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家园和狗
如果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是以养鸡为主的话,那么现在则被狗占据。
耳朵里全是“汪汪汪,汪汪汪”吓人的狗叫。
有几条小路直接延伸于外面,也就是说这几条路相对来说比较偏僻,住户又大都是老人和少数妇女儿童,所以养狗成了她们可以得到安全保障的唯一办法。养的都是那种经常吐着舌头窝在家门口的大狗,谁走过,它都会站起汪汪汪叫上一阵,如果只是慢慢走过,狗叫一阵也就罢了。如果它一叫,吓得你跑开,它就会去撵你,并带动那一溜住户的狗一起跟着你跑,你回头看时,后面几只大狗紧跟着,真要吓破了胆,除非狗的主人及时制止,不然你是跑不过狗的,也不是狗的对手。
狗的出现,也反映出一个新问题。这二十多年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村庄掏空,年轻人已不再选择村里生活,所以留在村里的人明显感觉到了害怕,如果不是狗来驱走那些陌生和心理作用,漫长的夜该如何度过。
兰和阳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培养出四个孩子,如今都在城里发展。兰和阳也是村子的见证者,活了八十岁啥没见过。孩子们想接上父母去城里家住。磨破了嘴皮,可兰和阳还是不肯离开老屋,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住高楼,电梯上下不方便,楼里不见太阳,下楼谁也不认识。住惯了这这农家小院,感觉宽敞熟悉。身子骨还算硬朗,所以现在不去孩子们家住。孩子们也就不再勉强,毕竟孝的同时还得顺着。
虽说老俩在村里生活了好多年,但他们现在也感觉到了和之前的不同。时光倒退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破房子里都是炊烟升起,锅碗瓢盆叮当响,出门都是近邻。早晨鸡鸣此起彼伏,吱吱呀呀的开门声让人感到温馨。胡同,街上脚步声扑踏扑踏,心里是踏实的。
现在,虽然这个老窝依然是属于自己的,但一到晚上关起门睡觉时,外面从未有过的安静让老俩感到了害怕。是的,路灯在前两年安上了,路灯下却没有了人影。不像旧时代点一盏煤油灯,精力旺盛的很。现在老俩躺在床上不睡,念叨的是城里孩子们每天的奔波。城里此刻一定是灯火通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城里人养的都是宠物狗,是那种可爱的小巧的狗狗。你看谁谁家养的那狗个头大的谁敢路过他家门口啊。可不养狗有的人害怕啊!
老俩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人,又说着狗。说着说着进入了梦乡。
一到白天又给忘了黑夜的怕。继续在村里走动,在院里忙活。年纪大了,可没有想过清闲。对于兰和阳来说,能动会动就是好日子,不想给孩儿们添麻烦。一旦不会动弹躺床上不起,那可就麻烦了。去城里让孩儿们伺候?孩子们没意见,但会耽误工作。让孩子们回来伺候?也不现实。所以老俩尽量以动来维持,来延续生命。
阳喜欢听收音机,喜欢听评书。喜欢收音机里播放的一切事态。兰喜欢看书,画画。这些都是他们年轻时的兴趣爱好,一辈子没有落下。八十岁,八十岁怎么了,照样听,读,画。
这一天,电话响起,是大儿子打来的,说弟兄四个商量了一下决定要给二老买回家一只狗。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村里的变化,他们虽然生活在城里,但父母住在村里,他们在城里也睡不安稳。二老听后先是不同意。害怕狗狗来到陌生的地方,不要到最后没有看好家,把自己给咬伤。
大儿子说如果不愿意,就来城里住。毕竟八十岁了在家不放心。老俩最后选择了养狗。
买的不是大狗,而是一只可爱的宠物狗。老俩看到就喜欢上了。狗狗叫小奇,从此就与兰和阳生活在了这处院落。老俩也当宝贝似的养着。兰走哪,小奇跟到哪,阳走哪,小奇跟到哪。兰去这屋淘米,阳去那屋拿收音机,小奇就在院里等着。小奇情商很高,谁也不得罪。惹得老俩天天都是笑眯眯的。
每次打电话都少不了夸赞一番小奇。其实小奇并没有天天汪汪汪的以声音来制服外界。但老俩的心却在小奇到来之后安稳许多。夜里逗逗小奇,安然入睡。
有时候半夜会从远处传来几声狗叫,那是吐着长舌头的那种大狗,但小奇不去跟随,而是跟着兰和阳,安分守己。
农村家里养宠物狗一时传遍,在家的住户都去看看这宠物狗到底长什么样,会不会咬人。进门之前先敲门,大声喊着:是我来,开门。兰和阳听到是熟人后开门迎进。从那以后,家里人多了起来,白天来看,晚上来看。兰和阳越来越觉得生活了一辈子的老窝温馨感十足。尤其小奇的到来。
城里的孩子们打电话就是问二老身体状况,当听到二老那种爽快的回答时,孩子们也笑了。
兰说:老头子,打开收音机听听听。
阳说:不画画了?那我打开听听。
小奇也在旁边等着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