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的朋友小令登上了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精英榜,作为一个29岁擦边的伟大女青年,这一殊荣让我嫉妒不已。跟她认识的七八年,我们都在网上神聊,因为一见面她就会引起我火爆的嫉妒心。
她不仅美,身材好,而且不到30岁就创业三次,年入几百万,今年更是登上了福布斯亚洲“30 Under 30”精英榜。但嫉妒恨归嫉妒恨,我眼看着她的第三次创业,从自己刷墙开始,到后来拿到各种投资,最后成为业界女神,她像我们身边的一个神话一样,过着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曾看过一本书,主要内容是讲,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是60岁,未来会到100岁,这其中会多出来40年的时间。别觉得多了四十多年的时间特高兴,先想想这40年的时间黑洞,你的头脑、身体、金钱都准备好了吗?这本书中提到一句话:“在未来多段式人生里,没有任何行业会是铁饭碗,许多职业都将消亡;超级大城市的优势越来越大,地区和城市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加突出;那些不愿接受新事物、害怕改变的人,将会被新时代彻底抛弃。”
我突然间明白,小令跟我最大的区别,就是早已洞悉了这个黑洞,并且让现在的自己就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每天马不停蹄地主动找机会找市场,接受新事物比95后还快,喜欢挑战各种变化和冒险,并且身体力行地往我们不敢想的地方不断地冲。
而普通的我们,还总是守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坐以待毙,等待着社会变化带给我们的各种变化和重创,梦想着有一天暴富,结果等来的多半是更加入不敷出的生活。
回顾与小令认识的这么多年,我总结出小令成功的三个要点。也是这三点,让她把我们牢牢甩在200条街以外。
1.高度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以前我以为,一个人是否成功,来自是不是够努力。后来我观察了很多特别优秀的人发现,人内心深处的懒惰,不坚持,没毅力,明知道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得不到,可依然不去做,这些来自内心深处的骨子里的东西,如果不改变,就什么都改变不了,看多少励志书,上多少技能课都没用。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在人生当中也一样适用。我们以为那些成功人士可以一劳永逸了,但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越优秀越有钱就越努力越专注。反而是什么都不行的人懒得抽筋,一点行动力都没有,成天只想着吃喝玩乐。所以人生越走到后来越发现,有钱的越来越有钱,仿佛开了挂,没钱的越来越无法翻身。
事实上,大多数的做不好,不是“不能”“不会”,只是懒,贪图安逸罢了。所以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只是不让自己安逸,换句话说,就是一安逸就浑身不舒服,危机感极强。这样的人,总是拼了命地往前跑,越跑越快。后面的人越来越追不上,最后自暴自弃,更加懒得动。人生就这样拉开距离了。
2.不断自我革新,终身学习,视野决定你的人生层级
看一个人有没有成功的潜力,就看他对新事物的态度,是完全嗤之以鼻地固守原地,还是敞开胸怀接纳尝试?
成功人士与我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面临新事物的时候,有足够宽广的内心去接受,倾听不同的声音,哪怕是来自晚辈的不成熟的小想法。他们会不断地自我否定,放弃已拥有的东西——包括经验、学历、知识、三观……不断颠覆自己的固有认知。因此虽然他们的年纪在不断增大,但内心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年轻有活力,永远跟年轻一代保持同步。
相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一言不合就撕×,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就是别人不好不对,取关拜拜老死不相往来。最终的结果就是固守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故步自封,慢慢被社会和时代彻底抛弃。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一部分人在改变世界,一部分人一觉醒来发现世界都变了。
3.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
小令是北大硕士,英语猛学一年GMAT拿到超高分,得到了哈佛和耶鲁的Offer。她曾经很穷,在学校里为了省钱每天吃五毛钱的菜。她拼命地学习,其实早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已经日入10万。但因为觉得不够挑战,又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创业。
周围很多朋友觉得小令简直长了一颗金不换的大脑,学什么都一次就会,看到什么都能记住,脑子滴溜溜地转,一天24小时能干好多事儿。而我们大部分人学好几遍都理解不了,看本书这页刚翻过去就忘光光,上一天班忙忙叨叨下班没多久就睡觉了。同样是人生,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其实并不是她多聪明,只是她掌握了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合理地利用好自己所有的时间。比如她多年来坚持每天读1~2本书。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她一直在创业,平时特别忙,因此在开车的时候,把广播换成了听书。如果不是一定要自己开车,就打车一段路,为的是解放自己的双手和注意力,路上依然要读书看杂志。她最经常做的事,就是买来一大堆书,扔在床上,就算半夜下班两点睡觉,也要先看上一段。
脑子是个好东西,越用越灵,越不用越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