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因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这个时节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易怒上火等症状。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为安度酷暑做好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夏季分为三月,即孟夏、仲夏、季夏。在天文学上,立夏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开始。
立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江南地区已经进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的夏季。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才刚刚进入春季,但气温回升很快,不过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伴随着连绵的阴雨,农民们会趁此安排农活。比如,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而雨水来临的迟早与雨量多少,又直接关系着日后的收成。但是,连绵的阴雨还会导致作物的湿害,甚至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在此时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初夏的老人易气血瘀滞,从而出现血脉阻滞。由生气发火而引起的心脏疾病并不少见,甚至会有人因此而发生猝死,所以此时的老年人要做好精神养生,保持心态平和,切忌狂喜大怒,保持心情舒畅。
节气养生指南
立夏时节,天气逐渐炎热,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易怒上火等症状,因此,如何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慢跑健身。慢跑是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运动项目,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的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
慢跑前应做一些准备活动,如伸展肢体及徒手操等。慢跑时应两手握拳,步伐均匀有节奏。用前脚掌着地,慢跑后应做整理运动。锻炼时间以早晚为宜,宜选择空气新鲜的时候、道路平坦的地方进行。速度应掌握在每分钟100~200米为宜,每次锻炼时间保持在10分钟左右。
第二,保持清淡饮食。立夏过后,随着温度逐渐攀升,稍不留意,就会有烦躁上火等不适,食欲也会有所下降。饮食方面,要保持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补充营养,又强心。但要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每顿饭也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
第三,静养勿躁。立夏时节,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适当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起着关键作用。业余时间不妨听听音乐,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地让肌体和精神获得充分的放松。此时节还要节欲守神,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遇事不乱,凡事顺其自然,静养勿躁。
第四,避免贪凉。进入夏季,人们会因气温高、湿度大、体内水分难以蒸发而感到炎热难耐,因此,很多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贪凉。其实,过于贪凉并不好,也极易招致疾病。所以,在炎热夏季,多喝些凉开水或吃些西瓜之类的瓜果就可以,既可消暑,又不伤害身体健康。
小妙招:甘草除大热,莲心败心火
立夏之后,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不少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此时,平时温文儒雅的人,也容易变得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主要是因为心火过旺所造成的。
中医还有个说法,叫作“壮火食气”,意思是说火太壮,就会吃掉我们的气。高烧就是壮火,高烧后身体没劲,就是高烧把身体的气力和能量消耗掉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态。因为心火旺,本质是内心过于紧张,思虑过度引起的。平时坐卧睡觉,动作不急不缓,举手投足都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和。气顺转化成能量,身心舒展,自然能入静,夏天养心入静也等于渐入佳境。
其次,通过饮食祛除心火。中医认为,吃苦去火。莲子心、苦瓜、芥蓝、荞麦、生菜等食物,具有败心火的功效。而莲子心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体热毒的食物。
莲子心搭配生甘草能增强泻心火除烦之功。典籍记载:甘草能除大热,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莲子心与甘草,两药合用,直泻心火,则烦躁可除,睡眠得安。
可以准备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将这两味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用甘草和粳米同煮成粥,也可以起到败心火的效果。除此之外,高粱米性微凉,高粱粥或者高粱米饭,也可以作为败心火的辅助食物。
再次,按摩穴位也不失为清心火的好办法。头部的神庭、百会和太阳穴,手上的合谷穴以及脚背上的太冲穴,均有调整肝经气血运行、降心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工作忙碌一天后用来放松身心。
在此时节,若你有鼻子干、面如火烧、口渴、烦闷等症状,就可以通过上面提到的方法改善。
小妙招:几招搞定暑期综合征
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吃不好、睡不好、消瘦,这就是疰夏,又叫苦夏、枯夏,也就是暑期综合征。疰夏也是中暑的先兆,防范不及时的话,可导致中暑。那么该怎么防范疰夏呢?在此推荐一个饮食调理方案,那就是三豆薏米粥。
三豆即绿豆、红豆和黑豆,加上薏米,与少许粳米一起煮成粥,即为“三豆薏米粥”。其具体做法是:将以上各味置于锅中,加入清水600毫升左右,用小火慢慢熬成200毫升上下,待它冷却,即可食用。
此粥是消暑、解渴、滋补、养人之上品。既可当夏令食物,又可作消暑良药。适合小孩、妇女、成年人等一切人群,尤其适合于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服用。
绿豆性味甘寒,可清热解暑,除烦解渴,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神通脉,滋润皮肤,消除呕吐。
红豆性味甘酸,功效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治腹部胀满,脚部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疖等有较强的排毒消肿作用。
黑豆性味甘寒、微苦,功效为解毒、散热、除烦,也是夏令消暑清热之佳品。黑大豆还可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夏季头痛、鼻塞不通等症。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肺除痹,消炎排毒。它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药性缓和,是一味清补利湿的夏令良药。
除了喝粥调养身体,预防疰夏之外,配合穴位按摩,也可以预防疰夏的发生。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每次取2~3穴,每穴按摩10分钟左右即可。
小妙招:练好武功,体魄更强健
很多人到了夏天吃不下饭,有的人就干脆不吃,这样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夏天不想吃饭,主要是脾胃不健的缘故。这个时候,需要调理脾胃。建议大家做一些运动,在此推荐扎马步。
身体瘦弱、元气不足的人扎马步,可以打开胃口,此时配合营养补充,用不了半年时间,身体就会强壮起来,肌肉也会变得结实。对于一些身材矮小的年轻人来说,扎马步还能长个子呢。
扎马步如此简单,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好处呢?原因就在于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经与“后天之本”脾经都在腿上,脾经、肾经不壮实,身体自然不好。每天扎马步,能锻炼到包括脾经、肾经在内的6条重要经络。经络畅通,气血运行平稳,胃口就好,身体也健康。
在中华传统武术里,马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入门之前,先扎一年半载的马步,是过去传授武术的规矩。只是现在的人耐心不够,对于枯燥的马步看不上眼,以为不过如此。这未免太小看了这一传统锻炼方法了。
练习扎马步,改善最快的就是肠胃。站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胃部热热的,还能感觉到肠胃在动。站上一段时间,体内的废气就会通过打嗝和放屁的方式释放出来,身心顿感清爽。
扎马步的时间不必很长,能够每天坚持10分钟,好处就有了:吃得美,睡得美,人也越来越美了。
对于体质偏差、年龄过大的人,扎马步有困难,则不必强求,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进行锻炼。另外,要特别提醒的是,孕妇不宜扎马步。
小妙招:按摩三个穴位,肠胃更健康
肠胃不好,总是腹泻,吃了东西总不吸收,这就需要调理肠胃。其实在我们腿上,就有三个专门调理肠胃的“专家”,那就是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如果你的肠胃不太好,或到了夏天吃不下饭,身体消瘦,不妨敲敲这三个穴位,说不定效果不错。
足三里穴,有通调百病的效果。临床医学发现,刺激足三里可以直接引起胃的变化。这个穴位既可以强壮身体,也可以减肥,因为它可以提升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上巨虚穴,是大肠经的下合穴,专门治疗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因大肠的毛病引起的问题。下巨虚穴,小肠经的下合穴,主治吸收不良、肠炎、小腹疼痛等小肠方面的毛病。
这三个穴位各有分工,专长于一项。三个聚到一起,就能把因胃、大肠、小肠功能失常而导致的肠胃消化问题统统搞定。经常敲一敲这三个穴位,可以有效地治疗肠胃疾病,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老年人若能每天专门抽出两三个时间段来按摩这三个穴位,不但胃口好,不腹泻,吃饭香,睡眠好,还可以改善健忘的毛病。
因为脾胃好、气血足,人的精力、体力和智力也会好起来。脾胃养好了,脑子就会更灵活,记忆力自然不会减退。
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很简单:找到膝关节上面那块圆形的籽骨,正下面内外各有一个凹陷点,从凹陷点处垂直向下量四个横指,然后以拇指左右寻按,酸胀感最明显的点便是足三里。足三里垂直向下走四个手指的位置就是上巨虚穴。上巨虚穴再垂直向下走四个横指的位置,就是下巨虚穴。
节气习俗: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传统习俗里,每当到了立夏,孩子们便聚到一起,摘下脖子上装在丝袋里的熟鸡蛋,相互撞击争斗。这些装蛋的袋子是手巧的母亲用五色彩线编织的,挂在孩子们的胸前,保佑他们神采奕奕。也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坐在门槛上把玩着手中的蛋,用彩笔涂上红色,互相以蛋敲蛋,不破为赢,赢的被称为大王。输的便剥了壳,立即将蛋吃掉。
立夏之所以吃鸡蛋,一是因为此时正是蛋类食品的旺季,二是因为立夏吃蛋有补心的作用。再则,古人还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吃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正好应了那句俗话:“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