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32900000005

第5章 湘黔纪行

行走凤凰

5月21日晚8时45分,夜色中我们一行从南京禄口机场乘南航空客320直飞湖南张家界,开始为期一周的湘黔之行。地面已被朦胧的夜色笼罩,天空之上依然是白云如絮,阳光耀眼。当沉沉的黑幕裹住大地山川,11时许抵张家界荷花机场。这是我第二次到张家界探幽访奇。五年前同样的暮春时刻,在同样的澧水边宾馆入住。虽然安顿好已是凌晨1时,依然兴奋难以入眠。

5月22日晨起即赶往凤凰古城,天上开始飘起了霏霏细雨,烟雨中的湘西,湿润而清幽,满目新绿,凉爽怡人,别是一番美景。走进凤凰古城入口,在城市的标志——凤凰广场上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铜雕像前留影纪念,在朱镕基题写的“凤凰城”牌楼前驻足感叹,眼在告诉心:这就是凤凰,沈从文、黄永玉的故乡,陈寅恪、熊希龄的根脉。

顺着一条用紫红沙石铺就的石板斜巷走进去,不多远我们来到一栋平常的四合院落式建筑前,抬头只见门楣上“沈从文故居”五个草书的匾额,感觉告诉我们:对的,这里就应该是了。湘西,边城,长河,翠翠,那些湿漉漉水灵灵的文字就应该是从这个屋子走出的人才可以写出的。故居并不宽大,甚至有些简陋与阴暗;陈设也很平常,与我们想象中的情形相仿佛。陈列室复原的是沈从文童年生活的一些场景,父母的卧室,几个展室内摆放着一些其生前的物品,各种版本的作品集和图片资料。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士兵,一个时代只给他廿余年创作时间的写作者,他却给这个世界呈上了80余部著作、900万字的文化经典,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惊奇。一部《边城》虽遭外部强力的封杀,但一经拂去历史的尘垢,便又发出熠熠夺目的光辉,闪耀在世界文学史的长廊里。这就是文学不可思议的奇迹,这亦是精神无与伦比的辉煌。

在故居,最吸引我的是一张照片和一幅画像。一张少年沈从文的照片:一个孩童独自站立在那里,宽亮的前额,忧郁的眼神,穿一件不知颜色的长衫,斯文而乡野,这是否预示着他一生的成就与磨难?先生于1902年出生于凤凰城的一个乡绅家庭,四岁启蒙识字,六岁进私塾读书,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时参加土著部队,从此行踪遍及沅水流域。底层生活的磨炼,故乡山水的浸润,让他的视角与灵性开阔而特异。20岁时闯入北京,受到郁达夫等文学大家的尽力扶持,跌跌撞撞地闯入文坛,开始文学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了,终于闯出一片天地,《边城》《长河》《从文自传》的发表和风靡让他成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和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帧是晚年的肖像速写画:宽边眼镜下依然是忧郁的眼睛,紧闭的双唇,面容沉静而凝重,像在回忆,又像在沉思。我们知道文学给他带来过甜美与荣耀,凭借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这个只有小学文凭的乡下人,受到胡适等文坛名流的赏识,站在高等学府的讲坛讲授文学,成为大学知名教授,与才貌双胜的张家四姊妹之一的张兆和女士共饮幸福的“甜酒”,成就了一生甜美的爱情佳话。但文学更给他带来艰辛与磨难,因为文学主张与主流文学有违,更由于其执拗的个性,在大时代变迁的关口,终于成为时代潮流的牺牲者。作品被封,人格受损,正值盛年,创作被迫中止。在故宫博物院幽深的殿堂里与故纸为伍,以史料为伴,但沈从文毕竟是沈从文,湘西人特有的野性与倔强,加上不可抑制的才情,让他在另一片天地中高傲地挥洒,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空白。想着那么多现代文学大家被迫写出违心的文字,制造出那些令人赧颜的垃圾,是遗憾还是欣慰,只有先生自己心中最明然。从他的眼神里我依稀看到一丝答案。

流连在沈从文故居,感受到一个人的辉煌,接着我们来到另一个文化世家的居所,体会一个家族的荣光。这里是陈宝箴世家。楼廊相连,曲径通幽,青砖的墙壁绿藤缠绕,屋檐飞翘,古朴幽雅,“雨过琴声润,风来翰墨香”。百年老宅,一脉相承,文气氤氲,成果璀璨,一门四代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师曾,陈寅恪,陈封怀,显赫门庭,华彩世家。《辞海》中独占五个词条,其中的每个名字都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堪称中华文化第一家。在此浏览,我们不禁感叹:文化的传承需要精英贡献,而那么多的顶尖英才聚于一门,这是何等令人啧啧称羡的奇迹呀!

我们先访右铭居,这是陈宝箴的居室。陈宝箴,字右铭,原籍江西,1875年任凤凰厅二品道台,随即举家迁往凤凰。陈是古城保护的第一人,是他开凿了巨石磊磊的沱江,推动了边城的经济发展,后来被提升为湖南巡抚,推行新政,支持戊戌变法,一生为国家整顿乾坤,三千里纵横扫荡,功在大江南北,深受世人敬佩,被誉为“海内奇士”。宅内存有光绪帝亲赐的行差狼皮坐褥,成为陈氏镇宅之宝。其长子陈三立(散原居),清同光诗派领袖,中国近代诗坛泰斗。陈三立有三子。长子陈师曾(槐堂),年少博才,有神童之称,少年时代即东渡日本,与鲁迅同窗,回国后又一同共事,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还是齐白石的启蒙老师,帮助齐实现“衰年变法”,被誉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成就卓荦的艺术大师。而陈氏家族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寒柳堂的主人陈寅恪,自幼受家学熏陶,天资聪颖,学识渊博,五次留学海外,通晓11国语言,精通14种文字,海内外声誉显赫,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近二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梁启超语),前无古人、后者难追的盖世奇才,为中国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其坚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是成为现代知识分子信奉的圭臬。

陈氏一门,真可谓“大启尔宇”!

随后,我们来到崇德堂,百世旌表的杨氏宗族祠堂,领略到中国宗族文化的深奥与顽强。在熊希龄故居,“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白居易《晏坐行吟》),我们为这位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的一生荣辱沉浮而感叹不已。

走上一段古老的城墙,在明代修建的北城楼前留影,只听见墙外轰隆的水声。啊,沱江,这就是沱江,熟悉又陌生,遥远而亲切,风车,板桥,跳岩,吊脚楼,土家少女,边城风情,这不就是在沈从文的书中,黄永玉的画中,已深深刻入我们脑海中的图景吗?沱江依然,翠翠还在吗?傩送应该回到故乡了吧?坐上小船在江中荡行,因为前些时候湘西大雨,沱江水势浩大,激流奔腾,越过堤坝,发出轰轰的鸣声,一曲土家妹子明亮的歌喉唱起的山歌,总是让人产生隔世的幻觉,总觉得这里就只能是沈从文的世界,翠翠们的家园。那么和谐,那么悠远,一边是如织的游人,一边是古朴的氛围。

在凤凰古城,游览醉美凤凰十一景,真个是行在画里,醉在诗中也!这里就是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所称道的“中国最美的古城”。

走过铜仁登上梵净山

5月23日天阴,湘黔境上,起伏不平的山道两旁,烟雨迷蒙,草色如茵,山清水秀,车行两小时,行程200余千米,至贵州铜仁。

铜仁,贵州北部重镇,地处武陵山区中段的丘陵斜坡地带,其东接湖南,北临重庆,南连湖北,早在宋元明清时代即为湘鄂川黔四省区商贸集散地,素有“黔东重镇”和“黔东门户”之称。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说铜仁》一文中写道:

城在山窝子里的多,但江从城中穿过的少,竟然三江穿过,城分为四,十三桥卧波的只有铜仁。凡到各地,差不多的都有自撰八景,最不牵强附会,其景雄沉阔达,能销魂摄魄,又全绕着城郭的,也只是铜仁。

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

贾平凹在文章中一直赞叹的是他的故乡商洛,对一处异地用如此抒情的笔墨发出赞叹这恐怕是绝少的一例,可见铜仁给他的印记之深,震动之大。画龙点睛式的概括准确而又精致,“雄沉阔大”“震魂摄魄”,的确是铜仁的精髓,铜仁的境界。

铜仁三面绕水,四面环山,青山是屏,江水如练,既有高原的雄浑,又有水乡的妩媚,山环水绕,山水相依,山与水的天然融汇,构成了铜仁自然、淳朴、素雅的城市风貌和当地人们的性格。

车出铜仁市区,傍锦江水流一路上行,流水淙淙,青山依依,一直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保护区梵天佛地的梵净山。

梵净山是佛教弥勒佛的道场。关于佛教,我们熟知的有峨眉、五台、普陀和九华四大圣地,却不知这里正是第五处。这里有四大天象,即佛光、幻影、瀑布云和禅雾。乘缆车至金顶平台,再步行登顶,见路旁绿树成荫,杜鹃如火,在净心池,饮一口清冽甘甜的泉水,洗一把征尘疲乏的脸庞,排除杂念,虔诚净心。人在旅途,身在凡尘,有时在嘈杂喧嚣中停下脚步,和自然对话,与心佛面对,对一心向善向美的人们,是一件必修的人生功课。

至山顶,又见一峰拔地而起,其状如槌,直冲云霄,红云瑞气萦绕其间,人称红云金顶。攀金顶需要体力,更需要意志。垂直而上,状如天梯,拾级攀行,手足并用,有处只容得一人一脚,人在人头顶,人依人脚跟,目不敢斜视,心不得旁骛,半小时后方至金顶,汗已湿透也。既登其巅,果然佛光祥瑞,美不胜收。顶部一分为二,如刀削斧开,有一天桥相连,两边各有一庙,一边供奉的是释迦佛,一边是弥勒佛,佛教中说燃灯是前世佛,释迦是现世佛,而弥勒是未来佛,拜完释迦再拜弥勒,表达着我们这些凡尘中的芸芸众生对现世的期待和对来世的祈愿也。顶上突兀而起的两片巨石,绝无旁依,层层叠叠,如横放的书卷,镌刻着大自然亿万年沧桑巨变的历史和无可磨灭的记忆。

从后山走下金顶,腿还在颤抖,心还在悸动,略作小憩,复步行去参观梵净山另一著名景点蘑菇石。经过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敕赐碑”,上面记载着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赞颂此山为“古佛道场”“天下众名岳之宗”。碑文已磨灭不清,但弥勒文化、净土思想却透过模糊的字迹而历久弥新。

走上山巅,见山石嶙峋,奇形怪状,在山崖顶端的平台之上有一巨石,如一方巨印倒置着,称翻天印。自古以来,仕途求官之人为祈所愿多在此叩拜,一枚朝天的印玺,给人多少的联想与企望。更有高十余米,上大下小,形如蘑菇,看似摇摇欲坠,却巍然屹立亿万年的“蘑菇石”。在顶部流连,观赏奇石,叹大自然鬼斧神工,思造化的精妙布局与天地的永恒变迁,每每不敢赞一言,而陷入静默中。

在拜佛台上,见山腰间云雾蒸腾,氤氲迷漫一片。这些天,湘黔地区阴雨绵绵,山色越发显得苍翠,绿意葱郁,天空一碧如洗,云雾飘拂,别有一番山色美景!

登临南方古长城

离开梵净山,我们又从贵州回到湘西,途中参观了南方古长城——这民族纷争与民族和美的见证。

绵延万里的北方长城早已遐迩闻名,堪为天下奇观,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中国的南方,也有一处修建于明代的规模巨大的防御工程——长城。据《凤凰县志》《辰州府志》记载,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54年)开始在苗民居住地修建功疆边墙,至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历代镇守南疆的将领修建城墙700余里,以作划分疆域和军事防御之用。南方长城的修建,对湘黔边境苗民集聚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记载及勘察,边墙的规制与北方长城类似,总体呈南北走向,由顶宽三尺,底宽五尺,高八尺左右的砖墙组成,依山据势,成“一”字形、“品”字形或梅花形排列,由城堡、碉楼、营讯、哨卡等组成,有着规定疆界、巡逻、瞭望、堵截、攻战等功用,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

我们参观的是位于凤凰县境内的一段,其全称应为“湘西明清边墙全石营营盘遗址”,这是湘西边墙的重要关口,南方古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营盘建于数百米高的山上,登山有东西两条通道。在细雨中,我们一行从东侧攀登而上,经过数千级台阶曲折直上山顶,汗水和雨水混合着浸透着衣衫,一阵凉风吹拂,形神俱爽。

在主碉楼顶俯瞰,见其形制成不规则的圆形,随山势蜿蜒起伏,城内设东西二城门,有碉楼四座,呈“品”字形排列。营内芳草萋萋,硝烟已净,一片安澜。放眼四望,山下的田野阡陌纵横,白水茫茫,因今年雨水较多,虽然节令已过谷雨,但春耕尚未开始,安静的田野,一幅祥和宁静的画面。

是晚,我们重新回到凤凰。

雨夜拜谒沈从文墓园

5月24日,烟雨中我们在凤凰古城徜徉,霏霏的细雨给古城蒙上迷离而润湿的氛围。撑着雨伞顺着沱江漫步,想着还有一处圣地未曾拜谒,沈从文魂归故里之处——沈从文墓园,于是在夜雨我和宫君一道打车来到沱江之畔的听涛山下。

朦胧的夜色中走至墓园,四周静寂无人,脚下的沱江在静静地流淌,没有白日的喧哗,从山道向右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沈从文墓地”五个大字,再往前行,有一竖长石碑,上面是著名画家、沈从文的表侄黄永玉题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是的,他没有战死沙场,虽然一生颠簸,屡遭挫折,但这个乡下人凭着倔强的脾性,顽强地走着,走出了湘西,走向了世界,甚至差点儿走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但他最终又魂归故里。能在此处安歇,能够日夜聆听沱江的涛声,先生,你该心愿已足,了无遗憾也。

墓地在一处狭长的草坪之上,没有坟冢,只树有一块状如云茹的天然五彩石,上书有沈从文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其背面有其妻妹张充和女士的撰联: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这副对联,我早已熟悉,但在近到可以用手去触摸这些隽秀、妩媚、温热的字迹,心中还是激起波澜,这是对沈从文一生高风亮节的精辟概括呀!这里清幽静谧,绿树环抱,墓地上无数的野花和竹编的蝴蝶,这是白天前来拜谒的游人留下的。虽然撑着雨伞,但细雨还是打湿了我们的衣衫,我们在墓园久久地驻足,静默地思考。

从沈从文墓园走出,我们又驱车来到黄永玉的工作室——玉氏山房。可惜由于是晚间,没有开放,门窗紧闭,我们在夜雨中抚摸着潮湿的石栏杆,心中生出无尽的感怀。这一对叔侄,多么相似,又风格迥异,但都为中国文化的翘楚,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神奇的生命密码和文化基因?有人用“雄强”来概括他们的共同品性,我觉得是再确切不过的。

瀑布上的芙蓉镇

5月25日,上午在雨中我们先走访了原生态的关田山苗寨,实地考察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苗族的历史、风俗,近距离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生产方式和生存形态。

苗族,主要分布在湘西、黔东及广西部分地区。古史传说中的蚩尤即为其始祖,原居住在长江黄河流域,经过多次迁徙,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即聚居于这个当时被称为“五溪”的地方,历史上称之为“五溪蛮”或“武陵蛮”,随后逐步向西迁徙,形成现在的分布局面,现有人口900余万。在民族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巫傩,放蛊,赶尸;妇女身上的银饰,蓝黑色的衣裙。

苗寨,在关田山山腰,零落地坐落着几十户人家,土墙青瓦,灰暗破旧,因为是雨天,道路泥泞,生活在这里的苗民的生活依然贫困艰难,他们菜黄的脸上写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青绿的山水,美丽的风景,破败的家园,贫困的生活,形成了令人心痛的反差。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围着游人乞讨,我的眼眶湿润着,我们的心沉重而愧疚。

离开苗寨,旅行车穿行于湘西群山之间,一路前进,近三个小时车程后,来到下一个目的地芙蓉镇。

芙蓉镇,千年古镇,土家之源,土王之都。其原名王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多年前,因著名导演谢晋用此处作为外景地,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古华的《芙蓉镇》拍摄同名电影而名扬四方,故更名为芙蓉镇。

走进芙蓉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谢晋题写的“芙蓉镇”牌楼,这是我们在湘西见到的第二座由名人题写地名的牌楼,前一座是由朱镕基题写的“凤凰城”,两座牌楼,建制不同,但都显出大气而典雅,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对此,我更喜欢它的原称——王邨,历史悠久,韵味绵长的名称呀!与王邨这个名称相比,芙蓉镇总显得轻巧柔薄了些!

在芙蓉镇,我们首先见到的是“中国界碑铜柱园”。所谓界碑铜柱,即用作分疆划界的铜柱。“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铜在古代是贵重金属,用铜柱作界疆标志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有史可查的只有九根,现仅存两根。一藏于俄罗斯哈道罗夫斯克博物馆,另一根即存于此,即我们所见的“溪州铜柱”,可见此柱的奇异与珍稀。其铭文共2614字,是研究古代羁縻制度的重要物证,弥足宝贵。

走过土王桥,顺营盘溪行走,不久即来到土王行宫——酉阳宫。公元910年,彭士愁开始定都王邨,建立土司王朝,此处即为历代土司王的避暑休闲的行宫,至1728年,清雍正六年“改土归流”,共存在818年历史,承袭28代35位土司王,这里的荣辱兴衰写尽了土家族人的民族衍进史,这里的山水与土家人的发展史紧密关联。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走在古久悠深,曲折迂回的老土司城内,吟诵着这首对中国土家源,千年土王城的昔日繁华的歌咏,心中萦绕迷漫的是历史的风雨沧桑!在沉思中猛然抬头,喧哗着的是奔腾不息的瀑流——王邨大瀑布。瀑布水势浩大,波澜壮阔,飞流而下,水珠四溅。瀑流汇聚之处,就是沈从文笔下的酉水河。飞水寨,多么形象而贴切的描绘!从瀑帘下穿过,打湿一身水,漾着一腔情!时光已逝,流水依然。

出土司城,来到老街上,青石板的街面,两旁是低矮潮湿的青砖房屋,行走其间令人仿佛穿行于历史的迷宫之中,感受到的是那份幽深而久远,宁静而古朴,这里就是历代土司们生活繁衍的故土吗?就是当年胡玉音们在风雨岁月中凄苦爱情的见证吗?盛一碗正宗的刘晓庆米豆腐,那种清爽的感觉一直顺着我们的喉咙流入心底。

重走绝美武陵源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千百年以来一直沉睡着的湘西绚丽的风景奇葩,一经发现,便在人们面前尽情地展露出大自然的绝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曲折,张家界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原本”。

5月25日,走出芙蓉镇,车行约一小时,啊!绝美张家界,我又来了!对于湖南,由于特殊的因缘,我总是怀有特别浓郁的情感。这些年我多次造访湖南,数年前我曾经行走在张家界神奇的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那种对眼睛和心灵的震撼至今还萦绕着,发酵着。这些年走过不少美丽的地方,但张家界一直在我的心中最美地珍藏着。

走过由胡耀邦题写的“武陵源”标志性牌楼,我们顺着向上的坡道行走,抬头见一条细细的瀑流,从山腰飞泻而下,状如白练飘荡在青翠繁茂的树丛间。心中不禁疑惑,这水从何而来,又将向哪里流去?水流虽细,但何以绵绵不绝?

转过山脚,拾级而上,登上躲官娅,眼前豁然开朗,一湖碧水在静静地倒映着奇异的山峦,青山绿水,诗情画意,这就是宝峰湖了。诗人邵燕祥用这样的诗句描绘宝峰湖:

峻峡深藏酒一瓯,藏醒藏醉不藏愁。

山於绝处活芳草,水到穷时横小舟。

爱此风光高档次,唐情宋思暂勾留。

默念着诗人的词句,我们登上游船,在湖面上荡行。心里知道这是在山峰半腰间,距地面近百米之上呀,这不就是天上的湖,仙境的水吗?土家少男少女用纯粹得像这湖水一样不染一丝杂质的山歌给我们风尘仆仆的心带来了原野的清爽。

心像洗过,人在梦中!

5月26日,清晨,旅行车把我们带进世界最美的峡谷金鞭溪。前几日,烟雨迷蒙,现在正是艳阳高照,春和景明,空气湿润,风光怡人也。

这里就是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集神奇、钟秀、雄浑、原始、清新于一体的张家界。

走在金鞭溪旁,你才能感受到什么是水在心上流,人在画中行。清澈的溪流,或急或缓,或细或野,淙淙流淌着;两边的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你尽可以展开你的想象,保管形神兼具,惟妙惟肖,“心骛八极,神游万仞”。你得感叹大自然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你得艳羡为什么天地如此钟情钟爱此处,把它所有顶级的美景汇聚到这里?十几里的路程,没有人觉得疲倦劳累,因为你的身躯已经融入这自然的画境之中,你就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你用心灵去抚摸它,亲近它;它用神韵来荡涤你,洗浴你。

一路行来,两旁的山峰形态奇异,让你联想到许多的故事:母子峰,似幸福的母亲怀抱婴儿;金鞭岩,如远古的武士手执金鞭刺向苍天;《宝莲灯》中的沉香,在此劈山救母,《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曾从此路过去西天取经;蜡烛峰,峰柱亭亭如烛,顶端的小灌木枝叶招摇,似晃悠的烛焰;文星岩,又如同人面雕像,面容清癯,隆鼻细目,颧骨突起,双目紧闭,昂首苍穹,这不正是鲁迅的风骨吗?双兔探溪,纵情嬉戏;秀才藏书,避难求知。在长寿泉,掬起一口饮下,清冽甘美,似真可祛病延年,百寿成仙。

走过金鞭溪,再上黄石寨;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山顶有一巨石,上面镌刻有朱镕基题写的手迹“张家界顶有神仙”,总让人生发出无限的遐思,这位疾言厉行、从不夸饰的总理对故乡的山水那份挚爱,那份痴情,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怀想。在黄石寨顶游览,登云奇阁,上摘星台,如同飘游在天国世界。中药园中,奇珍异宝,应有尽有,当归、半夏、百合、葛根、杜仲,还有特异的灵芝,令我们领略大自然无比丰厚的馈赠,特别让我们不舍的是路旁顽皮讨喜的猴子,它们或攀援在树枝,或游玩在草地,这里是它们的快乐家园,同时给游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一日行走,眼在饱览,心在洗涤。

5月27日,乘缆车登上天子山顶,举目远眺,武陵千山万壑尽收眼底,“秀色天下绝,山高人未识”。在贺龙公园漫步,瞻仰贺龙元帅的铜像和墓园,那气宇轩昂的神情,率真洒脱的气势,手执特征性的烟斗的形象,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想着,山下的桑植不就是将军的家乡吗?当年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往事一件件浮现在我们的心头。湘西人纯朴而野性,重峦叠嶂的山野赋予他们刚直不阿的秉性,不平则鸣,快意恩仇,湘西的土地上演绎过多少血性的故事,湘西的汉子成就了多少英雄壮举!

在天子山顶,见那一片片石林,千姿百态,或如刀枪剑戟直刺苍天,或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裸露的岩石缝隙之间,挺立着的是虬枝伸展的苍松,让我们感叹它生命的顽强。御笔峰,像神奇的画笔将诗性挥洒向湛蓝的天空;仙女散花,是九天仙女向人间洒下的幸福与吉祥吗?登上天子阁,眺望四周,天空澄碧,白云飘荡,山峦叠翠,诗情画意,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中国山水的长卷。

走下千尺天子山,行在十里画廊里。一溪中流,两侧奇峰,造型各异,从任何一个角度望过去,都是一幅绝色的风景画,无须剪裁,无须选取,你只管随心所欲,驰骋想象。

5月28日,在离开张家界之前,我们来到了黄龙洞。黄龙洞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中著名的溶洞景点,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观”“世界溶洞全能冠军”“中国最美旅游溶洞”等顶级荣誉而名震全球。洞体共分四层,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经中外地质专家考察认为:黄龙洞规模之大、内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学的所有内容。黄龙洞以其庞大的立体结构和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

据专家考证,大约3.8亿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观。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黄龙洞位于索溪峪东面,被称为“地下魔宫”,洞口雾霭迷漫,洞内长廊蜿蜒,钟乳悬浮,石柱石笋林立,还有石帘、石幔、石花、石琴,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洞外洞”“楼外楼”“天外天”“山外山”,盘根错节。真可谓是洞中乾坤大,地下有洞天。入黄龙洞,如入人间仙境一般。

游土司城——探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

张家界是以绝美的山水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是“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武陵源,天门洞,绝代双骄,让人痴迷。但在美景中沉湎太久,也让人觉得单调,这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吧。于是5月27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土司城。这是一处与张家界自然山水相辉映的人文景观,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说到土司城,先得说一说“土司制度”。这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意在于羁縻勿绝。地处中华腹地的武陵山区,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鞭长莫及,所以历史上在这里实行带有边城色彩的土司制度。受朝廷任命的土司、土官等,既为辖区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最高军事首领,政治上实行封建世袭制,推行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土司在辖区内拥有军队、监狱等,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在经济上,拥有所有的田地山林;在军事上,土司政权实行兵民合一,“有事则调集为军,以备战斗;无事则散处为民,以习耕凿”。土司制度沿袭800余年,到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1736年),改土归流,宣告终结。

湘西土司城,就是在此背景下修建的。它始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永定茅岗司第十五世土司覃纯一顺应潮流,三次上书请求“改土归流”,朝廷嘉其忠顺,封为世袭千总,准修世袭堂,修土司城堡。这是一座占地120亩,集吊脚楼、走马转脚楼重叠组合的楼群,是土家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集聚地,有“南方紫禁城”之称。

走进土司城,经过一座书写有“国泰民安”的牌楼,便见一柱高耸的石柱,矗立在土司广场中央。远远望去,一座层层叠叠,巧妙连理,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的建筑便映于眼帘,这便是“九重世袭堂”。

这是土家族最高的吊脚楼,楼高12层,整座楼宇木质结构,用木栓连接,无一颗铁钉,严丝合缝,稳重结实。其名九重天取自“天有九重,国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寨”术数极大之铮铮之意。楼内珍藏有土家族千百年来生活、劳作、兵战的万余件文物。顺着木质的楼梯我们拾级而上,我们在每一件实物前驻足,感叹,这些朴素、简陋的物件,浓缩了土家人历史及生存记忆的悲壮生活场景,折射出土家人民勤劳、艰辛、忠君、爱国的独特纯朴的民风。

土家族,正如它的名字,泥土一样朴实而坚韧。现主要生活于湘西、鄂北的武陵山区,重庆、贵州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十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这是一个尚武的血性民族,涌现过多少出生入死的英雄豪杰,演绎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土家男子15岁时即要举办成人礼,父母在其左耳佩带一个刻有宗教符号的纯银大耳环,寓意已成为“真正的男人”。土家人作战勇敢,视死如归,出征后如战死沙场,其同伴会取下其所戴的耳环带回到故乡,进入土司城祖先堂供奉纪念。每年端午,土司王会为历代土家英烈举行招魂仪式,点上香火,取出耳环,轻轻擦拭,寄托哀思,表达崇敬。土家族又是一个顽强地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风俗习惯的民族,过赶年,三下锅,嫁女要哭嫁,岁首要跳“茅古斯”的祭祀性舞蹈。

走出九重世袭堂,恰好观看了土家人的祭祀演出。只见一群土家男女在梯玛(宗教领袖)的带领下,擂起大鼓,围着火堂,载歌载舞,他们是在追思前人的恩德,还是在祈求天神的赐福?是在再现生活的场景,还是在憧憬美好的明天?

2011年5月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895-1949)·第二卷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895-1949)·第二卷

    本套《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丛书共11卷,历述自晚清1895年1月至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前夕的1949年6月半个世纪的文学历史。内容包括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作家行踪、文学活动、文学思潮、文学出版、主要文学作品的基本情况,书后附录整个编年史涉及的主要人物索引,便于读者进一步查证,也列出了我们著述所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就此进一步拓展、探究。担任各卷主编的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点的老师,鉴于1942年以后战争年代中国文学发展特殊的地域性,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时代特征,我们特别约请了重庆与四川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两位学者加盟。
  •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展示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实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陆续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这套丛书,拟选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做出重要成绩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并附有作家照片、手迹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与我社同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丛书。读者从每一集里,可以看出某一作家的基本创作面貌及创作实绩;各集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总览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除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文集:去托尔斯泰庄园

    陈应松的写作常被人称为是“底层写作”或是“生态文学”,不少作品深刻而真实地描写了苦难的生活以及苦难的人群。由于“神农架系列”小说,他在神农架林区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神农架十大人物”之一。他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时说,自己原本是出身文盲家庭的孩子,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不通汽车的针眼小镇人,“一个高中时才看到《唐诗三百首》的学生,不是天才”。今年以来,他自愿要求到家乡挂职,深入生活,进行广泛的乡村调查,尤其想唤醒自己童年和少年的记忆。“我怀念不成器的青春时代。虽然现在是露臀装的时代(包括文学的露臀装),可我还是要为青春喝彩,为糊里糊涂的青春欢呼。”
  • 一只狗的传奇

    一只狗的传奇

    人生中擦肩而过的过客无数,但在茫茫人海中你会找到唯一的那个他,一生中你可以饲养无数的宠物,但总有那个唯一,因为伴随你成长,让你懂得爱,而刻骨铭心。作者的这只爱犬名字叫作米辣辣,作者在他乡创业时救下它,为给它更稳定规律的生活送与他人,到再次回到作者身边,一起经历汶川地震,日常相处的种种,直至爱犬寿终正寝。本书不仅在纪念米辣辣,更是将自己陪伴米辣辣狗生中的人生领悟——爱与责任传递出去,唤起人性中的美。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热门推荐
  • 路人甲的进化论

    路人甲的进化论

    一个孤僻的女孩穿进一个个千奇百怪的世界,挽救剧情三观,来寻求自我,作为一个不参与剧情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偏偏每次都被牵扯进去,“乖乖女”不耐烦了——于是,这是一个“路人甲”姑娘妥妥的黑化为Boss级别“反派”的故事!
  • 梦魇之超体

    梦魇之超体

    故事穿插较多,看客请耐心。一场地震夺去万人生命,女主陷入梦境无法自拔,遭遇的一切仿佛是真实也像是虚假,时而回归到生活,时而……另一个空间变成梦魇,超越着梦魇之体,最后她又变成了什么?
  • 桃李春风酒一杯

    桃李春风酒一杯

    职场如战场,女主从职场小白成长为女强人,经历国企、私企进入上市公司,爱情一波三折,成长奋斗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原主找上门

    重生原主找上门

    白七重生在了一个富家千金身上,没想到有一天这个富家千金回来了,追在自己身后要自己把身体还给她,开玩笑,她怎么可能答应,白七只能想办法摆脱这个一直飘在自己身后的背后灵,奈何怎么也甩不掉。只是,这样我怎么跟我老公谈恋爱?白七苦恼……
  • 末日书

    末日书

    末世,苦难与不幸的代言词。但,对她来讲,却是苦逼与蛋疼!按照一般末世小说的剧本来讲,她不应该在空间里种田养花养草养家糊口么……虽然,她也不负众望的得到了空间,但是……这空间既不能躲又不能多放点东西连个生物都没有这不是坑爹么!而且为毛她养的是这玩意儿?啥?你说不都是养么?你给我养尸来试试看!总之,这就是一个苦逼的养尸女,一边养着个一戳就烂的尸体一边带着一只萌猫和那个不靠谱的师傅练着几个更坑爹的法术修真的破事。
  • 我真就不是魔神

    我真就不是魔神

    长久以来,玄元大陆一直流传着有关魔神王的传说。他象征着绝对的黑暗,会给人间带来永夜与黑暗。玄元历三万两千六百年,距离上次魔神王出世已过五千年,昔日神魔大战的见证者化为尘埃,魔神王带来的恐惧也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老君山的晚风中裹挟着血液独有的铁腥味,大小不一的妖兽尸体遍布山野,随处可见散落的残骸。妖兽们被比妖兽更可怕的东西撕成了碎片。尸山血海的最顶端,坐着一位神色悠然的少年,眼里闪烁着凶狠的寒光,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歌曲,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逃窜的妖兽。戏谑道:“喂,别跑,我真不是魔神!”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俊杰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幽兰苑秘事

    幽兰苑秘事

    幽幽孤山雪,仗剑绝崖中,崖柏知春意,独留一点青。“也许该来的总是会来,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徒儿,为师能护你一天是一天,余下的,就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