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我国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处于被抑制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获得了新的生机。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生产发展、吸收劳动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第三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优化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是我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战略需要。从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消费领域逐步拓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客观需要。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优化经济结构,重要的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之一。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完善流通体制,促进生产资料、金融、技术、咨询、信息、人才、劳务、房地产等市场的建立和有计划商品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加快生产要素和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已成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的重要条件。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的需要。随着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有大批劳动力脱离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广开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吸收各方面人员就业,是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任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社会安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加快发展弟三产业,是人民群众生活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需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在衣、食、住、行、通讯、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方面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卫生、旅游等精神生活方面也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首先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长期以来,第三产业被认为是不创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人的部门,对第三产业采取了不利其发展的限制措施,致使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其实,第三产业劳动也是一般人类劳动,它同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一样,在消耗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同时,创造出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不同的是,第三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产品为基本物质条件,主要通过服务的形式生产非物质形态的产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多种需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过程中的智力因素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运转的“润滑剂”和“增效剂”,渗透到第一、第二产业,物化于各物质生产要素之中,成为推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展第三产业,还需要破除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劳动低人一等的陈腐观念。历史上重农抑商、重工抑商的传统观念,曾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彻底摈弃旧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念,树立,第三产业的职业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