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90年代初,腐败问题又成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大敌人,十分猖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推进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以“两手抓”方针展开了新一轮的反腐败斗争。
党的十四大后,在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努力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并开展了反腐败斗争。
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如同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到党自己的旗帜上一样,党的十四大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在这一理论前冠以“邓小平”的名字,这表明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江泽民提出,要“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
那么,用邓小平这一理论武装全党拿什么作为教材呢?当然最好是邓小平同志自己的着作。在十四大前,《邓小平文选》已经出版过两卷。1983年出版了《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1989年出版了《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卷。邓小平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的着作,1984年出版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又出版了它的增订本,收集的讲话共44篇。1987年十三大前夕出版了《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3~7月)》共收讲话9篇。总之,在党的十四大召开时,邓小平1982年以后的着作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文选。显然,这同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十四大后,在党内外干部群众的强烈呼声的推动下,89岁高龄的邓小平,不顾伏暑盛夏的炎热,用四个多月时间,集中注意力完成编定新一卷文选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任务。邓小平亲自编辑和逐篇审定了全部文稿,充分说明他对出版此书的极度重视和深切期望,体现了邓小平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
新一卷《小平文选》确定称为第三卷。在编定第三卷的时候,即已决定把以前出自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卷和《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卷加以必要的增补修订,并改称为第一卷和第二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时间跨度是从1982年至1992年,共收入邓小平的着作119篇,正文25万字。
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决定》指出,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为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统一全党思想,教育干部和人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决定》提出,从现在起,要把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摆在党的思想建设和干部理论教育的主要地位。同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学习报告会,李鹏总理主持,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出席。1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光辉的旗帜,科学的指南——热烈祝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重要篇目介绍》。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分期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理论研讨班,全国掀起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热潮。海外舆论也予大量报道和评论。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一周年之际,经增补、修订的《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于1994年11月3日在全国发行。这样,一套完整的、三卷本的《邓小平文选》就出齐了。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学习的指导,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以统一全党思想。11月3日,新华社发了《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第二版出版发行的消息。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增补文章介绍》。《人民日报》于11月4日发表了《理论建设的又一件大事——热烈祝贺(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出版发行》的社论,7日又发表了《坚持抓好基础性的建设——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的评论员文章。全国学习《邓小平文选》再掀高潮。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全新事业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创造的基本理论、形成的基本路线作了系统的总结,形成科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邓小平趁自己有生之年亲自主持编辑和审定自己的文选,就是希望第三代领导集体、希望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好地领会、掌握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他领导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进下去,直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卷本的《邓小平文选》是以这样两句话作为结束的:“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两句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凝聚着邓小平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性嘱托。
反腐败斗争形成一定声势在加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有些时候或某些方面,消极腐败现象呈蔓延发展趋势。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腐败斗争,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1993年8月20日至25日,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对近期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中纪委书记尉健行作了题为《适应新形势,深入反腐败,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报告,提出了反腐败的思路、对策和当前任务。他提出当前着重抓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三是狠刹几股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
江泽民于8月21日到会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出席了当天的大会。这显示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反腐败的决心。
江泽民指出,要实事求是地估计反腐败斗争的现状。他说,在这个问题上,要讲两句话。一句是,我们党的路线是正确的,党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党员和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另一句是,在党内、在国家机关中确实存在着腐败现象,有些方面还在滋长和蔓延。我们不能否定党的主流是好的,也不能低估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江泽民提出,我们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又要有现实的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把突出的问题解决好。
江泽民的讲话,确立了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格局和工作重点。