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信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现代经济中的信用更是形式多样,信用工具也在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本章主要阐述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分析现代信用的特征和作用,介绍各种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信用及其产生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是人们常用的一个概念。如人们常常说这个人很讲信用,那个人不讲信用,意思是说这个人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而那个人却言而无信。实际上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常常也表示出说话者对前者很信任,对后者则不信任。
经济学范畴的信用则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即贷者)和债务人(即借者)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从某种意义L讲,这个信用也包含了相信、信任,表示的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偿还能力的信任。所以,马克思说:“过去指的是封建的信任,是对上帝、国王和祖国的百依百顺的信任,而现在指的是资产阶级的信任,即对企业家的活动、对资本产生利润的能力以及对实业家的支付能力的信任,对商业的信任。这里说的不是信仰、爱情和希望,而是信用。”因此,也可以说,信任是信用的基础。
然而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信用这种借贷行为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指出:“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它不同于商品买卖。在商品买卖中,价值进行对等转移和运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者售出商品,获得等值的货币;买者付出货币,得到商品。但是在信用即借贷活动中,贷者把一部分货币或商品给予借者,借者并没有同时对贷者进行任何形式的价值补偿。那么贷者为何同意贷出?这是因为借者答应在约定时间内归还并支付利息。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信用和商品买卖的形式不同,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也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约期归还并支付利息就是这个原则在信用范畴的具体运用。
二、信用的产生
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这一点从信用的基本特征上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贷者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去使用,并且要求对方按期归还,并支付使用的报酬——利息。这就说明,贷者和借者是不同的财产所有者,他们之间不能无偿占用或使用对方的财产,如果没有私有制,没有财产的不同所有权,也就不需要采用这种方式解决彼此之间财产的余缺调剂问题了。
从历史上看,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那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及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这两次社会大分工,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劳动产品也有了剩余,从而使交换日益频繁。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加速了原始社会公有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产生。原来属于原始共同体的公有财产,逐渐变为各个家庭的私有财产。私有制的出现,造成财富占有的不均,从而出现贫富的差别和分化。一部分家庭因贫穷而缺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了维持生活和继续从事生产,他们被迫向富裕家庭告借,于是,信用也就产生了。
三、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
借贷活动产生后一直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实物借贷,一种是货币借贷。
实物借贷是指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在旧中国的农村,“春借一斗秋还三斗”,就是形容当时粮食借贷的情形。《管子》中记载当时借贷的形式分为粟和钱两种,粟就是指实物借贷。在商品货币关系还不普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实物借贷是一种很普遍的借贷形式,这是因为实物借贷在当时是一种很方便的借贷方式。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产品种类少,人们的需求也很单调,借者是为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而借贷,借贷的无非是粮食、种子、生产工具等,他们自己也能生产这些东西去偿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也扩大了,要想通过实物借贷的方式借到自己所需要的特定的东西或者靠自己生产的产品来偿还这些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在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的条件下,实物借贷逐渐减少,货币借贷就成为一种主要的借贷形式。
货币借贷是指以货币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贷给借者,借者到期用货币归还本金,并用货币支付利息。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因为货币借贷与实物借贷相比,更能灵活地适应借贷双方的要求,克服实物借贷条件下借贷双方对于对方的严格的条件限制,扩大了借贷的范围和数量。而且采用货币借贷,用货币计算债权债务也很简便。如果采用实物借贷,人们不仅要确定实物借贷数量,而且还要对物品的品质做出种种具体规定,否则就容易引起纠纷,而货币借贷则没有这些不方便。然而,虽然货币借贷比实物借贷有着种种的优越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仍然愿意采用实物借贷形式。比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由于货币币值变动剧烈,已经无法再稳定地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也就不能公正地反映债权债务的数额,借贷双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人们就会放弃货币借贷,转而采用实物借贷。比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就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1950年发行的,当时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货币购买力下跌,为了保障公债购买者的经济利益,国家规定公债的募集和还本付息均以一定的实物为标准计算。当时公债的单位定为“分”,每分值以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天津为小米)6市斤,面粉1市斤半,白细布4市尺,煤炭16市斤的批发价格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由中国人民银行每旬公布一次,公债的募集和还本付息,都以分值为计算基础。当时,银行还采用这样的办法开办了“折实存款”业务,这种折实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物借贷。
四、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制关系之间调剂财富余缺的一种形式。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媒介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但是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信用和货币的产生与私有制紧密相关。信用和货币表现的都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他们都是价值运动的形式。从借贷形式的发展中可以看出,虽然实物借贷是最原始的借贷形式,而且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实物借贷也时有存在,但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可以想像,如果不采用货币形式进行借贷,很多信用活动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另一方面,信用也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货币形式。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促使商品流通。信用还加速了货币的流动,由此可以看出,货币与信用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实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与货币的关系又进一步发展了。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和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的。从货币形式看,货币形式同时就是一种信用工具,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任何信用活动都会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这样,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时,则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当然,在金融范畴出现以后,货币和信用这两个范畴依然存在。
五、高利贷
(一)高利贷的特点
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例如旧中国盛行于华北一带的“驴打滚”,贷款以日为期,利息率为4分~5分,到期不还,利息率翻倍,按8分~10分计算,利上加利越滚越大,利息率提高如驴打滚般快。再如旧时盛行于广东一带的“九扣十三归”,高利贷每贷100元,借款者按九扣只得90元,一个月到期须归还本利130元,实付利息40元。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印子钱”、“羊羔利”等都是旧中国盛行的高利贷种类。
高利贷产生的历史很久远,早在原始公社制度瓦解时期就已经出现。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高利贷的记载。如《管子》中记载,当时的借贷手段分为粟和钱两种。借贷的人数达3万户,借贷额:粮食3000万钟(1钟是6斛4斗)左右,钱3000万。《史记》中记载,孟尝君当齐国的相,在住有万户的薛地放债取息,一年仅利息收入就有10万之巨,可见放债规模之大。
历史上高利贷的种类、名目繁多,最初主要是实物形式,后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形式逐渐取代了实物借贷。在中国历史上,长江、黄河流域就有过诸如下列的众多高利贷种类,如钱利、谷物利、油利、牛利、猪利、布利、盐利、青苗利等。
高利贷的特点是利率极高,但同时高利贷的利率也不统一。放贷者吸取多高的利息,是根据借债人的不同、时间季节的不同和地区的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放贷者跟借款人亲疏关系不同,收取的利息也不同,这些都由放贷者随意决定,借债者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二)高利贷的社会经济基础
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信用形式。高利贷之所以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发展,是由当时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的经济极不稳定,他们的生产工具简陋,生产能力低下,一旦遭遇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瘟疫等,都会使小生产的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生活陷入窘迫境地。而且他们还背负苛捐杂税和徭役、地租等沉重的负担,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免于冻馁不得不忍受高利盘剥,向高利贷者告借,小生产者成为高利贷的主要放贷对象。高利贷的另一个放贷对象是奴隶主和封建主。奴隶主和封建主为了维持其荒淫无度的奢侈生活,满足他们寄生性消费,或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不顾高利也会去借高利贷。由于高利贷的借者不是为了获得追加资本进行经营,而只是为了获得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所以只能忍受高利盘剥。如果是为了获得追加资本,借款者就不能不考虑经营收益能否偿还利息,若借者归还高利贷本息后无利可图,绝不会去借高利贷。
其次高利贷的高利率,也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有密切联系。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货币的获得比较困难,而贷款的需求却相对较大,在货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高利贷者便可以索取高额利息。
高利贷者首先是商人,其中特别是货币经营者,他们手中有大量的货币。其次是寺院、庙宇、教堂、修道院等,他们有善男信女的布施,还有富有者害怕被抢劫而寄存在那里的钱财。中国古代的寺院、庙宇都积聚了大量的货币资产,从事着高利贷活动。
(三)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
高利贷是一种很残酷的信用剥削。清代魏际瑞就非常生动地刻画过高利贷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他写到:高利贷者“肉视穷民,重利盘剥。或折数折色,少放多收;或抵物抵衣,虚银实契;或垂涎其妻女,或觊觎其田庐;又或贪其畜产,图其工器,预先放债,临时倍征。甚至串指旗丁,倚借豪势,偿不还契,索取无厌。乘其危急难还之时,合并盘算屡年之负,逼准妻子,勒献家私。”
对高利贷来说,除了货币需要者的负担能力或抵抗能力外,再也不知别的限制。在高利贷的压榨下,奴隶主、封建主会因债台高筑而破产,小生产者更会因为不能清偿债务而失去自己的劳动条件,变成债务奴隶。高利贷吞噬借入者的全部剩余价值,但他们只是将货币积累起来,而不会投入生产使其价值增殖。高利贷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破坏原有的生产方式,但它同时又不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奴隶主和封建主破产后高利贷者便取而代之,继续维护旧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高利贷不改变生产方式,而是像寄生虫那样紧紧地吸在它身上,使它虚弱不堪。高利贷吮吸着它的脂膏,使它精疲力竭,并迫使再生产在每况愈下的条件下进行。
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不断激起民众对它的反抗。然而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由于存在高利贷活动的社会经济基础,高利贷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以后,高利贷才失去其统治地位。
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高利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促使资本主义前提条件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高利贷者通过高利盘剥,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有可能从高利贷资本转入产业资本,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之一。同时,它又使广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促使雇佣工人队伍的形成。然而,高利贷虽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高利贷对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小生产占优势的旧生产方式竭力给予维护,不愿它消亡。高利贷的这种保守作用,必然阻碍高利贷资本向生产资本转化,而且它的高额利息使资本家无利可图,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