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并非平庸之辈,他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儿子,李渊的堂侄,从小聪明好学,担任过给事中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在任上很称职。
他还曾经两次率兵抵御吐蕃大将论钦陵的侵犯,入朝担任左卫将军,和武三思一起在皇宫内押仗值班,保卫武后的安全。所以武后敢放心地把三十万大军交给他指挥。
监军魏元忠也是一代俊杰,他注释过江融的《九州设险图》,对古今用兵成败方面的事很熟悉。又曾经上封事,提出抗击吐蕃入侵的对策,被天皇任命为秘书省正字,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二人受命之后,慷慨激昂,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准备充分以后,躬擐甲胄,持戟执矛,率领部队高歌猛进,直扑扬州而去。
再说扬州,李敬业找到一个貌似李贤的人,对外扬言:“李贤并没有死,他藏身城中,令我们举兵以安社稷。”尊奉伪李贤以号令各方。
由于当时交通信息不发达,废太子李贤虽然在二月份已经被左金吾将军丘神勣逼死了,但老百姓并不知情。
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所部三县兵响应李敬业。因而楚州继扬州之后率先沦陷。但盱眙人刘行举占据县城不从,李敬业派遣部将尉迟昭进攻盱眙县,被刘行举击退。
武后得到消息后,派遣使者任命刘行举为游击将军,又任命其弟刘行实为楚州刺史,兄弟二人大受鼓舞,率兵坚守盱眙县城。
在匡复府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军师魏思温向李敬业建议:“明公既然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起兵,就应该率领大军大张旗鼓地前进,直取洛阳,那么天下人就会知道明公志在勤王,四面八方都来响应了!”
司马薛仲璋却提出另外一个建议:“下官以为金陵有帝王气象,而且有长江天险,可以作为稳固的后方。我们应该先攻取常州和润州,作为奠定霸业的基础,然后再北向以图中原。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方为上策!”
魏思温说道:“山东豪杰听说明公举事,都自蒸麦饭为干粮,打直锄头为兵器,翘首等待南军的到达。不乘此势以立大功,反而自缚手脚,想要自谋巢穴,远近人得知,恐怕要作鸟兽散了!”
李敬业最终采纳了薛仲璋的建议,派长史唐之奇守卫扬州,自己亲率主力南渡长江攻击润州,李敬猷领兵五千人攻打和州,尉迟昭部攻打盱眙。
十月十四日,李敬业攻陷润州,活捉自己的叔叔、润州刺史李思文,以司马李宗臣代刺史。曲阿令尹元贞带兵救润州,战败被俘,不屈而死。
李思文忠于朝廷,事先派遣使者从小道跑到洛阳报告扬州叛乱,又坚守了润州一段时间。魏思温建议将他斩首示众,李敬业不同意,对李思文说:“阿叔依附武氏,应该改姓武!”
润州司马刘延嗣也不投降,李敬业打算斩他,魏思温却救下他,得免于死,和李思文一起被关在狱中。
李敬猷领兵五千,沿江西进,计划夺取和州。前弘文馆学士高子贡率领家乡父老几百人抵抗,使李敬猷不能西进。
李敬业听说李孝逸大军将至,自润州渡江北上,回军抵御,大军驻屯于高邮境内的下阿溪;派李敬猷进逼淮阴,韦超和尉迟昭屯军于盱眙南边的都梁山,三只部队布成犄角之势以抵抗官军。
李孝逸率军抵达盱眙西北方的临淮,派偏将雷仁智渡过淮水进攻叛军,但初战失利,退回淮水北岸。李孝逸有点害怕,安营扎寨,按兵不动。
监军魏元忠说:“天下安危,在此一举。四方承平日久,忽闻叛逆,都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日大军久留不进,远近百姓失望,万一朝廷改命其他将领以取代将军,将军用什么借口来逃避逗挠之罪呢?”
李孝逸吃了一惊,觉得魏元忠言之有理,便引兵前进,麾军渡江。二十四日,副总管马敬臣率兵出击,在都梁山南击斩尉迟昭、夏侯瓒等敌将,乘势率部进抵都梁山下。
十一月四日,武后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讨伐李敬业。果然被魏元忠说中,消息传来,李孝逸夸奖魏元忠有先见之明。
韦超拥兵继续占据都梁山,据险抵挡官军,使官军暂时无法前进。
因为军情紧急,李孝逸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作战方案。李知士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韦超凭险自守,我军步兵无法砍杀,骑兵无法奔驰;而且穷寇死战,强攻伤亡太大,不如分兵围困,大军直指扬州,颠覆其巢穴。”
户部郎中、支度使薛克构说:“韦超虽然凭险自守,但手下兵卒不多。如果多留兵围困韦超则前军兵力分散,少留兵围困则有后患,不如先攻下他!只要攻下都梁山,则淮阴、高邮的敌人都会望风瓦解了!”
这薛克构是薛顗的亲戚,曾经帮助薛顗分析迎娶太平公主利害的那人,他说: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他善于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后来拥护武后称帝,得以升官。他对敌情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
魏元忠同意薛克构的意见,建议攻下都梁山后,再先进攻李敬猷。
马敬臣说:“不如先进攻李敬业,李敬业一败,则李敬猷可不战而擒。如果进攻李敬猷,则李敬业发兵来救,我们将腹背受敌。”
魏元忠说:“不先攻弱而去攻强,不是上策。敌人的精兵集中在下阿溪,他们仓卒聚集而来,利在一次决战,万一我军失利,便大势已去!
李敬猷是个赌徒,不熟习军事,兵力单薄,军心容易动摇,我大军进逼,可以迅速攻下。李敬业即使想救他,也是鞭长莫及。我军摧毁李敬猷后,乘胜而进,即使韩信、白起复生也不能抵挡。”
李孝逸平素听说薛克构擅长趋利避害,是个福将,而魏元忠有先见之明,所以最后采纳了薛克构和魏元忠的策略,先弱后强、各个击破。
李孝逸先引兵向都梁山发起进攻,他身穿银色铠甲,亲当矢石,挥军前进。部将和士兵们也奋勇争先,登山爬石,猛攻敌寨。
经过激战,杀敌数百人,韦超力不能敌,果然乘黑夜逃走。李孝逸率部继续东进,进攻淮阴,驻守淮阴的李敬猷果然一触即溃,脱身逃走。
官军顺利推进到高邮下阿溪,薛克构和魏元忠的策略经爱住了实践的检验。李敬业率领主力部队凭借下阿溪固守,双方再次形成对峙。
十三日夜,前军总管苏孝祥率领五千人,乘天黑用小船偷渡下阿溪进攻李敬业,刚偷渡到一半,被李敬业发觉,引兵反击,苏孝祥兵败而死,士卒因沉船掉入溪水中,溺死很多。
左豹韬卫果毅成三郎被俘虏,即将斩首示众。唐之奇对部下说:“他就是李孝逸!我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部下欢呼雀跃。
不料成三郎大喊道:“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李孝逸。官军主力已经到达,你们覆亡就在眼前。我死后,妻儿蒙受荣耀,你们死后,妻儿没为奴婢,你们最终不如我!”唐之奇大怒,喝令刽子手砍下了他的脑袋。
不久,李孝逸率领唐军主力抵达下阿溪北岸,由于叛军占据了有利地势,唐军有几次战斗不利。李孝逸又害怕了,想要引兵撤退。
晚上,魏元忠和行军管记刘知柔夜观天象,看到一颗大流星划过天空后消失,掐指一算,李敬业不久必败。
二人一起去劝李孝逸说:“刚才在下散步,行至瞭望台,看到一颗发光的硕大的流星划过天空后消失。在下掐指一算,李敬业不久必败。”
李孝逸说:“嗯,不错,仆也看到了那颗流星!既然是祥兆,仆也就安心了。不过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我军进攻失利,如何是好?”
魏元忠和刘知柔回答:“近日风顺荻干,火攻有利,顺风纵火,战无不胜,请将军下定决心,和叛军决一死战!”
李孝逸在二人的感召下,也振作精神,慷慨激昂起来,整顿军队,修缮武备,厉兵秣马,越溪再战。
李孝逸命将士们各持火具,顺风纵火,焚烧叛军的营寨。寒风凛冽,火箭火把落处,芦苇迅速燃烧,下阿溪成了一片火海。
而李敬业军布阵已久,士卒都很疲倦,正在观望。忽然看到大火烧来,一时阵脚大乱,兵败如山倒,很多士兵落水淹死或被火烧死。
李孝逸军斩首七千级,大获全胜。李敬业率轻骑逃到扬州,带了妻儿继续逃命。李敬业逃到润州,打算坐船出海到高句丽,没想到遇上台风,船只无法出海。李孝逸进军扬州,分遣诸将追击。
十八日,李敬业一行逃到海陵县界,其部将王那相见主子穷途末路,不愿意随主而死,突然起了叛变之心,发动内讧,带兵包围了主子的住所。
李敬业、李敬猷拨出横刀奋力抵抗,无奈寡不敌众,力尽被杀。骆宾王是个文人,本无缚鸡之力,躲在屏风后面,被叛兵揪出来斩首了。
王那相带着李敬业、李敬猷和骆宾王三人的首级向李孝逸投降了。余党唐之奇、魏思温、杜求仁等都被逮捕斩首,装在匣子里传首神都。
扬州、润州和楚州平定。扬州之乱前后共历时五十天被平定,乱平之后,海内晏然,纤尘不动。
事后论功行赏,李孝逸授左豹韬卫大将军,封吴国公,魏元忠升任洛阳令,李思文升任司仆少卿,赐姓武。
李思文是李勣的次子,扬州之乱时担任润州刺史,他率先派使者到洛阳向武后报告了扬州之乱的消息,所以武后认为他忠诚,对他说:“徐敬业说你应该改姓武氏,朕现在就让你姓武。”从此李思文改叫武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