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金融商品的提供者,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不仅对金融体系甚至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金融机构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种类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
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存在着两个并行对立的金融体系: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体系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金融体系。
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体系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1.居于垄断地位的官僚资本银行,即所谓的“四行二局一库”
四行中首先是1928年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中央银行,其次是在清末已经成立并由国民党政府参股控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再次是1935年成立的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指分别于1930年和1935年建立的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一库是指1946年成立的中央合作金库。据统计,1946年底,属于四行二局一库的总分支机构有852处,其存款总额占全部银行存款总额的91.7%。另据统计,国民党统治下的银行共有3489家,其中官营的有2446家,中中交农四行也在内。
2.为数众多的中小银行和钱庄
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还有数千家中小银行,这些中小银行既包括地方官办的官僚资本银行,也包括民族资本银行。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所谓的“南三行”(浙江兴业、浙江实业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及大陆银行)和“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钱庄。钱庄最多的城市是天津114家,汉口99家,广州85家,上海78家,济南68家。钱庄与银行的业务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方面同现代银行有较大差别。
3.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也是当时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即已在中国开设银行。最初开设的是一家英国资本的丽如银行(后改称东方银行)。这些银行除经营中国的对外结算、出入口信贷和发行银行券以外,更主要的是经营对中国的奴役性贷款,并从中攫取了很多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命脉的特权。二战结束后,德、意、日的银行被四行两局所接管;英法的银行有所削弱,美国资本的银行则有所发展。当时的外资银行共14家,其中有美国的花旗、大通、运通、友邦、美洲等5家,英国的汇丰、麦加利、有利、沙逊等4家,法国的东方汇理、中法工商2家,荷兰的荷兰、安达2家,比利时的华比1家。
4.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国民党统治区还有相当数量的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行等;在上海、南京、天津等大城市有证券交易所,票据交换所等金融机构。
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则主要由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组成。
在根据地和解放区曾建立过30多家银行。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行一般为两级机构,即省级和县级;只有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有总、省、县三级机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行除办理存、贷款业务外,一般均发行地方货币,以支特生产和革命事业的需要。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性集体金融组织,它主要是为了抵制高利贷剥削而成立的。随着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农村信用合作社也不断发展,农村信用社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打击高利贷,促进农业发展和支援革命战争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二、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是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社等途径实现的。
1948年,已出现全国即将解放的形势,华北各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为了迎接全国解放,根据1948年上半年召开的华北金融贸易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的基础上成立。随后,又一一合并了各解放区的其他所有银行。同时,根据没收一切官僚资本财产为国家所有的总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了官僚资本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这包括国民党政权的中央银行、省市地方银行和资本全部属于官僚资产阶级的商业银行。在接管国民党官僚资本金融机构的过程中,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接管后仍保留原名和原机构继续营业,并分别成为新中国的外汇专业银行和长期投资银行。对于民族资本银行和钱庄,则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对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按照根据地的经验,大力发展集体性质的信用合作组织,支持农业生产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
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按照前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和相应的管理方法。与此相适应,金融机构也参照当时苏联的银行模式进行了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这种银行体系实际上是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经营金融业务。在这一期间,在形式上也有除中国人民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在,但都对这种格局影响甚微。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大量存在,但由于一度实行与人民银行农村营业所联营,实际上也成为人民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只是办理财政基建拨款的一个机构,并不经营一般存、贷款业务。中国银行虽然一直保持独立存在的形式,但它实际上只不过是经办中国人民银行所划出的范围及其确定的对外业务,有一段时间则直接成为人民银行办理国际业务的一个部门。1955年和1963年曾两度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最初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从1952年起,按前苏联经验划归财政部领导;1958年起全面停办国内保险业务,进行清理,转交中国人民银行国外局领导,专营少量国外业务。
三、1979年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根据1978年末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从1979年起,我国的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按照“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一指导思想,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一个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系;建立一个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一个公平、高效、开放、统一的全国金融市场体系;建立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逐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金融管理体系;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使金融业务逐步国际化。从改革的具体进程看,下述措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1.建立独立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专业银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79年2月,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振兴农村金融和经济,再次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金融业务全部移交中国农业银行经营。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往来的要求,1979年3月,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完全独立经营。1979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分设出来,1983年进一步明确建设银行是经济实体,是全国性的金融经济组织,除仍执行拨款任务外,可大量开展一般银行业务。1984年1月,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原来所办理的全部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1994年以后,为了解决专业银行既实行企业经营又负担执行国家政策任务的矛盾,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分离,使专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格局迈进了一步,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
2.建立中央银行体制。随着“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向多类型、多层次格局的演变,金融机构不断增多,使得金融领域中协调、疏导、管理的问题日渐突出。再加上外国金融机构在华的活动和外资、侨资在华设立银行等问题,更加重了金融管理的任务。而人民银行既要负担占全国银行业务绝大比重的工商企业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存款业务,还要负担对金融全局进行调控和金融行政管理的职责,明显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原办的其他业务交新成立的中国工商银行办理。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摆脱具体银行业务这一步骤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变革的重大转折,即中央银行体系的正式建立。199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又进行重大改革,撤销了31家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设立了9家跨省区分行,在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设立金融监管办事处,撤销在同一城市重复设置的分支机构,并明确了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权利和责任。这一改革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执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职能,摆脱各方面的不正当干预,在跨省及行政区划范围内统一调度和使用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率。
3.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外,组建其他商业银行。1986年交通银行重新组建,随后又陆续成立了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的产生,对于加强金融业的合理竞争,促进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支持经济均衡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4.组建一批政策性银行。1994年以后,一方面,为了解决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经国务院批准,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承担原来由国家专业银行办理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5.建立包括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引进大批外国金融机构。1999年为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先后建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由国家投资的特定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收购、经营、管理从工、农、中、建四家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部分不良资产。这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采用债务追偿、债券置换、债转股以及证券化等方式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坏账损失,也有利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轻装前进。
6.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组建了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直接融资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1994.年顺利实现汇率并轨,1996年12月1日顺利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实现了市场化。
7.1998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正式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制,转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整”的新管理体制。
原有的金融体制之所以要改革,是为了搞活经济,为了对外开放,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国的金融体制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1997年12月27日向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所作的汇报,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监管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到1997年11月底,境内上市公司已达744家,从1993年开始筹集股金2100多亿元;顺利实现汇率并轨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综合运用贷款规模、利率调整、本外币“对冲”等操作方式调控货币供应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金融业对外开放稳步发展,到1997年9月底,在华外资营业性机构有166家,总资产360亿美元,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24.6%。尽管目前中国的金融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相当严峻的,但上述成就的取得仍然是令人振奋的。但是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机构体系,则有待于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求得解决。
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金融机构体系概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机构按其地位和功能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货币当局。也叫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类是银行。包括:(1)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2)商业银行,按其性质和业务范围又可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即国家独资的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正在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住房储蓄银行。
第三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以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四类是在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这类机构包括外资、侨资、中外合资的银行、财务公司、保险机构等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业务分支机构及驻华代表处。
二、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