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本位”思想其实是“其来有自”。像中国这样几千年沿袭的封建大帝国,皇权至高无上,皇权而下,哪一个等级的权力也是在它统辖的那个范围内威仪煊赫,不可一世。“官本位”思想产生发展,“蔚为大观”,并不是多么奇怪的事情;而且它也是无远弗届,无孔不入,就连《全唐诗》这样的艺术汇集,也要按照官职排序,皇家的诗排在最前头,且不管皇帝、后妃们会不会作诗。
排在《全唐诗》第一位的自然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了。而且,收入此书中的皇家诗,唐太宗也算是多的,六十九首。一一读下来就会发现,唐太宗绝不是皇帝中最会作诗的人。他把皇帝的架子端得太足,那就做不了好诗人了。他的诗可取的是那少数戒勉的句子:“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以及由此思想而衍生的序言:“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他寓于其中的治国理念,要是能被历代皇帝重视起来,也就不至于生出一代代穷奢极欲的昏君了。可惜不能,单单有唐一代,也不乏纵情的昏主。
唐太宗以皇帝身份赐给大臣房玄龄、魏徵的诗也很差。倒是魏徵亡后,他的《望送魏徵葬》是他最好的诗,“哀笳时断续,悲笙下舒卷”的凄切,“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的哀婉,“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的失落,活画了一个垂泪送葬的皇帝形象,有真情流露,不再是那个端着架子的皇帝了。诗到底与官位无关,只属于情感。李世民是怀念那些与魏徵君臣廷对宴饮的时光了吧。魏徵犯颜直谏的往事,皇帝此刻似乎并没有记起。那到底不是能让皇帝高兴的,不管他是昏君,还是明君。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看中的美女,十四岁时,就被唐太宗召入宫中立为才人了。此“才”非彼“才”,与才华没有什么关系,只关涉容貌。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做了高宗的皇后。后来,她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光照天下,还特地为自己发明出一个汉字:曌,大可会意。她在《全唐诗》中存诗也不少,四十九首,仅次于唐太宗。
如果在京剧舞台上看过武则天的戏,那就差不多等于看到了她的诗,就是那种凤冠霞帔威仪赫赫的样子。尽管她在《全唐诗》中排在唐朝所有的皇帝之后,收入后妃之列,可是她的诗比那些李姓皇帝的架子要足多了。她堆砌雕琢,像舞台上她穿戴的皇家衣服冠冕一样,繁复不堪。舞台上那样妆饰,灯光笙管里还很可观,诗可就不堪入目了,那完全是“赘饰”,除了让人知道她是皇帝,再无他用。她唯一的好诗是《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的思念情怀,“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真切意绪,都不再像是一个震动朝野的女皇帝了。至于《腊月宣诏幸上苑》,报信宣旨:“花颜连夜发,莫待晚风吹”,便又是那个君临天下的女皇帝,面目峻厉了。洛阳的牡丹花到底会不会像人间的臣子一样听命,在不应该开放的时节一夜绽开,终究大可怀疑。
因为纵情,因为风流,因为与杨贵妃的那段故事,唐明皇成了唐代皇帝中最有名的一位,在晚近的演艺形式中,他的“出镜率”比唐太宗还要高出许多。他懂音律,懂舞蹈,能亲自掌鼓,在梨园指挥排演。《全唐诗》中他存诗一卷,在唐皇帝中他留下的诗最多。他在《端午之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的序中说:“朕宵衣旰食,辑声教于万方”,又说他“闻蝉声而悟物变,见槿花而惊候改”,可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又怎么讲?“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呢?看来,皇帝的自诩是不足信的,有几个皇帝肯承认自己是败国之君、亡国之君呢?
唐明皇在位的时间可算长的,四十七年,经“开元”而“天宝”,经盛世而衰乱。“安史之乱”没有在他的诗里留下一点影子,那留待其他大诗人去写。唐明皇一卷诗中无一好诗。他治国在太宗之下,写诗也逊于先祖,他的《送贺知章归四明》,按说该有点真情实感了吧,却还是一派套话。他没有留下为杨贵妃写的诗,也留待别人去写。他有首《题梅妃画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睹画思人,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稍稍可取,也仍然是皇家的后宫情态,不大关涉岁月沧桑。
唐朝皇帝中,宣宗皇帝的诗算是最好的,他存诗仅六首,却多有佳句。《百丈山》“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并非皇帝雄视天下的自大情怀;《题泾县水西寺》“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也清新平易;《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也是寻常诗人的襟怀抱负;他的《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是皇帝悼臣子的诗中难得的佳构,他并没有因为《长恨歌》写了他先祖皇帝的风流韵事荒疏朝政,致使唐王朝由盛转衰,从而责罚诗人,他连一点怨恨的情绪都没有。在皇帝中,这就极为难得了。那是因为宣宗做光王时,为唐武宗所忌,便“晦迹为方外游”,山川风物给了他别样的情怀吧。另外,他做了皇帝以后,“重科举,留心贡举”,“佳人物偶不中第,必叹息移时”,重才选贤若此,他才能对诗人的谢世,思之怆然。
说来,唐代皇家重文之风,还是由唐太宗开始的。李世民还未做皇帝时,“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中宗皇帝也曾“于景龙中,置修文馆学士,盛引词学之臣”。文宗皇帝“听政之暇,博通群籍”,还对左右臣子道:“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一代皇帝能够如此重视读书,实在难能可贵了。唐代文学,彪炳千古,巨星辉耀,群星璀璨,固然要从多方面探寻原因,皇家的重视和提倡也不应忽视。儒雅的政府,才会倡导文雅世风;相反,轻薄文化愚鲁粗鄙的官府,也必将导引野蛮世风,这是必然的,毋庸置疑。
由于皇帝的提倡,后妃们也不敢怠慢了。哪怕是有一点“附庸风雅”,她们附庸的到底是风雅,毕竟比附庸粗蛮要好。《全唐诗》中收入的后妃们的诗不多,太宗皇帝的文德皇后一首《春游曲》,“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不写杨柳细腰桃花面,却反其意而用之,颇见巧思。杨贵妃《赠张云容舞》“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倒像是自画自抒,情态宛然。江妃,也就是梅妃的《谢赐珍珠》,“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大约是失宠赌气,谢绝了皇帝所赐的珍珠,女人的嗔怪怨恨都在纸上了。上官婉儿是唐代后宫中的才女,她曾经“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后宫饮宴赋诗,君臣赓和,“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众篇并作,词旨益新”,其才情横溢,于此可见。可是她那些应制诗篇并无可观。唯《彩书怨》一首,“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好像是自身的后宫凄冷,叹怨如见。诗到底不是“应制”,而是自然流淌的。
《全唐诗》中,也收入了南唐先主李昇、嗣主李璟、后主李煜祖孙三人的诗。把亡国之君的诗也收进来,至少可见编者的文化胸怀了。李煜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他可算是投降的敌人了。按照“成王败寇”的定式,在后世皇帝命文臣编辑的正统诗集中,“败寇”的诗还能收入正统的诗集吗?在《全唐诗》这里,看来没有成为问题。
幸亏有了这部《全唐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璟、李煜父子那些绝美的词之外的诗。他们父子以词为重,留下的诗不多,李璟存诗二首,李煜存诗十八首。写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他的诗在《全唐诗》收入的皇家诗中,自然是最好的。他的《病起题山舍壁》,“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的身心凉暖,他的《渡中江望古城泣下》,“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的家国兴衰,他的哀念惠后娥皇的《感怀》,“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的凄切心境,都让人想起他的那些词中同样的情味。他做了宋太祖的俘虏,宋太祖曲宴,命他诵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吟出《咏扇》“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一条军棍打过八百座军营并未读过多少书的赵匡胤也不禁脱口赞赏:“好一个翰林学士。”
问题就在这里,李煜当之无愧可称得一个好翰林学士,可他不能算个好皇帝,他是一个好诗人,可他当不成一个明君。好皇帝和好诗人是不能画等号的。好诗人尊重性灵,短于理性,惯弄笔墨,动不得杀伐,治国很难能好。南唐的亡国之象其实早就出现了。李煜有诗句道:“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记道:“作此未久,亡国。”李煜还有两句诗:“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是他岁暮乘醉而书,醒来看到,大悔不及,不久,就谢世了。他死于他的敌人宋太宗赐的牵机药毒酒。得了天下的皇帝,还是容不下敌国皇帝睡于榻侧,哪怕是亡国之君,已经做了俘虏。
不管什么样的皇帝,一代一代都过去了。皇帝死了,皇家的诗留下来,任后人品评臧否。有的皇帝死了也就死了,有的皇帝死了,还活在他自己的诗中。诗是不死的。当然那得是好诗。
2013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