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职业变为事业
在江夏区文体局2011年创先争优“我身边的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演讲
我1955年出生,1980年参加工作,1986年入党,从事文化体育工作33年。其中,在江夏区图书馆工作28年(任副馆长、馆长兼党支部书记24年),在江夏区文体局办公室任主任5年。
33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努力保持创先争优、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力求把职业变为事业。先后30多次得到省、市、区级表彰。曾荣获湖北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武汉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十佳图书馆长;江夏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业务论文30多次在国家、省、市图书馆学会获奖或在专业杂志发表,在专业文集出版。与人合编正式出版文学作品《芳草集》、《风信集(上、下)》两部,个人正式出版报告文学集《沪粤听潮》一部。2004年荣获武汉市政府专家专项津贴。
担任馆长期间,江夏区图书馆工作一直走在省市区的先进行列,20多次得到省、市、区级表彰。曾荣获湖北省文化先进集体、武汉市十佳图书馆、标杆图书馆,并创造了连续6年被市文化局、人事局评为全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的佳绩,7次受到江夏区委、区政府的表彰。2004年,江夏区图书馆率先在武汉市四个远城区馆中进入国家一级馆的行列。
2007年以来,任局办公室主任5年,局办公室也取得了连续四年评为局先进单位的成绩,2011年被市语委、市文明办评为“市文明用语示范岗”,被区直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区直机关作风建设十佳科室”。
回顾以上所取得的系列成绩既有领导的关怀也有同事们的协作,其中也有我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不断提升知识和素养、个人能力和工作效益所作的努力。
为适应工作贪婪地学习学习使人进步,学习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我最羡慕的是现代的大学生能坐在环境优美、条件优越的大学校园里学习。而我所走过的学习道路基本上是坎坷、苦涩、艰辛的,绝大部分知识靠工作和业余自学所得。
小学四年级后,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初中、高中都是在学工、学农、学军,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度过的。当时整个社会讲的是“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时,没有书可复习,也没有考试大纲,我仅有一本破旧的作文集和一本初中数学。当时正是农村秋收季节,生产队不准请假复习。我是开拖拉机的,师傅在前面开,我就坐在颠簸的拖拉机后面看.晚上生产队里脱粒打谷,我就把拖拉机的油、水上足,然后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嘈杂的打谷场边孜孜不倦地学习。
功夫不负有;人。我最终以政治、语文、数学三门132分(当时录取分数线为110分)的总成绩考取了县师范。那时,参加恢复后的高考、中考,犹如鲤鱼跳龙门,我们生产大队有80余人报考,我是唯一被有幸录取的。
知识改变命运,从此,我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师范学习两年,毕业后,在县教育局工作一农村驻队半年,我调到了区图书馆工作。当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区检察院、广播站、图书馆三个单位都需要人才,而我认为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可以读更多的书籍,增长更多的知识,因而就选择了图书馆工作。
图书馆的书籍包罗万象,我担任的是采编分类工作,搞这项工作,除了要有广博的文理科知识外,还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知识。上师范我学的是数学,为了更好地胜任图书分类工作,1982年,我报考了当时刚开设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科,离入学资格考试的前三天,由于我妻子剖腹产,因为顾她我失去了考学籍的机会。在当时,没有学籍就意味着没有录取的资格,但是可以自学收听,而自学收听生在整个大专学习期间,仅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当时考试,考场设在武汉市城区内,单人单桌,全国统一命题,统一时间,每一次考试,都相当高考。特别是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晦涩难懂更难考。电大文科共三年,12门课程32次考试,1次论文答辩。为了每次考试及格,我无论是汗流浃背的夏天,还是寒风侵蚀的冬天,每天工作到下午3:40才到电大去听收音机,晚上7点才回家,吃完饭又复习到晚上12点,早上5点就起床,在原老县文化馆办公室的露天平台上看到吃早饭上班。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三年寒窗苦读,从未间断,从而艰难地拿到大专文凭。汉语言专业毕业后,我马不停蹄,一鼓作气,参加了湖北省高等教育《图书馆学》自学考试,学完了图书馆6门基础课程。以后年年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地更新知识,根据工作需要先后学习了《新闻学》、《秘书学》、《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使自己在业务工作中游刃有余。
1987年首次职称评定,由于我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发表,中级职称破格晋升,成为武汉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最年轻的馆员。1998—1999年聘任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期间,短暂的15个月,我便成功地在新华社《瞭望周刊·海外专刊》,上海分社《开放月刊》发表97篇通讯。1999年,在13个区图书馆中第一个获得副研究馆员高级职称,2004年成为武汉市公共图书馆系统荣获市政府专家专项津贴第一人。江夏区从解放至今,获国家、省、市政府津贴的总共只有20余人,我骄傲地成为其中一名,为江夏区也为区文体局争取了荣誉。我刻骨铭心地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涵养,就不可能拥有后来当好图书馆长的资本,闯荡上海滩的勇气,挑战局办公室主任的能力,成就事业的阶梯,这就叫作“打铁需要本身硬”,“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为推进事业创新地工作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做人做事的原则时说:一个人不论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我认为通过学习后,就是懂得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如何做事。在江夏区图书馆工作时,我的目标就是要把图书馆工作抓好、抓实、抓活,敢为人先,争取第一。
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1987年,当时的新馆落成后,作为抓业务的副馆长,我旗帜鲜明地提议把以前闭架借阅,改成全开架借阅,让书和读者直接见面。既缩短了借书时间,又方便了读者,既提高了书刊利用率,又增强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效益。任馆长后,根据读者借书的不同需求,我又将一个读者持一本借书证在一个窗口借书,每年登记一次,改为办理《家庭通用借书证》,成就了“一证在手,全家借阅,一证在手,终身享受”的以人为本借阅理念,成为全省首创,受到读者的欢迎,也受到了全省同行的好评,省图书馆还将这个作法向全省公共图书馆界推广。
任馆长期间,在当时财政拨款极其有限,图书馆一无业务费,二无购书费,三工资不足的情况下,在千方百计做好借借还还的本职工作的同时,针对当时具体情况,大力倡导开展增强图书馆两个效益活动,如开办打字、复印、办书店,创办小天使文化培训学校,一年一度举行全区少年儿童“五彩杯”书法绘画比赛,积极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等。没有资金,鼓励职工集资,人手不足,自己带头干,艰苦奋斗,争取了两个效益同步增长,既搞活了图书馆工作,又增强了图书馆的发展后劲,也使区图书馆一直走在省市的先进行列,在四个远城区中率先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担任局办公室工作后,面对办公室工作杂、任务重、责任大的特点,我从四个方面给力:一是不断增强大局、责任、服从、服务、团结、纪律、保密、卫生、礼仪意识,从点滴做起,小事做起,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不分内外,不挑肥拣瘦,俯首甘为“孺子牛”。二是积极做好“办文、办会、办事”工作,以“办文零缺陷,办会零失误,办事零差错”为办公室工作追求的目标。三是实事求是,竭智尽力,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体工作精神,根据市区绩效目标,认真分解制定文体局绩效目标,制定规章制度,做到身在兵位,心为帅谋。四是开拓进取,认真做到四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重多个细节(环节小事按大事办,大事亲自办,要事迅速办加强高度的责任意识,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尽心尽力推动全局工作上下联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三、为党旗增辉默默地奉献
我们从事的工作、职业、事业,辨正地讲:工作只要出力就行,职业除了出力还要出汗,而事业除了出力、出汗,在战争年代需要出血,甚至献出生命,在和平年代则要奉献。刘胡兰、江姐、董存瑞、黄继光,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都没有得到个人回报,但他们是英勇的、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臧克家在一篇哲理诗《有的人》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将事业作为终身目标和理想,唯一的企图是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完成自己的个人理想,这就是从工作过渡到职业,从职业过渡到事业。
我这33年,工作没有轰轰烈烈,成绩没有惊天动地,基本与文化体育事业戚戚相关。文化单位在以前和现阶段来说还处在相对困难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共产党员、业务骨干,必须拥有切实可行克服困难的办法和与时倶进的作为,有实实在在的奉献精神和行动。
1986年,我在江夏区图书馆最困难的时期,作为副馆长,主动担当了单位的以文补文工作,靠打字、复印、力、书店,年经营毛收入在当时达到了23万元,纯收入10多万元,相当当时财政给图书馆拨款的60%以上。如果我跨出一步,搞承包,马上可以致富,而我除了一个月12元钱的复印补助外,没有多拿一分钱。
2000年,我任馆长期间,开办小天使文化培训学校,当时作文班、美术班聘请的是我的妻子和女儿当兼职老师,如果把培训班承包给她们,她们带的学生一期共有200多人,一年三期下来,收入不菲。但是为了图书馆发展,在初创阶段,我决定每半天仅给她们50元讲课费。由于全馆上下心往一处想,创收有方,形成合力,当时,江夏区文化局二级单位,我们的图书馆服务工作、职工的待遇是最好的。
实行年休制以来,由于局办公室特殊的位置,人少事多,特别是几乎天天写材料,处理日常琐事,因此,年休假几乎都用于了工作。
区文体局办公室向上面对的是省文化厅、市文化局、体育局、新闻出版局以及区委、政府、人大、政协众多的科室,向下有局机关的5个科室、7个二级单位、10个乡镇街文化站,由于能够胜任文字工作的人少,因而在2007—2011年,区文体局的材料工作几乎全部由我包揽。还有承办区政府绩效目标、人大政协议提案、“两办”信息、局里招待工作等,千头万绪,每天总有写不完的材料和干不完的活。为了适应局办公室工作,我业余时间不断了解掌握局办公室工作必备的基本业务知识,了解各二级单位、乡镇街文化站业务与动向,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写好工作总结,特别是一年一度全区文体工作会议局长的主题工作报告,上班时人多事杂,不能写作,只有利用双休,有时吃着方便面在办公室一干就是一天。每年局长的主题工作报告大约在一个小时,而领会全国、省、市宣传、文化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搜集梳理全区文体材料与信息,并将会议精神贯彻其中,将全区工作融入其中,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我非科班生毕业,写作全部来自自学,办事全部靠悟性,面对复杂多变的材料和事情,我从容面对,不急不躁,保持良好的习惯与心态,力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成一行。
我人在江夏区文体局机关工作,但人事关系一直在江夏区图书馆。从事文化工作33年,由于单位一直困难,没有做过宿舍,因此,住房都是靠自己贷款购买的商品房。应有的待遇上不去,虽然有想法,但是我从来不因这样而放弃自己应尽的责任,放弃对事业的追求。我的QQ个性签名是:我也有很多抱怨,但我更喜欢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33年,从田野启航,奋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从拖拉机手到图书馆长、新华社上海分社《开放月刊》杂志社聘任记者(副研究馆员、市管专家、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局力、公室主任,曲曲折折,上上下下,找寻有效工作的最佳方法,追寻人生价值的最佳切,存,在普通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依靠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年后,我将跨过退休门槛,离开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很喜欢郭小川《春天的后面不是秋》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里面有这样鼓舞人心的诗句,在此我愿与大家共勉:“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你的果子,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我曾踏遍人生的旅途,最后才知道,这是人生唯一正确的道路一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