的是之前大部分的君子,虽然他在年少的时候学习,中年的时候又有很多的同类,但是到了年老之后呢,本来是当官的当不了官了,本来是有才能的,眼睛也花了,权也不在了,势也不在了,甚至也没什么钱财了。这时候,本来人们以前都是知道你的,或者讲你觉得别人是知道你的,等你到了老年就像进入了秋冬:牙也掉了,腰也弯了,力气也没有那么大了。因为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如春夏秋冬一般。人生要顺应这个道的运行,要明白“即使别人不知道你”,也不要生气。这正是体现你修养的时候,和我们之前讲的“君子三戒”是相合的: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少年的时候,学习很辛苦也很开心,都很好,但是要戒色;中年的时候,有朋自远方来是好的,所以不要老和人去争斗,要多些朋友,少些敌人。怎么样做到呢?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老年的时候,无论是名还是利,都要放手,所以要“人不知而不愠”——别人即便不知道你,或者说你自己觉得人家不是那么认可你,没关系,不要生气。因为这没什么好生气的:你在年少的时候学了,在中年的时候也有同道,到了老年的时候,按照人生的规律就是如此。你把人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上天,让祂去决定这一切就可以了。这一定需要你有一个坦然的态度,就叫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小人长戚戚”和我们所讲的这一句也是相合的。少年是学习的时候,然后才有所得。如果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每天东想西想,东跑西转,肯定经常处于戚戚的状态。因为别人都在成长,他自己没有成长,即便玩得很开心,依然会很担心。如果有一个人贪了色,比方说早恋,天天沉湎其中,别的同学都在教室里上课,他能不戚戚吗?心里头肯定很担心。到了中年的时候,人家都交朋友,他天天和别人去争斗,能不戚戚吗?到了老年的时候,精力和身体的健康水平都在走下坡路,却还在想去得,但又得不到,这又是一种苦,这个时候还是戚戚。那么“君子坦荡荡”就好理解了:该学的时候我在学习,学完之后去检验,人生又在成长,觉得真好,就是如此。因为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该干这件事,而且也干好了,那当然是坦荡荡了。到了中年的时候,有很多的同道、同类,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我们走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学习、工作、家庭都可以处理好,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那当然是坦荡荡了。到了老年的时候,我清楚自己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非常明白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去做,不会再去强求某些东西,做到“人不知而不愠”,这不也是一个完整的人吗?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嘛,又有什么好戚戚的呢?当然也是坦荡荡。

以上就是《论语》的开篇,我们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一句话就把《论语》的整个思想一以贯之了。

君子务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有子是孔子门下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学生,他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能孝,对兄弟之间能做到悌,有人问:悌就是兄弟之间的这个悌,不包括朋友之间的友谊在内吗?这个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因为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可以看出,孝的对象是所有的老。大部分老人都是很有人性、很有人味的,对于这些比你老的,曾经养育了儿女的、在文化传承中作出过贡献的人,这个“孝”都可以包含在内;对于悌,在家中会有兄弟之别,朋友之间也有长幼之分。对比你大的,比你有经验的,能够称为你兄长的,都要有悌这个礼。所以,孝悌如何定义,要看你的心有多大。你的心大,天下就是你的家,那么孝悌就包括了长幼尊卑的大部分内容。

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和兄长尊敬,这些为人的根本与利都不太相关,但在上下级之间,就会有谋事,有谋事就会有利,因为谋事就是为了得利。所以这句排在孝悌之后——利在后,义在前。义是什么?就是义气的义。义包括了人本的一部分。“而好犯上者”讲的是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把感情类的事情做好了之后,在处理上下级这种礼性更多的关系的时候,也不会去犯上。或者说,其为人非常孝悌,却喜欢抗上、犯上的这种人非常少。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意思是不喜欢犯上而又喜欢作乱。乱是什么?乱是乱天下。政客、邪道中人,甚至匪徒,都属于作乱天下之徒。结合儒家八目中的“修身齐家”来看,想要齐家的话,孝悌就要做好!齐家后面要治国,就涉及到了好不好犯上的问题;再到后面是平天下,就和作乱相关了,所以说乱的是天下。以上讲的就是,一个人在齐家这件事情做得好的话,就基本上不会在治国的时候出问题;如果治国能治得好呢,这个人就不太会去作乱。举个例子,什么叫作乱呢?希特勒治国就是作乱。他在取得对国家的统治权之后,马上就兴风作浪,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是作乱之徒。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是指做人的根本。做人,就要和人打交道。一个人活着,总要有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沟通交流。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地方,虽然周围有很多人,但是不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你就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囚犯——被关在自己的心里。不管是主动的不沟通还是被动的不沟通,如果失去了和别人的沟通,那这个人就活得很痛苦,有时甚至是他连这种痛苦都感受不到。最大的痛苦叫作什么呢——哀莫大于心死。做人的根本立住了,那么就是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人道。把做人的根本做好,是最开始的一步,所以说“本立而道生”。

后面的几步,我们就得去《道德经》中找答案。《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边讲了四大——天大、地大、道大、人大。《道德经》里边还有一句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两句话都将天、地、人、道放在了一起。

前面我们分析了做人的根本:孝悌、不犯上、不作乱。这个根本做到了,就等于有了人道。循着“人法地”的思路,有了人道之后,就会知道有地道;然后“地法天”,会知道天道,靠近天道;进而“天法道”,最后“道法自然”——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按照这个顺序,才能算敬道。虽然孔子讲“本立而道生”时,对于人、地、天、道中间的关系一笔带过,可是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看《老子》,老子把这个地方讲细了。如果我们读书不仔细的话,这个地方就滑过去了。这地方不能滑过去,这个顺序也不能变。如果学了中医就会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是这个顺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首先有身体——地,然后有思想——天。为什么说思想更接近于天道,而身体更接近于地道呢?因为天的变化非常快,我们一抬头可以看到天很空旷,昼夜更替,天空的颜色也呈现各种变换;而人的思想,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每一秒钟都在快速变化。而身体好像地,一年四季之中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四季之间是在变化,总的来看都有生、老、病、死。

你的思想从哪儿来,然后在身上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最后又以什么样的形式传播出去?就很像是天的这个形式。如果结合现代物理学来讲,身体像电而思想像磁,从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来看,身体具备波粒二象性中的粒子特性,而思想具备波的特性。两个水波同时运动会相互叠加而发生干涉,叠加的部分很难分得清彼此。正如现在大家读《论语》,当我们谈论它时,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想法,很难分得清每个人心目中的《论语》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对于具备粒子特征的身体而言:我的身体,你的身体,他的身体,都很好区分。

那这个道是什么?就是天地之间本有的东西——道法自然。南怀瑾老师讲过“道法自然”中“自然”不是一个词,而是说道法“自”“然”——就是那个样子。道,就是他自身那样。到了道这里,就基本上是个终结,不是说自然又是一个什么东西,自然又法什么,没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道”是指更大空间的,更大范围的一个概念。如果你跳不出人的概念,跳不出地的概念,跳不出天的概念,道的概念就还摸不着边。可是,我们又有一句话叫作“道者,不可须臾离也”——这个道是时时刻刻和你在一起的。确实如此,因为你在其中嘛,你甚至可以讲你就包含了这个道,但又不能说,自己现在已经有道。就好像有的人说“每个人都是佛”,是说你未来可能成佛,你真的知道“未来可能”的那个时间后,可能都会把泪哭干。因为可能是等地球毁灭了很多次以后,你才能成佛。如果真是这样,尤其是知道中间要经历的那些过程之后,恐怕最后哭到连泪都哭不出来,对吧!不能人家说每个人都是佛,自己就得意开心地说自己已经是佛了。这就好像有人跟小学生说:“好好学习,你可以上大学。”这个小学生就说:“啊!我原来在上大学啊。”这显然是可笑的,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讲你可能,而且是在一直学下去的情况下。这和那个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小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没学好,然后辍学了,去工厂工作,这辈子也上不了大学。但对于人来讲,对于天地来讲,此生只是一瞬间。

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会知道“道”不属于断灭论。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跳出自己的人生。从波粒二象性的概念讲,是能跳出粒子的状态,进入波的状态。你就会知道,这无同无不同。你同时往水里扔两颗石子,水面上形成两个水波,在交叠的地方,你能够分出来哪个是A石子产生的波,哪个是B石子产生的波吗?分不出来的嘛。

我很清楚今天肯定是讲不清楚“道是什么”。刚才同学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答不上,而且我其实也没准备答上。因为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我都是见了直接闪人,所以今天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回答。

好,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习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逐渐地懂一些东西,今天比昨天懂一点,明天比今天懂一点,时间没有浪费。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句不好理解的地方还是在于这个“仁”字,如果不知道仁是什么,那么其他就无法展开。所以我们这里把这个“仁义”的“仁”字换成“做人”的“人”字。那么就变成“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虽然是问句的形式,但表达还是肯定的。那么为人之本是不是孝悌呢?难道不是享受人生,快乐至上吗?难道不是为了人类的明天而改变世界吗?这个孝悌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一个人失去了孝悌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有这么夸张吗?答案是:有的。

为人的根本是什么?是生存,是快乐,是幸福吗?不能否定这些,但这些还无法成为人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活着但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存,生不如死;没有爱的快乐,缘木求鱼;没有爱的幸福根本就是一场假象而已。我们的生命中最需要有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家人,亲爱的爱人,以及亲爱的父母,这样的人生才有可能是温暖的、幸福的、快乐的,一个人才算真正活着。所以很多人四处去寻找,其实寻找的就是爱,或者说仁爱。建立家庭是为了爱,奔波辛苦是为了爱,甚至于洒下的血汗也是为了爱。除此之外的艺术、文化其实都是围绕爱来展开的。仁爱是做人的核心。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没有孝悌的前提下建立夫妻之间和朋友之间的爱?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层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与父母的爱的建立,在一个人长大以前,要获得很多的爱才可以长大,虽然有的人觉得自己从未被父母爱过,但是母亲怀胎时所受的苦楚这不算爱吗?所有照顾过这个孩子的那些人,乃至于陌生人,难道不是也起到了像父母一样养育的作用吗?如果他们心中没有爱,又怎么会让你从无到有长成这么高的个子?我们看不到爱,是因为我们太过苛求,以至于忽视了那些本来就存在的爱,本来就有的慈父慈母般的关爱。每一个人站在那里,即便是不健康的,即便是受过伤害的,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这种爱,这是父母们慈爱的证明。因为如果真的没有这些慈爱的父母以及父母们的慈爱,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现。如果一个人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这么多的爱,却不能意识到,那么在他长大以后遇到自己的爱人,即便建立了家庭,他也会遇到爱无能这个问题,因为爱是付出,爱是感应。一个不能感应到父母之爱的人,又怎么去感应夫妻之爱、朋友之爱?很多时候不过是打着爱的名义在行一己之私而已。

所以这个孝是做人的根本之一,没有孝就没有第一次付出,没有真正的爱的能力。

从另一方面来讲,有的父母在对子女的爱当中夹带的自私的东西太多,与真正的仁爱混合在一起,让人真伪难辨,这个是很多家庭问题的根源所在,很难解决。尤其是当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与社会规范冲突的时候,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化解这种问题。

其次是悌,也就是长幼尊卑的问题。一个人被父母养育大了以后,就要离开父母的怀抱,成为家庭的一分子,以及社会的一个成员。如果在这些时候面对家庭、组织机构,乃至社会的组织规则无视的话,这个人就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变得自私,挑战家庭、社会的组织规则,成为一个犯上作乱、没有规矩的人。一个没有规矩的人,会损坏家庭的和谐,破坏社会的秩序,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最终会遭到社会甚至家庭的抛弃,因为任何一个家庭或者社会,对于这种没有规矩,胡作非为的忍受都是有限度的,因为这种自私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如果遭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抛弃,那这个人已经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了。这类小时候没有规矩长大以后变成废人的例子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至于仁,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体会,但终究是道不远人。

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字面的意思很简单,我们还是用钱穆先生的白话试译: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

这句话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呢?别的都好理解,最难的地方就在于这个“仁”,因为我们很难理解这个“仁”,虽然在《论语》当中多次提到“仁”,我们也可以讲“仁”是仁爱、仁慈的含义,但在这个地方“巧言令色”为什么是“鲜矣仁”?

还是用我们刚才讲过的“君子九思”里面的最后一条:疑思问,有问题就要问出来。学问学问,一定要有问才能有学,如果你学的东西,别人给你讲完,你说“好,我就学会了”,却没有问题出现的话,这个学问其实是有问题的,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巧言令色”为什么“鲜矣仁”?“巧言令色”为什么就很少有仁心?仁心是博爱的、广大的,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而“巧言令色”呢,有非常多的矫揉造作在其中。如果我们是处以公心的,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为了大家好、众人好,那我们就不必去讨好某一个个人。

在处以公心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正直——正道而行、直道而行。我讲这个话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受到很多理论中和实践中的挑战,没有关系,因为如果真的是宇宙大道和世间的大道的话,不怕这种挑战,就好像黑夜不管有多黑,你点着一根蜡烛,至少在这个光明出现的地方,黑暗立刻就消失了。

虽然我们经常经历黑暗,比如我们望向太空的时候看到的宇宙是什么样子?是光明的吗?你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黑暗,但是在黑暗当中,总有星光点点,有星光的地方就告诉你,这个地方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它有光明在。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景象,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有时候我们看到很多的自己觉得是社会的阴暗面、黑暗的事情,或者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就会垂头丧气。这个时候,就好像看到了黑暗的夜空,但是要知道黑暗的夜空上总是点缀着星光,而有星星在闪烁的时候,就有光明在。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明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当中,太阳是一定会出来的,只要太阳一出来,所有的黑暗都会消失掉,光明在的地方,黑暗就无处藏身。

所以这里面的这个仁心,它是以一种广大的、博爱的、处以公心的、正直的方式展现出来的,这个时候,没有什么需要去讨好别人的地方。

我们知道《论语》当中还有另外一句话:君子很难被人取悦。(原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如果能使他开心的事情,就是合于义。与大义道义相合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是让他开心的事情,但这个开心,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就像刚才所讲的“依法不依人”,也可以用在这个地方;而小人呢,他是很容易被讨欢喜的,怎么去讨小人的欢喜呢?就是和他相同的他就很开心,和他不同的他就不开心,这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小人没有这种道义的牵引、引领,就像我们说的没有光明的引领,他在黑暗当中,所做的事情是盲目的。那么在这种盲目的情况下,我们又回到了义利之辨。君子做事情是以义为准纲、为准绳,而小人做事情就是以利为准绳:做一件事情,做与不做看有没有利,有利就做,无利就不做;做完一件事情,别人让我开心不开心,那我看看有没有利,有利我就觉得这个人真好,这个人为什么好,给出的原因就是这个人对我很有利,这就属于义利之辨。而对于君子来讲,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个人做的这件事情,有可能对我来说不仅没有好处,甚至还有些坏处,但是他所做的这件事情是符合道义的,我就觉得这个人很不错,这个“好”字是这样安在他的头上的,而不是说他跟我一伙的就好,他跟我不是一伙的就不好。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句话叫作:“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小人呢,只要我们是同党,我们同流合污,就是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如果是君子呢,我们可以在一起作为一群,但是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不会和你同流合污,所能同的地方只能在义的方面去同。可是我们知道,如果是讲义、讲仁的话,这个很难同,因为这个义和仁,包罗万象,在各个地方都会体现出来,但是如果是用利呢,这个就很好去同,非常好同。

结合现在的社会实际,我们会发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这个语言文字,喜欢使用很难辨别褒义和贬义的这样一些词。举个例子,“巧言令色”这个词,从古代到现在它都是一个贬义的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很喜欢用这种分不清楚贬义和褒义的词,比如,“忽悠”这个词,它最先开始风靡全国是来自于一个小品,这小品实际上也上不了台面,但是它的传播非常广。这样的词,有一个这样的特点:讲你这个人真会忽悠,有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在夸人——你口才很好,你表达能力很强,你很会忽悠;但大部分时候又像是一个贬义的词——你这个人巧言令色,都是在对别人进行诱骗、诱拐。

这种词有点像《论语》中所讲的“乡愿”。我们结合这句话也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乡愿”。“乡愿”的意思就是说老好人,谁都不得罪。就像这个“忽悠”,我说的话你可以说我是在夸你,也可以说我是在贬你,但你说我是在夸你我可能会承认,你说我是在贬你,我可能还把另外的一面给你拿出来。所以乡愿很有点这个意思,碰见了张三说好、好、好,碰见了李四说好、好、好,大家可能都说他好,就是他说的话,尽说的一些囫囵话,说的话没有原则性在,没有自己的准则在,那么所说的这种话,其实是为了使自己明哲保身,不愿意去亮明自己的立场,这个就和仁义当中的一个正直相去甚远。

我们讲正直,如果又正又直就不会斜,也不会曲,不会是弯曲的。在生活实际当中,你如果要去做一个正直的人,会有一堆人来跟你讲,你这样做不对,甚至包括你的亲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这个义利之辨。我们为什么做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是为了利还是为了义。

我们有的时候,是自己都没有想明白,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可惜的,有时候去违心地做了很多事。我们见到很多人在抱怨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的时候,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正义之心在呐喊。但是他在做事的时候,往往又不得不委曲求全,去做一些类似于像“乡愿”的一些事情。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的结果是: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符合了社会的利益和规则,但实际上他的心里面很不舒坦。心不舒坦,人做得就不快活、不开心,这个人做得就很没质量。真正高质量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是顺着天地的大义,是顺着道义来生长的,合于道,这样的人,才是一个高质量的人。

这种时候,我们要做的往往就是一个字,叫作“诚”。最起码的一个底线是什么?你不能欺骗自己。你自己的所想和你的认识、感觉,要在这个“依智不依识”的基础上,靠你的智慧来判断,它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不能听别人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一听就是在吹牛,吃多少盐啊,这是会肾衰的),“所以你要听我的”。有的时候,你就记住这样一句话:依法不依人,用事实来说话。比方有个人说,我有这种经验,告诉你,人在这种时候就该如何如何,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反过头看一下他的人生,甚至可以去问他一句话——你过得开心吗?你对你的人生满意吗?如果一个人告诉你:我这样过下来,我的人生就很成功,你看,我去到任何一个地方,与不同的人相处,他们都是很认可的,认为做人就应该是这样的,那你可以照着他去做,但是极有可能你问完这句话之后,这个人当时就语塞了,答不上来,即便他是一个五六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人。当然一般到了六七十岁,到了年纪特别大的时候就不会再这样教你了。一般是在四五十岁,有一定人生经验,会告诉你“碰到了领导,你要巴结”。我说的是比较直接的,他可能会告诉你说“你说话要如何,你做事要如何”,其实就是在教你“巧言令色”,怎么样去讨好别人,但其实我们人最需要去讨好的是谁啊?是我们自己嘛,是不是?因为你讨好了别人有时是对自己很大的一种委屈,你到了一定的年纪,然后回过头来,如果你真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你会为这些事情感到非常难过,没有必要。今后如果有人给你传授这样的经验,你看一下他是否已经获得了圆满的人生,如果没有的话,你心里应该明白:那你还是省省吧,你自己如果这件事情还没做好的话,那就不要来教我。比如有的父母去干涉子女的婚姻,告诉子女“你这个结婚啊,应该怎样怎样,你应该选择谁”,其实子女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看下他父母的婚姻是否幸福。有的时候你去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婚姻的奥秘,也不了解生活的奥秘,更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强迫你去这样做、那样做,这种时候你就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跟他们讲,其实他们的判断可能并不准确。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我们的道理:首先来看,如果有人来到你面前的时候,是巧言令色的,这个时候其实你就可以大概判断出,所有的巧言令色都是在取悦你,是没有自己的原则,做事情的原则不存在,因为在《论语》中的原则不外乎是忠、孝等仁义和人生大义。别人来到你面前跟你讲一些话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其实是在取悦你,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他的出发点不是处以公心的,你就要去判别他的私心是什么。其实我们需要公心的时候非常多,一个家庭当中,开一个家庭会议,这个时候是需要有公心的。一个人在巧言令色的时候,你要去发现他背后的驱动是什么?因为如果真正是为了大家,为了这个大家庭,有这个大爱的话,有这个“仁”在的话,说的话都很直白,很简单,非常简单,不会有那么多的复杂的变数在。有的时候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如果真的是为了团队整体的利益考虑,不会有那么多对于某一个人的巴结奉承,不会有对于某一个人的极力取悦的巧言令色存在。如果是这样,那是因为他的仁心少了,也就意味着他所讲的内容对于这个团队、这个群体的整体,有可能有很多有害的因素存在。

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弟子,平常大家在学这一段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你介绍曾子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里我们就不去讲了。我们主要是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学习,能够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我们自己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对自己进行三次自我反省,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可以借这句话来理解儒家八目的修身,你对自己进行自我的反省,然后又能改正错误,这就叫修身。修身不是说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搞得很苗条,那是另外一个修身,和这个修身不一样,这个修身是要找到自己的问题、错误。你每天经常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反省,那你肯定不是在找自己的优点,看我今天哪儿做得比较棒,不是这样的。在这里所讲的“三省吾身”,扎扎实实地就是来反省自己的问题、错误。

这样讲其实就有一个前提,是说什么呢?是说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如果有个人说:“哎呀,我这个人不怎么犯错误。”那这个时候,这句话对他来说基本上没效的。有的人甚至可能会反驳我说:“我也没这么说,我从来没说过我自己没什么错误。”可是你要问自己另外一句话: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你也没发现自己哪儿不对,就是‘要不要去找自己的错误’这件事情你没有意识到,没有去做过,对于人来讲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一个人如果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是说等你有了问题你才意识到,而是说你要明白我们人是很容易犯错的。你一定要先掌握这个前提,尤其像我们普通人,每天都会做错很多事情,这个前提一定要明白。在明白自己一定是会经常犯错的前提下,你才有可能去在成千上万个问题中找出几个来,这还取决于你自己的领悟力。

很多人即便是说:“我确实也是经常犯错误。”但是真的通过思考把过失和错误找出来是一回事,找出来后能不能改正则是另外一回事。经过这两道门槛的检验,自我批评的这个效果几乎就没有了。我们这么讲,好像是说一个人应该怎么怎么做,其实像会不会认错,在我来看其实就是一种能力。有本事的人、有能力的人,他才具备这种能力。那种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啊,我们一般说是自以为是,而自以为是的人,往往真正的能力是不多的。这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他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错误叫什么?叫作短处嘛。你意识到自己的短处,才会把它补偿,这样的话你才会逐渐地有长处。你今天意识到了这个短处,把它补偿了,你有了这么一个长处,明天你又意识到了那个短处你又把它补偿了,你又多了一个长处。这样的话,久而久之你才能积累自己的能力。如果总是对自己很满意,总是认为自己没有错,那也就意味着你没有长进的机会了,你基本上也不可能成为什么人才。所以这个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定会具备的。当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有的人呢,自我的反省不是那么得明显,有的时候是比较隐蔽的。他可能自己一个人待着的时候,会自我反省,别人给他指出来呢,他碍于面子不愿意接受,但回头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呢,还是诚心诚意接受了。虽然下次再见到他的时候,嘴上还是不认账,但是在他的行动上其实他已经改变了。那这个人,叫作有改错的能力,但和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还差一些,曾子几乎把这个变成自己的一个功课了。

那他每天反省什么事情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几乎都是讲的怎么做人。

为人谋而不忠乎?

首先是“为人谋”,你去工作,这个很有意思,你是为你的直接上司谋还是为给你发钱的人谋,还是为社会广大大众谋?这不一样。举个例子,比如你的上司,他不是老板,他叫你去为他私人办事,你们俩因私废公,那你们两个人都不忠。为什么呢,因为这俩人都没有为给你们发工资的这个人好好上班。假设你这个岗位,就是一个站岗的,你人不在,这个就比较麻烦的,可是这种不忠呢,是对于给你们发钱的那个人,其实层面还是比较低。真正的为人谋,还是取决于你所做的事情,如前面我们讲的是取决于你的心胸视野,你怎么看待人(仁)这回事。如果你认为我的上级,人模人样,我是为他在谋,或是说我的老板养活了我,给我发工资,我是为老板在谋,这说明你理解的层面是不一样的。其实在这个地方所讲的“为人谋”,我们联系《论语》的上下文,讲的是一个有公心的大人或是众人、更多的人。因为有的时候你为了你的上级或是老板去谋,不一定是真正为了大公无私的人或是众人去谋。比如说你这个老板是做地沟油的,他每天确实给你发工资,然后你也确实给他把地沟油做出来了,这能说你不忠吗?你确实很忠,可这种忠对吗?这肯定不对嘛,这是小愚忠。因为你为了给你发钱的人谋,最后却害了众人,也就是因为小忠而损害了大忠,这个最后所论定的肯定是不忠。这个不仅是不忠,而且是有点傻,有点迂,有点不智。所以这个“人”,应该讲的是众人,因为孔子所讲的,在曾子这些学生里面所讲的,都是心胸很宽广、志向很高远的人,所以他没有想到过像我们这些普通人面临的这样一个局面。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会运气不好,不得不去给一些做事情不是那么符合道义的人去做事,那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心里要清楚,曾子说的“为人谋”,是为众人谋,是要处以公心地谋,而不是说谁给你钱,你就给谁谋,有奶便是娘,这是不对的。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我们之前也提到这个“信”,信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刚才讲“为人谋”,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为人谋”的这个“人”呢,就是把人放在最上面,他是你的领导,那么最上面,叫作什么?就是“民”嘛。“民”在《左传》里头叫作“夫民,神之主也”,就是说神都是由民来做主的,所有人心的公义、人心的所向,这才是神之所在。

讲完了上下关系之后,再讲平辈之间的关系。与朋友交最重要的就是“信”,一旦无信,你就把朋友失去了,如果这个朋友没有意识到,他还是很信任你,那么你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朋友本身,而且是这份友谊。因为真正的,别人对你的信,都是非常非常宝贵的,宝贵到相当于是眼珠子一样的,不能够容得半点沙砾。别人对你的信,真正的信,会有多么大的力量呢?小处来讲,那就是可以为你去卖命的,这叫真信,这仅仅是讲个人的信。

很多的革命电影里,革命志士为了自己所信的美好的理想,虽然理想像我们经常讲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是,只要他心里面存在这个“信”,那他真的就可以变成一个有力量的人,去面对非常多的困难,甚至包括生命的威胁都在所不惜。其实那种“信”就是表示他们对自己信仰的那个“信”。

再比如说,汶川地震时,丈夫与妻子,母亲与自己的子女之间,在那种生死时刻的舍命相护,也是源自于信。之前,我们同学问过一个问题,说夫妻之间怎么增加信,那刚才所讲的这个例子呢,夫妻之间也好,还是母子之间也好,其实真正存在的东西是爱。

爱属于什么?我们讲过五行,仁爱属于火,火生土,土属信,有爱的时候就会有信。所以怎么增加互信,如果要问的话,最近的方法,是朝火上去找,是朝爱上去找。如果双方之间没有爱的话,你再去找这种信,找这种所谓逻辑上的信,其实是不太靠得住,因为它的根不在,它的根是仁爱,是那种火热的爱。

传不习乎?

讲完了上下级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和平辈级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又提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也是曾子最可贵的一个地方,就是学习,“传不习乎?”

老师教给我的东西,我是否已经能够做到?所谓的“传”,就是孔子所传给他的东西,也是他自己所深信的、尽力去学习的东西。那么什么是他所讲的“不习乎?”

你如果自己没有经过实践,没有经过真正的吸收,化为自己的信仰的话,传给你的东西未必成了你的东西。举个例子,很简单,就像我们讲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你自己不再去寻找更多的参考资料,去做更多的讨论,甚至请教,没有去做“习”这个工作的话,那这东西你肯定也没学会。如果你轻易就放弃了,听完了就算了,那这个“传”就不存在,肯定没有学会。

曾子经常做自我反省,涉及到了上下级的关系,就是他在替别人谋事时,是不是尽心;和朋友交往当中,是不是有不信任的地方;跟从老师学习的时候,传授给他的东西,是否已经学到。那这样看来,曾子所讲的,围绕的就是一个主题:树人、做人,怎么样把一个人做好。为人谋,你为别人办事,这事情要办好;信任你的人,虽然没有利益关系,是朋友关系,要珍惜这种信任;别人讲给你的东西,你自己也去学了,那你一定要学到家。你把这三件事情融会贯通了,做人就会有质的提高。

而且他讲的最重要的是:你得经常去做,你得经常地去反省自己。为什么反省?因为人很容易懒惰。

我们也有活生生的例子,刚才有同学也学过二十四节气怎么形成,但是学得不扎实,学得不扎实在我来看就等于没学,甚至还不如不学。因为不学的话你可以一张白纸,直接把它重新画起来。学了个半截呢,就好像以前有一个笑话,马三立老先生讲过的:有一个人特别会画扇面儿,他的一个朋友去找他画扇面,他说:“我给你画一个美人吧”,朋友说:“行啊,那什么时候来取呢?”他说:“三天以后。”三天以后他朋友来取,这人看了看这扇面说:“糟糕,这扇面画得不太好,我给你画一个张飞吧,三天以后来取。”三天以后,这朋友来了,然后这个人又愁眉苦脸地跟朋友说:“哎呀,这张飞也没画太好,我给你改画成大树吧。”这朋友没办法,只好这样了,因为这扇子已经被他画得不像样子了,等三天以后再来,这人跟他说:“这样吧,我把你这扇子全部涂黑,你找人写几个金字儿吧。”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如果你学东西学得不透彻,就好像给人家画美人画成了张飞,画张飞画成了大树,画大树最后你觉得还是给人家全涂黑吧,还得找人写两金字儿,你还不如啥都不写呢。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曾子所讲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敬事而信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我们所学的内容要和工作、生活结合。这一段话和生活结合,是治家方略;和工作结合,就和管理相关。之前讲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和天下之间的都称为国,不仅仅是指狭义的国家,在家之外,天下之内,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工作。从工作角度看,每个工作会有一个职责范围,不外乎是一些协调的事情,把很多的人、资源协调起来,去完成一件事情。

从字面去看,“道千乘之国”,一个兵车叫一乘,千乘形容比较大的国家。“道”念dǎo,领导的意思。领导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大国家,需要靠什么呢?“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而信

信是为了建立互相之间的联系,包括上下级或是平级之间,或是每一个组成所谓的“国”的单元之间。例如在一个企业里,组成企业的下一层机构,或者是单元,或者是个人,如果相互之间想合作的话,一定要有“信”来作纽带,包括互相之间道义上的信,对于金钱的信、对于权力的信也算。

这里的“敬事”就是对于所做的事情你要有恭敬心。举个例子,比如刚才说到很多东西可以作“信”,人们对金钱的信仰,同样可以促成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去做一件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不会对这个事情本身具有敬意。很有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一群人为了赚钱,一起组成了公司或是团体,可能会出现合作者、合伙者互相的欺瞒、蒙骗,做到一定的时候就做不下去了。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不敬事”。

敬事的“敬”我们可以粗浅地理解为尊敬,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真当回事儿。怎么当回事儿呢?就是你要看得起这件事情。如果是仅仅是为了赚钱,有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出格”就是跨出了本该遵循的范围或原则。抛弃自己的原则,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敬意不够。

这个“敬事”也包含对自己的敬。之前讲过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这里的“不重”可以理解为不自重。做事情而不看重这个事情,缺乏尊敬心的话,也说明这个人很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很自大,认为自己的判断就是对的。和别人合作的事情,会把它放在自己的判断之后,尤其是在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

儒家一直有这个义利之辨: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你究竟是为什么而做?是为了义而做还是为了利而做?如果是为了利而做,那就归结于小人,是不懂道理的人;如果是为了义而做,一件事情做与不做完全看是不是义所当为,只要是义所当为就去做。这个就叫作义利之辨。

“敬事”其实本身就是对义的敬,大家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如果能把自己的姿态放得稍微低一些,谦卑一些,这个时候就是对整个群体的一个敬。你虽然是在敬这件事,但实际上是表明你对所在的这个团队的敬。如果能做到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守本分,做事的时候不是那么自私。所有的人来和你合作,你会清楚明白这是我们大家在做一件事情,而不是这些人来帮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事情就符合道义。

如果你和众人合作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能够把众人的意见放在上面,把众人的事情放在前头,比方说“处以公心”。所谓的“公心”,其实就是众人的心,所谓的“公事公办”,其实就说把众人的道义放在前面。有了这个“敬事”和“信”,做事的基本的东西就具备了,互相之间的联系就比较紧密。虽然大家还是不同的个体,但是在这个团体当中,就已经具备了协作的能力。

“敬事”所敬的东西,作为团队的指引,就像是打仗时的一面红旗,红旗不倒,战斗就不会停止,进攻就不会停歇。这两天凤凰台在放《衡阳保卫战》,里面讲的日军在不断地进行波浪式的攻击,而我们只要前面有任务在、有红旗在,就会不断朝这个地方去冲锋,这是共同的目标。互相之间的“信”,就像是这支队伍都明白彼此是互为策应的。作战的过程当中,前方是主要的进攻方向,如果你很相信你左右的策应,相信都有人在帮你的话,你就可以把你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你的正前方。如果不互为策应,我们想象一下,你对你身边的战友,不是很信任,你不相信他能够把他自己的任务做好,那你这个时候所要面对的防卫的范围就从正前方变成了三方,包括左右,甚至包括后面,你都需要去关照,这个时候个体的攻击力就降低了,整个团队的协作力、攻击力也大大降低。所以这是为什么要敬事而信。最后要做到,所有的人就如左右手,所有的步调、合作、整体出击、防守都如同一人。

这在企业管理当中也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只要给企业员工施加压力,他就会很努力地去工作,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往往不是这个样子。去追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敬事”和“信”两者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上下级之间是一个施加压力和被施加压力这么一个关系,这个信就很难建立起来,基层员工或者下级单位之间的互信也不容易建立起来。当然,法家对这个会有另外一种理解,我们暂且不讨论。

另一方面,“敬事”做不好,员工对所做的事情无法产生敬意,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树立不起自己的理想,和个人的道义合不上。打个比方,有的单位所做的事情本身就不是特别好,可能就是违背人性的,那当事人在做这事情的时候,就很难做得认真投入。如果整个团体对所做的事情没有形成共识,没有形成互信,而且这个事情本身在道义上就有欠缺的话,那这个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可以判断它的结果不会太理想。

节用而爱人

这与我们的生活比较相关。无论是治理企业,还是治家,节约、节俭从来都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我们人的欲望、想法非常多,能消耗的东西甚至无法去给它框定一个界限,无法判断究竟能消耗多少。举个例子,现在国内的食堂或者是餐厅里面的浪费就非常严重。一个人的肚子是有限的,放开吃,即便是大胖子能吃非常多,这个消费终究是有限的。可是如果开始浪费了,去什么地方吃饭,三五个人一点就点一大桌,不管多少钱,每个菜吃了一口之后不合胃口就扔掉,就这样的吃饭方式,在一个国家能浪费多少是没有上限的。生产这些东西要花很多时间,我们自己做饭也有这个体会,做任何一道菜,可能要花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但吃饭很快。做一个包子又得做馅又得做皮儿,然后还得把它蒸熟,还得端上来、摆好。吃呢,一个包子两口就吃没了。所以无论是在家庭当中还是在企业的管理当中,节用是个永恒的话题,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不去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的话,那有多少的资金来源和挣钱的方法,都不够用。

节用的目的是为什么?本文也讲了,为的是爱人。我们可以比较以下几种行为:一种行为是吃、穿、住、行都比较节俭,也不是说吝啬的那种。一些东西明明可以给别人用但不给别人用,这是属于吝啬。节用和爱人,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节用是把这个所谓的用度、开销节约下来。节俭的目的是什么?还是为了爱人。为什么不浪费?也是为了爱人。我们之前看过《高老头》,讲的是吝啬鬼的故事。有很多人非常吝啬,虽是属于节用,但不属于爱人。所以儒家在这一点上,经常会让我们不要太偏颇。你是要节用,但是你节省出来的东西,是为了爱人的,为了要让别人好。对自己的亲人,对朋友,或者公司管理者对下级,既要节约费用,也要考虑到爱人的这个目的。

讲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一个公司以前非常铺张浪费,很多地方都铺张浪费,忽然有一天,这个公司准备节用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大家终于注意到要节用了,但是这个节用,不去食堂说不要浪费饭菜,也没有鼓励大家吃干净,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打饭。节用在了什么地方呢?是把厕所的卫生纸给撤了。结果这一整天上班的时间,办公位上不断地接到电话,电话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要人去救急。平时每天在里面都有卫生纸,有一天忽然被撤了,很多人还来不及被通知,就都被困在里面。这个例子说明有些节用往往考虑不到爱人。如果能考虑到节用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好,那就不会去直接就把它去掉,你节用之前可以写一个通知,提前告诉大家:“今后这个地方为了节约卫生纸的使用量,我们可能会把它给撤销了。”大家有一个准备,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笑话。

刚才提到吃饭的浪费问题,这个情况,中国是我所见过的国家当中最严重的。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个范围扩大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浪费都是最大的。我见过很多别的国家,有些国家自身的粮食生产有问题,不得不非常小心地去对待每一点食物,所以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就会形在这种习惯:烹饪的时候就不会给人做太多。当然你也很少见到当地人有浪费的情况,通常食品的价格也非常高。还有一种情况,虽然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食物还不算特别贵,但是这样的国家也有一个习惯,吃饭时可以把每一粒米吃得干干净净。大部分国家的饮食不像中国这么品种丰富,比方说在欧洲,南欧的食物要稍微丰富一些,越往北去食物就越来越简单。在德国,今天吃面包,明天还是吃面包或面包做的三明治,三明治里边夹的,就那几样东西:西红柿、包菜。他们可以天天吃这个,了不得加点香肠,吃很久。以至于到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对这些食物都产生了恐惧,但是看他们还是比较适应。这个食物品种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食物的态度。我曾经见过一个法国人,肯定能算有钱人,他在吃饭的时候把最后的几粒米,都干干净净地吃掉,这个在我们国内现在的餐厅、饭馆里面,我可以确定地讲,是非常少见到的。他就跟我讲起来,他说:“我们的文化如此。”在他们的文化当中,对食物是不应该浪费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基督徒在吃饭之前都会做祈祷,祈祷的目的就是感谢上天,感谢上帝赐给他这些食物。

现在很多人陷入到生活的困境当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不敬。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你告诉这个不敬的人他怎么不敬,他往往理解不了,他没有觉得自己不敬,这个就是最麻烦的地方,而当他真的明白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他的行为表现上再没有什么不敬的地方了,就是一念之差。所以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一线机会,这种敬与不敬的想法、做法其实最终都是一念之差,这一念之差使人从很寒冷的地方进入温暖的地方,使人从臭烘烘的地方进入一个香喷喷的地方,但是靠别人的力量这是很难做到的,一定要自己能明白。

使民以时

在中医当中,我们学过一个字叫作“节”,刚才讲了“节用而爱人”的节,这个“使民以时”同样也是节。“使民以时”的字面意思,通俗讲大概是说要动用人力资源的时候,你要看时间点。所谓的时间点,如果我们把时间打上了点,就会明白这个就叫作“节”,像一根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的。“节气”、“季节”,五日为一候,三候成一节气。这个节气,再通俗一点,就叫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叫张弛有度、张弛有节。张弛有道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讲,叫“一阴一阳谓之道”。有节的地方当成是阳,没节的地方可以当成是阴;有节的地方当成是张,没节的地方当成是弛。为什么是这样?道法自然,天道本如此,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是这样的。这句话里面的“使民以时”,你让人去做事、干活的时候,要有一个节奏。节奏这个词不一定特别的合适,说白了就是说,用完之后让他歇一歇,你不要老让他干活,会受不了。我们对自己也是这样,说这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比如说你去读书,读了三个小时了,那你就出去玩一下,转一转,你能去活动活动,溜达溜达,散散步也行。千万不要看书一看十二个小时,一睡觉又睡了三天三夜,这样的话身体迟早会被搞坏的。即便身体不被搞坏,神经也会被搞坏。

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这个道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节度。这个节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要一直做。比方说你想要做一个什么生意,碰到一个什么赚钱的节骨眼,平时有句话讲“要抓住这个机会”,然后你就不顾一切、长时间地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上面,那这样的话是会出问题的。要注意把握这个节奏。

“道千乘之国”,领导国家首先要具备敬和信。先有心理上的准备,有了敬和信之后要明白节用而爱人。所谓的“节”就涉及到了行动,涉及到仁爱。什么时候属节制呢?秋天是属于往回收藏,是金,是节制的季节;爱人,是属于夏,属火,仁爱是属于火的。火和金是相克的一对,但又是统一的一对。所以我们就明白,这里虽然讲“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实已经把仁、义、礼、智、信的东西都包含在里面了。使民以时,就要有一定的智慧才能认识到这一点,才清楚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有些人不懂这个,他学习起来,休息起来,都没有一张一弛,那就更不会明白“一阴一阳谓之道”。不太会学习或工作的人就是这样:工作起来没个停,休息起来也没个节制,一睡就睡很长时间,都是这种不能够与张弛有度相符合的情况。

这就是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行有余力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句我们大家听得比较多,因为在《弟子规》里面就有“有余力,则学文”,其实它的原始的出处,是在《论语》学而篇的第六句。我们把这个字面的意思稍微了解一下。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孔子说过,弟子入则孝。这个弟子我们反过来讲就是子弟,就是指一个家族当中的晚辈。我们有一句话叫作: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入则孝”讲的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就是要孝顺;“出”主要是讲和朋友的关系。“悌”的发音从弟,它的含义是指我们讲的四伦——夫夫妻妻、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兄兄弟弟中的兄兄弟弟。

这四伦给了我们一个普遍的家庭和社会的组织规范。夫夫妻妻,就是说做丈夫的要像做丈夫的样子,做妻子的要有做妻子的本分。意思很直白,也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不容易。比方说夫妻之间是不是有个分工?是不是有个责任?是不是有一个自己该做的,有自己不该做的?西方文化主张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人嘛,都是人,那人和人就是平等的。在夫妻之间,这种平等,其实是指理解方面的平等,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来思考,真正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因为如果能换的话,那它的对等性是比较强的。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在换位思考的时候,恰恰是比较差一些的。

我们接着讲父父子子,如果说因为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所以父亲和儿子在一起也是平等的,就把他们的身份,把他们的长幼尊卑也去掉,这就不合适了。这些标准其实很难恪守。最大的原因不是说没有一个规矩,而是因为人们自身修养的问题。我们举个例子,现在的社会当中有非常多的家庭特别溺爱子女,我们都知道这是很不对的。溺爱和这句话里面的泛爱和仁爱,都有一个“爱”字,但是它们有时候不是特别好区分。对一个子女的好到什么程度算溺爱?这对很多人来讲其实是很大的一个难题,是不清楚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很多父母认为这是一种爱。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们认为自己付出了非常多,他们要去挣钱,然后才能给孩子买玩具,他们要非常努力地在外面打拼,然后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所谓的教育环境。但是,他们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有了这些东西就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实际上这些父母自己也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溺爱的情况。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因为很多应该得到锻炼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差一些。如果在此过程当中,孩子养成了一些自己的习性,再进一步发展,还去对别人有所不利,此时这种溺爱就变成了一种害处,最后就变成了一种危害,它其实并不是真的对子女的一种仁爱。因为如果是仁爱的话,它最终是一定会使其子女在成人的过程当中得到很多帮助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在一个家庭当中,父子的这个关系其实是有别的。我们是用“有别”这个词,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父亲肯定是在子女之上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再来讲君君臣臣。如果我们说君在臣之上呢,可能有的人不是特别地认同。但是在他的行为当中,他可能会在见到上级的时候,超越了谦卑,以至于都产生出来一种奴性。在父子的这个关系上有时候他可能会做得不是那么孝,比方说色难,给脸色,甚至是顶撞父母,做得不是特别好,但是在上下级之间呢,在我们的这个社会生活当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确实是有这样的一种奴性。(以前我们中国也没有所谓的奴才,是在近代清朝的时候,很多下级自称是奴才,这种东西影响了我们现在的社会)这个是属于把上下级关系做过了。父子的关系呢是没有做到,不及。但是有一句话我们知道,叫过犹不及。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君臣关系中的君,不是讲说一定是一个皇帝,皇帝已经没有了嘛,但是总是有上下级的,有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上下级的这个关系在现在的社会上来看很多是做过了。见到上级就去摇头摆尾、摇尾乞怜,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比较多的。我们经常见到这种过分地对领导的表现:比如帮着打伞呀、抢着开门呀,等。当然这是我们能见到的,其实在其他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就是吮痣舔痈。

再讲兄兄弟弟。这也就是讲朋友的关系,实际上在父子、君臣、夫妻、包括朋友这几类里面,夫妻和朋友其实是最有平等性的,但也不是完全地平等。我们说益友辅仁,但交朋友不是说你对我有好处,所以我和你交朋友,这样的朋友其实靠不住,而且也没有什么意思,因为这种利用的关系太直露了,它对人性是一种很大的损伤。所以,和自己亲近的人之间,包括有亲情关系、有友情关系的,如果把太多的商业关系夹杂进来的话,这对于人的情感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大的损害。所以这种情况是要避免的。

这个“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了在家、出门、与父母和朋友相处的一个准则。在家里和父母相处要明白:父母是自己的纲,即所谓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因为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老子听儿子的,久而久之这个领导的方向就不对了。我们学习了《论语》知道,小孩子还是属于小人。小人不是指他是个坏人,而是说他很多道理还不懂,或者说他懂的道理还没有更大的人懂得多。所谓的大人也并不是说年龄大,而是说他的心胸够宽广,他的眼界够大,他的思想境界够大,这个才算大人。以是否通达真正的道理,来论他的大小的。小孩子不太懂事的时候,如果家里面的父亲、母亲,甚至更长一辈的,如果是以这个小孩子的好恶作为一个纲领的话,那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时候会跑到两件事情上:一个是玩,一个是吃。这是小人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体现。就说他最主要的兴趣、最主要着眼点,几乎都会集中在吃喝玩乐上。等长大的时候他就会明白,这样不行,不长久,如果天天就是吃喝玩乐的话,你的生活没法继续。也有人说生活可以继续,然后去吃喝玩乐,这样的话,出现的结果会更糟,因为这样会把一个人完全毁掉。一旦你的心胸变得更大,你的眼界变得更宽广,你见过很多的人和事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不能够这样,不能每天把百分之八九十的想法都放在吃喝玩乐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学习上,用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让自己如何做到正派、正直。入则孝,其实就是说,要明白在家庭当中自己所处的位置。

出门之后和朋友之间是兄兄弟弟,也要有一个长幼的关系。实际上长幼的关系还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只要是有一群人、两个以上的人出现的时候,大家总有一个做事情的时候要合二为一的过程。很多人出去办一件事情,比如我们去旅游的时候,就会有这个体会。如果你是跟了一个团,这种跟团的旅游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去很痛快地去玩,都花在了集合上。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纪律性也不是很强,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没法合在一起,是一盘散沙。如果仅仅是旅游的话那还好办,因为你这一次去跟团旅游了,觉得不好你可以下次不这样,你可以自己去,但是如果是对于家庭、朋友和社会来讲,只要不是自己一个人,只要是和其他的人在进行社会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合二为一的这个问题。比方说大家一起要做什么事,肯定是去做同一件事,这一件事情原先是一个人去做,现在由一群人来做,那就涉及到这一群人的想法是否能整合成一个,合二为一。如果每人都提一个自己的见解的话肯定不行,所以一般就会把这个人群当中最适合、最了解这件事情的、最有经验的某个人推选出来,让他来指挥大家,让他来贡献他的意见。在家庭里面,以前的社会就是夫为妻纲,办事情是靠丈夫来拿主意;在父子间是靠父亲来拿主意,儿子是去做支撑的;在单位里面就很明显了,肯定是上级来做决定,然后下级来支撑;在朋友之间呢,一般都是以兄长作为纲领。当然,有的时候年长不一定代表他就合适,他所说的、所做的就对,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年长的,所谓的兄长会比年轻的在做事情、考虑问题的方面,毕竟经验要多一些。这个是讲为什么要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

谨,是指谨慎;信,就是指仁义礼智信的信。一个人首先要谨慎,人为什么要谨慎?曾子讲过一句话叫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他年龄很大的时候,已经快要去世了,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的意思是:自己做人很怕自己犯错误。这个并不是表示他胆小啊,这个和他的胆量是没关系的,而是说他希望自己做一个正人,一个正直的人,所以很怕做错了事情,怕这样会损害到自己做人的人道,他最担心的是这件事情。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人生看得非常得贵重,这个时候他就非常得小心,很小心;把自己为人的品格品质像眼珠一样来对待,所以就非常得谨慎。这个谨慎,和他的胆量是这样的一个关系:如果他所做的事情,需要他去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甚至都有可能会把生命不当一回事儿,死都不怕;但他很怕去犯错误,去毁损到这个“仁”,仁义礼智信的仁。这种情况叫作什么呢?叫作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就这个仁,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不是他不勇敢,其实像他这样的人都非常勇敢,他没有什么恐惧的东西,内心是非常坦荡的。他的人生目标是很明确的。这个谨慎,主要是讲做事情不能够损害到道义。

“信”呢,我们在《论语》当中看到过很多讲信的地方,如,“言而无信不知其可矣”,也有说“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就是说,车轮与它前面的架子中间会有一个连接的部件,非常之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个“连接”的含义,于人而言是指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真正的联系都是靠信。真正的联系不是指言语,因为你跟别人讲一句话不代表你就真的信他,你和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什么样的名分,不代表你和他真正地发生了联系,真正的联系是什么样的?是信。即便是夫妻,心与心之间的信,这个联系密切的程度也影响夫妻的感情。有的夫妻,双方的这个信非常结实,妻子和丈夫两个人的心思是完全相通的,这种情况下他们是真夫妻;也有的夫妻,虽然有名分,但双方的互信比较差,丈夫不太相信妻子,妻子不太相信丈夫,其实不需要两头,只要有一头破坏了,互信就被破坏掉了。比方说,有可能是丈夫相信妻子,但妻子不相信丈夫,这种时候互信就已经被破坏了,夫妻之间的真正的心与心之间的联系就被破坏了。这种夫妻其实就是一种名存实亡的夫妻。

再扩展到上下级的关系上,在一个工作的组织当中,如果上下级之间的这个互信没有,譬如在打仗的时候,如果一个将领和自己下面的部卒,互相之间没有互信的话,这个仗肯定要打败的,因为这个上下级所组成的局一开始就名存实亡了。

在家庭当中,父子之间的这种互信是用孝来体现的。如果父子之间的这个互信被破坏了,实际上会是什么样子?本来父子之间应该有仁爱的,但是孩子会怀疑父亲对他的爱;本来这个父亲是教育孩子的,是为了这个孩子好,但孩子反过来会怀疑父亲是否真的爱他——本来想吃好的、玩好的,你不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你却因为我不写作业把我打了一顿,我怀疑你是不是真的爱我。这个时候父子的关系就已经受到了破坏。但我们不能说这个时候他们就不是父子了。父子关系非常紧密,是四伦当中最紧密的,因为它有血缘的关系在。

朋友之间的互信在四伦当中应该讲是最为松散的,但却是最为宝贵的。因为朋友之间一般是讲义气的嘛,讲利的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互相之间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义,彼此有互信,这种朋友之间的关系非常可贵,基本上都是知己。所谓的知己其实就是信你,信你这个人的人品,信你这个人的人格,信你这个人的人才,这个时候他才会成为你真正的真朋友。那种所谓的酒肉朋友,那是信酒、信肉,其实信的是财利,那不算真朋友。“入则孝,出则悌”是讲自己做事情的一些规范。

泛爱众,而亲仁

为什么要泛爱众?是为“亲仁”来做出一个准备的。亲仁,亲近仁爱。你如果总是考虑自身的好处、利益,而不考虑身边的人,那你怎么能够换位思考?那你很难去取信于人。你如果总是顾着自己的,总是看重自己的利益,在别人来看,就是说话、做事都是在为自己谋利,不关注别人,甚至还会侵害别人的利益。这种人就会变成一个遭人唾弃的人。“泛爱众”就是指在“入则孝”——和父母的关系、“出则悌”——和朋友的关系、“谨而信”——和自己的关系,在这三者的关系之外,要扩张,要扩展,扩展到众人的这种“仁爱”。因为你能够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与兄弟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那么下一步就要更多地去把这种关系扩张。这种关系的基础肯定还是信。这个信不是说别人信你,因为你要让全世界的人都信你,让所有的众人都信你,这很难,非常难。最起码得做到贤人、圣人的层次,但是每一个人要做的“泛爱众”呢,是从自身出发,先要相信众人,相信众人其实也就相当于相信这个世界,相信这个世界最直白的道理:比方说天在上面,地在下面;相信每一个人都想做一个好人。你如果相信这些,别人也信你,那你肯定会开心一些。比方说,我讲课讲了这些时间,很多人也信我,这样的话呢,我自己整个地和别人的联系,和这个“泛爱众”的联系就会多一些,肯定会开心一些,因为我总会见到很多好学的、上进的人,看到很多很诚挚的表达。

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亲仁”。亲仁现在可能还不是很好解释。人来到这个世上,他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其实就是亲仁,亲近仁爱。大家可以这样理解:“亲仁”是人来到世界上的一个使命,或者说责任,或者说意义。因为在《大学》当中有一句话叫作“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其实和这个“亲仁”是相近的,非常相近,甚至可以认为它们是相等的。你如果没有能够从孝道上、从兄弟之道上、从朋友之道上扩展到对众人的爱,使自己达到仁的境地的话,可以这么讲,这个人其实做得是蛮失败的。我们所指的失败是什么呢?就是指不成功了。一个人做人做得成功是什么样子,能够定义出来吗?我们常说成功人士——成功人、成功士,加起来就是成功人士。好像说他的事业有成就叫作成功人士。其实这个成功人士指的是他的事业的成功,但事业成功不代表人成功啊。如果说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事业搞得成功了,然后这个人就成功了,那这也太简单了,是不是?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啊,我们何必还去学习那么多。我们大家都去从商,都去做买卖,都去赚钱就好了嘛,何必又是要上大学,又是要看书,又是要去学习?没有必要嘛是不是?比如说比尔·盖茨、乔布斯都是辍学的人,但是他们辍学之后又会回到哈佛大学好好读书,是不是?所以事业成功和人的成功它不是一回事儿。有的人事业很成功,但是做人很失败。这种人非常多。《圣经》里面讲过一句话,说一个富人能够升到天堂的机会就像一匹骆驼钻过一个针眼那样困难。这也有它内在的原因和逻辑在。我们回到说人为什么要去亲仁。在中国字里面“人”和“仁”是一个音,有时候我们会把它们互换,这里面其实有很深很深的含义,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够没有教养。我们可以反推一下,一个人如果可以没有教养,可以不爱众人,难道他就能够仁?如果一个人对朋友不好,但他说他可以对兄弟好、对父母可以孝顺,可以做得到吗?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爱心无非就是扩张或者缩小。它既然能从众人缩小到朋友,当然也能从兄弟缩小到父母,再从父母缩小到自己,只爱自己,就变成了一个自私的人。实际上,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见到过这种自私的人还是很多的,这种自私有点像什么呢——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了一个牢笼当中。因为一个人的自私,从我们的思想角度来看,就是他只考虑自己,在只考虑自己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来进行事物的认识、思考的时候,其实这个人和外界就完全隔绝了。我们所指的隔绝,首先隔绝的就是和他人真诚地沟通,因为你要和人真诚的沟通,首先就得有信,如果无信你怎么去进行真诚的沟通?你说一句话别人不相信,别人说一句话你也不相信,大家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个验证上。而验证呢,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做过什么,所以我信,把它变成一种逻辑推理。说到底,信还真不是一个人从逻辑上就能推理出来的,它就是一种感觉。你信与不信一个人,你非要讲一个道理,那是你自己讲的道理,实际上信与不信它也就是一个念头,我信你就信你,我不信你就不信。如果把这个信断掉,那人就和外界完全隔绝了,因为和别人没有沟通了;和别人没有沟通,那这个人在世界上虽然每天见到很多人,见到父母,见到兄弟,见到朋友,也见到很多不认识、不相干的众人,如果和他们没有真诚的沟通,那他每天只是在和自己说话了,对不对?那基本上和被关了禁闭是没区别的。你的快乐别人不知道,也不在意;别人的快乐你也不知道,也不在意,这样的话,人生何止是用失败来形容,那肯定是充满了痛苦的。所以做人一定要朝着最终的“亲仁”的角度去。

怎么样做到亲仁呢?首先就要能够“泛爱众”,你要能够使你的爱泛化。这个泛化就是指无差别的爱,那怎么能够做到呢?和别人相处的话就要做到“谨而信”,要谨慎,不能够伤害别人和你之间的情感、信任。因为我们刚才讲的“孝”和“悌”,它有亲情的联系,所以有时候孩子对父母冲撞,父母很快就原谅他了,但朋友之间没有这种亲情的基础,你如果把它伤害了,可能就真的一辈子都化解不了。要做到对朋友谨而信,首先就要能够做到把“兄兄弟弟”这个长幼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要把这个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最根本的就是对于曾经养育你的父母,要能够尽到孝道,所以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层次在其中。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叫作行?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孝、悌、信、爱众和亲仁。这叫作行。但所有的这些,你在行动、实施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们都叫作“行善”,因为这种孝、悌、信和爱众其实都是一种很善良的表现。你如果在行善的方面还有余力,那就可以去学文了。这个地方所讲的“学文”是什么呢?我们讲过说“文胜质则史”,(在这个之前有一个“质胜文则野”)这个“文”就是文饰、装饰的意思,这是字面的意思,在这里面指的是文化。所谓的文化,就是说我们人和禽兽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文化上。“化”就是指一种变化,这个化还有一种升华的含义。那靠什么来进行这个变化和升华呢?靠文。文这个最根本的东西,来自于什么呢?当然也包括文学,但是文学还不能够代表文化。因为文学呢,指的是你大部分的时候是去读书,然后去学习,(我们是指知识的学习)这样来进行熏陶的,而文化对人的影响,它会散布在各个方面,比如说饮茶里有自己的文化,服饰里有自己的文化,艺术里有自己的文化,音乐也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使得人类从一开始就是朝着仁爱的方向去前进的,使人远离禽兽愚蠢的状态。我们很难讲说禽兽也有孝、信、爱众和亲仁这样主动地成为一个社会整体规范的做法。所以这个地方的“行有余力”其实是指在你学文之前或者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放在行动上,而不是把它放在那些条文的学习上。如果你知道很多的条文,知道很多的道理,但是你遇到事情做不到,对父母的孝做不到,与兄弟甚至反目成仇,和朋友之间做不到信,那更不用讲去爱众人了。这样的话,你去学习这些所谓的文,进行这种知识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以你的行动作为这个准绳,作为一个核心来展开你的学文。所以,它在这里讲明白了一个层次,就是:从父母到兄弟、到朋友、到众人,然后使你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成人的过程当中是以行动来时刻作为一个检验的基准,而不是那些条文,不是说你知道了多少东西。你知道但做不到就等于不知道。

虽曰未学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先解读前面这几句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讲的是四件事情。

贤贤易色

这是容易搞混的地方,典籍中对“贤贤易色”也有几种解释。解读之前先提一下我们学《论语》的方法:只要是对我们有帮助的,能够提升自己的,都认为它是好的。这是由于我们目前的水平去分辨谁真谁假还有难度,不容易知道孔子或者说子夏原先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贤贤易色可以理解为:碰见了贤人的时候,你会明白这是世间难得之人;见到贤人所做的贤德的事情,会明白这是世间难得之事,自己就肃然起敬。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碰到很贤德的人,或者很贤德的事情,有人看见当没看见,也有人看见了彼人彼事仍持以很不恭敬的态度,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言非礼之言,行非礼之行,行为、语言上都做得不周到。这就是贤贤易色的反面例子。所以贤贤易色的恭敬心,即表明自己的向学的状态,也说明内心的诚恳,一种希望能够效仿学习的诚意。

贤贤易色还有一种解释:丈夫敬爱妻子的贤德之能,而忽略她的长相、色貌。这个解释可以参考,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既然能成为夫妻,一定有爱存在,如果没有爱,干嘛在一起?基于色貌而产生的爱情,本身就是虚假的。如果一个人看待另一个人的价值仅仅停留在这个外貌上,说明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个人的本质,他所交往的是一个表面化的人,这种交流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一般不解释为:因为她有贤德、善良,就忽略了这个长相。一般来讲,如果很认同一个人的品格品德,就会觉得这个人好美。究竟怎么定义美呢?眼睛要长成什么样,眉毛长成什么样才叫美吗?答案是否定的。美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什么地方?美来自于人性本身。人们天生喜欢善良的人,没有人会喜欢恶人。有的时候碰见一个人可能会说他这儿有毛病,那儿不对,但他也会讲:这个人啊,你不知道,他很可爱,他很单纯,他的心地很纯净,别看他做事是这样的,说话是这样的,但是他的心地非常得纯洁。这个心地的纯洁其实就是贤德的品质所在。我们也会明白,一个贤德的品质会外化而表现成一种美,这种表现甚至可以直接将所有大众对这个人基于面貌形体的美丑判断掩盖掉。将一个人的优良品格,例如善良、孝顺父母等特点外化,觉得这很可贵,非常可爱,这个就是“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这里需要联系“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来理解。这是疑问之所在,不是说对于事父母能竭其力有疑问(如果这句话还有疑的话,那就要从小的时候开始学了)。“事父母能竭其力”、“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里面的学,普通人会认为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上学积累知识,工作积累经验和知识,这不外乎是一种知识的增加,但并不是真的学。真正的学是在学根本的东西,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本身对我们来讲,只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一个传递用的东西。它会导引我们到什么地方?要到学习的根本问题上来。为什么学?究竟应该学什么?我们可以自问自答一下。《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

回到正文,事父母能竭其力,看起来好像这没有什么知识要积累,也没有什么经验要积累,这是本来就要去做的事,不能算本事也不是一种技能。孝顺父母需要技能吗?一个人很笨,掌握技能的能力差,他就做不到孝顺父母了吗?不是。孝顺父母是看能不能竭其力,是一种心的行为。你是不是真的“竭其力”,用尽全部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了?这个问题没有除了你之外的任何第二个人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这是你自己心里的事情。你可以假装自己很卖力,可以尽情地表演,但都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你的内心最清楚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态度,所以事父母是不是竭其力,完全是自己心内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现在所学的是一种“心”的学问。问的是什么呢?问的是自己的心。学完了东西要做到什么样呢?问心无愧!问完自己之后,以诚恳的方式回答并能够真正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真正的问心无愧是什么样呢?有的人在父母生前问自己,无愧;等父母死了再问这个问题,一下哭得稀里哗啦,说明之前的那个回答不诚实,骗的还是自己。父母走了,“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情感涌现,悲从中来,推翻了之前“自己觉得那么做是合适的”这个结论。所以我们知道还有一个要学的是“诚”,是诚心诚意,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君是君上,现在没有“君”,我们取“上”,不必在名词上过多纠结。对上级,能够全心投入。“事父母能竭其力”容易理解,你的父母生育了你,养育了你,这个道理到哪儿都颠扑不破的,但是这个君上是否是你的真正的君上,这不好讲,有时不是说你这个下级做得不好,也会出现上级做得不好的情况。我们说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亲就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子女要有做子女的样子。父亲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行为、言语都要给子女一个典范、教养的作用。“子不教父之过”,所以“父父”强调的前提是父亲要像一个父亲,那么,子女也会像一个子女。君君臣臣可以理解为上级要像个上级的样子,下级就要像个下级的样子。有的时候下级很难办:上级该做决策的时候不做决策,不敢承担责任,把责任丢给下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君,不君。君不君的一个结果则是:臣不臣。所以我们要明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夫夫妻妻、兄兄弟悌,自己所在的那个角色是什么,究竟要怎样来做?这个结论要从你的诚心当中得出,不需要任何人帮忙,甚至也不需要讲给自己听。自己和自己的沟通不需要言语,思想一念就可以完成,很简单。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还可以稍微验证一下。事父母是否已经竭其力,到一定的时候别人就没法判断,没法得出结论了。(当然,那种本来就不孝顺、不忠、不信的人,事父母根本就没有用力,这种人根本就不在《论语》的讨论范围之内。)事君能不能致其身,举个例子: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个人,他们都很努力,对待上级尽心竭力,这个上级我们可以把他当成是所有的中国人。一个人做的事情是为了人类的正义而做,那他已经“致其身”,而卖国贼,则和《论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前提也是指已经有信的人。现在的社会很多的问题都来自于无信、不相信,这有媒体毒害的原因,也有我们自己不够智慧的原因,自己无法判别,只能人云亦云,就容易受别人的骗。别人说这个事情是这样的,你就会认为可能是这样的吧,虽然说的是可能,但其实心里你也可能没有什么别的答案,既没有思考过,也没有仔细地分析过,最后只能由这个“可能”成了你的“一定”。比方说我们经常看到网络社交平台上有人会推送一些这样那样的信息,这种情况表示他无法判断。这个就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同样需要诚心。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好像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没有什么经验,没有什么技能的增长,这些事情都不涉及到能多赚多少钱,能当多大官等,但是都叫作学了。学的是什么?诚心,诚意。

学则不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惮”这个字念dàn,惮就是害怕的意思。我们把大概的意思串一下,然后再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稍微讲一下。

“君子不重则不威”,“重”的解释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取“自重”。一个君子,如果不能够做到自重的话,就不会有威仪,权且从字面上先这样来解释;“学则不固”,如果进行学习,就不会非常得固执、执着;“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无友不如己者”,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学习的时候,要向外看,能够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过则勿惮改”,“过”就是过错,当然是指自己有过错,有过错的时候,就要把心收回来,不要害怕去改正。

好,现在我们一点一点来讲。

君子不重则不威

为什么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呢?这个“重”肯定不是指重视,也不是讲体重。一个体重比较大的人他就会有威仪吗?当然不是,这个地方的“重”是指自重。一个人一旦自重就不会轻贱和轻视自己,这个重和轻就是相对的,不轻视自己的话,那就是重视自己啦。但这个重视呢,还不能够完全体现自重,我们所谓的自重是自己要把自己当回事、当个人。这个话说起来其实是蛮重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当回事、当个人的话,那肯定就把自己当成不是人了,这就比较麻烦了。

举个例子:有的男人对妇女不尊重,就涉及到了这个“重”。他是对这个妇女不尊重吗?其实是他不自重,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人来对待,在做对女性不尊重的事的时候,他其实忘掉了“自重”这一条。所以,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把自己当回事,时刻要牢记自己是一个“人”,然后用人的言行规范来要求自己。如果不能够把自己的操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就很有可能会做一些让别人看不起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很重的话,代表了什么呢?代表他有很强的原则性,就像一棵大树扎根在泥土里一样,这个才叫真正的“重”。他有他的原则,有他的操守,有他自己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他把自己当成一个君子,当成一个正人来对待,所以说尊重别人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尊重自己。

其实,大部分时候很多人是忽略了这一点的,就像我们所讲过的,学习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因为大人告诉我应该上大学,所以我就去上大学,至于读什么专业,我也不清楚,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将来好就业,我就读这个专业。应聘工作的时候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开始工作了,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岗位上,为什么要到这样的一家公司,为什么要从事这样的一个专业,这个岗位在工作当中应该有怎样的职业规划,也没有想太多,就是别人说这个工作挣钱多,所以就来了。在婚姻家庭当中,就是因为别人说到年纪了,所以要结婚,然后就找到一个异性组成了家庭,至于其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自己也没有想得特别多。那么这种情况就变成了什么呢?你所想的、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和一个人的人生主旨是相脱离的。

我们在这个地方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说说人生的主旨。人生的主旨是什么?我们生而为人,应该每一件事情都围绕这个主旨展开,是不是?如果你现在就能讲清楚说我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我因何要如此?能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那这一关你就算过了,你最起码已经具备成人的一个基础了。如果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有想明白,或者想出来的这个答案自己都觉得不满意,那你确实需要去思考一下。因为无论是你的学习,还是你的工作、你的家庭,其实都是你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组成部分,是说它都是围绕人生的核心展开的。我为什么学习?是以我人生的这个目标为牵引的。我为什么要去工作?做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安排自己的工作?也是以人生的目标来做导向的。那我在我的人生当中,要找到怎样的另一半?这其实也是和你的人生相关的,道不同不相谋嘛。其实夫妻在一起,有很多的沟通交流,它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演绎一个共同的人生。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把人生的根基确立了,有了这个人生根基,你就会有了根本的原则,就不可能不重。

当你有了自己的原则的时候,在学习当中肯定会成绩优异,对不对?你比没有目标的人目标更清晰,在工作当中你的职业规划比没有职业规划的人更清晰,在家庭当中你始终明白家庭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会走到没有威信的这个地步呢?当然不会。因为这个时候,你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你的思想都会使周边的人感受到你的这种人生导向性。我们讲威信,并不是说别人害怕你,而是讲你说出来的话,别人会信,别人也不会来侵犯你,因为你有自己的原则嘛。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原则,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作用在你的身上,这时候你肯定是很漂浮的,漂浮的东西怎么会重呢?重不起来嘛!

学则不固

紧接着就讲了一个“学则不固”。人生的达成,就是靠“学”来完成的。我们所说的“学”比平常学校里的“学”范围大多了。学校里面只能学到一些知识。从目前来看,很多人生需要学的东西在学校里面其实是比较缺少的。比方说“见识”,有些事情你没有见过,你光听说是没有用的,你要见,要亲眼见到。有些阵势,那种非常磅礴的东西你没有亲眼见过,比如我告诉你说喜马拉雅山脉有茫茫的雪原,如果没有坐上飞机在雪原上飞上几个小时,那你不会被震撼到。再比如说“大沙漠”,你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人说走出沙漠时都快渴死了,如果没有真正见过沙漠,你可能体会不到人在沙漠当中那种绝望,这些东西你在学校里面是很难学到的。

我们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但是要学什么?这个问题又回到了刚才我们所讲的:你去学校学什么?你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并不是你全部要学的东西,你认可这句话吗?如果你认可的话,那你能回答除了学校学习的东西你还要学什么吗?又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来了:你要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连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的目标都没有树立起来的话,那这个“要学什么”的问题恐怕你也很难回答。

要做什么样的人呢?在《黄帝内经》里面其实讲得比较多,这个叫作“志”。“四气调神大论”里面讲到的这个志,是说春天要以使志生,夏天不使志怒,秋天要把志收回来,冬天要把志藏起来,是指人生的“志”,就是所讲的“志向”。如果没有这个志向的话,那你谈什么“学”呢?如果说就是为了挣点钱,然后学个技术,这个也算学。学的定义是什么?是你对自己的三观一定要有改变,这个才叫作学了。

哪三观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一定要有所改变。比方说,你不知道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学过之后你明白了,这个对你有什么改变呢?是对你世界观的改变。你以前对世界上的这一部分东西的认识是这样的,学完之后,你明白是那样的,不管你学得对不对,但只要学了,这个观念是一定会产生的,你就会明白,哦,其实是那样的,这有一个改变的过程。有的时候,你见到一个人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后,自己的一些观念改变了,这个改变是什么呢?改变的是你的人生观。以前你觉得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你看到那个人做了这样的事情,结果他的家庭出现了问题,然后你会想:我可千万不要变成那个样子。其实在潜移默化当中,你对人生的观念就发生了一点点改变。举个例子,有的人戒烟了,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从吸烟到戒烟的这种转变,其实就是他对人生的认识,当然也包括了一部分世界观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因为涉及到世界上一些人和物的关系,也是涉及到对物的认识,最主要的是对自己人生的认识的改变。对物的改变:以前觉得烟或者酒对自己是有好处的,然而等到戒烟戒酒的时候,肯定转变成我不应该碰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对我没有什么好处,而是有坏处的,才会把烟戒掉,否则他为什么要戒烟?这个变化,一方面是对物的这种观念的改变,但最主要的是香烟、酒对于这个人有多大的作用,那最终改变的是什么呢,是自己的人生观。

接下来讲“价值观”。这涉及到自己和自己的一个关系,以前认识事情是这样的观点,之后变成了那样的一种认识。比方说以前很希望挣多少多少钱,当挣到钱了之后,或者因为别的什么事情改变了这种观念,发现已经有了很多钱了,但是自己还是不快乐,然后想去追求快乐,其实这就是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变。人生观以前认为钱很重要,想快乐必须要有钱,但是等挣到了钱之后,发现有了钱也没快乐,那自己就明白了,钱不能决定快乐。最后,明白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讲还是快乐更重要,那他就去追求快乐,这个时候人生观也会有所改变。那么价值观呢,以前把物质的东西和金钱看得比较重,等到他明白这个事情的价值后,对于价值的判断就会有一个转变。这个其实就解释了我们这句话为什么叫“学则不固”。

如果你学一个东西,学完了、读完了之后都忘掉了。读过的内容既没有改变你的人生观,也没有改变你的世界观,更没有改变你的价值观,它只是浪费了你一些时间。这个时候,你原先所坚持的、固有的东西还在那儿呢,完全没有变,那这个时候就不叫“学”。只要你学到了,就一定会对你的三观产生影响,产生改变,这是讲“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主忠信”也有很多的解释,我们只取其中的一种解释:以忠信为主,就是以忠、以信为主。信,是由对自己的信,然后扩展到对别人的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相信别人的原因往往是什么呢?是因为不相信自己。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很多时候,对别人的质疑,对别人的很多猜测,最终是来自于什么地方?是来自于自己不自信。因为一个自信的人,他清楚自己所要走的方向,所要做的事,所承担的责任。别人所讲的事情,他清楚这只是一个参考的作用,不会影响自己的主旨,不会你怎么样讲了,就会对我产生多大的本质上的影响,当然你可能会使我的学识有所改变,使我所知道的信息有所改变,但是我这个人要做怎样的一个人,诚实、坚毅、勇敢,这些品质对我来讲肯定是不会变的。

这种时候,他就不会去对别人有太多的猜疑,因为这句话和后面是相关联的,“无友不如己者”,别人对他来讲,都是他需要去学习的对象,那很简单,他要学习的肯定是自己认为比他优秀的地方。不可能来了一个人,你说这个人所有的地方我都要向他学习,因为“无友不如己者”,这肯定错了嘛。你一定是找到人家比你强的地方学习。因为中国的儒家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什么呢,是不说别人的长短,你是什么样子的,别人是如何的,除非这件事情和自己有很大的瓜葛,在为了修正自己的这个前提下才去讲别人。但发现别人有错误,或者是有不如自己的地方,对于一个君子,一旦他发现之后,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发现了就马上来检查自己是不是也犯了这样的错误,或者犯过这样的错误,马上把这些东西用来去改正自己,用来做什么呢——修身。这不仅仅是儒家,在中国文化里面所有向内求的东西,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你有比我强的地方,我向你学习,有差的地方,对不起,这个改正的无论是权利也好,义务也好,驱动力也好,都在你的身上,包括责任。改正错误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谁都没有要求别人改正错误的权利或者义务,那都是自己的事。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是自己选择的人生路线,你既然选择了那条路,无论对错,那你就走下去好了,对不对?我们大家来到这个人世上,都是同路人,有缘我们就同路一段。到了一个地方,你要去西安,他要去济南,没法同路了,那就自然分道扬镳嘛,是不是?关系好的,大家喝一杯酒,然后道个别,你往西,他往东,唉,这样就走了。但是走这条路,都要靠你自己的腿去走,你不能告诉人家说,你要去西安,就要别人跟着你朝这个方向走,这不对嘛,明显你们的方向就是不一样的,如果方向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去济南的,早晚都会在济南遇到,是不是?你不跟他讲,他即便去了西安,他会发现:哦,原来自己走错了!他还是会来的,你们还是会有相遇的一天的,你何必去对他进行强制性的更正,没有必要。

当然这个前提是什么?是你怎么看人生,能够这样看人生的,如果是“断灭论”的人,他认为这一辈子一死就没了,没有什么后来的故事了,前面的故事是从生来开始的,也没有前世,对于这种人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因为这种人的人生是一段一段的,你放在这儿说,我要去那儿,等最后他没有去成,比方说两个人一个要去济南,一个要去西安,然后去西安的半路上死在西安了,那他怎么去济南,这是说不通的。但如果从非断灭论的角度来讲,你今年没去成,你这辈子没有去成西安,没有去成济南,你还有来世嘛,济南是一个目的地,只要你做人,终究会走到那一步,对吧?

主忠信,人就是主忠信的,想做人的人,一定要做到忠信这一点,这辈子做不到,下辈子不做人不说了,如果还来做人,还得忠信,做不到忠信,也还不是人,就等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这样如此往复没有穷尽,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叫“无限”(infinite),无限的东西没有界限,在时间上没有停止的那一刻。这个其实是超出了我们很多人的理解能力。我们在理解“有限”的时候,好像看起来比较容易,其实也不是很容易;在理解“无限”的时候,大部分人是很乏力的,非常乏力。所以“无友不如己者”,就是看到别人、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学到别人的优点。

过则勿惮改

“过则勿惮改”,这又回到自己身上了。刚才讲“无友不如己者”是看别人的优点,我们看这也是中国文化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总是看别人的长处。返回头来一看自己呢,就是过。没有关系,犯错误不怕。最麻烦的是什么呢?不断地重复同一个错误,这就最没意思了。用英文讲,非常得boring,是吧?你犯一个错误,今天犯一次,明天犯一次,犯上三次五次,三岁的时候犯这个错误,三十岁还犯这个错误,到了九十岁仍然犯这个错误,很没劲,是不是?非常得没意思!所以如果做君子的话,千万不要这样。

“过则勿惮改”这里面有一个字用得非常好,叫“惮”,“勿惮改”的这个“惮”是指害怕。

实际上这种有错不改的人,都是很懦弱的人,非常得懦弱,大家可以去观察,他有时候甚至表现地非常豪杰,非常大义凛然,但是碰到自己的错误,这个错误往那儿一立,他又不敢去正视它,立刻就变成了那种非常胆小怕事的人,进入这么一个状态,开始躲避、回避、逃避,然后用各种借口和理由去粉饰这个错误。实际上这都是在掩盖他的胆小和懦弱。不用说君子了,只要是真正的人,碰到自己的错误,都是敢于直面的。如果真的发现有错误,他会毫不犹豫地去把它改正,最起码他会给自己和别人一种信心,告诉别人我一定会把这个缺点和错误改正的。很多人是这样的,碰到了这种问题的时候,他还要表现一下自己——我其实没那么胆小,但是越表现说明他越胆小,他往往会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啦!然后讲一堆借口和理由,去把这个事情粉饰一下,这在《论语》当中有另外一句讲,说君子如果真的犯了错误,不会去粉饰它,这其实和这句是相关联的,为什么不去粉饰它,因为那就是个事实嘛,自己确实曾经错过,对不对?做错了,改正就好了,有什么粉饰的必要,为什么要粉饰它?就是因为你没准备改嘛,这多简单的道理!准备改,它反正会出现,今天出现了,今天就是它寿命的终结,明年的今天就是它的祭日,是不是?你何必去粉饰它,在你的人生当中它已经不存在了,再不会出现了。

以上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的一个理解的心得。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句话一听起来感觉非常简单。在学习中我们很容易把这些看似简单的、感觉不太难理解的内容晃过去,但实际上往往这些内容当中含有很多重要的、需要我们学到的东西。

这一句从表面上来理解:“慎终追远”,就是说你对于一些事情要谨慎一些、小心一些。“终”,有的解释说是丧礼,有的说是结束;“远”是指很久远的时期,有的解释说是祭礼。后面的“民德归厚”,我们在学这些上古时期或者古代的这些学问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一个求证,就是别人告诉你一句话,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解释,我们一定要存疑。因为如果你不存疑的话,别人告诉你是这样,你还没有完全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就接受了别人告诉你的这个解释,久而久之,大多数情况下是你根本无法运用,那也就无法从这个所学当中受益,那就等于没学到。还有一小部分的情况就是学到一定的时候,发现原来这句话好像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比方说,到了五十岁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意思。那这种情况虽然比前一种要好一些(因为前一种就什么都学不到,学了之后白白浪费时间,然后还自以为学到了,可能还经常给别人夸夸其谈讲两句。如果这样的话,变成了一个显摆的资本,不仅没使自己获益,反而使自己受害),后者终于有一天自己明白了,像《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哎,即便是到了临死,早上听说了这个道理,真的明白了,到了晚上去死都是值得的,那么要比前面这个一辈子都浑浑噩噩的要好。

其实我们本来是可以避免这两种情况的,避免的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用心!用心,就是说把这个上面的道理,翻来覆去地论证、求证,结合实践,结合理论。

比方说看这里面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里明显有一个前后关系、因果关系。“慎终”、“追远”,“民德”就会“归厚”。“民德”会“归厚”的情况,我们不太清楚是什么样子,但是可能我们每个人头脑当中对这种理想的社会,理想的道德有一个大概模糊的认识。说实话,我们没人见识过,对不对?“民德归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但是这个“民德”不“厚”,我们确实还是见到挺多的,是吧?现在的媒体报道也好,我们有时看到的一些事情也好,这个不“厚”的情况经常占据各种媒体的版面。建议大家远离这些大篇幅的、过度的负面报道,它对你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帮助。你看完之后,又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对于你而言只能是徒增烦恼。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假如这些负面的东西,能够变成一种理想,真正美好的理想,我们不是说一种谎言,如果真的是有一种心中的理想,在你的生活当中围绕着你,要比这种负面的媒体力量围绕着你要来得好。那我们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是自己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未来,对这个家庭的未来,乃至于对社会国家的未来,都有一种适当的——注意是适当的,不是过分的或者是不切实际的,实事求是的、美好的理想。我们现在其实比较缺乏这样的东西。

我们看这个“民德归厚矣”,前面讲的是“慎终追远”。其实我相信,讲到现在,大家可能也想不明白这个“慎终追远”,如果按照这个意思来讲,对于丧礼、祭祀这样的事情非常慎重的话,即对于死亡者的这个礼法如果很注重的话,就可以使社会的风俗道德日趋笃厚、敦厚。那我们可能不是特别了解,我所描述的这个情况,在我们这个时代,是正在把丧礼变得不那么被重视的一个时代。对于死者,这样的一种追思,也在放松,或者说是放轻,把这个地位放轻。我们看钱穆先生所讲的这一块,实际上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呢?就是说,一个社会的道德的薄与厚取决于什么呢?实际上对死者,对死亡已久者,实际上就是对祖宗的一个态度,这个决定了社会道德。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道理是否能说得通。实际上这里面所讲的“慎终追远”的“终”和“远”,是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过去,对于自己的所来之处的一种认可。我把这个地方讲得稍微慢一些,就是说,我们有的人,其实别看我们地球上有七十亿人口,每一个人不管他是否能用言语讲出来,对于自己人生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有了一定的认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相对应的人生观。“慎终追远”这一类人所讲的人生观,其实是秉承着孝道的。为什么去“慎终”,为什么去“追远”,为什么会对自己的这个古人、先人有所追忆,对他们的祭礼非常慎重呢?因为你知道,这是你自己的所来之处。这样的话,你对自己的先辈有一个纪念,那么你的后辈,比方说我们这一代人,以后的后辈,他们也会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当中的杰出者,对于整个的民族,对于家庭或者对于整个家族中的杰出者,有一些追思。这样的话,有一个传承在其中。这个传承的纽带,是一种仁爱的精神。因为实际上,孝道我们之前讲过,“孝”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仁爱,如果有这个仁爱的精神贯穿于一个社会当中,它的社会风俗道德一定是会日趋笃厚的。这个道理是说得通的。我们讲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一个比较上进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如果说一个社会,对于这个孝道,比方说对于自己的祖先,对于自己的传统不能够特别地注重的话,那也就意味着他把他的心思放在了别的地方。如果他对祖先不敬重的话,对自己的父母也不那么敬重,对吧?至于他不看重这个去看重什么呢?这个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因为他不看重这个“仁爱”,不看重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不上进的话,他就会下流。下流的话会流到什么地方呢?流到我们通常提及一个词(中国的词其实大家注意学一下,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物欲横流”。他不对人产生尊重和“慎终追远”的这个情怀,他就会对物欲产生极大的兴趣,对于汽车,对于房子,对于手机等这些所有物质化的东西,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而是说他不应该凌驾于人的价值之上。换言之,当物欲横流的时候,这个“民德”就会归“薄”。实际上,在我们这个时代,非常清楚,是有例证在我们眼前放着的。因为这个历史不是很久远,年龄稍微年长一些的同学们应该知道,在改革开放以前,再往前的时候,就是我们还没有正式地受到这种物质大爆发的西方思潮影响之前,民风还是相对淳朴(也不能讲很淳朴),那个时候不是说人们没有物欲,而是人们有物欲而得不到物。因为物质非常缺乏,那会儿哪有这么多手机、电脑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稀少的东西。这个是一个实际的例证。因为我们要实事求是,事实摆在眼前,它就是那个样子。

实际上“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有一个词叫作“人心不古”,这种说法好像也有它可以成立的地方,因为很早以前就开始说“人心不古”。放在这个地方讲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要知道,“慎终追远”所指的“远”究竟要多远才算?“人心不古”的这个“古”,究竟有多古才算“古”呢?这就涉及到历史。如果学过中国历史的会发现,在春秋之后,这个战乱频仍。很多历史记载,都是以战争为主的,通俗讲,以宫廷斗争的内容为主。那么实际上这个“古”是指什么呢?是指春秋以前。这个是有根据的。我们国家的春秋时期,对应到西方是什么时间,大家知道吗?对应西方,就是希腊文明的时候,也就是柏拉图、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我们国家在春秋以前和春秋以后的历史记述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西方的历史,在希腊文明之前和希腊文明之后,记述的方式也很不一样。但是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点,中国春秋以前的历史,最主要的是靠《诗经》这样的方式来记述。记述每一次征伐,然后记述一下民间的风情。它是以诗的方式来记录历史的,史实不是特别之重要,哪年哪月发生的不是特别之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一定要具有诗的情怀。那我们同样类比到西方的这段历史,它的历史记载方式是用《荷马史诗》。你会发现它也有诗的这个情怀,它记录了特洛伊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等。记录的内容都是用一种很强烈的诗的情怀来记述。

好,一定要记住我们刚才提这个问题的那个源头。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这样:即,千万不要绕着跑,从第一个问题跑到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跑到第十个问题,最后你发现,你不知道为什么会问第十个问题,因为你把第一个问题忘掉了。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为什么提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复述一下我们提的这个问题:我们想知道“慎终追远”究竟“远”到什么时候,“人心不古”这个“古”究竟古到什么时候。只要知道这一点,通过《荷马史诗》《诗经》,想告诉大家就是“人心不古”,在春秋之后的都不算。在《诗经》记录之后的,后来有了《春秋》这个编年史,是吧?第一部编年史出来,鲁国的左丘明写的这个《春秋》,之后《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书就非常多了。在这之前的,是以诗的形式记载的,后来就是以历史的形式记载的。《荷马史诗》也是一样,它也倾注了很多诗的情怀在其中,但是它毕竟有一个历史的“史”。那么在西方后来的历史呢,也大概以这种编年的方式,叙事记事的方式来记录这个历史。春秋以前所关注的这一块的内容,比方说《诗经》当中描述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其中的语言文字非常美。“不学诗无以言”,在《论语》里面讲说,你不学《诗经》,不知道怎么样开口讲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他的像“淇奥”等这些句子都非常优美,所讲的内容也都充满了诗的情怀。但是这一块其实与我们离得非常远,“追远”其实就是要“追”这块的“远”。

古代的教育体制,要求你必须要全科全才地学习,而且是要以《诗经》这样的经典为主。一个人一定要会说话,出口成章。讲话要文采斐然,为人做事要文质彬彬,这都是基本要求。我们现在见到很多年轻人,会有这种情况:有时候会表现得粗俗一些,或者有时候表现得不够文雅,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他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他们更习惯使用网络上流行的那些口头语,看到这种情况你就会明白整个的文化它确实是在堕落的,但不要担心,物极必反,当糟糕到了极点的时候,我们讲说,当一个蚂蚁真的掉到锅底的时候,它朝任何一个方向前进都是上升的,这是中国哲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所以不要害怕这个堕落。堕落到一定程度,堕落到极限的时候,物极必反。当人们已经无法忍受这一切的时候,那么,他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前进。

所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一块,我们从中能学到的两点:第一点,那就是对于人的价值提升和认可。这一部分主要体现在自己最亲最爱的人身上,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是谁啊?那肯定是父母对吧?对父母有了这个爱以后,那肯定会延及兄弟。因为如果你对兄弟姐妹的关系处理不好,父母肯定不开心。你说对父母好,然后你又去做伤害父母情感的事情,这肯定是假孝,对不对?如果是一个真正孝顺的人,一定会处理好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会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不会说因为今天自己外面碰到另外一个姑娘,很漂亮,和她产生了情感,然后就和妻子要怎样怎样,这样的话是会让众人伤心的。那种情况肯定不属于“民德归厚”,对吧?所以在内里它是包含了一个很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的。这种伦理道德体系,它不是虚的,它是真的能够使人处在一个幸福安康的境地当中的。第二点就是提升对人的价值认可,要高于物的。如果你的父母或者是你自己,对物的价值的认可,有时候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高于了对人的认可,那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具体一些,就是说如果经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物欲横流的事情上,而忽略了孝道,忽略了家庭的和睦,忽略了对兄弟姐妹的友爱的话,那肯定是走错路了。这是其一;其二是说我们把自己外围的事情做好之后,自身的提升一定要明白。如果你说,人心不古,好,那就学一下古代的。然后你学到了清朝,或者到元朝,甚至到宋朝这个时候。你学了很多这些朝代里面文化,然后你说,哎呀不对,我没有从这里面学到能够使人变得更好的内容,就是说“人心不古”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今天我们就给你一个答案——这些根本就不算“古”,真正的“古”一定要从“春秋”往前算,那你最起码进入到《诗经》的学习中去。它有这么一个特点:春秋之前那一段历史文字特别少,就是当人们过得特别幸福的时候,他们都懒得去记录。人们总是去记录那些战争、瘟疫、斗争、痛苦等东西。人们对真正的幸福总记录得特别特别得少,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当那个时代,比方说中国公元前几百年,甚至在更早时代的人,连《诗经》都不写,他们只是很幸福怡然自得地生活着。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去靠近那样的时代,去靠近这个时代所出品的留给我们的这些文字,如《论语》,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都是在“老庄儒释”这些里面,那我们一定要去从这些内容当中来汲取文化的精华,来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得到浸润。

温良恭俭让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话在《论语新解》里面的白话释义是:子禽问子贡道,我们夫子每到一国,必欲闻其国之政事,这是有心求到的呢?还是人家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我们夫子是用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五者之心得来的。我们夫子之求,总该是异乎别人家的求法吧。

子禽问于子贡

子贡和子禽是孔子的两个弟子,他们有时候也议论一下老师,这个议论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学业增进,而不是去议论老师的私事,老师的八卦。我们来看他们讲的,言谈举止都是不离于义,合乎于义,合乎于礼的。非礼不言,对吧?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我们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要去问这个国家的政事、政治管理等这些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老师是想求什么东西呢?还是想给人家什么东西呢?我这里解释的与钱穆先生稍微有一点差别。因为与之就是付出,求之就是得到。一入一出,按文法上来讲,应该是这个样子。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重要的是后面这句话。他只跟我说啦,说夫子得到这个东西是通过“温良恭俭让”而得到的。夫子所求的东西总该和别人所求的东西是不同的,对吧?钱师白话释义里面说的是求法不同。从字面的意思,下面的说法也解释的过去:夫子所求的东西和别人所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前一句讲的是求什么东西呢,还是说你要给人家什么东西?一进一出。后面的重点是这个“温良恭俭让”。那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个温良恭俭让,这一句原文的核心秘密,我们就可以解开了。

温、良、恭、俭、让

首先,温是和暖在一起的。我们来看“暖”这个字:它是日字旁,日是表示阳,阴阳的阳,阳刚之气的阳,暖字的上面是一个心,暖字的下面是一个友:友心,友爱,这都是我们人世间非常美好的东西。温暖就可以组成一个词。其次是热。热,就属于比温还要更加高一级别的东西。我们说有的人是热心人。热心人这个词就稍微有一点点过的意思,这个热心人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他也给人家送去。这样虽然也不错,但是有时候会有点儿过,就是热心人的这个热。比方说中医里面所讲的发热就是这个热,其实就是过了。如果一个人始终处在暖暖的状态下,这个并不是病,当然温病是另外一回事儿。第三点,在我们讲热和温之后,还有凉。凉,我们举个例子: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让你很失望,所以你非常得心凉;有的子女做了事情以后让父母也很失望,那父母也很心凉;夫妻之间某一方做了事情让对方非常得心凉。这和“我心里暖暖的”是不一样对吧?我们很少讲:你做这件事情我心里热热的。这个有的时候也说得过去,但好像总是觉得过了一点儿,是吧?一般我们总是讲:心里觉得好温暖。大家可以进入这个状态,感受一下。第四点,比这个凉还要凉那是什么呢?那就变成了寒。寒,非常简单,比如说子女不孝顺父母,父母非常得寒心;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子女,子女不求上进,父母非常得寒心;兄弟之间,哥哥非常尽心尽力地照顾弟弟,而弟弟还是胡作非为,不求上进,这个哥哥可能就会非常得寒心。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有热有暖,也有凉和寒。这个寒凉就是属于在人世间情感崩裂,互相之间产生了这种远离的厌弃的心思的时候,会产生的一种人们的心里感受。

《论语》当中还有一句讲:远看孔子是非常严厉的一个人,但是即之也温。有的人就是这个样子,平时看起来非常得有威严,好像看起来很不好说话的样子,好像时时会把人给训一顿,但是真的和他接触了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人其实很好说话,非常得善良,非常得随和。这种就属于“即之也温”。这是君子会出现的一种状态。孔子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个字“良”,良一定会和善联系在一起,善良。善良的对立面是什么呢?善的对立面是恶,良的对立面是劣,比方说我们看这个人卑劣,卑就是卑下、卑贱,和良是不一样的,所以良就是不会卑下、不会卑贱、不会卑劣。不会有这些恶的方面,那就属于良。

如果一个人总是给别人带来温暖的感觉,在足够长的时间尺度内,是一种比较好的人的品质;如果一个人的出现,要么是让人心凉,要么是让人心寒,那这个人本身是有些不好的。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媒体传播的消息,往往就是让人感觉非常得心寒心凉;或者有的时候不传播心凉心寒的,但会传播一些有点儿让人像高烧发热的东西,明明你觉得没有那么热情澎湃,但是他老是搞得好像热情澎湃一样,这都属于一些虚假的东西。真善美本来就是和假丑恶相对的,老搞这些假丑恶的东西,它就永远到不了中道上。现在我们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道。所谓的温,既不是上面的热,也不是下面的寒凉,它在中间呢,属于中道,就像这个天地人三才,人是处在中间。我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人,这个时候才是走了中道了。太高了,就变成鸟人了,因为天上飞的是鸟;如果太低了,那就变成了禽兽,那更不好是吧。

第三个字“恭”,要讲的就是恭敬,其实讲的是一个比较谦虚的心。后面还有一个字让,礼让。这个恭和这个让有相近的地方。恭,其实更强调的是做事情的不卑不亢,非常得庄重。我们之前学过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句就是和这个恭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自重,他就会比较恭敬。恭敬不是说一味地向下,而是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待着。这个恭敬不仅是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为他是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待着,这个就叫作恭。让和恭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让更偏向于谦卑的这一方面,更往下走。

这个与前面学过的这个俭其实是相关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语出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是持家之道,或者是说治国之道,或者是说你工作当中,只要是涉及到的人财物力这些事情,一定是要以俭做最主要的担纲。现在社会当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中国浪费粮食非常严重,比如,在公共的食堂、学校里面或者是一些饭店里面,其实这就是一种奢靡之风。《道德经》里面也讲过一句话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个所讲的去奢,其实就是讲的这个俭。做事情和为人,一定要俭朴,尽量不要让自己太奢侈,因为你如果奢侈的话,那一定会甚,甚就是过分的意思,肯定会走到一个极端,今天跟别人比这个,明天跟别人比那个,越比东西越大。先开始可能小的时候比一个小的东西,到后来呢,就开始比类似车、房子这类东西,一直比到自己累得吐血。因为人能力的成长是有一定节奏和速度的,但人的贪心的扩张是没有一个范围来约束。如果非要约束人的贪心的增长,就是那个南墙,当他碰到南墙,比方说因为贪心,受到了惩罚,或者在健康上,或者在财产上,或者在自己的幸福上受到了损害,这时候他才会回头。有的人甚至是撞到了南墙也不回头,到了黄河也不死心,“扑通”一声跳下去了。所以这个俭呢,主要就是讲做人以朴素、简朴为本的这样一个特质。这个俭,其实并不是说该吃的不吃,该喝的不喝,那样就又归于吝啬了,所以俭也是一个中道。不要太奢侈,但是也不要太苛刻地对待自己和家人。俭要掌握的程度,就是该努力的去努力,努力完了之后你使用的东西、所消费的东西要有一定的节制。你玩得很开心,也要有一定的节制,该早睡早睡,该少喝点酒就少喝点酒,不是说完全不让你喝,喝的时候要有节制,娱乐也要有一定的节制。

由俭就会得到下面的这个让。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个俭,谦让的这个特点就会显现出来。因为如果你不谦让的话,肯定就要出格,不谦让就会“患人之不己知”,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你如果不谦让,别人又不知道你,你即便是自己非常愿意去表现自己,别人还是不知道你,你这个表现也白表现,是吧?所以这个谦让和“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是相互挂钩的。

这个谦让又涉及到公和私的问题了。因为你把自己往前一突,就把别人放在了后面,你把自己放在了这个关注的中心点,这当然对整体的人群会有影响,但最大的坏处是对自己的影响。因为这种自私最后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寒凉的境地。这一点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如果一个人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别的人如果发现他是个自私的人就会疏远他,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慢慢地也不太愿意和别人去沟通和交流。因为自私的人认为别的人唯一的目的就是来服务我,让我得好处,他能够让我得好处那我就去结交他,他关心的是这个好处。以至于对别人关心地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发展下去,这个人就会慢慢地孤立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孤独的人。孤独的人感受不到温暖,因为你要和好人和良善的人在一起才能得到温暖。如果与他人在一起你老是冰冷的,他温化不了你,暖化不了你,你一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冰疙瘩,那别人只好说你只能这样先冰着吧,因为那儿还有别的人还有点温度,还愿意去关心一下别人,还有一些没有这么冰的人需要去受到帮助,人家肯定也有同气相求的这么一个想法。谁愿意去做一件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呢?这个得很高的境界。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一颗朴素的人心,喜欢和与自己谈得来、向往善良、向往真善美的这种人聚在一起。如果有的人他就是喜欢假丑恶,这种人慢慢就会被社会淘汰掉。因为社会有自己的机制,有道德的机制,有法律的机制,会把这些不好的东西不断地淘汰掉。否则的话,人类这几千年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改变。我没有说是进步啊,因为这种东西是不是进步不好讲。但是这种改变始终都包含着所有人类的一个共同的希望,虽然这个共同的希望和每一个个体的希望看起来总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它的方向一直都是不变的。

父在观其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是一句经常会被现代人所诟病的话:说父亲以前是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儿子以后也要做他那样的工作,而且三年不能改。这在我们现代社会太难了。那我就讲啊,这样真的是冤枉啦,《论语》所讲的这句话,绝非此意。

我们把通常世俗所讲的“职业”,理解成了“志”,理解成了“行”,理解成了“道”;理解成了“子曰:父在观其志的‘志’、父没观其行的‘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道’”,那就大错特错了。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把《论语》和《内经》一起来讲的好处。

我们在《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了这个“志”:春天以使志生,夏天无使志怒,秋天能使志收,冬天使志若伏若匿。

讲到“志”,就是人的理想,就是人的生气。一个人生气勃发,充满了美好理想的时候,这个人是有生机的,否则有的人他看起来也活着,就像鲁迅所讲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是因为没有理想,没有生气。就像一朵花,放在那里,蔫头耷脑的,这个花,有似于无。

父在观其志的“志”,可不是他的职业。职业呢,比方在韩愈《师说》里所讲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授业”是和我们的职业相关的,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小的一部分。

现在因为物欲横流,所以把这个“业”变成最大的一件事,好像人生就是为了工作,就是为了职业。学习是为了职业,生活是为了职业,做什么都是围绕职业展开的。说白了其实是围绕什么展开的?是围绕钱展开的。

如果你的职业是你美好的理想,是你的生气所在,你不干这个活,人立刻就蔫了,那这个职业就是你的志啊!但是我们见到多少人是这个样子呢。

“父在观其志”,是指父亲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要看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有可能是在做这样的一份工作,但他的理想在另外一个地方。人的理想是什么呢?大部分人心底里的真正理想一定是和义(大义凛然的义)相合的,一定是和仁爱相合的。很多人的理想,如果真的和他交心谈到真正的心底深处了,他才会把他的理想跟你讲出来,你才能明白他心底里真正的理想和他平常所做的所说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这就是“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我们要想知道一个人真正的想法,你不能只听他嘴说。有没有发现“观其志,观其行”,“观”是用你的眼睛,没有说是用你的耳朵。“眼耳鼻舌身意”,眼睛是放在最前面的,因为它最直观,你能看到的这个直观的东西往往也是真实的。一个人说要诚实,实际他并不诚实,那就是说他并不懂得诚实的价值。所以要“观其行,观其志”。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这个“道”字上。“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肯定是有这样一个前提:这个父亲一定是个有道之人。如果父亲是个无道之人,那有什么好改不改的呢?因为他本身做的事情都乱七八糟,他自己做的事情都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如果父亲做的事情都是很有道理的,那你要总结出这个道理来;你总结出来了这个道理,那你就属于“观其志,观其行”了。你知道了他的理想(美好的人生理想),他的行为举止,都是在做什么,他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这里面还涉及到一点,是关于遗传方面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仅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他们生理上的、长相上的、身体机能方面的一些基因,还有就是遗传了他们的精神。精神方面的因素,比如说话的方式(那口音肯定不用讲啦),子女为什么是讲母语,肯定都是跟父母学的这种说话的方式。我们学过《内经》就会知道,人分五种,五种人当中又分五种,共有二十五种人。可以这样简单地来分一下,就是分成金木水火土。父母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生出来的孩子,受到这个家庭的熏陶,形成了一种思想上、精神上做人的风格,然后再结合他的身体,他是一个比较和谐的人。如果又能够和父亲的这个“志、行、道”相合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父亲是朝着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去做,比方说从事教育工作,也有可能是从事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父亲是非常有创造力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特质和兴趣,这样家庭就不会出现分裂的状况;父亲非常有爱心,孩子也具备奉献的精神那父子非常相得,而不会相失。否则的话,父亲做一件事情,儿子做了另外一件事情,虽然另外一件事情也不是坏事,但是这两件事情之间没什么联系,所以这样就出现父子坐在一起没什么话讲,因为他们的心不通。心靠什么来通呢?靠这个“志”来通。两人做的事情一个是做这方面的,一个是做那方面的,行动上不一致,那么它的管理方式、操作方式,也不一样。两个人隔行如隔山,那么家庭当中的交流就会少;交流少了,这种仁爱就难以表达出来。就好像一个家庭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一个讲英文的,他不懂得这个日文,另外一个人是讲日文的,不懂英文。那住在一个家里面,虽然同处一室,但是心并不能够交融,这种情况就不太好。

所以孔子讲“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有道之父哦,那么这个情况就叫作“可谓孝矣”。

我们也就明白这句话所描述的是:一种父子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人生理想,努力实践并且非常和睦地沟通和交流的状态。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句话非常有名。我们经常听说“礼之用,和为贵”,尤其是“和为贵”这三个字,我们听到的最多。有子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说:礼最大的用,在于和,以和为贵;先王之道也是以此为美;事情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朝“和、美、礼”的方向来做,但是有的时候也不见得通行无阻;因为你知道“和”,照着“和”的目的去做,如果不用“礼”来节制的话,也是行不通的。字面的意思大致如此。

那么把这一句大致分解一下来看,先看前面四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从里面拿出来两个字就是“和、美”。

刚才我们提到“和和美美”,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如果能实现和和美美,那当然是最好的事情了。这里所讲的“和”,我们可以理解为和平,也可以理解为平和。如果是对一个社会来讲,它就叫作“和平”,对于一个人来讲就叫“平和”。“礼”的作用就是使得人变得平和,使得社会变得和平,有同学说用“和睦”当然也是可以的。

先王之道

这里的“先王”,我们之前讲过“人心不古”的“古”,是以什么为界呢?是以有无《诗经》之前之后来做分界的。如果是在《诗经》记载的这一段时间之前的历史叫作“古”,之后的都叫作“不古”。

讲这个先王,肯定是在《诗经》之前的先王,就像三皇五帝,非常早的。我们之前提过,在东方历史和西方历史都有“先王之道”这一段时间。

在西方历史上,这一段大概约略相当于希腊文明之前的,包括爱琴海、克里特岛、迈锡尼等这一时期的文明,甚至包括在更早的古埃及的文明等。中国的“先王之道”,指的就是三皇五帝时期,那一段历史我们发现记载特别少,但是我们只要提到这一段历史,比方说《诗经》或者《书经》记载的这一段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使现代的人或后人都非常向往的。比方说我们学《黄帝内经》也会提到这一段历史,因为《黄帝内经》也是在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我们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总知道那个时代应该是非常好的,非常美的,人是非常和美的,社会也是比较和美的。

“礼之用,和为贵”,讲的就是“礼”最大的用处就是使人变得平和,使社会变得和睦。我们举个例子,比方说过春节的时候,如果有礼的话,在一个家庭当中,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是很舒服的,都是很和美的。那我们看春节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礼?最普通的礼节就体现在春节的时候(或者是平时我们都会有吃饭),吃饭的时候大家的座次如何排序的问题,这里面就有一个“礼”。

为什么后面讲“不以礼节之”呢?这个“礼节”呢,我们一直引申下去的话,礼节—节约—约束,你就会明白,这个“礼”本身是有一些约束的含义在里面。

“礼”是什么呢?就是理的外化,前面这个“礼”呢,就是指礼貌、礼节的礼,后面这个“理”是指道理的理,把真理、道理外化之后、条文化之后就变成了这个“礼”。

所以我们说的“和于礼”,其实是和于什么呢?和于礼节的“礼”,其实是合于道理的“理”。如果是“和礼”的,那我们看虽然那个“合”是合成的合,这个“和”是平和的和,但是这两个字发音是一样的。汉字里面是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说相近的字要么发音一样,要么书写相近,总是有一些相近的地方,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如果是有“礼”来约束的话,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用处,就是会“和”。这个“和”在《左传》或《论语》当中,区别的一个词是什么呢?叫作“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就是说,虽然不一样但是可以很和睦地处在一起。

比如我们刚才讲到的,在一个家里有爷爷、奶奶、父母、叔叔、阿姨,还有小孩子,他们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有“礼”在这里作用的话,那晚辈跟长辈怎样说话应对,吃饭的时候谁坐在首位,谁坐在次位,动筷子的时候谁先来,谁后来,没有人会心里不舒服。如果一个家庭里,小孩子坐在了主位上,那这个长者心里一定不舒服的。因为这是过了多少年,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把家里面的这些孩子都带大了之后,这时出了一个小孩子,用餐时这个小孩子坐在了主要位置上,一开饭,长辈们先没有动筷子,这个小孩子先动筷子夹饭菜,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和”是不会存在的,心里面不能平和,为什么?因为小孩子懂的事情少,懂的道理少,在他的心里很多的道理、很多的为人之道还没有,他是在学习的阶段,却让他坐在了老师的位置上,那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就乱套了。

不和的时候就会怎样呢,就会乱。如果乱了之后呢,自然就不美了。所以“先王之道斯为美”,也是说这种和、美的情况是同时出现的。就是按照事情应该的规律来办,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整个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和美的。

我们去看现在的家庭、社会当中,很多的不同的状态,我们会发现和美的家庭一般都有礼数在,不和美的家庭呢,大部分都是因为礼数的缺失,而且这个礼数缺失的程度越严重,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后果越难以改正,所造成的恶果越大,所以这是“礼之用,和为贵”的一个含义。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无论你怎样去做,小事大事都照着这个去做,但是总是有行不通的时候,即便这个礼是对的,是正确的,但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会普遍适行的,因为这个世界是多样性的。有大人有小孩,那就一定有家里面坐在主位上的,大部分的家庭虽然都是把长者放在主位上,但是总是有人把这个晚辈放在主位上;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长幼有序,但是总是有的家庭里面长幼是无序的。有秩的就有乱的,有和的就有不和的,不可能所有的家庭都是和睦的。

对于我们来讲,这个选择其实非常简单,我们是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还是不和睦,那你自己来选择就可以了。如果你希望和睦,那就应该用这个礼来约束,如果不约束,那肯定会乱。这个地方就涉及到一点,就是说有的人可能会想:家庭和睦一定要用礼来约束吗?一定是约束性的吗?如果我不约束,在发散的情况下,我胡来可不可以实现和睦呢?如果你作一番推理,或者在实践中去观察一下,其实你就会明白,如果大家都乱来的话,肯定是无法实现和睦的。

人很多的时候在他明白道理之前都会有一些私心,比方说小孩子,菜一端上来他就去伸筷子,其实就是因为心里只想着自己。如果这个小孩子想着自己的爷爷奶奶,他可能就会说“爷爷你先吃”,那这个时候就不会这个样子了。

实际上这个乱是由什么地方来的呢?是因为他还没有那么智慧,所以我们在学习佛学的过程当中,经常讲“般若,般若”,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之后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但是小孩子怎么会一出生就会有那么大的智慧呢?毕竟像孔融的孩子并不多见,孔融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但大部分人还是凡人、普通人。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个地方就是讲,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方式。这个“礼”是一个方式,也是一个根本,它达到了“和”这样一个目的。但是如果为了和而去求这个和,只是为了让其很和睦,如果不用这个“礼”来节制,就会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

是不是存在这种情况——虽然很和睦,但是有不合理的地方在?

比方小孩子,上了桌,坐在主位上,然后吃饭的时候就像一个长辈一样,提前动筷子,这个时候,长辈为了家庭和睦,不会去打骂这个孩子,也不会去说他,保持了一个和睦的气氛。

“知和而和”,知道和睦是非常重要的,和为贵,长辈心里忍了这一件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知和而和”确实是非常和睦,但是不合礼,“不合礼”一方面是不合礼数、不合礼节,另外一方面是不合道理。

长辈为这个家里奉献了几十年,然后养育出来这么多的儿女、后代,到了年老的时候应该受到整个家庭的尊敬、尊重,但是这个时候却把一个小孩子放在那里,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总是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即便老人有时候溺爱孩子,让这个孩子这样做,但是如此一来就打破了长幼的顺序。长幼顺序被打乱之后,本来很和睦的一个状态就变成了乱。这个乱不一定是来自于老人,在这种时候,如果老人溺爱孩子而容忍他这样去做,实际上老人的道理就乱了。他表面上的表情、心情以及表现出来的气氛还是比较和睦的,但实际上里面的礼已经乱了,导致一系列的情况发生之后,这个家庭里面的家风、正气也就会被乱掉。如此发展下去,“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根本在什么地方?在“礼”;这个礼节的“礼”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呢?在道理,一定要合乎道理。一个家庭当中为这个家庭付出、奉献了几十年的人,应该受到尊敬,应该受到爱戴,这个是道理。有些时候光是有道理还不够,还要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家里面的人说“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尊敬家里面的这个老人”,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礼数在。现在这个情况非常严重,这个情况在我们这个社会里面是非常普遍的,每个人说“我们很亲爷爷奶奶”,但是做事情的时候,一做,就做错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懂礼。虽然嘴上是这样说,心里也确实是这样想,可是不懂礼节,在别人来看一出手就是不对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需一个外化的“礼”来约束。

就好比我们社会上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可是有道德是不是就够了呢?有的时候还需要法律,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就是: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而法律就是成文的道德。把它写下来,怎么怎么样做了,你就要受什么样的惩罚。

当然我们不是赞成宣扬以刑罚为主的制度,我们还是希望人能够自己通过学习,能够明白道理,做事的时候能够合理:合于道理,合于礼节,这样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和和美美的。

恭近于礼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读书的时候,要打起精神,字正腔圆地来读,有了这个精气神,潜移默化当中就练了气。《内经》里讲的精、气、神,不一定非要站个桩才练气,说话也可以练气。大家以后读书的时候不能歪歪扭扭,听课也不要横躺竖卧。平常见到很多年轻人不太懂得怎样行为举止,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看起来好像很舒服,但是可以非常确定地讲,那样是非常伤尾椎骨的。坐正的时候,臀部两边都是肉,中间就是非常重要的尾闾所在,是督脉很重要的一个关口。要老是半躺在椅子里面,尾闾时常被压着,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同样,读书的时候如果不能够把肺活量运用起来,身体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古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很正式地把身心收敛起来。

很多同学可能不明白读书时收敛精神是什么样子。体会一下:刚剧烈运动或者去什么地方玩回来以后,立刻拿起书来读,肯定读不进去,而真正收敛了心神的时候去读就是不同的样子了,不过你也千万不要依靠深夜的那点安静去读书。深夜的安静是天气开始安静,不是你自己安静。天气让你安静下来是让你身心宁静下来去睡觉休息,不是让你在这个时候用功学习。身体需要一张一弛,要进入休息状态之后,休息好了第二天再进入阳刚的、活动的状态。

信近于义

信可以组成很多词:自信、信用、信任,等。义,有一种说法:义者,宜也。仁义礼智信的义,就是做合适的事情、合理的事情。“合适”如果是讲成是“义”,“合理”就好像仁义礼智信的“礼”。信近于义,所讲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一个人有信,是一件应当做的事。这么说好像是没什么含义在其中,但其实还是有的。对人来讲一定要有信,这是一个基础。《论语》里面讲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那这个人就不知道怎么样了。这样的讲法虽然简单,但是我们仍看出来“信”非常重要。在学习当中,如果你有信,原来认为学不会的东西能学会,在工作当中原来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也能做到。夫妻之间有时候可能会有些隔阂,如果有真信的话,夫妻关系还是可以补救的。但是如果夫妻之间没有了信,他做的她不相信,非要不停地去验证,那这个夫妻感情肯定要破坏。所以这个信,是一个很适合的、应当的、必须要有的东西。

言可复也

这个可以讲得更直白:你说过的或者是曾经表达过的事情,或者说之前发生的事,到后面可以重复出现。今天说:“我是一个守时的人”,如果你们相信,到明天我还可以跟你们说我守时,因为明天我也不迟到。所做的事情,在任何的时候,任何的地方,面对任何的人,都可以这样讲,它是可以重复的。

《论语》讨论的东西很高明:有的人,这个时候能讲的另外一个时候不能讲,可能就是“信”有问题了。想象一下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情况:一个人之前是那样讲的,到后来就变了,算不算信上出了问题?张大伯家讲的话,到了王大妈家就不能说了,是不是信出了问题?跟这个好朋友能讲的话,碰到了另外一个人,就不能讲了,是不是信出了问题?然后我们就会明白“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思了。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所思、所想、所言,在此时、此地、此人面前,或者换到了彼时、彼地、彼人面前都可以讲,那这个人就是很坦荡的,而且很潇洒。人做到这一步当然就是很合适的了,做一个这样的人多好。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有一个同学一直要求讲一下年轻人应该要避免的错误的做事方式,可以看这里所讲的“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有的人经常会说:“这个事好丢脸”,“这事好受侮辱”。实际上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因为做的事情不合礼。我们把这个“礼”换成道理的“理”,他说的不合理和这个礼是相关的。把“道理”表面化、条文化、规则化之后就是这个“礼”。说话要尊重他人,这个叫作道理,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用尊称“您”,这个就是一个礼。同样请求一个东西,有人说“您好,可不可以把这个东西拿给我?”,有人说“你把那个东西给我拿过来。”明显前面这位的说话方式是属于有礼貌、有礼节的。后面那个人的说话方式从语气上、用词上,都是属于没有礼貌的。我们也会知道前者比较合理,后者不合理。可想而知和前者相比,后者是不是会远耻辱一些?你跟人家说:“把那个给我一下。”人家心想:“你是老几啊?凭什么这么跟我说话。”他心头一怒,回头以同样的方式给你丢过来,然后说,“你要啥么?”两个人可能这么言来语去就吵起来了。所以这个礼是非常重要的。

“恭近于礼”,是说做事情的时候要让自己恭顺一些,不要太高傲。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以一个很高的姿态出现,这基本上就是那个“枪打出头鸟”的那个鸟。不是说你有才能不要表现,而是说态度上一定要恭敬。有才能没有问题,有本事没有问题,但是态度上要恭敬一些,因为这种恭敬隐含了一个含义:你比较在意别人的感受。大家都希望彼此是平等的,未必是希望你一定要高于他。如果他要高于你,你就让他高去,没有关系。真正高低不在于言语上,在于真正的水平上。你真要比他高,有这个自信就不需要你自己去讲。如果自己去讲就是自夸了,本来有的功劳也没有了。这就是“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我们看现在道德教育当中,一些条目是有缺失的。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要表现,要积极,要主动,但是忘记了一点:要恭敬。如果不能做到“恭敬”的话,可能平白无故地会给自己招来非常多的是非、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钱穆先生在这个地方的解释是说,遇到有所因依时,必先择其可亲者,亦可依若宗主了。坦白地讲,这个句子我不是非常理解,暂且留下来存疑。如果非要让我讲一个自己的理解,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入手点。“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讲的是基本的信、基本的恭,而做事的时候还要再往前发展一步,就要有一个入手点。因循可以让你把握到的这个点,作为自己入手的最重要的地方。这个理解可能不一定全面,以后如果真正通达的时候再跟大家来分享。

就有道而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我们先解释一下字面的含意。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很饱,居住不要求安逸,做事的时候非常敏捷,说话的时候又很谨慎,能够亲近有道的人,使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变得正确,这就可以称作是好学了。字面的含意就是这样,很简单。

君子食无求饱

对大部分人来讲,以为自己对这句是比较理解了,但实际上在我看来,大部分人是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今天有同学问,说这个食少(饮食少)是什么意思,食少就是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吃得太撑。这里面我们先讲它的健康含义吧。一个人如果吃得太饱(我们有一句话叫吃饱了撑的,这个有点儿像笑话或骂人的话,其实它有自己的道理),就会撑着,撑着的话首先影响的就是胃,其次就是肠,整个消化系统都会被影响。它的功能不但不会上升,还会下降。这个肠和胃都特别怕撑,对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一般都是超量的。人体实际上所需要的饮食量都是有限的。我们讲能量也好,营养也好,实际上并不是需要特别之多。那为什么会超量呢?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自身的转换能力不够,转化的效率不高。比方说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大家可能会说,哎呀,这东西多有力气,实际上这两种机械设备,它的转化效率都非常低,它的能量放在这个汽油发动机或者柴油发动机当中,大致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能量,转化成了热能。你去摸这个发动机,感觉烫手,那个烫就是它转化出来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发动机的动能。就像平常吃了很多东西之后,我们身体里真正所吸收并被转化的这一部分不是很多。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现在一般人运动少,活动少,奉献少。吃进去不动,也不奉献,这个时候,自然而然这些东西就转化不了,它就会变成垃圾排出体外,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有贪心。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饿,总是希望自己得到更多的东西。今天有同学问修习的次第,其中讲到一条,就是说我们要明白,很多东西它并不再是那个吃进去的东西,它也不是你自己。这个话说起来有些拗口,我稍微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平常吃一个东西,它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后并不是变成我们自己。举个例子,比方说吃馒头,它进入到身体里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馒头没进嘴时它是一个馒头,吃进去以后,这个馒头就不再是馒头了,而且会觉得自己增加了,这个时候我们误以为自己的这个“我”增加了。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因为这个馒头不管是在体外也好,还是吃进去也好,它还是那个馒头,它只是在转化、变化而已,排出去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厌恶它。《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作什么呢,“爱之欲之生,恶之欲之死,是惑也。”其实这也是一种“惑”,我们也做困惑讲。一个东西在进到嘴之前,它是香喷喷的;等进了嘴之后,就觉得那是自己;如果它再出来呢,我们又会觉得它不是自己,觉得很恶心,这个其实就是一种困惑。如果能看到它的本质,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所有的包括之前认为的成为自己的这一部分,不过是在转化。所以我们讲“君子食无求饱”,首先是对自己身体健康上的一个考虑,如果每一顿饭都吃得很饱,势必会长胖,那这样的话,会有非常多的健康上的问题产生。其次,如果每一次都求着吃饱,实际上也潜在增长着你的贪心。这种精神上的有毒的东西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个叫作“五毒”,比食物上的损害还要大,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一个很有贪心的人。这种贪心,可能表现在贪吃上,可能表现在贪睡上,可能表现在贪财上。那还有可能表现在什么呢?表现在抽烟啊,喝酒啊等这些不良嗜好上,总之他会有一种贪的特性表现出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再去祛除这个恶习又得花很大的力气。

居无求安

这讲的也是一个道理,只要我们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间,那就总是要有自己的一方处所。如果在太过于安逸的情况下,一个人活着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往往就会被泯灭掉。有的人误以为能够吃饱、住好,就是自己人生的目的,但是呢,我们去看一下那些已经吃得很好的人,看一下那些已经住得很好的人,如果真的有机会和他们很近距离地接触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吃得很好、住得很好的人,也并不快乐。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人生,大部分也都很不满意,而其中一部分满意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经过自己的实践真的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他们只是认为每天吃得很好,吃得很奢侈,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愚痴,因为他智慧不够,所以把自己给蒙骗了。这种人终有一天会明白过来:这些东西原来都不是这个样子的,不是自己所想象认为的那样。这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一句我们所讲的很小的一方面的含义。

我们要注意这一句话里所讲的“君子”,“君子”相对的是“小人”,我们以前讲过“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呢?就在于通不通道理。所谓的通不通道理,最根本的是什么呢?是通不通做人的道理。如果不通达做人的道理的人,极有可能就会以饱以安逸这个作为自己追求目标,吃饭求饱,居住求安,然后老此一生。这种情况下,做人的价值实际上就没有机会去实现了。因为“做人的价值何在”这个问题就没有机会去弄明白了,那何谈去实现呢?而君子,通过“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样的一个做法,可以使得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鞭策,能够使自己时时头脑清醒,经常保持努力向上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人刚吃完饭以后一般都是比较懒惰昏沉的,思考好像也不是那么敏捷,往往就是处在一种懒散的状态;如果是生活长期安逸的人,基本上思想也是处在一个懒惰的状态。钱穆先生曾指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乐在其中’,这个讲的是颜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表面,大家就能探究到这个道理的深处。”

敏于事而慎于言

我们会发现这个“敏”和“慎”正好是有一点相对的含义。“敏”是敏捷、快捷的意思;“慎”是谨慎的意思。“敏”是有一点向外发的含义;“慎”是有点向内收的含义。我们之前也学过“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地方这个“敏于事”的“敏”,就有点像阳;这个“慎于言”的“慎”就有点像阴。做事的时候,快捷一些;说话的时候,慎重一些;也正好配合了另外的一点,就是做事的时候往往会比较难,说话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说一句话很轻松,但是真的把它做到就很难了,在这个难事上要快一些,在这个容易的事上呢稍微要慢一些,这样可以达到一个平衡。

就有道而正焉

这个是我们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点。首先你要知道什么人“有道”,什么人“无道”。你心里的这一杆秤一定要摆正了。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就去求学了。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用功学了半天,然后就会抱怨,为什么我还是这个样子?!因为没有“就有道”,而是“就无道”。一个人如果是“无道”时,有可能是很坏的,做出来的一些事情啊,表现啊,反应啊等是很明显的,但有时候的“无道”是没有表现的,看不出来它是好还是坏,它也可以是好也可以是坏,这也就是“无道”的一种表现。真正的“有道”呢,它一定是正的,一定是美的,这么一个状态。所以要“就有道”,经常地去接近有道的人。这个“就”呢,就是靠近,接触的意思;这个“就有道”呢,一个方面是你向他学习,还有一方面是什么呢?去传承他的东西。因为你要和这个有道之人心心相印嘛。而我们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首先是没有分清“有道”、“无道”就去学了;第二个情况是什么呢?真正碰到“有道”的时候自己半信半疑,自己又有自己的一套道理。其实自己有一套道理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去学的,等到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这套道理行不通的时候再去学,省得半信半疑。这个就是“疑”了,“贪嗔痴慢疑”的“疑”。如果你有怀疑的话,这个学习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还不如不学,是吧?

所以孔子在这里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个“好学”指的就是“有道”和“正”。如果你能亲近有道的人,以正为基准,以正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个就叫作“好学”,才能算是“好学”。所以儒家八目当中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做到正。刚正不阿,做到正直,做到正确,做到正义,这个时候你才算是“好学”了。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先解释一下字面的意思:“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贡讲的这段话特别有意思:如果一个人虽然穷但是他人穷志不短,不去阿谀奉承,也不去巴结别人;如果富有他也不会骄奢淫逸,这会怎么样呢?(子贡,端木赐,是孔子最有钱的一个学生,也是孔子众多学生中最善做生意的一个,他问孔子的这句话时可能知道自己会变得有钱,也可能他当时就已经比较有钱了。)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是这样一位老师,对待不同的人选用不同的、合适的话语和方法来因材施教。他对子贡说:“这样也可以。只是不如虽然穷但还是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有钱还能够好礼的人啊。”我们讲过这个礼,礼是理的外化、是仁义礼智信的(礼);而礼节的礼,礼仪的礼是道理的外化。如果是合礼的,合乎于礼法的,那也一定是本身就是合乎道理的。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说:“《诗经》里说处理骨角玉石时,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这句话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第一次听到,他提到《诗经》里面的话,我们知道《诗经》不仅韵律很美,它的韵味也非常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很美的语言。《论语》里面讲:不学诗,无以言。如果不学《诗经》,都不知道该怎样去说话,说出来的话没有美感。一个人真正学说话应该从《诗经》里面来学,不学诗无以言。其实就像我们现在很多的小孩子学唐诗,读完之后,就把这首诗背得朗朗上口,当然这也很好,但是我们看后面所讲的就会明白:学完之后,还要学到这其中的含义。“其斯之谓与”,意思是否正是老师现在的意思呢?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开始和你一起谈论《诗经》了。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你这个去的,你知道什么是来的,这是指什么?在儒家八目里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第二个就是致知,就有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含义:告诉你去的,你知道来的,可以有推理,可以有演绎,可以有更多的发展。

我们再回到原来的这一句话,为什么把“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呢?我们先把切磋、琢磨讲一下:这其实是一个制玉的过程。石字旁,一个差字,这个叫作磋。切,就是把石头切开;磋,进行初步的打磨;琢,我们知道有一个雕琢的含义,然后还有一个磨平的含义。一块玉石,比方说我们所知道的和氏璧。和氏的双腿受刑变成残疾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开始拿了一块璞玉,这个璞玉就是一块石头,但这块石头里面包着玉。制玉最开始的步骤是要将石头切割,切完之后它就出来一个玉石的雏形。我们看到很多的玉石雏形,其实叫作毛石,毛石是指未进行精细加工的玉石,露出玉石后就进行后面的切磋琢磨。这一道道工艺过去,就会看到我们常见的那种晶莹剔透的玉石成品。那为什么这个切磋琢磨和这个“贫而乐,富而好礼”是相关的呢?正如子贡开始说的,贫,但是我不去阿谀奉承别人;富,我也不骄傲。我们的理解是在自己贫穷的时候,不向外对别人低三下四;富有的时候,我自身是有修养的,不骄傲。“贫而无谄”说的是在贫穷的时候对别人的态度,但是“贫而乐”讲的是贫穷时自己所应该保持的态度。同样的“富而无骄”指的是富的时候自己应该保持的态度,而“富而好礼”所讲的则是在富的时候要约束自己。前面我们讲过这个礼是合理,那讲礼节、节约、约束,这个礼是指对人不正确、不适当的行为的约束。由此可见,人在贫穷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对外的态度。因为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周边的情况对他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太大。比如前面我们讲过的静心,人在心不静的时候就好像骑在一匹狂奔的马上,而这匹狂奔的马就好比是外物,外物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我们有一个非常强的驱使作用,如我们讲“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贫穷的时候外物对你产生的都是激励,刚才所讲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指当一个人生活比较窘迫的时候,外界对他的钳制作用不是那么之大。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君子固贫。君子在穷的时候也要固守自己的本分,不仅固守,还可以做到乐。有人说这个乐后面可以加一个“道”,确实可以这样讲。如果说贫而乐,那八成就是在乐道了。在富的时候,大多时候我们是不容易做好自己的,而且会侵犯别人,会容易骄奢淫逸。所以这个时候,要有礼来约束。不管是贫也好,富也好,要把握好它的中道,这个是最重要的。不论是在贫的时候做到的这种乐,还是在富的时候做到的这种好礼,都是像切磋琢磨一样,使一个人,从小人、不懂道理的人,慢慢地长大成为一个大人,变成一个懂道理的人。这个就是这一句的含义。

不患人之不己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钱穆先生的解释是这样的:“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白话的释义是,先生说:“不要愁别人不知我,该愁我不知人。”这个意思讲得很简单,就是不怕我不为别人知道。“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有一个被动用法:不怕我不被别人知道,怕的是我不了解别人,怕的是我不知人。

这一段钱穆先生解释得比较简单,对他来讲这东西肯定很容易。但是对我们这些修为不是很深厚的人,在这里就会遇到一些麻烦:可能觉得懂了,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明白,这究竟在说什么意思?不怕别人不知道我,最怕的是什么呢?怕的是我不了解别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相当于破除我执

以前我说过一个结构:我们学习这些国学的内容、为人之道是从《论语》当中来学,但学《论语》最后会进入到佛学的阶段。之前我也讲过一次“我执”。听过的同学就应该会明白这里面说的“人不知道我啊,我不知道人啊”,其实是和“我执”相关的。对于没听的同学我们就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再解释一下。

什么是“我执”

一般人都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个大家有感受吧?每个人在先开始没有进行很好的修为之前,这个以自我为中心,或者讲是自私的情况会比较重、比较明显。所谓自私,就是别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就不舒服。

《论语》当中还有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愠就是生气的意思,别人不知道你你也不生气,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君子了。可以成为君子就这么简单:人不知道你,你不生气。那你的修行、修为算挺不错的了,修身这一步就做得蛮好的了。

如何破除“我执”

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人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人不知道我,我也不郁闷、不愁,这就算挺好的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人,在没有经过教化、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之前的状态是像一个小人。这个小人的心不够大,心小得只能装下一个“我”,别的人放不下;这个小人的心再大一点,可以把自己的父母放下;再大一点,可以把自己的朋友放下;再大一点,可以把自己的上级放下;再大一点,那就不再是小人了,那就肯定是变成了可以放下天下人的这么一个大人了。所以小人和大人的主要区别在这个心量的大小上。

这里“不患人不己知”,其实就是讲之前的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不明白自己的这个心或者说自己是什么。这样自己和别人的界限总是分得很清楚,希望别人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别人知道自己?我们会围绕自己展开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别人都是来为我服务的。所以你如果不知道我,你怎么能够来为我服务呢?大家看是不是这样啊?没有一个人说怕别人不知道我是因为我要给别人提供服务,我怕他们不知道我,得不到我的服务,不会这样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主要就是怕自己得不到那个好处,对不对?那个好处不外乎名利、酒色、财气等这些东西。

患不知人也

一个人能够破除了“我执”,破“我”之后,肯定要立“他”的。“他”就是他人,“患不知人也”。所以这里说,人真正怕的是你不了解人。你不了解人就是你的心变不大,你的心里放不下别人。如果你心里老是想着自己,那怎么能够放得下别人呢?你放不下别人的话,那你也不可能了解别人。所以,我们可以任何时候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都可以去想一下:你是围绕这个事情的事实本身展开思考和行为的,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来展开思考和行为的。经常可以想一想,很多事情都可以这样来想。比如你的学习这样的大事情你可以这样想,有时候你会出现情绪激动这样的小事情你也可以这样想。有的时候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激动了,好好的为什么会激动?这个时候呢你就去想一下:这个时候你思考的方式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事实本身为中心。我这里之所以没有讲是以他人为中心,因为有的人这个自我的“我执”非常的强硬,如果你讲到说让他以他人为中心,他就说:不行不行,这是什么办法,什么道理嘛,我当然要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我换一个词,以事实本身为中心,因为以自己为中心和不以自己为中心这两者分开之后,就是不以自己为中心,以事实为中心。实事求是,说的就是这个。如果我们能够抛开自己的这个妄想、成见,这些不对的念头,剩下的东西肯定是事实。

有的人有的时候会想很多看起来不可理喻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貌似还是为别人在着想的,但实际你去深究它的根本,到最后一站总是会把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根结找出来。我只是提醒大家,有的时候会进行这种转变,就是从表象上看起来很像是在为别人考虑,但实际上最终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以前举过这个例子,比方说有的子女在孝顺父母的时候,给父母制定了规则:你不能这么吃,不能那么做,你必须要如何如何。看起来好像是在为父母着想,但是真正想一下是不是在为父母着想?未必。我们在“父父子子”的讲解里面举过例子就是这样:如果真的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来想,那就是方方面面都能够考虑到,但很多时候有的人在给父母制定规则,让他们必须怎么怎么样,把父母管起来的时候,其实他所了解的信息不是很够,而且他对父母的感受、体会也不是很深。这种时候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不太容易辨别的。有的事情就是明摆着我就是很自私,就是为了自己得好处,有的时候就是不愿意让别人得好处,这种很容易看得出来,但有的时候,比如我刚才所讲过的这种情况不太好辨别。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首先是一种心量的变化,是从小人到君子的一种变化。这个道理讲得很简单,但是我们有时候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让人知道我不是挺好的吗?这不是很正确的吗?怎么还会非要我去了解别人呢?有的时候有的人会讲说我也很了解别人,谁说我不了解别人啦,别人不了解我也无所谓。但是这里面说的还不是那个意思。“人之不己知”,是说当你希望别人把好处给你的时候,自己想从别人那获利的时候,结果别人没发现我,担心的是这一点。不是担心我要为别人奉献了,我这儿已经开始提供这么好的服务了,别人不知道。

“患不知人也”,不是说我不知道那儿可能有一个人为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或好处,不是患这种不知人,而是说他的这个心不够大,不能够以一种更宽阔的视角来看人世间的人。

如果是非常宽阔的视角最后一定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这个视角会变得很平,那这个平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平天下”。这个“平”里面就包括了公平。因为别人和我是一样的,我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是一样的。我们放眼望去,那看到的就是一个平的天下。怎么一个平的天下呢,就是公平的天下。

“公”相对的就是“私”。所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的最核心最核心的地方就是:由“私”到“公”。

同类推荐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一个人的西部

    一个人的西部

    西部文学代表作家雪漠关于西部故乡的长篇散文。以一个人的人生奋斗为线索,将西部的土地气息、民间传说、民间文化、人情世态和贫瘠土地上的梦想、追寻及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呈现了一个博大、丰厚、神秘的西部,一个梦想始终照耀着荒原的西部。作者对自己人生奋斗、精神追求的真诚反思、总结,在今天也具有励志意义。雪漠作品有稳定的读者群,我社已出版其长篇小说《野狐岭》,不到一年销售2万多册。这部长篇散文同样值得期待。
  • 黑白斋读书录

    黑白斋读书录

    全书分为四辑:“线与面”收录了作者近年来以长篇小说为主对军旅文学重要现象、重大问题的发言;“问与答”是作者与学生关于军旅文学的访谈;“人与书”收录的文章记叙了许多军内的师友名。“序而跋”收录了各种序跋。
  • 狼殇

    狼殇

    这是一部描绘狼生存图景、呈现狼与人关系的故事集,通过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故事,剖析狼的生存现状,讲述人、狼与自然的关系,透露出作者对狼生存境遇的思考并引发读者由狼到人的反思。这是当前关于草原狼最为系统全面的生命之书,更是一部集美好与残酷的狼的“一千零一夜”。
  • 我的青春是首歌

    我的青春是首歌

    一路荆棘,一路坎坷,我们循着名叫青春的足迹一路向前,我们在这里窥见了光影流年的倒转,窥见人世的浮华与冷漠。青春,就是这样一首歌……
热门推荐
  • 我哥是颗超级大爱豆

    我哥是颗超级大爱豆

    佣兵之王x重生到一个二十二岁刚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攸城决定这辈子低调一点做一个正直平凡善良的人,上辈子已经那么精彩了,这辈子就潇洒点儿过吧!可是这哪里来的小傻子,平时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为什么事事做的比自己优秀呢?古代女将军在战争中被万箭穿心,从小与她相依为命的哥哥用自己无双的容貌与真神交换,换来一个心愿……
  • 白龙道人

    白龙道人

    有这样一个人,他腰挂长刀,手持神剑,身下坐着传说之龙,身侧悬浮数十灵符,身后更是有着天使与恶魔随行,所过之处,邪祟尽散!但即便强大至此,却也无法拯救,他脖子上那串女士项链的主人……(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去往朝云深处

    去往朝云深处

    他什么都忘了,那些权谋,那些悲喜,那些明争暗斗,可唯独记得他的小晏儿
  • 王子恋上女混混

    王子恋上女混混

    当王子恋上女混混,是一个杯具!她拥有着所有女性的魅惑,于是那些男银们都对她虎视眈眈!身为她众多爱慕者中的一位,他帅到让人窒息的地步,实则却是个恶魔般的人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幸运的自己

    你的努力,终将成就幸运的自己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重新选择。”可是,溜走的机会没有把握住,如果再给你一次,那时光,那环境,那空间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相关人员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其中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青春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梦想;梦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我们会为了梦想去努力拼搏,永不止步,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信仰。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是那一段时光,不抱怨不诉苦,最后度过了这段感动自己的日子。而我们,正是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不要等年华已逝,在感慨没有努力奋斗的青春,没有疯狂追梦的勇气;不要等老了,再遗憾年轻时候没有遵从自己的心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年轻的你,现在就启程,带着你的梦想远航,给自己一个无悔的未来。
  • 少女的心事之无厘头

    少女的心事之无厘头

    其实有时候喜欢也不一定要在一起。其实没有在一起也不算遗憾。
  • 霸总你马甲掉了

    霸总你马甲掉了

    异世天才药剂师,因为一场意外变成了现代大小姐。睁开眼就被设计,以致于身败名裂,众叛亲离,这开局还能更惨一点吗?林清晚冷笑一声:怕什么,只要她药剂傍身,空间在手,照样在这个世界横着走!千金身份?不稀罕!只要她药鼎一开,多的是人捧着大把金钱送上门来!豪门未婚夫?有多远滚多远!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随便捡一个都比你帅出八条街!比如眼下这位不小心中了暗算的顾特工……“喂,先生,考虑跟我结个婚吗?我包你吃香的喝辣的!”顾临川眼底划过一抹暗芒,唇角勾了起来:“好啊,但是你可别后悔!”
  • 梦殇彼岸

    梦殇彼岸

    传说,白色彼岸花绽放于天堂。彼岸花,花开开彼岸,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漂亮的彼岸花,又会有谁知道她内心深处的忧伤?
  • 花花魔王

    花花魔王

    不想写看正文太麻烦脑子都想炸了以后想好了再补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