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
每年夏天,马小姗都会从北京回到昆明,看看他爸。
很多年前,他爸和他妈离婚了,他判给了他妈。那天,城南老巷里的所有人都见证了马小姗的撕心裂肺。为了远离这座充满忧伤记忆的城市,她妈妈带着哭天喊地的她,提着两个棕色的大箱子,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昆明的雪花里。
十六岁那年夏天,马小姗回来了。我站在铺满爬山虎的阳台上,凝视陌生而又熟悉的马小姗。她身着粉色连衣裙,站在小巷两旁的洋槐树中央,默默地审视路中的一切。夏日的风,像一个永无休止的故事,从幽深的那头袭来,扑开她的乌黑长发。
第二天,老巷里的所有人都知道马小姗回来了。
马小姗被带走那年,刚好六岁,而今,已是十年之隔。这些年,他爸一直没有另娶。不但戒了赌,还在小巷的北面开了一间廉价咖啡店。
巷子里有几位爱喝咖啡的老头,他们成天坐在云蒸霞蔚的洋槐树下打扑克,逗黄眉雀。马小姗每天都要来巷南这头送咖啡。她不会说地道的昆明话,因此,老头们经常风趣地为难她,阴阳怪气地学她说京片子。
第一次听马小姗说话,是在巷南的小卖部。我等着找零,马小姗急着要砂糖。她的声音,似乎有一种特别的颜色,明朗得如同阳光下的蓝色湖泊。她提着半袋砂糖转身飞跑。乌黑的长发和粉色的连衣裙,像雾,像雨,在充满洋槐花香的风中,交织出一条又一条抹也抹不去的色彩。
仅是一眼,我便不可自拔地喜欢上了十六岁的马小姗。
一杯咖啡
马小姗彻底把我忘了。她不记得,她走那年,我曾给她送过热腾腾的鲜肉包子。
我像是一名被罚画地为牢的士兵。整天坐在家里,没日没夜地进行题海战术。高二的生后,枯燥的如同巷南墙面的灰尘。
为了见到马小姗,我和父母提议,每天喝一杯咖啡提神。他们同意了。
从此,我有了一个自由的姿态。我可以穿着白色的背心,把头伸出窗台,朝着城北那边的咖啡店大喊,喂,老板,来一杯咖啡!
起初,马小姗每次都会冲出来看看,叫咖啡的人在哪里,待会儿好送过去。后来,她熟悉了我的声音,便不再惊慌失措地跑出来。
马小姗不知道我的名字。她只会端着滚烫的咖啡站在门口轻喊,一杯咖啡,一杯咖啡,谁的一杯咖啡?
当马小姗第25次端着咖啡站在我面前时,我终于忍不住叫了她的名字。我说,马小姗,这些年你在北京还好吧?还记得那年我给你送的鲜肉包子吗?
马小姗笑了,她的笑靥,使整个巷子的夏天都变换了颜色。她好奇地问我,哎,一杯咖啡,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我就叫一杯咖啡。她又笑了,低垂而又修长的睫毛像大雨中的海啸,彻底淹没了我。
明年夏天
这个暑假过得特别快。
马小姗说,北京的夏天就像蒸笼,要把每一个路人都变成包子。我接过她手中的咖啡,满怀希望地说,昆明是避暑胜地,要不,你每年夏天都过来吧。
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知道,她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临近暑假尾声的时候,我每天至少要点五杯咖啡。马小姗建议我,孩子,少喝点咖啡,这东西喝多了也不好。
我笑笑,我真想问她,如果我不点咖啡,你会不会从巷北跑到这儿来看我?我始终没有勇气问她。她的美丽和单纯,时常让我觉得像是不可触及的星辰。
马小姗临行前日,我点了这个暑假的最后一杯咖啡。我说,马小姗,你知道红嘴海鸥吗?虽然,它们不属于昆明,但是每年冬天,它们都会从北方迁徙到这儿。这是它们和昆明的约定。
马小姗笑了,拍拍我的脑袋,你真傻,你又不是红嘴海鸥,你怎么知道它们一定来?要是它们之中有谁不来呢?你也不知道吧?
我仰头大笑,漫不经心地问马小姗,明年夏天,你还会再来吗?她仍旧没有回答我在这个夏天的最后一个问题。
她匆匆下楼的时候,窗外的洋槐树正被夏末的凉风吹得低声啜泣。只有树叶知道,那是风在与它告别。
而马小姗,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眷恋滇池的红嘴海鸥只有一种情况不会再飞回来,那就是,它们已经在路上失去了生命。
我喜欢你
马小姗买了从昆明到北京西的火车票。晚上20:43。
四点半的时候,马小姗主动为我送来了一杯免费咖啡。她穿着宝蓝色的运动套装,站在门口轻喊,一杯咖啡,一杯咖啡。
我想了整整一夜。我知道,马小姗这次走后,很可能就不会再回来。她已经不再属于昆明这座没有四季之别的春城。
热腾腾的咖啡在马小姗的手里升起袅娜的烟雾。她说,我要走了,一杯咖啡,祝你来年金榜题名,呵呵,当然也祝我金榜题名。
我再也没有问马小姗,明年夏天,你还会不会来昆明。
她把咖啡递到我的胸前,瞬时,浓烈的忧伤铺垫盖地席卷而来。我想,我和马小姗不可能再见面了。怀有这样的愁怨,我忽然有了一股莫名的勇气。反正,说过之后,我们就从此天各一方,互不相扰。
我清了清嗓,凝视马小姗的眼睛,嗯,马小姗,我喜欢你。
这句肺腑之言,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中了马小姗。滚烫的咖啡盘松手而落,连砸带烫,弄伤了我那只因情急而上前的穿着凉拖鞋的右脚。
通宵达旦
马小姗走后,我低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她的电话,亦没有她的地址。我和马小姗彻底断了联系。
她像一只受惊的海鸥,冒着酷暑,匆匆逃回了如同蒸笼一般的北京。
我打开博客,写下了十七岁的最后一句话,马小姗,一杯咖啡是真的真的喜欢你。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但提前了毕业班的早读时间,还把晚自习多加了一个小时。课桌上堆满了形形色色的习题册,墙壁上挂着偌大的倒计表。
我想马小姗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躺在床上,看着那扇飘满洋槐树叶的窗户,会整夜整夜地失眠。不知道马小姗有没有想过那位名叫一杯咖啡的男孩。
马小姗的爸爸说,小海,我真羡慕你,正值年少,成绩又好,如果我有那么好的条件,我一定好好读书,去北京开间咖啡店,陪着我女儿。
这句话,忽然打破了我的沿海梦。我一直想走出高原,去平原看看,上海或者浙江。坐在一望无垠的沙滩上,听潮,奔跑,等成群的海鸥载着我的相思迁往昆明的滇池。
阳春三月,我终于决定去北京。去这座没有海,没有高原,亦没有海鸥遮天的城市。目的,只是想去北京看看马小姗。然后,把一切关于她的消息,告诉她爸爸。
为了去北京的大学念书,我新买了几本习题册。通宵达旦,拼了命地解题,拼了命地记公式,拼了命地背单词。
我把所有的青春和精力都交给了考试。目的,只是为了去一个之前我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城市。
阴差阳错
昆明夏天来的特别早。不热,却到处开满了姹紫嫣红的花儿。茂盛的洋槐树在风中微微招展,像动情的低俗,像甜蜜的窃窃私语。
高考已经完毕。我不顾爸妈反对,顶着天大的压力,毅然报了北京的三所大学。
马小姗一直没有回昆明。巷南的咖啡店依旧红火。只是,送咖啡的,换成了一个陌生的小伙子。
录取通知书已经下来。坐在呼啸的列车上,我想,我注定就是一只红嘴海鸥,虽然心在昆明,却不得不去北方寻找另一个归宿。
我开始四处打听马小姗的消息。周末,坐着遍布北京的地铁,一所又一所中学地去找。顶着烈阳,站在学校公布的喜报栏下,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挨着看,到底有没有马小姗这个人。
我始终没能找到马小姗。后来,我换了方式,用各种搜索引擎在网络上苦寻关于马小姗的文字。
十月。一篇名为红嘴海鸥的日志跳进了我的视野。里面虽然没有马小姗的名字,却有一杯咖啡这个独特的称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女孩,为了每天都能见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总是抢在其他员工前面端走那些送往巷南的咖啡。为了这个男孩,她毅然放弃了清华梦,去了毫无四季之别的昆明。她说,她是一只红嘴海鸥,无论如何,她都必须飞回昆明。因为在那条开满洋槐花的巷子里,有一扇窗户正等着她。这扇窗户,名叫一杯咖啡。
温热的风暴在我的双眼里呼啸肆虐。我给这篇日志的主人发了邮件。问她,为什么所有北京的中学,都没有她的名字。
她给我回复了一张鬼脸,真傻,没看我的户籍是青岛吗?高考当然要被打回生源地啦!
许久之后,她发现异样,给我传来了电话号码。我刚拨通,她在那头就哭了,一杯咖啡,你的脚还疼吗?
我笑着问她,马小姗,如果我为你做了一只离家北上的海鸥,那么,你愿不愿为我做一片静默等待的滇池?
一杯咖啡答应你,每年春天,他都会平平安安地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